中文.doc

35吨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Word+CAD图纸全套】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523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7-07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45
积分
关 键 词:
35 履带 起重机 系统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word cad 图纸 全套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1章  履带起重机概述-1-

1.1履带起重机简介-2-

1.2国外履带起重机发展状况-3-

1.3国内履带起重机发展状况-5-

1.4履带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6-

1.5履带起重机臂架简介-7-

1.6 个人工作重点——臂架系统设计-8-

第2章  臂架的结构形式-9-

2.1设计参数-9-

2.1.1作业工况-9-

2.1.2机构速度- 9 -

2.2臂架的结构型式- 9 -

2.3.经济性分析- 10 -

第3章  臂架系统的计算- 12 -

3.1所选材料许用应力计算- 12 -

3.1.1 16Mn(Q345B)许用应力计算- 12 -

3.1.2 40Cr许用应力计算- 13 -

3.2主臂的计算- 13 -

3.2.1最大起重量工况计算- 14 -

3.2.2最长主臂工况计算- 25 -

3.3副臂的计算- 26 -

3.3.1最大起重量工况计算- 26 -

3.3.2最长副臂工况计算- 36 -

3.4撑杆的计算- 36 -

3.4.1固定副臂撑杆整体稳定性的计算- 36 -

3.4.2固定副臂撑杆下铰点销轴和单耳计算- 39 -

3.5 拉索的计算- 40 -

3.5.1 主臂拉索计算-40-

3.5.2 固定副臂拉索计算-41-

结    论-43-

致    谢-44-

参 考 文 献-45-


摘    要

履带起重机是广泛应用于电力建设、市政建设、桥梁施工、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行业的一种起重运输设备,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其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次设计的35吨履带起重机是35吨履带起重机的臂架系统设计,臂架是履带式起重机的重要构件之一,臂架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起重机的起升能力。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履带起重机发展状况的比较,桁架臂的介绍,主臂、副臂及撑杆结构设计,臂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臂架连接处强度的校核。同时完成臂架系统装配图,主臂、副臂及撑杆的装配图和相关零部件的工程图。设计过程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最后应用其工程图模块转化为二维工程图。本次设计的35吨履带起重机参考了抚顺挖掘机制造责任有限公司的QUY35履带起重机,并且严格按照《起重机设计规范》、《机械设计手册》进行设计,其性能和质量满足相关要求。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臂架,强度,稳定性




The Boom Design of 35t Crawler Crane


Abstract

Crawler crane is a kind of hoisting equipmen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bridge construction, petroleum chemical plant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etc. industr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 our country, the requirement of crawler crane is larger and larger, and the request of the capabil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35t crawler crane designed is a practical project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by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Center YLYThe design is about the 35t crawler crane’s boom system. The boom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crawler crane, which affects to the lifting capacity of the crane directl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 includes the crawler crane’s development comparison domestic with abroad,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lattice boom,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ain boom, the fixed fly jib, and the fixed jib stru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boom system, the checking of strength of strength of connect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lanar engineering drawing must be done, such as the assembling of the boom system, the fixed jib strut and the related parts. We use the Pro-E software to design the 3D entity, and make dummy assembly. And then, the 3D entity is transformed to the planar engineering drawing with the Pro/E planar engineering drawing modu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we refer to the QUY35 crawler crane of Funshun Excavator Corporation LTD., and accord to the《Crane Design Standard》and the《Machine Design Handbook》strictly. Its capability and quality meet the requirement.


Key Words:Crawler Crane,Lattice Boom,The Strength,The Stability


内容简介:
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2 - 柔性臂架 自行式 起重机 倾翻载荷 S. KILICASLAN, T. BALKAN AND S. K. IDER 土耳其安卡拉 中东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6531 摘 要 在这一项研究中, 自行式 起重机的特性是利用 基于 柔性多体动力学 理论建模 分析 得到的, 用以确定起重机不 产生倾翻危险的 起重量 。只有起重机的臂架被假设成柔性的,因为臂架是唯一一个在吊载过程中挠度 较大的 部件 。用数学方程描述起重机的刚性 部件 与柔性部件 之间 的 相互作用与耦合 ,并且开发了用于进行动力学分析的 应用软件。 变幅油缸的推力因臂架的 仰角 不同而不同,臂 架运动的同时,变幅油缸的推力被计算出来, 同时绘制出载荷曲线,并且将结果与用一台10吨的自行式工程起重机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1.绪论 作为机械系统的起重机一般被看成包含柔性部件的闭环的机械装置。 在以臂架的角度位置作为自变量来确定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动力学的解决方法。 目前只有极少数关于自行式起重机 的 动力学分析控制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中的大部分 都 没有考虑部件的挠性。 Sato 和 Sakawa 建立了一个动力学模型,用于控制一个同时进行三种运动 (回转运动、起升运动、变幅运动) 的柔性回转起重机 1。 只有主臂与副臂间的连接被假设成为柔性的,这样假设的目的是能够使载荷得到恰当的转化, 这样在转化结束时,载荷幅值的摆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衰减。这个能够对起重机进行实际载荷和额定载荷对比显示并加以限制的系统在巴尔干半岛上得到应用,这个基于微 型计算机 的 控制 系统 是通过油压和臂架仰角 来确定当前吊钩的实际载荷的。 在这篇文章中,起重机的特性是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来分析得到的。 给出了 柔性多体动力学的 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 , 同时开发了 对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应用软件。 在多体动力学分析时,系统的刚性联接和柔性运动通过运用绝对的耦合 和形 参 变量 用公式来表达 3, 4。 然后, 部件间的连接 和 指定的运动用约束方程来描述 。 柔性体是通过有限元方法来模拟的,形参变量 是通过模型转化 得到的, 用以代替弹性变量。 变幅油缸的推力因臂架的角度位置不同而不同,臂架运动的同时,变幅油缸的推力被计算出来,通过开发的应用软件来图示弹性效果。 同时绘制出臂架不同仰角的载荷曲线, 并且将结果与 起重机 制造厂家提供的 数据进行比较。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3 - 2.起重机建模 我们用 一台 930 型 自行式起重机的倾翻载荷控制的实验数据用于开发的软件的计算,并且 用了这台起重机的结构和参数 5。但这个分析方法只要经 过简单的修改就可以用于类似的起重机的分析。 重物吊在吊钩上,臂架起升,因为重物起升过高非常危险,重物的高度是通过 测量 起升绳 的长度 来控制的。在重物起升、下降和运输时,起重机是不能回转的, 这是由于一些限制条件,比如重物非常大或非常重、空间问题等。 在臂架的每一个角度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最大载荷,超过这个载荷后起重机很有可能倾翻。因为臂架的仰角只有在重物起升或下降时才会发生改变, 而且恰巧 这 又 是个平面运动,所以建模和分析计算都是在二维空间进行的。 图 1.试验用起重机 示意 图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4 - 图 2.试验用起重机动力学模型 单位: mm; A0G 2000;GC 17500;A0A 5823;A0D 5850;AD 565;BD 3455;OB0 2350;OA0 805 图 1 表示实验用起重机的示意图, 图 2 表示它的动力学模型,模型共分成五部分。 横截面、材料特性及各部分的尺寸是通过技术数据文件和直接对实验起重机进行测量得到的。部件 1(臂架) 的横截面是个空心的多边形,壁厚为 t,如图 3 所示。 这个横截面的尺寸线性地从 A0 增大到 G,又线性地从 G 减小到 C,截面 A0、 G 和 C 的尺寸如图 3 所示。部件 2 是个圆柱形的杆,直径 25mm。部件 3 是个液压活塞杆,直 径 180mm 壁厚 20mm。部件 4 是变幅油缸筒,内径230mm,外径 246mm, 长 3440mm。部件 1 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分别为 200GPa和 5750kg/m3。其它部件的密度均认为是 7850kg/m3。 图 3.部件 1(臂架)横截面 .(单位: mm)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5 - 当考虑 了 各部件的尺寸(长度和横截面)和弹性模量 ,就可以只认为部件 1(臂架)是弹性的,这样的话其他部件均被假设成是刚性的。 在对起重机进行分析时要考虑以下假设: 1.液压油的质量包含在液压缸(部件 4)的质量中,液压缸质量的改变是由于考虑了缸内的液压油质量的改变; 2.液压油被认为是不可压缩的; 3.吊重被看成是集中质量,并且通过一根被看成是刚性杆的绳子连接到臂架 头部。这根绳子在平面内可以绕 C点自由旋转 。只要这个杆相对于垂直位置的摆动很小并且这个杆仍然处于张紧状态时 这个假设就是正确的。 在正常操作速度和吊重下这些条件都符合 ; 4.臂架结构的阻尼 比用 Rayleigh衰减法来计算确定; 5.吊重与地面间的距离假设保持不变,这是通过在起重机臂架升降过程中改变绳长来实现的。 3.动力学方程 令 kn 表示一个部件的结构,部件 k 的变形 通过这个 系数来定义, n 表示一个确定的结构。 令 k 表示结构 kn 的原点的位置, k 表示部件 k的角速度。 利用有限单元法,部件 k的 i单元上的任一点 P的变形位移向量 kiu 为: kkikiki Bu ( 1) 其中 ki 是 kn 变形的单元形函数矩阵, kiB 是单元间联系的 坐标变换 矩阵,k 单元节点位移向量。 点 P的速度可表示为: kkkikikkkikkki BTqTv ( 2) 其中 kiq 是 kn 中点 Q 到 P 的变形后的位 置向量, kiq 是 kiq 的变形协调矩阵,Tk是从 kn 到 n 的坐标变换矩阵, kkiTk T , k 是用于减小弹性变形的模型转换变量, k 是模型形变向量。方程( 2)可写成: kkiki yvv ( 3) 其中 kiv 是影响系数矩阵, ky 是部件 k 的速度向量。 连接各个部件的系统 N 的连接处和角度指示在速度水平上用运动学约束方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6 - 程表示为: Cy=g ( 4) 其中 C是雅客比约束矩阵, y是系统的速度向量,由下式确定: yT=y(1)T y(N)T ( 5) Kane方程用于确定系统的运 动方程: My+CT =Q+Fs+Fd+F ( 6) 其中是约束反力向量, M 是质量矩阵, Q、 Fs、 Fd 及 F 分别是 Coriolis力向量、弹性力向量、阻尼力向量 和实际力向量,分别为: )()1(00NMMM , )()1(NQQQ , )()1(NsssFFF , )()1(NdddFFF , )()1(NFFF ( 7) 质量矩阵 Mk和部件 k的 Coriolis向量 Qk为 kkiEVikik iTkik dVvvM1 ( 8) kkiEVikkik iTkik dVyvvQ1 ( 9) 其中 Ek是部件 k中的有 限单元的数量, Vki是单元的体积, ki 是它的密度。 Fsk和 Fdk可按下式给出: kkkkTskKF00, kkkkTdkDF00( 10) 其中 Kk是部件 k的结构刚度矩阵, Dk 是阻尼矩阵 。在仿真时,结构的质量和 用于组成 Dk的结构的刚度复数有 2%的衰减。 在平面系统中, kTy 减小到 kTkkTkTy ,其中 k 是个标量。 kiv 变成 kkikikkikki BTqTIv ,其中 kT 是 kT 根据 k 变换而来的。 当公式( 8)和( 9)中由空间决定的变量分离后,就能获得 3,4不随时间改变的矩阵。 )5()5()4()4()3()3()2()2()1()1()1( TTTTTTTy ( 11)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7 - 0)1(1 , 0)1(2 , 0)2(1 , 0)2(2 , 0)4(1 , 0)4(1 ( 12) 0)2(2)2()2()1()1(1)1(11)1()1(2 )1()1( AApeAA rTTBTT ( 13) 0)2()1()1(11)1( pA B ( 14) 03)3(22)2()2( 32 DD rTrT ( 15) 043 , 0444432 BB rTT ( 16, 17) 0511111111111 qCqC BTeBT ( 18) tvT B 31 ( 19) 臂架是靠驾驶员控制的液压缸来驱动的, 一般来说,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液压缸以恒定的速度 0v 运动,所以臂架和活塞的振动都能控制在一个很小的水平上。为了避免冲击载荷的产生,活塞的开始运动时速度从 0增大到 0v 以及最终停止时从 0v 减小到 0,速度的变化假设成随时间呈摆线形变化。这个理想的速度曲线如图 4所示,并可用下列方程描述: 32232232230021011102s i n202s i n21tttttttPttttttvvtttvtttttttvtv( 20) 如果部件 1和 2的绞点在不同的位置,这个系统将变成一个不能动的结构。系统之所以能够运动是因为 二者绞点位置相同。所以,部件 1和 2的约束方程是线性相关的。由于这个原因, 其中的一个约束方程可以分解以减少线性损耗。 图 4.摆线形加速度的速度曲线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8 - 图 5.不同臂架仰角的活塞反力(吊重 32.4kN,起升时间 30s) 图 6.不同臂架仰角的活塞反力(吊重 32.4kN,起升时间 10s) 图 7.不同臂架仰角的节点 3、 8、 13的横向位移(载荷 32.4kN,起升时间 30s) 活塞反力( kN) 臂架仰角(度) 活塞反力( kN) 臂架仰角(度) 横向位移( m) 臂架仰角(度)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9 - 图 8.不同臂架仰角的节点 3、 8、 13的横向位移(载荷 32.4kN,起升时间 30s) 图 9.( a)节点 13的横向位移的时间响应 ( b)节点 13的横向位移的 快速傅氏变换算法 4.起重机特性的计算机仿真及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用于 分析 实验用起重机的应用软件已经开发 完毕。 在这个软件中, 部件 1(臂架) 的 其中任 一个有限单元 的 形 函数 可以代换其他 任何一个 。 Balkan 已经对臂架的工作范围内,臂架运动 的 30s 过程 做了实验 2,选取这个速度是为了减小弹性变形的作用。 在研究中测量了液压系统的压力和臂架的仰角位置。 由于臂架的 振 动而引起的油压的 振 动已经通过控制系统过滤掉,所以在测量的数据中是看不到的。 实验起重机在起升过程中的吊重为 32.4kN,液压系统油压的变化是在臂架运动的 30s过程中测定的。所以 在臂架起升的 30s过程中 液压活塞的反力变化 与臂架仰角的变化有关,所以 可以根据 吊重 32.4kN 来计算臂架处于不同仰角位置时的变幅油缸活塞反力。 臂架在起升的 30s 过程中不同仰角位置的变幅油缸活塞反力通过利用计算机代码 模拟出来,并且在图 5中给出。 臂架运动的 30s 过程的实验结果也同时在图 5 中给出。这些数据不包括活塞加速及减速过程。并且,由于臂架 振 动带来的影响已经被滤除,所以在图中是横向位移( m) 臂架仰角(度)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10 - 不能看到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臂架运动过程中仿真的结果与实验数据非 常接近。 吊重 32.4kN,起升时间 10s 时臂架不同位置的变幅活塞反力也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出来了,为的是模拟更有意义的弹性效果,如图 6所示。 在仿真时,臂架 被离散成 12个单元。其中 两个在 A0G之间,臂架横截面积从 A0到 G线性地增加。另外的十个在 GC之间,臂架的横截面积从 G 到 C线性地减小。 部件 1 的阻尼是通过在最初两种模式基础上 依次 减小 2%来近似计算的。在模拟起升时间为 30s时,假设臂架起升最初 1.5s为加速过程,最后 1.5s为减速过程。 在臂架起升时间为 10s的情况下,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分别假设为 1s。 吊重为 32.4kN,臂架起升时间为 30s和 10s的两个工况时,节点 3(节点 3在臂架节点 A0和 A 之间), 节点 8(位于臂架节点 A和 C之间),及节点 13(对应于臂架尖端节点 C) 的横向位移都根据臂架的不同仰角位置计算出来了, 分别表达在图 7 和图 8 中。 因为节点 3 的横向位移的数量级 为 10-5m,所以这个节点的横向位移在图中是看不到的。 从图 5-8 可以看出活塞反力的幅度和平均值及节点的横向位移在起升时间为 10s工况时的值要大于起升时间为 30s的工况。 因此,臂架的弹性效果可以清晰 地 看出来。 在所有的仿真过程中,当臂架在起升过程中,变 幅活塞的反力 像 期望的一样随之减小。 在变幅活塞加速运动过程时,活塞反力、横向位移量及它们的 振 动幅度都比匀速运动期间的要大。在臂架匀速起升的过程中,活塞反力的大小、横向位移及各自的 振 动幅度都平稳地减小。在臂架减速起升的过程中,活塞反力和横向位移 减小,但 振 动的幅度却增加了。但在减速的过程中,活塞反力数值及幅值、横向位移的变化却比加速过程的小。 从仿真中还可以看出存在两种类型的振动 。一种 是 由臂架的振动产生 的,周期较小,另一种由于载荷的振动产生 的, 周期较大。 吊重 32.4kN,起升时间为 10s 工况时,臂架尖端(节点 13)的横向振动的时间响应如图 9( a)所示。图 9( a)中数据 快速傅氏变换算法 数值曲线在图 9( b)中给出。 频率小的振动 是 由于系统的激励 产生的 , 它的大小 变化符合这个规律。 当臂架向上运动时,它朝垂直的位置变化,从而引起臂架的横向偏转量减小。由于载荷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频率也降到这个频率范围。频率大于 1.5Hz 的振动是由于臂架以它的 自然 频率振动。 自然频率随时间变化是多体系统的一个特性,并且这引起了 我们在图 9( a)中看到的尖锐的信号。 5.起升 能力的仿真 起重机倾翻的模拟是在闭环的条件下来完成的,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看到在起 重机臂架向上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究竟何时发生倾翻。 当起重机的一个 支腿 受到地面的支反力变成零时,倾翻便发生了。 利用起重机底盘的自由体受力图,如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11 - 图 10所示,倾翻时可用方程( 21)表示: CFBFBFAFAAAF CBBAAA 202101202101/1 ( 21) 式中, 01AF 、 02AF 和 01BF 、 02BF 是起重机底盘对臂架及变幅油缸支反 作用 力的分力, AF 、 BF 是地面对起重机两个支腿的反作用力 , CF 是起重机底盘的重力。 图 10. 起重机底盘的自由体受力图 .单位: m.A5.50; C3.37; A12.57; A24.60; B11.77; B22.25 图 11.起升能力曲线 . 30s仿真; 10s仿真; 厂家的数据 当 AF 小于或等于零时,就满足了倾翻的条件。对于臂架起升时间分别为 10s和 30s 的两种工况,对于不同吊 重,对应的力 AF 变成零的臂架位置是通过开发的应用软件计算出来的。实验用起重机的仿真结果在图 11 中给出了。试验用起重机生产厂家提供的额定起重量也同时列于图 11 中。其中的幅度 R 是这样定义的, 起重机在倾翻方向上由回转中心到臂架端点,即载荷所在位置的水平距离,通过式 83.1c os5.19 R 计算得出。 nts柔性臂架自行式起重机倾翻载荷 - 12 - 从图 11中可以看出, 当臂架运动时间减少时,相同幅度时对应的许用起重量随之减少了。虽然在算得许用起重量的时候没有包含任何类似臂架运动时间的信息,但与臂架运动 时间为 30s时的许用起重量的曲线非常相似。 除此之外,制造厂家还注释说这些许用载荷数据应该以一个安全系数来用,安全系数取为1.5。 6.结论 在研究中,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是通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35吨履带起重机臂架系统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Word+CAD图纸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5239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