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家教网 伴你快乐成长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高二 语文必修5命题人:潘凤兰、程惠钦、邱秀红 审核人:黄喜彬友情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一、 课内语段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6分)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辞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版印刷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版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来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版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版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节选自咬文嚼字)1、什么是“套版反应”?作者是如何评价“套版反应”的?(3分)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6分,每小题2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陈情表)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鉴察)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差不多)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二、基础知识积累 (11分)6、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酒馔( ) 锱铢必较( ) 数见不鲜( )chng 粮 滑j chu 怅7、补写下列名句空缺的部分(8分)或命巾车, ,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 ,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大葫芦)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o,虚大)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龟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png p,漂洗)絖(kung,棉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军事行动),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赠送)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实际)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打碎)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卖掉)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盛水浆 既自以心为形役B.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以五百岁为春C.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怀帝阍而不见D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对惠子所说的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B. 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以“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讽刺惠子不善用大,心如蓬草。 C.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本文寓言故事也能得出这样的启示:物各有其用。D“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事物的不同使用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如何看待手中的绝技是关键,不为近利所蔽,才称得上高瞻远瞩。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112题。(6分)日日 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注:游丝,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11、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3分)12、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著墨无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3分)五、经典阅读: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13-14题。 (10分)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 颡(sng)额头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3分)(2)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3分)14、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两人对这个问题各持怎样的看法?(用自己的语回答) (4分)六、名著阅读:(10分)15、(1)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些人物已经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 ,把奸诈的人骂作 ,把量窄爱嫉妒的人谓之为 ,把性烈的人叫做 。(2分) (2)京剧失空斩的故事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涉及的故事情节是 、 、 。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 、 。(3分)16、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1)“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简述三国演义中与这首诗相关的故事情节。(2)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写道: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七、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题。灯笼红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17阅读第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4分)18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3分)19第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20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5分)八、语言应用:(6分)21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222月20日,2008年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大赛主办方北京文艺广播和北京广播网、千龙网、新浪网等北京地区20家主要网站共同揭晓了“2008年十大最受欢迎原创新春祝福短信”。下面是其中的一条获奖短信,请你说说这条短信好在哪里。(2分)鼠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五千万,妮送生活千万福,迎送身体千万康,欢送事业千万顺,晶送心情千万好,贝送家庭千万欢,五福到鼠钱快乐!答: 九、作文(7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在离峰顶近在咫尺之处,克洛普为什么转身而返?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而与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登上了顶峰,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不过他们都因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中。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福建省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 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版反应”。(1分)作者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2分)2、“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1分)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入“套版反应”,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2分)3D (庶:或许)4、C(其它为宾语前置。)5A(错在“李密坦陈自己在这之前官做得不大”,应是他年轻时就任蜀汉官职。)6zhun z shu 舂 稽 惆7.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泉涓涓而始流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8、B(果实)9、C(A介词用/介词,让 B因为/作为 C表转折 D代词,它/表选择,是还是)10、B(“庄子讥笑惠子大而无用”,应为“惠子讥笑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附译文 :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成长而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不能胜任;把它锯开来做瓢,却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它不是不大,我认为他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庄子说:“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以漂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以漂丝絮为业,所得不过数金;现今卖出这个药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还是卖了吧。这位客人得了这个药方,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正有困难,吴王就派他为将,率兵在冬天跟越国水战,因为有不龟裂手的药,大败越国;吴王就划分了土地封赏给他。同是一个不龟裂手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百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就不想到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只是愁它大得无处容纳,可见你的心如茅塞一般没有开通啊!”)11、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艳阳普照下一片灿烂春光所引起的独特感受。春光烂漫,丽日当空,争艳竞妍。传达出春天方兴未艾的趋势,天地间充溢着热烈的大好春光的气氛。“斗”字似乎还呈现出春光日日与时光的脚步竞赛,暗含着作者韶光易逝的轻微感慨。(3分)12、同意。“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诗人巧妙地用它来比喻自己的思绪。既表现出有朝一日“心绪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的的期待,也反衬出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3分)13译文:(1)、人的本性犹如流势湍急的水一样,打开它的东方它就向东流,打开它的西方它就向西流。(3分) 或:人性好比湍急的水流,从东方打开缺口就向东流,从西方打开缺口就向西流。译文(2):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3分)或:假如拍水让它飞溅起来,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住水道让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14、告子和孟子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善与恶的问题,(1分)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1分)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没有不善的。人的本性发生变化,那是外力(环境、形势)导致它这样的。(2分)15、(1)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2)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挥泪斩马谡、诸葛亮、马谡、司马懿16、(1)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2)孙权为索回荆州,用公瑾之计,谎说要将孙权之妹嫁于刘备,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2分)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行事。赵云和刘备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2分)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伏兵打败,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1分)17、( 4分) 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了她的满足感。(答对一点得2分)。18、(3分) 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答对一点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