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课件.jsp.ppt_第1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jsp.ppt_第2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jsp.ppt_第3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jsp.ppt_第4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jsp.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原理 绪论 交通运输的5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快速便捷换装少货损少效率高效益高 可以实现 门到门 的服务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承担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绪论 技术密集的行业 直接影响着整车的 发动机 汽车的心脏 动力来源 性能可靠性寿命 课程性质 车辆工程方向的专业限选课 绪论 1 对象以性能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内容 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运转性指标 2 工作过程发动机冲程 吸气 压缩 做功 排气热力过程 吸气 压缩 燃烧 膨胀 排气燃烧 膨胀为能量转换过程 衡量发动机的质量 还要考虑可靠性 耐久性 加工容易 操纵维修方便 成本核算 绪论 二 汽车内燃机的发展 1 汽车用发动机的分类 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做功 做功不连续 发动机 内燃机和外燃机 车用发动机 间歇工作式发动机 燃气轮机 连续工作式发动机 绪论 1 汽车用发动机的分类 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沼气 混合动力 纯电动氢 醇类 二甲醚植物油 太阳能 按燃料 绪论 活塞式转子 按发动机往复运动件 按发动机气缸布置 直立卧式V型W型 分冷 水冷 按冷却介质 单缸 多缸 按气缸数 绪论 按活塞冲程数 按发动机转数 2冲程 4冲程 按点火方式 点燃 压燃 低速n1500r min 低增压 中增压 高增压 按增压程度 按混合气形成方式 按燃烧室型式 按照用途等多种分类 2 车用发动机的优缺点 优点 功率范围广 蒸汽机11 16 蒸汽轮机30 汽油机30 柴油机40 增压柴油机46 以上 Ne 0 6 35000kw 柴油机3 7kg kw车用汽油机1 37kg kw 缺点 对燃料要求高石油紧张 汽油 柴油价格高 要求一定的标号噪声 排污 结构较复杂 有效热效率高 比重量小 升功率大 体积小 重量轻 比重量 起动性好 可很快达到全负荷 60年代以前 动力性 可靠性 耐久性70 80年代 经济性 动力性90年代口号 清洁 经济 安全 1 相关学科日益增多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2 标准化 系列化 通用化 三化 3 新材料 新工艺 新产品 4 使用计算机设计 计算零部件及其配合 精密 准确 优化 5 设计 零部件生产商分散 集中 分散 6 电控应用日益增多 混合气制备更加完善 7 检测设备与手段先进 8 低排放的代用燃料发动机正在普及 零排放正在开发并进入实用 3 现代发动机的发展 绪论 3 现代发动机的发展结论 新技术 电子控制技术可保持发动机运行参数最佳值 使动力 经济 排放等性能指标最佳化 并监视运行工况 三 汽车对发动机的要求 动力性是基本要求对经济性 可靠性等方面也有着要求 第一章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热循环 发动机 汽车的动力源品质的评价 定性 定量 指标指标的建立需要条件和基础 作为能量转换机构的工作过程需要建立模型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V 进气过程0 1 压缩过程1 2 燃烧过程2 3 4 膨胀过程4 5 排气过程5 0 实际循环的简化 忽略进 排气过程压缩 膨胀过程 复杂的多变过程 简化为燃烧过程简化为排气放热简化为定容放热过程假定工质为定比热的理想气体 定容加热过程定压加热过程 绝热过程 1 1内燃机理论循环 将实际工作过程抽象简化后建立的循环 混合加热循环 车用柴油机的理想循环 定容加热循环 奥托Otto循环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 定压加热循环 狄赛尔diesel循环 高增压低速柴油机的理想循环 循环特征参数 压缩比压力升高比预胀比绝热指数 空气的 1 4 循环热效率 根据热力学公式可得 1 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循环热效率 2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循环热效率 3 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循环平均压力 循环平均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理论循环的做功能力 Kpa Va 循环平均压力 1 混合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 2 定容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 3 定压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 问题分析和结论 1 为定值 t pt t pt 1 t C t pt 柴油机 20左右时 t 不大柴油机 12 22汽油机 10左右时 t 不大汽油机 6 11 2 变化 问题分析和结论 3 影响 t pz急剧 发动机的结构 强度 寿命 可靠性 运动件惯性 摩擦力 机械效率 4 k影响k t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实际循环 进气 压缩 燃烧 膨胀 排气 一 工质的影响 工质性质 理论上 理想气体 双原子气体实际上 燃烧前 燃料 空气燃烧后 燃烧产物 比热 理论上 定比热实际上 温度T 比热C 工质高温分解 工质的成分发生变化 燃烧产物的比热大于空气 使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 工质分子数 理论上 工质分子数不变化实际上 循环存在泄漏 工质分子数的变化 使循环的热效率降低 C O CO 热量 O CO2 热量CO为中间产物 CO2为最终产物 若遇高温 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即高温分解 CO2 CO O 热量这部分热量虽然在膨胀过程中还可能会释放出来 但由于活塞已接近下止点 做功效果变差 热效率下降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二 换气损失理论上 忽略进 排气过程 实际上 1 排气门提前开启迟后关闭 造成能量损失 2 进 排气道的流动阻力 造成能量损失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传热损失是发动机中的最大损失 占总损失量的30 以上 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绝热发动机 三 气缸壁的传热损失 理论上 压缩 膨胀过程为绝热过程 汽缸壁 气缸套 气缸盖 活塞 活塞环 气门 喷油器等 实际上 大量热量 冷却水或空气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影响传热损失的各种因素 气缸几何尺寸 发动机行程缸径比S D 工况变化 燃烧室形式 冷却介质温度 增压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四 时间损失理论上 定容加热瞬间完成 定压加热速度与活塞运行速度密切配合 实际上 燃烧需要时间1 喷油提前 点火提前 增加了压缩负功 2 高温下部分燃烧产物分解而吸热 1 2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 五 燃烧损失理论上 加热瞬间停止 膨胀过程无加热 实际上 1 虽然大部分 80 以上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掉 但仍有小部分燃料会拖到膨胀线上才燃烧 后燃 补燃 由于氧气浓度降低 引起燃烧速度降低 因此 燃烧过程延迟到膨胀线上才告结束 做功效果变差 热效率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