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辛亥革命一: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教材分析(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1、辛亥革命的酝酿(基础)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人民群众掀起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2、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二)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体现的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公民权利、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三)辛亥革命的结局及意义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对内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统治,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袁世凯能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育严重不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强,软弱妥协3、辛亥革命的功绩(1)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三、教学设计导言的设计每当“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面对,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先生何以在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陈天华,一个正当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何以有如此大的胆魄,以赴汤蹈海牺牲生命为代价来唤醒亿万同胞呢?邹容、吴樾、秋瑾、宋教仁,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用鲜血谱写了振兴中华的华彩乐章,让我们通过本课来回顾这段悲怆而辉煌的历史,在缅怀中珍惜美好的今天。三个子目相互关系的设计首先,通过设计提问,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二十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化历史的感觉。其次,以表格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形式,完成对辛亥革命时代背景知识意义的构建。通过对本表的操作,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领悟具备一定的穿透力,同时也为其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思路。其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则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政府、南北对立、台港澳的殖民化等。其五,辛亥革命的高潮。可以提供一个临时政府构成的成员名单,借以强调其资产阶级性质。绘制一幅西方代议制示意图,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热切追求。其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因此,迷信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结论并不是尊重历史本身,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还可以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作革命前后的比较与思考,这样比干背条文要更易被学生吸纳。把马克思、列宁的有关革命最精彩的言论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适当介绍一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