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1).doc_第1页
乡愁(1).doc_第2页
乡愁(1).doc_第3页
乡愁(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设计作者:胡晓波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赏析诗歌的意象美、音韵美和情感美。2、引导学生感受台湾同胞的乡愁情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三、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四、课前准备:相关课件制作课前预习:通读乡愁三遍;收集古诗词中有关“乡愁”的诗句分发娘,大哥他回来了歌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30秒)1、课前4分12秒播放乡愁音频、出示幻灯片以创设情境。2、教师导入新课:要求学生描述画面,明确歌曲感情基调。导语: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歌,感觉它的曲调如何?(忧郁深沉感情基调,板书)再看这幅画,画中晚霞满天,一位孤独的老者站在海边翘首西望。秋风渐起啊,天气渐谅,已是叶落归根的年龄,他是谁?从何而来,又想去向何方?此时他的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深切地思念家乡和亲人乡愁,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余光中,1928年生,1949年赴台湾至今。早年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浸染但始终未能改变他的中国心。人到中年思乡之心更盛,他曾说:“当我死时,葬我于长江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在1972年的一个夜晚,这种思乡之情不可遏止,他挥毫泼墨,仅用20分钟写就了一篇名诗佳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乡愁。二、明确学习诗歌的方法(30秒)板书: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三、探究诗歌音韵美(13分钟)1、检查预习,学生配乐齐读2、学生自评,教师再次明确感情基调:忧郁深沉。3、教师范读。对学生从重音、停顿方面进行诵读指导。4、学生听余光中原声朗读,加深印象。5、学生再次齐读,感受诗歌韵律之美。6、师生总结诗歌特点: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四、探究诗歌意象美(10分钟)1、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不可捉摸的情感,而诗又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了哪些可以感知的事物呢?2、引导学生感悟每种意象包含的感情(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3、学生想象每节诗的画面,并自由品读。4、总结诗歌特点:托物寄情。五、探究诗歌情感美(8分钟)1、诗中四个意象能否颠倒?(明确:按时间顺序排列,此外诗人感情由浅入深因此不能颠倒。)2、诗中能否不用叠词?(明确:运用叠词可以小见大,尤其是“浅浅”一词隐含诗人愤懑之情)3、师生仿写“乡愁是”4、比较师生仿写的诗歌以及古诗词中的“乡愁”诗与余光中诗歌的情感区别,明确余光中乡愁的思想情感内核五十六载家国梦。5、学生齐读全诗,总结诗歌的情感美:家国之思。六、拓展迁移(10分钟)1、引入台湾同胞的“乡愁情结”。2、诵读,比较阅读席幕容的乡愁、于佑任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3、播放mp3娘,大哥他回来了,学生口语训练“我看乡愁”。七、背诵、在乡愁的背景音乐声中小结全诗。(2分钟)八、作业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