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弹.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弹.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弹.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弹.docx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12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是继走进化学世界和我们周围的空气两个单元之后,通过学习了解了某些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之后的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是从宏观物质世界跨进微观世界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第一课,是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的重要一课,不仅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还能对宏观物质的变化和某些现象能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也是以后学习化学的一堂重要基础理论知识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能得出关于分子的特征;3、了解并能说出分子的基本特征;4、能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或根据物质的现象说明分子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引导推理和分析目标回顾与检测-巩固练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自学的良好习惯;2、通过讨论与交流懂得合作学习的意义;3、通过目标回顾与检测巩固学好化学的信心,并能运用分子观念解释现象,树立学科价值观。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对分子和原子并不是非常陌生的,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有所涉及,但,因分子和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微粒,学生还缺乏思维表象力,但又确确实实存在,且与宏观物质的一些变化和现象又的的确确存在联系,所以,学生有揭开构成物质奥秘,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强烈兴趣。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分子的特征并能根据分子特征解释现象。难点:用分子的特征解释现象信息资源1、教材资源: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与素材;2、班班通资源。3、网络资源:国家教育资源网、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百度网站中一些相关资源进行下载后,经过剪辑等信息化处理,使之到达需要的效果,让素材与学科相融合,更好的为本课时教学服务。4、实验与学生活动;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评论(0)6实验器材准备烧杯大试管脱脂棉胶头滴管滤纸条量筒(200mL3支)注射器(2支)酚酞浓氨水水酒精PPT课件教学环节:科学导入、揭示目标引导学习、达成目标反思回顾、检测目标巩固练习(适度拓展)、深化目标四个基本环节。板书设计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时1)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如:常见的气体、水、酒精、醋酸、笨等物质由分子构成;金属、金刚石、石墨、硅晶等物质由原子构成。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例如: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隙;(气体物质分子之间间隙大,易压缩;液体和固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隙小,不易压缩。)【活动1】引入课题如图所示:在量筒中装100mL酒精过一段时间,发现酒精减少了,酒精去哪里了呢?你怎么知道酒精跑到空气中去了?(我们不仅观察到酒精减少,同时也闻到空气中的酒精气味,说明有看不见的酒精微粒跑到空气中去了。);再如:我们常常把糖块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看到糖会逐渐“消失”,而后水变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从可见变为不可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且实实在在的存在。(同样,不可见的也可变为可见的。如:空气遇冷会有“雾或雨滴”)要解释清楚这些事实与现象,我们必须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板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早在18世纪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说物质都是有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实心球体接着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子和原子【板书课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活动2】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并能说出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能得出关于分子具有某特征的结论;3、能描述分子的基本特征;4、能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或根据物质的某种现象说明分子的特征;当时对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说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重而也就激发了科学家们对物质组成与结构进行研究的极大兴趣;这就为化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科学家不仅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而且还能移动和操纵某些粒子。【活动3】观察与交流学生观察图片: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苯分子图片和图3-3移走硅原子构成“中国”文字图片。根据图片说一说:这两位科学家的观点都正确吗?(都不完全正确。因为、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师补充:而且有的物质(如氯化钠还是有离子构成的)。因此,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板书】: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如:常见气体、水、酒精、苯等物质由分子构成;金属、金刚石、石墨、硅晶等由原子构成;【过渡语】: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它们小到什么程度?除了小以外,还有那些特征?【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活动4】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活动5】感悟与思考:当你读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请学生读一读这一串数字,读后有何感受?),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日夜不停要数3万年”时,有何认知与感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实在太小!)【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问题思考与回答】:1、我看见了无数个胖嘟嘟的氧气分子不断飘进我的鼻孔,你相信吗?(不相信、因为分子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2、我把几滴红墨水滴入一小杯静置“不动”的水中,最后这一小杯水都会变成浅红色你相信吗?(相信)【已有认知经验图片展示】:展示红墨水(或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图片。【活动6】实验一1、向盛有2mL酚酞溶液试管中,慢慢加入几滴浓氨水(图一所示),观察溶液颜色有何变化。2、如下图二所示:把几滴酚酞溶液分别滴在纸条上,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滴几滴氨水,观察有何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试管内滤纸上为什么会出现红色?(需进行引导)该实验及前面所列举的酒精减少、糖块消失水变甜等等现象的本质是相同的。【板书】:2、分子在不断运动;【思考回答】:糖块在热水中为什么“消失”得更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或火炉旁)更易干?【补充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活动7】讨论与交流: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分子不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生1:我们要不断变大地方呼吸氧气生2::我们不能睡觉生3:动物会满世界的跑生4:为了氧气我们要吃树叶师:我们之所以睡下不动后还能呼吸到氧气,没有因为要从植物叶中获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去吃树叶,就因为氧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活动8】实验二【过渡语】:我们又知道了分子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下面我再问一个非常非常浅显的问题1+1=?除开脑筋急转弯中的“歪理邪说”,所有的1+1一定是2吗?趣味实验看1+1是否一定等于21、把100mL的水倒入另一支100mL的量筒中观察是否为100ML?2、把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看是否为200mL?观察现象并分析:少于200mL,这是为什么?你能否联想到生活中也有相似的事例呢?(我们把一杯黄豆与一杯大米混合,还能得到两杯吗?)【活动10】八路军小战士的智慧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粮食非常紧缺,某后勤部队到根据的去征粮食,当时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也十分艰苦,八路军认为可能得不到多少粮食,班长带3个战士赶个马车带了4个麻袋去征粮,而结果根据地老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粮食捐给抗日的八路军,结果3个战士得到了差不多4麻袋玉米和1麻袋小米(粟),这时班长傻眼呢,只有4个麻袋怎么办,最后一个聪明的小战士就用4个麻袋把这些粮食都运送了回去。你知道他是怎么装运的么?(把玉米与小米混合起来装)多聪明的智慧!同学们,当我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了,此时,你所学的知识就升华成了你的“智慧”。同学们,当我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了,此时,你所学的知识就在也不是知识了,而升华成了你的“智慧”。学习的目的就是不断积累知识,使你将来成为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活动11】学生体验下面我们再来个小活动,这个活动不是比智慧而是“比力量”,看哪个同学把手中的矿泉水瓶捏得更瘪?1、让一位女生和一名男生分别上台用右手拿起老师准备好的两个盖紧的水瓶(女生拿的是空气瓶、男生拿的是装满水的瓶),然后举起水瓶使劲捏,看谁的力气大,把瓶子捏得更瘪?结果:女生比男生把瓶子捏得更瘪。(学生感到疑惑)解疑:老师打开瓶盖,告诉大家原来女生捏的是空气瓶,男生捏的是装满水的瓶。2、老师(或再让一男生和女生上台)分别用注射器吸入一定量的水和等体积的空气,然后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看哪个针筒内的活塞能推入更多?【讨论交流】:你能解释该种现象吗?【补充板书】:气态物质分子之间间隔大,容易压缩;液体和固体物质分子之间间隔小,不易压缩。【活动13】目标检测1、物质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描述分子的基本特征:3、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2)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可装入25m3的石油气。说明:。4、下列关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目增多;B.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体积增大;C.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受热分子运动加快,冷却后分子运动减慢;D.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隙增大;5、水变成水蒸气是什么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的。【活动14】巩固练习教材51页“练习与应用”1.填空题的第(1)小题与52页第2题。【活动15】教学反思活动1、这堂课是按照“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所设计。即:科学导入、揭示目标引导学习、达成目标反思回顾、检测目标巩固练习(适度拓展)、深化目标四个基本环节。2、自认为导入科学、目标明确(展示给学生的“目标”用词都是“能描述、能得出、能解释等外显行为动词、使目标具有可检测性);3、过渡自然、流程清晰;课堂和谐、语言幽默(个人特色);4、方法多样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引导分析、活动感悟、故事交流等。5、对实验二的补充,虽然只是增加一次把100mL水倒入另一支量筒中看是否为100mL?使学生不会误认为体积减小是量筒内壁还残留有水所引起的误差所致。6、增补模拟实验(或再用1杯黄豆+1杯油菜籽少于2杯的实验),便于学生通过宏观情境实例,进行联想与推理分子间也是否有间隙呢?然后马上让学生回看隧道扫描显微镜下的苯分子图片,看看苯分子间是否有间隙?最终得出:分子间的确有间隙的结论。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又从微观到宏观,加深了理解。7、“如果空气中氧气分子不运动,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一问题设计得比较好。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与交流,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也从反面证明了分子在不断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