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重 点 : 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难 点: 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课前预习:一、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 )a 锐不可当(阻挡、抵挡)b 馈退(馈败)c 歼灭(消灭)二、选词填空: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_(a溃退 b溃败 c溃逃),毫无斗志。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a顽固 b顽强 c坚强)。我已_(a战胜 b消灭 c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地区,正在向南_(a扩大 b发展 c扩展)中。三、填空。1、新闻,又叫 ,主要包括标题、 、导语和主体等几部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是从 至 。主体是从 至 。2、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内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回合,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板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交流读书卡中积累的字、词和预习心得。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展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题注,简介新闻。2、学习新闻的结沟特点。听录音。要求:听后分别用一句话和一段话说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研究归纳。标题: 导语部分: 主体部分: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过渡;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在内容上有总分关系。那么,主体部分是怎样对导语部分展开叙述,表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的?1、思考: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渡江战役区域时间地点战况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2、思考并讨论:句子及加粗词语的作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自主探究。学生举出相似的例子。(言之有理即可)小结:主体部分从东、西、中三路军锐不可当的渡江气势及敌军的纷纷溃退两方面,重点展示了我军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精神。六、拓展延伸,锻炼能力。活动题目:看谁读得好活动目的: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体裁特点,提高阅读能力。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七、总结本课,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课后延伸:一、阅读与简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_2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的事实的词语是:3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_4导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二、读文答题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杨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