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林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实施方案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536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15-07-09 上传人:dax****nku IP属地:江苏
7.2
积分
关 键 词:
林场 改善 生产 生活 条件 项目 实施方案 doc
资源描述:
XX 县 XX 林场改善生产条件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县 XX 林场改善生产条件项目 (二)建设任务及规模: 项目建设任务包括建日光温室 2座 800 平方米 ; 修复蓄水池 3 座 ,配套供水管道 2000 米,开挖排水沟 1000 米,配备喷灌设备 10 套; 改造办公楼 20 间 320 平方米。 (三)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在 XX 林场。 (四)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为 1 年,即 2011 年一年完成。 (五)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84 万元: 日光温室 2 座 800平方米,投资 24 万元; 排灌设备需 12 万元; 改造办公楼 320平 方米,需投资 48 万元。 二、项目区概况 (一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 XX 林场位于 XX 县 XX 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 10′,北纬 35° 46′,北接本县蒿店乡,西南与国营六盘山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天然林区相连,东靠甘肃平凉市 ,距 XX 县城 27 公里 。 2、地形地貌 。 项目区主要由石质山地、近山土石丘陵和河谷川台构成,境内地形起伏,海拔 1645~ 2018 米, XX 林场北、西、南被六盘山天然林区所围,三面环山,即为三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 3、气候 。 2 年均气温 6.2℃,极端最高温度 33℃,极端最低温度-27.3℃,年日照时数 2100~ 2400 小时,大于或等于 10℃的有效积温 2310℃,年均降雨量 650.9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0— 70%,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森林草原气候。 4、土壤 。 项目区土壤以灰褐土和森林草甸土为主,土层薄厚不均,一般为 30~ 80cm。 5、植被 。 植被以天然乔木、次生灌丛、草甸草原和人工林为主,植被分布不均匀。 6、水资源 。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有 XX 河穿越全境,常年不息。 (二)社会经济条件 XX 林场是一个以天然林保护为主,集天然林管护、造林、育苗为一体的生态型全额事业单位,场址座落在 XX 乡土窑村,与 XX 乡黄洼村、 XX 村相邻。这三个村群众文化教育程度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经济收入低。 2010 年底,年人均纯收入 2650元。 XX 林场始建于 1975 年, 共有职工 32 人 ,其中 ,财政全额拨款人员 10 人 ,自收自支 22 人。近年来,由于林场的公益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老化落后,从根本上制约了林场的发展,影响了职工生产生活的稳定。林场的经济条件差,无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三)森林资源条件 XX 林场土地总面积 17850 亩 ,共有林业用地面积 16828 亩 ,占总面积的 94.2%。其中有林地 8348 亩 ,灌木林地 1027 亩 ,疏林地 248 亩 ,未成林 4011 亩 ,苗圃地 1500 亩 (含不固定苗圃地), 3 宜林地 1694,森林覆盖率 55.7%;非林业用地 1022。植被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华山松、山杨、辽东栎、桦树、椴树等,灌木树种有紫丁香、暴马丁香、黄刺玫、珍珠梅、甘肃山楂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铁杆蒿、针茅、冰草等,盖度 35%。 (四)土地资源条件 XX 林场原有固定苗圃地 500 亩 , 2004~ 2006 年,林场附近的黄洼村进行部分生态移民搬迁后,腾出空地 1200 亩 ,其中适宜建苗圃地的面积 1000 亩 。 (五)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条件 项 目区在公路和村庄附近,交通便利,有沙蒿( XX— 蒿店)公路穿过,距离福(州)银(川)高速公路 3 公里,距 XX 县城27 公里;用电便利,输电线路纵横交错;通讯畅通,移动、联通和电信网络通讯信号强,无盲区 。 总之,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建立育苗基地花费少,速度快,有利于集约经营,提高质量和效益。 (六)劳动力条件 项目区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工矿企业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退耕还林后农村劳动力过剩。与 XX 林场相邻的土窑村是XX 县育苗专业村,群众长期以来频繁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是 XX 林场育苗、 造林等林业生产建设的劳动力优势。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项目建设是 充分发挥国有场圃在林业建设中主体作用 的需要 。 XX 林场 建场于 1975 年, 是 XX 县唯一的国营林场 。承担 着 辖 4 区 5000 亩天然林的管护抚育以及荒山造林、育苗、防火等生产任务 , 属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长期以来, XX 林场职工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熟练掌握了造林、育苗各环节的技术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具备了开展林木管护抚育、育苗造林等条件。在林业建设中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由于林场的公益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老化落后,从根本上制约了林场的发 展,影响了职工生产生活的稳定。林场的经济条件差,无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实施 XX 林场生产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项目可为林场的发展增添后劲,使 XX 林场在今后的天然林管护、育苗造林等生产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 项目建设是促进我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需要。 XX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森林草原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呈现出春暖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降雨充沛,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 60~ 70%, 非常适宜各类苗木的生长 。 当地群众也有着种树育苗的传统,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育苗技术。育苗已被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所接受,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但是,由于新时期林业建设对种苗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种苗 生产必须 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保障型转变”, 这就需要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种苗的产量和品质 。而先进的科学手段必须要有完善的设备 和基础条件相配套。而通过项目建设可解决XX 林场苗圃地灌排设备,保障了大田育苗所需的水资源。同时通过温室等育苗设施的建设,可提高苗木品质和质量,为XX 县发展特色林木种苗产业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 项目建设是发挥区位优势,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 5 要。 六 盘山林区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有着特殊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和天然植物基因库。有高等植物 123 科、 382 属、 788 种,其中可用于城市绿化和荒山造林的树种多达 150 多种,除山杨、白桦、红桦、辽东栎、少脉椴、华山松等乔木优势种群外,具有花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黄刺玫、珍珠梅、香荚迷、暴马丁香、甘肃山楂、北五味子等灌木分布广泛,市场十分看好,深受人们青睐,可供发掘利用的潜力很大。保护和利用好区内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无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来说,对宁夏南部山区的环境改善、科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增加六 盘山特色林木种苗的品种、改善苗木结构, XX 林场 从 2003年起,就开始对白桦、暴马丁香、香荚迷等野生树种进行驯化实验,并取得阶段性成功,为发展 XX 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奠定了经验基础。 但由于基础条件的限制,没有大量繁育,未能形成规模。随着项目的实施,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特别是育苗温室建成后对于特色野生花灌木温室扦插快繁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是极大的促进。 在 不断 推进当地林木种苗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可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经济新格局。 (四) 项目建设是 促进 XX 县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的 需要。 森林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需要依赖的生态屏障。它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XX 县经济文化整体落后,农村贫困面广,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森林面积缩减,直接导致森林生态功能的衰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 6 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XX 林场 是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型全额事业单位, 在 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 、 提高营林质量 、 加速资源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项目的 实施可增强林场的自身发展能力, 对于发挥国有场圃主体功能、保护天然林、绿化造林、育苗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编制依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3、 《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 4、 《 XX 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规划》。 五、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对种苗建设的需求,以发挥国有场圃的主渠道作用为重点,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针, 坚持以人为本, 按照建设“生产发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做到 科学 规划、 合理 设计、 认真 建设、统一管理。确保国有贫困林场 生产条件改善 项目落到实处,为林场增收、 林业增效 打下基础。 (二)建设原则 1、 坚 持以增加林场收入,改善生产 办公 相结合的原则; 2、 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 3、 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合理,逐步实施的原则; 7 4、 坚持国家投资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六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设施温室建设工程、育苗生产工程、办公 条件改善工程。 (二)建设规模 1、 设 施温室工程:建日光温室 2 座,共计 800 平方米。 2、 育苗地排灌设施:修复蓄水池 3 坐,配套供水管道 2000米,开挖排水沟 1000 米,配备喷灌设备 10 套; 3、 办公 条件改善工程: 改造办公楼 20 间 320 平方米。 七、 技术设计方案 1、 日光 温室设计: 温室内净宽 7 米;脊高 3.6 米、后主墙高 2.3 米,女儿墙高 1 米;后屋面仰角 45 度,前屋面角 60 度;温室外径长 60米, 建日光温室 2 座,共计 800 平方米。 2、排灌设施设计 供 水管建设 200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排水管,公压 0.4 MPa, DN900,将输水管道埋入土里;排 水沟建设 1000m,设计为阳沟,沟深不小于 60cm,沟底纵坡不小于 0.3%, 基础及沟身均采用 M7.5 浆砌片石砌;蓄水池建设 1 座,设计为方形漏斗状,上部长×宽为 30m× 25m,底部长×宽为 25m× 20m,深 2 m,蓄水 1250m3,蓄水池表层利用防渗水材料处理。 3、 办公楼 基建工程 320m2, 为砖混结构,全部为 办公用房 。 八 、项目建设 期限及进度安排 2011 年 4 月 15 日 — 4 月 30 日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 8 前期准备工作; 2011 年 5 月 1 日 — 2011 年 5 月 30 日,温室、 办公楼 地基建设、供水管道建设等基础工作 ; 2011 年 6 月底前完成温室主体; 2011 年 7 月底前完成 办公楼 主体工程。 2011 年 12 月,自查自验,写出自验报告,并申请自治区财政 厅 会同林业局验收。 九 、投资概算 (一) 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林业局编制的《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中的有关建设经济指标; 2、参考已建、在建同类工程的经济指标; 3、宁夏本地的劳动力相关经济指标; 4、参考 2010 年当地社会劳动力价格、物价水平等市场综合价。 (二)投资概算 1、 日光温室 2 座 800 平方米,每平方米 300 元,计 24 万元; 2、 排灌设备,修复蓄水池 3 坐,需 3 万元;配套供水管道 2000 米,每米 15 元,计 3 万元;开挖排水沟 1000 米,每米 10 元,计 1 万元;配备喷灌设备 10 套,每套 5000 元计 5万元 。 即灌溉设备共需 12 万元; 3、 改造办公楼 320 平方米,每平方米 1500 元,计 48 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 84 万元。 (三) 资金来源 9 本项目为公益性项目,投资以国家投入为主。 项目总投资84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 67.2 万元,占总投资的 80%,地方配套资金 16.8 万元,占总投资的 20%。 附表 1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投资额 (万元 ) 备注 小计 中央 地方 合计 84 67.2 16.8 1 日光温室 m2 800 300 24 19.2 4.8 1.1 主墙 m2 120 650 7.8 6.2 1.6 1.2 钢管 t 8 5000 4 3.2 0.8 含屋架、横梁等 1.3 棚膜 t 0.6 15000 0.9 0.7 0.2 1.4 平整土地 m2 1000 20 2 1.6 0.4 含大棚内土壤改良 1.5 草帘 张 100 90 0.9 0.7 0.2 1.6 工日 人 /日 50 100 0.5 0.4 0.1 1.7 草 公斤 3000 1 0.3 0.2 0.1 1.8 红砖 块 50000 0.5 2.5 2 0.5 1.9 泥 t 25 320 0.8 0.7 0.1 1.10 其他 4.3 3.5 0.8 含拔丝、棚架、砂灰等 2 办公楼 m2 320 1500 48 38.4 9.6 砖混结构 3 排灌设备 12 9.6 2.4 3.1 供水管道 m 2000 15 3 2.4 0.6 3.2 排水沟 m 1000 10 1 0.8 0.2 3.3 喷灌设备 套 10 5000 5 4 1 3.4 修复蓄水池 座 3 10000 3 2.4 0.6 10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 XX 县 XX 林场改善生产条件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 为小组成员,负责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了 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 XX 县林业局成立项目 实施小组 ,具体 负责开展项目区的勘察、论证、方案设计、技术指导、各种材料的收编建档、上下联络等各项工作。 组 长:禹华强 (林业局局长) 副组长: 石江明 (林业局副局长) 刘金阳(财政局副局长) 成 员:张建军 (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马志宏 (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马世宏 ( XX 林场场长) (二) 狠抓工作落实 1、项目由县林业局组织实施,实行林业局局长目标管理责任制。并由一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组织林业技术骨干及相关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开展项目勘查、论证、技术指导,联络协调各种资料的收编建档等工作。 2、与 XX 林场负责人和职工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建设的责、权、利。 (三) 加强项目管理 1、实行工程管理。凡涉及项目建设的各种文字资料、图表、技术资料都要收集归档、建立档案,以此作为工程检查验收的依据。 2、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加强审计 11 监督和财会人员的培训,健全财会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实行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用。 3、认真组织验收。项目实施后,先由 项目实施单位 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的各项内容认真检查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 限期整改,及时堵塞工程建设中的漏洞,并兑现奖罚。 (四)强化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采取“国家投资、地方配 套、多渠道自筹”等多种方式筹措。为了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报帐制,单独建帐,专款专用,坚持定期审计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资金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对项目建设实行监理制,聘请有资质的项目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 十一、效益分析 (一 )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只要科学管理, 可充分发挥国场圃的骨干作用。 800 平方米设施温室每年可出圃各类苗木 30 万株,平均每株 0.5 元,可收益 15 万元;通过排灌设施的保障, 300亩苗圃地的生产力得到 很好的发挥,每年可出圃各类苗木1500 万株,平均每株 0.1 元,可收益 150 万元; 同时 可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良种苗,推动城乡造林绿化进程,促进全区林业建设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 一是 进一步改善了贫困林场生产条件 和办公条件 ,增强了林场发 展后劲和“造血”功能,使 XX 林场在全县特 12 色林木种苗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二是为项目区周围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三是 培训苗圃职工及项目区农民群众,提高他们的 育苗 技术水平,丰富生产经验,壮大技术力量,为 林业科学 技术推 广奠定人才基础。 (三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使 XX 林场各种资源和技术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300 亩苗圃地在配套了灌排设备后可充分发挥生产力,培育出良种壮苗,为全县林业生产提供优质壮苗,提高造林成效。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某林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536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