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启迪ppt课件.ppt_第1页
学记的启迪ppt课件.ppt_第2页
学记的启迪ppt课件.ppt_第3页
学记的启迪ppt课件.ppt_第4页
学记的启迪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酒飘香沁人心脾 学记 对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启迪 学记 简介 学记 是 礼记 的第十八章 是一部中国古代教育教学的儒家经典文献 作者为乐正克 孟子的学生 文章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意义 教育制度 以及教师的作用和选拔标准 并且简练精要记载了古代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课程开设 教育教学原则 并对教与学的成败原因 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 都有着详细的论述 学记 共二十段 1230字 字字珠玑 言简意赅 深入浅出 博大精深 思想深邃 针砭时弊 发人深省 不仅是研究儒家教育理论的珍贵资料 也会给我们探讨现代教育教学以很多的启迪 是教育工作者必读的教育读物 三个方面的启迪 一 教育意义及目标的启迪 2 二 教育教学难点的认识及解决方法的启迪 9 三 教育职业意义的启迪 4 一 教育意义及目标的启迪 启迪1 教育的意义就是改善社会风气启迪2 教育决定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 启迪1 教育的意义就是改善社会风气 学生难管难教的主要原因就是教育偏离了教育的真正目标 只教书不育人 就不成其为教育 孔子任中都宰的故事 子夏问孔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孔子回答说 绘事后素 差生差在哪 就是没教化 没教化 学生难 成俗 不 成俗 就难 成人 不 成人 难免就会违规 违纪 难教 厌学 甚至放弃学习 危害社会 1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发虑宪 求善良 足以謏闻 不足以动众 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 成才先成人 兴国先办学 甲骨文 化 4 蛾子时术大学之道 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 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志 记 记住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 反 违背夫然后能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 记 曰 蛾子时术之 蛾 读yi 其此之谓乎 通 蚁 蚂蚁 成人 成才 化民 教育所训练的就是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启迪2 教育决定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 教育决定了学生学习及生活的思想 观念和态度 学生的思想 观念和态度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习惯 所有人的行为习惯就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比如 遵守交通法规的问题齐景公问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兑命 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教育教学掌管着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态度 二 对目前教育教学难点问题的启迪 一 学生厌学问题的认识及解决方法 二 学生难管难教问题的认识及解决方法 一 学生厌学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方法 启迪1 学习本身就是学习不竭动力启迪2 教学目标主要是爱学 会学启迪3 教师必须懂得学生学习心理启迪4 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是学生乐学的主要途径启迪5 实事求是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 启迪1 学习本身就是学习不竭动力 从学习以外找动力等于缘木求鱼 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恰恰就是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的学生 学知不足 教后知困 教师要注重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深层研究 而不是停留在表扬 鼓励 甚至排名 升学 找工作上 孔子三岁求母教字的故事3 知困自强教学相长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知道好吃 才想吃 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 知道有用 才想学 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自我反省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增强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 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教促学 学促教 学与教的文字变化过程 學 敎 教 学 启迪2 教学的目标应是爱学 会学 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不是教会知识 而是发掘学生学习潜力 引导学生爱学习 教学生会学习 知识是学会的 不是教会的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正面引导 发现和增长学生的优点来改正学生缺点 10 君子之教和易以思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和易才会爱学 善思才是善学 启迪3 教师必须懂得学生学习心理 心理化 个性化 是教育教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特点 学习与接受教育是典型的心理活动 而且每个学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不仅懂得和把握学习心理的普遍规律 而且要熟知每个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并据其进行教学辅导 纠正学生不足 发挥学生的优点和擅长 11 教者知心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锡也何敢望回 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锡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 知其心 是教育教学的必备基础 启迪4 灵活多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是学生乐学主要途径 6 安学亲师乐友信道大学之教也 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 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 修焉 息焉 游焉 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 曰 敬孙务时敏 厥修乃来 其此之谓乎 单纯的减负 并不是学生所真正需要的 而开齐开足课程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是保证学生能够乐学的主要途径 启迪5 实事求是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原则 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统一的计划和进度所能限制的 必须明确教育教学的 预防 适时 循序 观摩 四项基本原则 其核心原则就是遵循教育规律 切合教学实际 不走过场 不图外表 更不能行政官僚 要着重于教育教学的实效 孔子学琴师襄子的故事8 豫时孙摩教所由兴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 依规而预 当其可之谓时 依情定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循序渐进 相观而善之谓摩 相摩补益 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求学 2 学生难管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方法 启迪1 真把学生当 人 来教启迪2 厌学的责任主要在教师启迪3 教学管理是教学成功关键启迪4 讲究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启迪1 真把学生当 人 来教 5 官事立志教之大伦大学始教 皮弁祭菜 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 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 未卜谛不视学 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 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鬣等也 此七者 教之大伦也 记 曰 凡学 官先事 士先志 其此之谓乎 人重自重 自重人重 古人把学生当作官员来教 这是教育教学的目标 而我们却把过时的目标当成鼓励学生学习的动机 我们也应该确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 真把学生当作 未来需要的人 来教 学习是人生的起点 高标准 严要求 是知 情 意 行发展的规范 要注重熏陶学生的学习情感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启迪2 学生厌学的责任主要在教师 厌学有两种 一是不愿听 二是听不懂 7 隐学疾师苦难不益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 多其讯 言及于数 不愿听 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听不懂 夫然 故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 其此之由乎 教育教学出现问题 不能责怪学生不爱学习 不会学习 教师要善于检查自己教学的问题 善于不断地探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方法 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启迪3 教学管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9 逆师燕辟教所由废发然后禁 则捍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 放纵等于害己 放任就是害人 此六者 教之所由废也 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习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形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规矩 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 并且需要切实落实的关键 进步 启迪4 讲究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2 罕譬而喻善教继志15 善学善问进学之道16 必听语之不知可舍17 循序渐进有志于学18 比物丑类触类旁通 12 罕譬而喻善教继志 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也 1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简约 2 少讲 是善教的基本要求之一 14 善学善问进学之道 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 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 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要点 1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2 教师既要留有思考的时间 更要教学生会思考 16 比听语之不知可舍 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人师 必也 其听语乎 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 语之而不知 虽舍之可也 1 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切合学生实际 2 教师重在倾听 听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法 17 循序渐进有志于学 良冶之子 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 必学为箕 始驾马者反之 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 可以有志于学矣 要点 1 耳濡目染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是学习的主要途径 2 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 提供给学生尽量多的模仿机会 18 比物丑类触类旁通 古之学者 比物丑类 鼓 无当于五声 五声弗得 不和 五声 宫 商 角 徵 羽 水 无当于五色 五色弗得 不章 五色 青 黄 赤 白 黑 学 无当于五官 五官弗得 不治 五官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士 司寇 师 无当于五服 五服弗得 不亲 五服 斩衰 齐衰 大功 小功 缌麻 1 对比 总结 归纳 类推 是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 教育职业意义的启迪 启迪1 教师水平关系国家命运启迪2 尊师在重道 敬学在重教启迪3 教育教学与功名利禄无缘启迪4 教育是安邦治国的根本 启迪1 教师水平关系国家命运 13 以学为君择师必慎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 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故师也者 所以学为君也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 曰 三王四代唯其师 此之谓也 违法犯罪 可以马上逮捕入狱 经济下滑 可以国家宏观调控 而教育教学滑坡 不仅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出现问题也无法纠正和调整 教师的水平 就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 所以 不仅择师要慎 为师更要慎而又慎 启迪2 尊师在重道 敬学在重教 14 师严道尊民知敬学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 严 尊敬也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敬学然后自化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当其为尸 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 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 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 所以尊师也 师因教而尊 教因敬而重 并不是一个人当了教师 从事了教育事业 就有了多高的身份和价值 尊重教师 目的在于重道 政府社会都应尊敬老师 树立老师绝对威信 教师更要珍惜自己身份 自我修养 为人师表 启迪3 教育教学与功名利禄无缘 19 德道信时有志于学君子曰 大德不官 大道不器 名利与教育无缘 大信不约 大时不齐 察于此四者 可以有志于学也 教师对于社会 就像建筑高楼大厦基础的工匠 对于大厦的质量至关重要 但显山露水永远不会有你的份 淡化功名利禄 专心治教育人 才能引导学生专心治学 健康成长 急功近利 追名逐利 是教学与求学的大敌 启迪4 教育是安邦治国的根本 教师也要从治国安邦与化民成俗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 互乡童子求学的故事20 先河后海王者务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