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doc_第1页
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doc_第2页
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doc_第3页
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doc_第4页
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评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展开论述,指出传统形而上学命题的提出是人在渴望征服自然的前提下希望认识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结果;只有当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主客体由分离趋向一致后才能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毫无意义的命题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且无法逆转的。关键词: 现代西方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 否定现代西方哲学各种流派林立,尽管各执己见,但其中有一个倾向是不容忽视的:大部分流派都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持否定态度的,或者说是反传统形而上学的。离开了对这一点的认识,就谈不上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解。我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决不是偶然的,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本文即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个简单的评价。一、一个先行问题在展开本文之前,先应弄清一个问题: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依我之见,哲学的任务不应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现象的描述,而应是对其规律的揭示。即哲学不是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应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对于“是什么”的回答,即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现象的描述应属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哲学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即应探讨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换一个角度说,我认为哲学不应探讨“本体”,而应探讨“本因”。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将不讨论现代西方哲学是怎样否定传统形而上学的,而着重探讨传统形而上学被否定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条件,并对这种否定的后果简略地加以分析。二、传统形而上学命题产生的背景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与自然(客观世界)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总想从自然界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却时时、处处受到自然的限制。为了获得人类自身的解放,就必然产生一个朴素的愿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要达到这一目标,前提是必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于是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如一个呀呀学语的儿童,睁大着一双幼稚而惊愕的眼睛,观看整个世界,渴望一下子就知道天地间都有些什么东西,都是些什么样子。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知识财富,即不断地使自己获得新的知识。对于个人来说,新的知识可以从前人那里获得,也可以从同时期的其他人那里学习到。若去除这个因素,人类获得新知识的途径便只有两个:经验的途径和纯思维的途径。所谓经验的途径,即通过直接与客观事物打交道,直接获得来自于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以增加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当然不是说这个过程就完全不依靠思维的作用,为了防止混淆,我特地将第二种途径称之为纯思维的途径。可见纯思维的途径是完全脱离客观事物的,它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只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即在思维过程中作为参考的知识应是过去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思维过程本身却是完全与自然相分离的。纯思维过程是由学究们坐在书斋里完成的,赖以获得新知识的因素是两个:头脑中已有的过去的知识(我称之为先行知识)和思维的形式。要获得正确的新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先行知识和思维形式都是正确无误的。事实上这种要求是过于苛刻的。因此通过纯思维途径获得的新知识,其可靠性是必然大打折扣的。经验的途径由于是直接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要通过感官所接收的客观世界发出的信息是真实的,所获得的新的知识的可靠性程度就是有保障的。由于人的本能所驱使,人总是想一下子就把世界上的一切都认识个透。在人类发展早期阶段,由于人与自然打交道的手段极其有限,使人对自然的认识被极大地限制了,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就采取纯思维的途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试图在书斋里构建出新的知识,找出自然界的奥秘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熟知的事物总会尽量找出其特征,而对于陌生的事物也不想回避,总是尽量找出其特征并且力图找出最一般的特征加以描述。比如,今天你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你对于能叫出姓名的会尽量指出是某某人来了,而对于叫不出姓名的你不会一个个去描述其身高、体态、脸型等,你会说“反正都是我单位的同事”,或“都是我过去的学生”等,就是说用一个共同的特征去指称诸多对象。又如,我们看到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人,但不知他是来自美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于是我们就用一个概括性的名称去指称他:“外国人”。同样,我们现在知道水是由氢和氧所组成的,一切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排列组合而成的,我们就可以容易地将各种自然物区分开来,即使对于我们尚不知道其组成成分的东西,我们也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去揭示它。可是在古代却不可能。人们看到自然界万象纷呈,却无法了解它们,不能够从内在特征上描述它们,在无能为力之下便设想以一种普遍的、共同的、抽象的特征去指称它们,以求得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泰勒斯的水、阿拉克西米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等个别的、具体的概念,还是阿拉克西曼德的无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柏拉图的理念等一般的、抽象的概念,都是试图描绘出世界万物的统一的基本特征,以将万象纷呈的世界一下子全部解释个透。可见,传统形而上学关于世界万物的本原是这样、是那样的各种各样的命题,其产生都源于一个共同的背景:即在渴望征服世界、驾驭自然的目标驱使下,急欲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而又受认识能力的制约显得力不从心的条件下产生的。然而任何新的知识的产生都必须有它的价值,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知识。价值的体现在于或者能说明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或者能指导人们成功地干一些什么。在西方哲学史上,尽管对于万物的本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命题,但没有一个能被证明是真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没有一个能被广泛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定论,这是各种形而上学命题得以层出不穷地产生的原因。相比之下,在古代中国,自从出现了五行说,将金、木、水、火、土五样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当做万物的本原,并相应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解释理论,这套理论且不说在行兵布阵、相面卜卦、选择风水等方面究竟是否灵验,至少在中医领域至今仍是占统治地位的基础理论,因此自从有了五行说后,在中国历史上尽管还不断发生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论争,但对于什么是万物的本原这样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就几乎没有再出现了。而在西方,由于没有出现过类似五行说这样的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客观事物、客观现象的理论,就必然促使人们不断地提出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命题。三、否定传统形而上学的条件西方哲学史上尽管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传统形而上学命题,但由于没有一个能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个能令人信服,因而没有一个命题是具有实际价值的。但是,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是否就能最终提出一个有确切意义的形而上学命题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不管提出一个属于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概念,企图以一个抽象的概念去囊括万物,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抽掉了事物的一切性质,仅留下一个“本原”或“本体”的特征,而这个特征又是永远也看不见、摸不着的,除了“本原”或“本体”以外永远不表示任何客观事物的特征,这样的东西只是一个观念中的客观事物的外壳,不但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也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念”也好,“存在”也罢,它们的客观价值是相等的,即都等于零。而将它们上纲上线地去进行比较、论争甚至进行口诛笔伐,实在是徒劳无益。可见,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从它一诞生,就注定了其被否定的必然命运。但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尽管毫无意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是有生命力的,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以后才会遭到被否定的命运。上面已经论述,传统形而上学由于本身的不可克服的弊端,注定了它必然会被否定的命运。但其从总体上被全面地加以否定还必须具备充足的外部条件:一是由主客体的分离走向主客体的一致,二是通过经验的方法成为人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乃至决定性途径。由主客体分离走向主客体一致,必须以主体能融合于客体为基础。当主体与客体格格不入时,是不可能使主客体达到一致的。当主体能以自己的能力对客体施加影响,并能准确地接收且理解客体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时,主客体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时主客体就可以融合在一起了。这个条件满足了,第二个条件也就成立了,即把通过经验的方法成为人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乃至决定性途径。达到这个目标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当空间几何、非欧几何、微积分相继创立,牛顿力学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人们突然发现自己与客观世界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许多,人再也不是主观上渴望征服、驾驭客观世界,实际上却站在客观世界之外干瞪眼的动物了。人们可以运用精确的实验手段和严密的运算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然物了。尽管当时实际认识的还不多,但人们已充满信心,确信客观世界都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因此,这个时候在哲学上就逐渐把注意力由本体论转到认识论上了,尽管当时的哲学家们大多是企图通过对认识论的探索而达到对传统形而上学命题的把握,但实际上哲学上的这种转向已经敲响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丧钟。这一点从经验论与唯理论斗争中双方都重视逻辑方法就可看出。归纳法是直接从具体的、个别的感觉材料中去获得知识的逻辑方法,这里根本无法容纳任何纯思维活动。演绎法虽然是一种直接通过思维获得知识的方法,但在莱布尼兹他们那些精于演算的严肃的数学家那里,显然是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纯思维活动的。通过演绎法要想获得正确的新的知识,必须具备两条规则:一是前提真实,二是推理形式正确。前提真实要求人们用以作为前提的命题必须是最终(直接或间接)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而不是杜撰的。推理形式正确就是要求人们在思维时必须严格按逻辑规则进行,而不是海阔天空地任意想象。同时,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只能在已被证实为真的一般性、普遍性前提下推出个别性、特殊性的结论,当然不可能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超越于万物之上,统一万物的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的传统形而上学命题。归纳法推理的前提是直接来自于经验的命题,其结论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的,因此它合乎规律地产生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这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直接打击。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视界越来越开阔,人与自然或者说主客体之间更融洽了。如天文学上,过去必须通过观察发现新的天体后再去通过思维建构它的空间模型,现在人们却可以运用牛顿力学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去指导对海王星的主动搜寻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这种成功的对话,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人们必然地越来越相信科学的手段以脚踏实地地一个个解决问题,逐一揭开自然隐蔽的面纱,同时逐步放弃那种追求万物之间普遍的、一般的、抽象的本质的无谓思维活动。因此尽管以后又有康德、黑格尔那样伟大的哲学家毕尽心血维护和发展传统形而上学,毕竟无法永远注入其生命力了。自黑格尔以后,继续拘泥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家已越来越少,这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四、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否定的意义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过程中尽管出现过种种谬误,但其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否定的总趋势是有着巨大历史意义的。首先,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标志着哲学从抽象向具体、从空谈向实用的转变。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哲学家们高谈阔论一些抽象的命题,但与具体事物挂不上钩,争论了两千来年,既没有达成一个共识,也从未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因此哲学只是那些闲居于书斋里的学者们的一种文字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