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回弹分析实例:在分析步之间传递数据.doc_第1页
abaqus回弹分析实例:在分析步之间传递数据.doc_第2页
abaqus回弹分析实例:在分析步之间传递数据.doc_第3页
abaqus回弹分析实例:在分析步之间传递数据.doc_第4页
abaqus回弹分析实例:在分析步之间传递数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aqus Example Problems Guide 1.5.1Springback of two-dimensional draw bendingProducts:Abaqus/StandardAbaqus/Explicit是用explicit进行成形,然后使用standard分析回弹Problem description这个例子描述了在93年成形模拟数值会议中报道的基准测试。这个基准包括使用三种材料描述六种问题以及两种不同的夹持力。六个问题中的一个描述如下。原文见Taylor等人在93年的论文。坯料初始尺寸350*35,厚度0.78.问题本质上是个平面应变问题(垂直于模型平面的尺寸是35mm)。夹持力是2.45kN,夹具的质量是5kg。摩擦系数0.144坯料为低碳钢,材料为弹塑性材料,弹性为各向同性,对于塑性使用Hill 异性屈服准则。材料的性质如下:Youngs modulus = 206.0 GPaPoissons ratio = 0.3Density = 7800.Yield stress= 167.0 MPaAnisotropic yield criterion:=1.0,=1.0402,=1.24897,=1.07895,=1.0,=1.0此例是对称问题,只取一半建模。坯料使用一行175个一阶壳单元建模。对称的边界条件施加到对称面上。边界条件施加到了坯料所有的节点上以模拟平面应变的条面;建模平面外的尺寸是5mm;因此,坯料的加持力经过了粗略缩放。成形的过程由explicit中的两个分析步完成。坯料的加持力在第一个分析步施加。加载使用平滑分析步,以将惯性效应最小化。第二个分析步,通过设定冲头刚体参考点的速度冲头下行70mm。速度使用triangular smooth step amplitude 功能施加,初始速度和最终速度都是0,峰值速度在这个过程之间。这个例子中会发生显著的回弹。因为坯料是柔性的,振动的基频很低,为了获得在回弹分析中得到准静态的解,使用explicit所需要的时间很长。回弹分析通过standard使用standard来模拟,使用import分析。从explicit得到的结果import到standard中,静态分析计算回弹。在分析步中,将explicit中得到应力状态插入到standard中,然后渐渐去除。在分析步的末尾得到的位移就是回弹,应力即残余应力状态在import分析中的设置决定了初始外形。如果选择在插入分析中更新参考外形,在explicit的分析步的末尾变形的板子以及材料的状态将会插入到standard中。变形的外形成为参考外形。这个步骤的方便之处在于,如果在后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展示回弹造成的位移。当不做此选择的时候。Explicit分析步的末尾材料状态、位移和应变同样会被插入到standard之中。原始的外形仍然作为参考外形。当希望看到从变形到回弹过程位移的连续的变化,应该使用这个步骤。参考“Transferring results between Abaqus/Explicit and Abaqus/Standard,”Section 9.2.2 of the Abaqus Analysis Users Guide.Results and discussion为了确定冲头最适宜的峰值速度(能够以最低的代价给出准静态结果),分别结算峰值速度为30m/s,15m/s,5m/s的结果。能量的历史如图所示。峰值速度为30m/s的时候,动能过高。峰值速度为5m/s的时候,动能看起来为0.峰值速度为15m/s的动能足够低,不会显著影响结果。对于精确的回弹分析,必须保证应力不会被惯性效应影响。外部的法兰和水平的轴之间的夹角为22度,而standard分析为17.1度。结果的不同是由于接触的不同造成的。在explicit中,在接触计算中考虑了壳的厚度的变化。Standard中的Surface-to-surface也一样。然而,对于standard中node-to-surface接触模拟,当壳在两个表面之间压紧的时候,有必要使用软接触以考虑壳的厚度。因此,作了一个近似。使用了一个修改的explicit分析使用了软接触和零厚度,用以直接比较explicit和standard。结果很接近,实验中测量的平均的角度为17.1度,实验结果范围从9度到23度不等。无论是否选择更新参考外形,结果都很接近。apan, Ed. A.Makinovchi, et al.FiguresFigure 1.5.11Cross-section showing the geometry of the die, the punch, the blank holder, and the blank.Figure 1.5.12Energy history for forming analysis: 30 m/s peak velocity of punch.Figure 1.5.13Energy history for forming analysis: 15 m/s peak velocity of punch.Figure 1.5.14Energy history for forming analysis: 5 m/s peak velocity of punch.Figure 1.5.15Blank at the end of the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