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试卷综析】本试卷属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用卷,试题组卷质量较高,知识点分布均衡,符合江苏高考命题趋势。必修重点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均有考查;试题情景创设形式灵活多样,在注重史料考查同时,兼顾表格等形式的考查,如选择题第6、11、18和材料题25等题;试卷考题难易适中,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第2、8、13、16、20等题,同时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3、17等题,材料题24题是注重对历史评价能力以及论证能力的考查。总之,本试卷布题均衡、知识点考查到位,对于高三阶段复习将起到重要检测作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1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的信息说明当时的选拔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这与血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古代宗族观念的影响。所以答案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选官制度受血缘关系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2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工商业发展【答案解析】c解析: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受到手工业、商业的冲击,对于人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只是出现在江南纺织 业部门中,对于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人口和城区的规模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对于明清之际的中国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3.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b解析:董仲舒的汉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利用道家和阴阳家等学说,改造了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朱熹吸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改造了儒学,成为之后的主流思想。因此答案为b。李贽和王夫之都是明朝以及明末清初思想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4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观念: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 【知识点】l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答案解析】c解析: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以上都是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此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并未结束,故此题应选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社会习俗以及变迁原因的正确理解【题文】5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百团大战【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1940年”“华北”可以判断出是百团大战,故本题选择c项;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都发生于1937年。淮海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a、b、d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百团大战的正确理解【题文】6下表为19世纪7090年代中国丝织品出口情况,对于表中数据认识正确的是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年份 绸缎出口值1873 24330381874 25801421875 41988081876 41584381877 46202961878 47499671879 47489451880 56554881881 48511941882 39383021883 46794271884 48765191885 47452291886 66605591887 67435961888 81177661889 74592011890 55631611891 68156161892 74790731893 83824811894 8604866a中国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b中国丝织技术仍领先于世界c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丝织业发展 d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解析】c 解析:绸缎属于制成品,不是原料,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中西方丝织技术的比较,难以看出技术水平,而且西方进行了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19世纪7090年代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有助于中国丝绸的出口,故c项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战后,与材料“19世纪7090年代”不符合,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晚晴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正确理解【题文】7“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e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答案解析】d 解析: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文革时期受到冲击,但并未“中断”,故a、b项错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文革时期中断,新时期得以发展完善,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理解【题文】8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知识点】e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答案解析】d 解析:“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的影响,并非制度本身,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治权归香港,并非英国,故b项错误;“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与一国两制没有关联,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保留既有制度,从而保持了香港的独特性,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一国两制”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9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有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知识点】k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案解析】d 解析: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故c项错误;1980年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经济特区设立意义的正确理解【题文】10.“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因是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知识点】f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答案解析】b 解析: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表明美国已经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美国队中国重返联合国原因的正确理解【题文】11观察下图解放后市场米价衔接数据图,分析造成90年代中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a 解析:从90 年代以来大米价格来看,出现反复的价格波动,表明其受市场体制建立的 影响,故a 项正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1 世纪初,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b 项错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大米价格的波动无关,故c 项错误; 科技兴农有助于农业产量增加,难以说明材料中价格的反复波动,故d 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题文】12克里斯提尼时期以后,雅典步入了“全民政治”的时代。这时,每个公民都要担任一段时间的政府官吏,主要的政府官吏则由抽签而不是由原来的选举产生。这一做法 扩大了城邦普通民众的参政权 直接导致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容易造成政府官吏素质参差不齐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a b c d【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答案解析】c 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民主制得以确立,并非导致其走向衰落,雅典民主 制鼎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期,因此可以排除含有选项,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正确理解【题文】13“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这就是“麦迪逊难题。”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a b c d【知识点】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答案解析】b 解析:美国实行两党制,轮流执政,并非交替执政,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并非直接选举产生,因此排除选项中含有的选项,选择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正确理解【题文】14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a 解析: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其中原料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重 要条件。“向下”挖煤是提供原料,“向外”是拓展市场。故本题选择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正确理解【题文】15.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知识点】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只要是必要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即可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故选择c项;a项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的政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私营企业应当保留”不符;题目中未涉及福利政策,故排除d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信息的正确理解【题文】1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c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m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d 解析:依据材料中“严重受害区”以及“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的信息反映出苏联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给环境带来了大量问题,故本题选择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苏联工业化带来环境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17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知识点】m1 m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d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典型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能说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和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典型特点同样是对经济进行严格的国家 干预,也不符合题干所述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大危机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极端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具有国家干预经济造成的政策失灵的缺陷,所以答案为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信息的正确理解【题文】18右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知识点】g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答案解析】d解析:标志冷战格局正式拉开的是杜鲁门主义,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故a项错误;美国主观上试图控制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美国的目的是控制欧洲,共同对抗苏联,欧洲一体化晚于马歇尔计划,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促进了欧洲经济恢复,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展,欧洲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马歇尔计划的正确理解【题文】1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答案解析】d解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属于多极化趋势的一方面表现,不是所谓灾难的主要含义,故a、c 项错误;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难以与其分庭抗礼,故b 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难以建立单极世界,故d 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正确理解【题文】20.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知识点】n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强调三个成员国均属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则强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故答案选c,a b两项只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d项属于军事组织而非区域经济集团。【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特征的正确理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3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题文】o1o221.(10分)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 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3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 解析:(1)从材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政,主张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社会成员要相互关心体贴他人,能够缓和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2)材料明显反映的是仁政的治国思想,主张减轻刑罚,而秦朝是实行的轻罪重罚。汉朝统治者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王守仁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王守仁理学思想的出现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专制黑暗;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八股取士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从材料“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可以分析的出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早期的启蒙作用,为以后的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参考答案:(1)仁。 (2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2)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2分)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1分)(3)核心内容:致良知。(1分)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任答一点,2分)(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1分)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b1h1j122(12分)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器)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材料二 “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 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宋月红细论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材料四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因此,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请回答:(1)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2分)(2)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5分)(3)材料四中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的?(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3分)【知识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解析】 解析:第(1)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依据材料一“恶金(铁器)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可以概括出是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依据材料二“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可以判断出是“土地私有”。第(2)题依据材料三中“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的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近代转型是被迫的,并结合所学鸦片战争之后相关事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表现。第(3)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并结合英国光荣革命之后限制王权的史实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光荣革命以及权利法案颁布的角度思考作答。第(4)题主要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3)属于开放型历史题,回答该类试题要围绕所给的材料,并结合相关所学的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角度组织答案。本题可以从“经济因素增长、新兴阶级出现以及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2分)(2)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被迫转型;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2分)政治上,帝制转向民治;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思想上,由封闭走向开放。(3分)(3)“第一步”:限制专制王权。(1分)实现:“光荣革命”,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分)(4)因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新兴政治力量的形成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3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社会转型知识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b1b2c223(13分)现代政治制度中最常见的形式议会制、内阁制等都最先起源于英国。这些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但其后经过11年的共和国和护国制的混乱时期,资产阶级发现,共和制不利于实行它们的阶级统治,接踵而来的长达28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复辟,更使资产阶级深信,君主制才是可以把政治、宗教、伦理融为一体的统治工具和形式,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随后通过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政体的法律基础: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议会的限制。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二 1871年4月帝国制宪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帝国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权属皇帝;法律的建议权、颁布权和监督执行权属皇帝;首相是由皇帝任命的帝国最高行政长官,首相担任联邦议会主席,他有权确定联邦议会的开会日期并监督其工作。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临时大总统既已易人,为预作防范,革命党人便寄厚望于“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其中的内容:内阁成员的任命,形式上由总统下令,实际上内阁不须听命于总统,总统对于内阁会议所决定了的政策没有否决权;总统发布的法律文书必须经内阁副署;内阁阁员的进退取决于议会的信任与否;内阁对议会负责;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英国政体以及德意志帝国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和对本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现代政治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进行论证。(7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知识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 “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议会的限制。”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英国政体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法律的建议权、颁布权和监督执行权属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德国代议制特点;依据材料三中“内阁对议会负责;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并结合所学从“三权分立”的角度组织答案。(2)本题属于撰写小论文试题,回答时围绕“历史背景和对本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材料“现代政治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的主题进行论证,注意表述成文,论述严谨即可。参考答案:(1)特点:英国政体: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2分)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议会制;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压制。(2分)临时约法: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2)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现代政治制度表现为多种形式,对本国的影响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深信英国离不开君主制。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统一了分裂的德意志。德意志帝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中国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专制意义,但被袁世凯废除。评分标准:(7分)第一等:(67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准确,即由于各个国情不同,现代政治制度表现为多种形式,在本国的影响也不同。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按国情、政治制度和影响三方面,以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等:(45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合理论证观点,逻辑关系明显。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第三等:(03分)观点方面:观点理解不够准确,如只提及一个观点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分析论证历史事件的能力。【题文】m1 m324.(12分)站在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材料一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他的解决国家灾难的计划被称为新政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它的基本前提,即联邦政府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了很久。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 苏联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加深,严重影响到戈尔巴乔夫的声誉和威信。为了缓解危机,戈尔巴乔夫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强国上,指望从西方得到大量援助渡过目前的难关。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尽管七国首脑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六项协议,但在对苏联财政援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搁置起来,使戈尔巴乔夫空手而归。 陈思、杜正艾 两霸争雄材料三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是急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采取的重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是怎样改变的?(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知识,分析造成“苏联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为推动私有制改革在城市和农村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哈佛计划”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有哪些相似之处?两者在实质上有何不同?(5分)。【知识点】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解析】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 “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关键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病对比胡夫对付危机措施特点来比较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状况从“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停滞和美苏争霸。”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从城市和农村改革的内容来组织答案;第三小问对比胡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变革。(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以及“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的信息来概括相同点;第二小问不同点结合二者对市场经济措施从“前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者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角度作答。参考答案:(1)措施:阻止银行破产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任意写出2点即得2分)改变:由自由放任政策改变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1分)(2)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停滞和美苏争霸。(1分)城市: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1分)农村: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和建立家庭农场。(1分)不同: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变革。(1分)(3)相似:解决经济危机;国家上层的领导人推动(自上而下);维护本身的制度;改革遭到反对。(3分)不同:前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者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若答课本上本课要旨中的话亦可。)(2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调动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题文】h2i2 k2 n2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律,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即到15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按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然后,又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一番,达到180国际元,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均gdp增加了37倍,达到6600国际元。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张维迎应该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材料三 1956年2006年中国gdp增长情况表材材料四 有人在对反经济全球化时这样说:“美国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为手段,以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tbe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电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厂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兼容原理课件接地
- 高端酒销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解读《GB-T 32151.11-20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1部分- 煤炭生产企业》
- Ochracenomic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Acetohexamide-d11-生命科学试剂-MCE
- MLN-591-MLN2704-antibody-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育大赛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JJF 1959-2021 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 高清晰版
- 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版新版
- 口腔预防医学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
- 盂兰盆供简易仪轨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JJF 1117-2010计量比对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厨房设备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