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doc_第1页
年轻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doc_第2页
年轻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doc_第3页
年轻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doc_第4页
年轻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点滴体会刚接到班主任任务的时候,我的心里可谓七上八下:既有大展拳脚的期待,又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听到好几位家长议论:“她是你的班主任?”、“这就是你的班主任,怎么像个学生?(本人身材矮小)”、“这个小女孩能当班主任?”。这些议论中有明显的怀疑、轻视和不屑。我当时就想:是该跟他们好好理论一番,还是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呢?作为年轻班主任由于年轻气盛,面对家长的挑剔和无端的指责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感情,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的激化。那么年轻班主任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呢?下面谈谈这几年班主任生涯中的点滴体会。一、以礼待人1、礼节周到热情不论去家访还是家长到学校来了解情况,青年班主任都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家访时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而家长来访时,我们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2、选择良好时机和家长进行沟通时,最好采用事先约定的方式。在家长太忙或自己抽不出时间接待,都不是合宜的时机。有的年轻班主任在与学生发生矛盾而无法解决时,请家长协助,而家长一时抽不出身,而仍然要求家长赶来,结果问题不能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长来访,而自己又没时间接待,把家长晾一边,只会导致家长牢骚满腹。3、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青年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二、以情动人1、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从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来的学生性格稍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太强而脾气暴躁;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因此,在与家长沟通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父母年龄,从事的职业,家庭住址,是不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记得我们班有位学生是随母亲改嫁过来的,母亲已过世,父亲已有70高龄。第一次见面,是他给儿子送饭时,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A同学的爷爷吗?”.弄得他好不尴尬。此后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成了我的必修课。2、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和家长交流时,青年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差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而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3、让家长明白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三、以理服人面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种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很苦恼,也很着急,他们迫切希望从班主任那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青年班主任能够及时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将会增加家长对你的感激和信任,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在给家长建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要委婉青年班主任面对的是比自己年长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或“你认为怎样”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2、要有针对性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成绩、个性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3、要科学实用给家长的建议要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科学实用。没有把握的不要说,记不准确的不能说,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故作高深。如果我们的建议不科学不合理,在家长心中的威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十分重要。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如果视学生接受教育为投资,那么,学校便是基金管理方,家长是投资者,班主任是投资管理员,学生是资金。投资管理员要使用资金,必须与投资方商议。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班级工作的常规内容。许多年轻班主任教学成绩突出,“治”班也有方,但怯于与家长沟通,或在沟通中出现意外,导致教育的失败。 正如资金管理员必须掌握投资技巧,同时又要与投资方有效沟通;教师应在想方设法管理好班级的同时,掌握沟通技巧,积极求得家长支持。 1、 投资准备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有效沟通的必要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深圳特区报2004、5、15) 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从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来的学生性格稍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父母年龄,从事什么职业,家住哪里,是不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某班有个学生有次迟到被值日班长记录下来。这名学生就伺机和值日班长打了一架,在班内造成很坏的影响。班主任老师很生气,盛怒之下找到家长。不想学生的姐姐来到了学校,原来该生父亲常年在外,父子感情生分,母亲有心脏病,特殊的环境使姐弟俩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由于年龄接近,学生的姐姐十分偏袒弟弟,不仅不认为弟弟有错,反而埋怨老师处理不公,沟通效果十分不理想,严重干扰了对学生思想工作的展开。在这里,缺少必要了解是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 2.投资咨询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一个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担任了班主任。他把对学生浓浓的爱倾注在了对学生的负责上,甚至不惜冒违纪之讳体罚学生。可想而知,效果非常不理想。有天,某个学生参与了打架事件,年轻的班主任盛怒之下叫来了家长,当时已经深夜11:00,年轻的班主任厉数学生的错误,并进而指责家长的失教之责,那个学生就站在那儿,目睹家长唯唯诺诺。此时,在场的老师已经无法劝解这个班主任,看着他离沟通的初衷越走越远而束手无策。班主任发作完,家长就带着孩子回家了。这样的教育会收到理想的效果么? 学生需要尊重,家长更需要尊重。离开尊重就谈不上平等,没有平等哪里有心灵的无障碍的交融。当我们背离了尊重这个原则,剩下的只有对家长的训斥和指责。而家长可能有两种反映:一种是愤而离开;一种是忍气听完。我们庆幸的是刚才那个例子中正巧碰到后一种家长,但这种侥幸是多么猥琐和阴暗啊。学生爱父母,多以他(她)纵容自己对父母有些不敬;但他(她)不会允许别人包括老师对自己的父母不敬。因此,当我们不能尊重家长时,也必然伤害学生的心灵。当我们无法尊重家长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了。 3.投资见面会先扬后抑,让家长心理适应是沟通的条件。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同时,对自己子女的缺点大部分家长能做到心知肚明,并明智地对待。真正不了解或明知而护短的家长毕竟是少数。所以,当我们需要就学生的某些心理障碍、不良习惯同家长对话时,要让家长有个适应的过程,这就是先表扬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并适时传达你的喜悦,等到家长的防范意识渐渐淡去,再切入中心话题,这样比较容易使家长接受。 如果遇到不认帐的家长,那就得更费口舌。有个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上网,年轻班主任知情后的习惯做法是:通知家长来校或教师亲自登门造访家长,开门见山,直叙学生上网事实。这样,家长不仅尴尬自己的失职,个别家长还会倒打一耙:“怎么,你们学校管理不是很严格么!怎么这样?这孩子在家从不这样!”你看,这种时候,我们就被动了。如果换个思路,让家长知道学生的进步,先让他心里接受你,然后再说上网对学习影响,最后再争取家长的支持,争取“帮助教育,共同努力!”这个山芋再烫手家长也不会不接。 4.用投资理念分析说服投资方教育目的的交流是沟通的基础。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年轻的班主任老师往往凭一腔热血开展工作,同这样的家长接触碰壁后,工作情绪马上会一落千丈。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当我们同家长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这些内容的时候,家长会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他们会由反对、抵触到支持、认同,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交流的目的。如果没有教育信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放心,怎么会支持你?家长把孩子交给你,就如同把自己最大的资产交给学校这个基金会的管理者班主任去投资,没有投资理念的分析,投资者不会凭白无故地相信你的。 5.介绍投资窍门,让投资者信服-教育方法交流是必要的“培训课”。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5日曾报道了辽宁举办“教育失败案例巡回展”,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