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 量:90分钟 总 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上述材料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 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 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 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宗和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家国混同为一的政治体制3.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4.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5.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7.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8.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9.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部分地方督抚获得就地练兵筹款之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东南互保”局面。这一现象共同说明:a.中央失去对有效地方控制 b.国家权力出现“外重内轻”格局 c.国家权力呈现“内外皆轻”格局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10.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a.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b.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d.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11. 英国人约翰濮兰德曾在长时间近距离观察晚清政治运作后总结说:“官僚统治集团准备丢弃金钱和土地,除了代表显贵们社会等级的傲慢自大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弃。”这反映出清政府a.在国际上努力显示其强大地位b.坚持“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c.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形象d.有意改善底层人民的生存条件12.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这一现象造成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13.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另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年份锑锡生产量输出量输出占生产百分比生产量输出量输出占生产百分比19331129011170989849296111132193413833134509728132644279219351518514186934110099180833193614338131689181295411260869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近代矿业几乎为官僚资本所垄断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c、锑、锡的输出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的落后d、中国近代矿业生产被外国列强全面垄断1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中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b、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15.下表(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1873年1893年1903年1910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286.6万元2842.3万元8949.6万元23195.7万元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约2.6%15.6%26.8%39.1%a 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 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6. 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 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种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17.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遵循父系单系世袭的原则。中西方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b中国宗法制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18.“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19.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克服经济发展困难20.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 b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 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21. 有学者认为:“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英国“首先打垮了”清朝“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a商品输出 b鸦片走私 c军事进攻 d迫签条约22.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23.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24.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近代中国最早倡导这一观点的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25.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的简要进程阶段演变萌芽于战国(1)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2)实践: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于秦朝(1)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于西汉(1)实行刺史制度(2)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于隋唐(1)实行三省六部制(2)创立和完善科举制(3)调整和健全府兵制加强于北宋(1)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立更戍法;建立禁军(2)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新发展于元朝(1)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2)行省制度空前强化于明清(1)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等(2)清朝前期:设南书房衰败于晚清(1)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沦丧(2)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材料二近代中国各种力量对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及其曲折历程阶级(或政党)探索活动农民阶级资政新篇主张听取社会舆论,由公众选举官吏资产阶级(1)康梁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但由于顽固势力的阻挠而失败(2)民主共和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辟帝制;蒋介石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使共和政体有名无实中国共产党(1)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中共“七大”,毛泽东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根据材料一,归纳历代统治者在哪些领域维护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6分)(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走向衰败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探索的特点,并对这一时期的探索结果作简要评析。(6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癸卯学制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始。癸卯学制明确设定了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宗旨是“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高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宗旨是“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以“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即以作官、从事实业和升学的准备作为设学宗旨。高等学堂:属高等教育性质,“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以备学皆有专长为成效。通儒院:通儒院相当于“研究生院”,以“造就通才为宗旨”;“为研究各科学精深义蕴,以备著书制器之所。”实业学堂:分初等、中等、高等,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初级师范学堂:相当于普通中学程度,培养高等小学和初等小学堂教员。优级师范学堂:相当于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程度。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普通中学堂教员和管理员。材料二 夫今之所谓新教育者,亦多端矣。日练习主义之教育,曰试验主义之教育,日实用主义之教育,日劳动主义之教育,日人格主义之教育,曰新理想主义之教育,曰自学辅导主义之教育,日杜威之教育,日蒙台梭利之教育,日欣斯凯泰奈之教育,日爱伦凯之教育,纷纷逞说,各有优异。如临百戏斗巧之场,如入万花争妍之圃,前瞻后盼,耳目眩瞀,诚令人昏迷颠倒,莫知所始从也。姜琦何为新教育新教育第1卷第4期1919年5月材料三 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之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 新教育是人民公共的,个个有相当的机会,发展他们各个的道德、技能、学识,所以新教肓的真精神,是德谟克拉西主义。 陶行知新教育是什么新教育第4卷第4期1922年4月(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新教育兴起时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教育兴起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新教育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教育的影响。(8分)28.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新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到达广州,要求中国打破行商制度,实现自由贸易,建立政府之间的日常对等关系。清朝地方官员以律劳卑未经批准迳入广州和所送信件格式是“公函”而非“禀”,内文用了“平行款式”等 “错误”为由,勒令律劳卑立即离开广州。律劳卑拒绝离开,谴责广州地方当局容许行商停止贸易是“无知和顽愚的”,会“使得依靠贸易为生的中国人吃亏”,并召来英舰向中国示威。 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材料二 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腐败制度和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史观角度概括18341894年“天朝梦碎”的历史必然性。(2分)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4分)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背景方面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政府为此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6分)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cdbcc bcabb cbcdc abcdb bdaba26.(1)领域:中央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地方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VB考试连连看试题及答案
- 编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研究试题及答案
- 代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考虑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自我反省的试题及答案
- 网络故障案例分析试题与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团队项目管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移动设备开发试题及答案
- 跨国公司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复习全攻略试题及答案
- 21CJ103-1玻璃纤维增强聚酯(FRP)板材应用构造(一) 采光带、通风、消防排烟天窗及防腐板
- MOOC 国际交流学术英文写作-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JG(皖)112-2021 失重秤检定规程
- 焊接机器人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 《简易呼吸器》课件
-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南通市等2地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 粮食购销合同样本.文档
- 2023中考数学练习 08 圆与几何综合问题(学生版+解析版)
- 读后续写:三大出彩收尾设计(解析版)20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