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体味文化课堂练习.doc_第1页
1.1.1体味文化课堂练习.doc_第2页
1.1.1体味文化课堂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体味文化课堂练习1.(2013海南单科)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2.(2013天津文综)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3.(广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4.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加拿大作家爱莉丝门罗。门罗的作品中有很多故事都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多以女性为中心,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在冷静、精致的叙事中,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这说明A.文化由人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5.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各种形式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直接推动灾后重建B.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6.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在北京、山东、天津、河南四大卫视开播,钢铁年代以工业建设史为大背景,通过鞍钢工厂甚至幸福大院这个小窗口,透过主人公的命运和人生,让观众得以一窥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鼓舞着有梦想的人们坚持不懈,勇敢前进。这表明()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推动社会发展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7.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A. B. C. D.8.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如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制度等。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是()民主社会党的指导思想 印第安民族的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的文字 美国人的思维习惯A. B. C. D.9.2014年7月11日,中共乌海市委宣传部、乌海市文明办发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倡议书,指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要争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浮华,推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社会氛围。这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10.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们都可以感受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以上材料说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C.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D.文化都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A. B. B. C. D.12.图中我国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13.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村庄原始风貌,让乡民情感有承载依托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体现了()A.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标志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14.“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锻造出形似或神似文字、动物、人物的奇石,引人无限遐想,催生了赏石文化。这告诉我们()A.人们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都以一定自然物为载体C.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