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追及与相遇问题a组基础题组1.(2015江苏扬州一模,7)(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a.06 s时间内,甲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b.06 s时间内,乙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c.06 s时间内,乙的速度始终小于甲的速度d.03 s时间内,当甲质点的速度大小为10 m/s时,甲、乙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大2.(2015北京四中期中,4)(多选)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 s时,乙追上了甲c.在t=20 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d.t=20 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线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后,后车以与前车相同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x,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为()a.xb.2xc.3xd.4x4.(2015辽宁沈阳一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其中t2=2t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5.(2015吉林长春三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 图像,t=0时两物体相距3s0,在t=1 s时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甲物体在前,乙物体在后b.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c.t=3 s时,两物体再次相遇d.t=4 s时,甲物体在乙物体后2s0处6.(2015江苏盐城二模,3)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所示,t1时刻图线b的切线与图线a平行,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时刻两质点的加速度相等,相距最远c.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相距最远d.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a恰好追上b7.(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月考)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8.(2015河北五校联考)某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若给物体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10 m/s,g=10 m/s2。求:(1)物体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2)若物体a右方x0=12 m处有一辆汽车b,在物体a获得初速度v0的同时,汽车b从静止开始以a=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通过计算说明物体a能否撞上汽车b。b组提升题组9.(2016湖北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联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50 m处,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两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3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00 mb.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10.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11.(2016北京四中期中,17)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 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求:(1)a追上b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2)a追上b所用的时间。12.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1 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 m/s 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s=50 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6 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s0=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 t=10 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13.(2015安徽示范高中第二次联考)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安徽多地普降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 m/s,v2=25 m/s,轿车在与货车相距s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只有轿车且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s=160 m才停下。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 s 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5 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ad因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甲质点先向正方向做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位移为30 m时,甲的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到6 s末返回到出发点,所以选项a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乙质点先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 s末返回到出发点,所以选项b错误;在03 s时间内,甲图线切线的斜率先大于乙图线的斜率,一段时间后,甲图线切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先大于乙的速度,后小于乙的速度,又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运动,则当它们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速度为v= m/s=10 m/s,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2.cd从题图中看到开始甲比乙早出发,且运动得快,但是乙做匀加速运动,最终是可以追上甲的,a项错误;t=20 s时,速度图像中甲的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于乙的,即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乙没有追上甲,b项错误;在t=20 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t=20 s之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项正确;乙在追上甲之前,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对应的时刻为t=20 s,d选项正确。3.b本题的解法很多,在这里只介绍图像法。根据题意,作出前车刹车后两车的v-t图像,分别为图中的ac(前车)和abd(后车),图中三角形aoc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的位移x,梯形abdo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后车的位移,由于前后两车刹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acbd,oc=cd。即梯形abdo的面积是三角形aoc面积的三倍: sabdo=3saoc=3x。为了使两车不发生相撞,两车行驶时应保持的距离至少是x=sabdo-saoc=3x-x=2x。4.c因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a项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在0t1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乙一直在甲前面,且距离越来越大,在t1时刻,甲、乙不可能相遇,b、d项错;v-t图像中,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0t2时间内,由几何关系可知,甲、乙两物体位移相同,又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故t2时刻两物体相遇,c项正确。5.c因t=1 s时两物体相遇,且01 s内甲的速度始终比乙大,则可知t=0时,甲物体在后,乙物体在前,a错误;1 s 末两物体相遇,由对称性可知13 s内甲、乙的位移相同,因此3 s末两物体再次相遇,c正确;由对称性可知4 s末,甲物体在乙物体后3s0处,此后甲、乙间距离不断增大,因此两者间距最大值无法获得,b、d错误。6.c由图可知质点a先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因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t1时刻两质点加速度相等,t2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此时两质点的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差最大,即相距最远,b、d错,c对。7.ca加速过程的加速度a1= m/s2=1.5 m/s2,b的加速度a2= m/s2=2 m/s2,a错误;40 s时:a的位移xa=20 m+4020 m=1 300 m,b的位移xb=a2t2=2(40-20)2 m=400 m,可以看出它们在40 s时位移差为900 m,即两者未相遇,此时两者的速度相等,之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故在40 s时两者相距最远,b、d错误;60 s时,a的位移xa=(10+40)20 m+4040 m=2 100 m,b的位移为xb=4080 m=1 600 m,所以此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正确。8.答案(1)25 m(2)见解析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0a0=2 m/s2根据v2-=-2a0x解得x=25 m(2)假设二者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二者有共同速度v共则对物体a:v共=v0-a0t对汽车b:v共=at解得:v共=5 m/s,t=2.5 s该过程中物体a的位移:xa=t=18.75 m该过程中汽车b的位移:xb=t=6.25 m因为xaxb+x0所以物体a能撞上汽车b。b组提升题组9.d在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在第30 s末,甲的位移x1=20 m=400 m,乙的位移x2=20 m=300 m,故甲、乙两车相距x=x1-(x2+50 m)=50 m,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沿正方向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在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错误;在第 30 s 末,因x1x2+50 m,则知此时甲已经超过乙,之前已经相遇一次,30 s后甲静止,乙还会再追上甲,故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选项d正确。10.d由v-t图像可知,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选项a错误;由a、b的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a、b间的距离最大,故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的位移xa=xb=3v0t0,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选项d正确。11.答案(1)16 m(2)8 s解析(1)a、b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所用时间为:t= s=3 s此时a的位移为:xa=vat=43 m=12 mb的位移为:xb= m=21 m则相距的最大距离为:x=xb-xa+7 m=(21-12+7) m=16 m(2)由题意可知,b物体经过t= s=5 s停下,此过程中,b经过的距离为:xb= m=25 ma经过的距离为:xa=vat=45 m=20 m此时,a、b相距x=(25+7-20)m=12 m说明a将在b静止后追上b,t= s=8 s12.答案(1)4.5 m/s2(2)见解析解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a2= m/s2=-4.5 m/s2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4.5 m/s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桥隧工职业综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员》职业技能及安全施工知识试题与答案
-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设施农业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同法下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合同的具体规定
- 摄像仪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课程
- 202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材料性能学(第2版)付华课件1-弹性变形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维护祖国统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作业设计样例
- 幼儿园绘本故事:《骄傲的大公鸡》 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PCR管八联管滤芯吸头等耗材质检和储存程序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