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汽车工程系2008年5月目 录实验目的与要求2实验一 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构造及测量3实验二 配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5实验三 燃油喷射系统的构造7实验四 喷油器、输油泵的构造与调整10实验五 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及喷油泵车上的安装12实验六 常用调速器的构造及检查调整15实验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调整16实验八 冷却系的构造与调整17实验九 离合器的构造与调整18实验十 变速器构造19实验十一 主传动构造与调整20实验十二 转向系的构造与调整24实验目的与要求一、实验目的汽车专业实验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性环节。通过校内部分实验,巩固学生的汽车构造知识,了解汽车总成的拆装要领,掌握主要的调整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学生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执行。要求:1、实验结束时,完成一份实验小结,实验小结应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字迹清楚。按要求上交报告。2、严格按照实验计划分组进行,人员按编组固定,不得私自调换。实验前完成报告中的预习部分,实验后完成思考题,并于实验时交于指导教师。实验一 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构造及测量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典型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机器零件的观察、分析、研究,熟悉曲柄连杆机构和机体零件的组成与结构特点以及主要配合面的检查部位和测量方法。二、设备、仪器和工具汽油机一台。各种类型曲柄连杆机构的总成,部件和零件等实物与教具。塞尺一把、内径百分表一盒、外径百分尺25-50毫米、50-75毫米、75-100毫米)各一把、深度尺一把。三、进行的方法、步骤(一)观察并研究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与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1.气缸、缸体、缸盖、曲轴箱等机体零件的总体布置、结构特点。 2.不同类型燃烧室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各部分的功用、型式和结构特点。 4.连杆小头、活塞销和活塞销座间的固定方法。 5.比较不同型号发动机活塞环的类型、数量和断面形状。 6.曲轴各部分的作用和结构特点;曲轴轴向移动量的限制方法;平衡块的作用与位置。 7.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的类型、数量、结构特点、定位方法和紧固方式。 8.曲轴与飞轮的连接方法,飞轮上各记号的意义。 9曲轴箱通气孔的作用、位置和构造。(二)主要间隙的检测部位1气缸与活塞的配合时隙、气缸锥度和椭圆度气缸锥度和椭圆度:气缸通常测量三个部位,1气缸上部,相当于活塞处于上止点时,第一道气环所对应的缸壁位置。2气缸中部。相当于上止点时,活塞裙部下缘所对应的缸壁位置。3气缸下部,相当于下止点时,最下面一道活塞环所对应的缸壁位置。在每个位置上,需测量两个互垂直的方向,通常选在沿活塞销和与活塞销垂直的两个方向。锥 度:上下两个位置同一方向的直径差。椭圆度:同一测量部位截面上,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径差。气缸与活塞的配合间隙:一般按气缸中部的最大直径与活塞裙部的直径差计算。 2活塞环的端间隙、边间隙: 活塞环的端间隙和边间隙用塞尺检查。3曲轴轴颈的锥度和椭圆度:用外径百分尺测量并计算求得。每个轴颈测量两个截面,每个截面测量两个方向。 锥 度:同方向的直径差。 椭圆度:同一截面,两个互相垂直力向的直径差。 4.曲轴轴向间隙: 可将曲轴沿轴向往一个方向撬到底,然后用塞尺在止推面间测量。或用百分表在来回撬动曲轴时测量其轴向移动量。 5.气缸套凸出气缸体顶面高度的检查。四、实验实验报告1、简述195柴油机曲柄连杆组的结构特点。2、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和功用是什么?为何活塞环要用扭曲环?实验二 配气系统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换气系统的拆装和调整,要求学生熟悉几种典型换气系统的布置及其零件的构造特点,掌握配气机构和减压机构的调整方法。二、设备、仪器和工具:4115, CA1OB,内燃机各一台,塞尺两把开口扳手、螺丝刀两把三、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一)熟悉构造1通过观察研究和拆装,熟悉各种型式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管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2观察研究四行程发动机顶置式配气机构和侧置式配气机构的构造特点,作用原理与调整部位。观察时注意它们的布置特点包括总体布置、进排气系统布置及燃烧室布置等);各运动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运动规律及调整部位。3.观察研究二行程发动机曲轴箱换气式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观察时着重注意它的配气方式和换气过程,它与气门式配气机构区别等。4.研究各种进排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摇臂、推杆挺柱、凸轮轴、正时齿轮、正时链轮、运动链等零件的功用、形式、构造及其特点。5.观察限制凸轮轴向位移的方法6.观察研究减压机构的构造、作用原理及其调整部位(二)气门间隙的调整1、4115柴油机气门间隙的调整(1)拆下气门室盖(2)摇转曲轴,观察一缸的进气门由打开到关闭。然后继续摇转曲轴、使飞轮上的上止点刻线与检查窗口上的记号对准。此时为一缸压缩上止点。(3)根据发动机气缸的工作顺序1-3-4-2和气门排列次序,当第一缸为压缩上止点时,检查、调整四个气门的间隙。冷车气门间隙:见发动机使用说明书,检查时,将塞尺插入摇臂与气门杆端部之间,使塞尺刚能进去而又不感到被卡住为合适。间隙不符时,松开锁紧螺母,用螺丝刀拧出或拧进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拧紧锁紧螺母,复查间隙。(4)摇转曲轴一周,当飞轮上的上止点刻线与检查窗口刻线再次对准时,此时为第四缸压缩上止点。(5)检查、调整其余四个气门的间隙。(6)再摇转曲轴,用同样的方法复查一遍(7)确认调整正确后装回气门室盖。2.CA10B汽油机气门间隙的调整侧置式气门,调整方法同前。四、实验报告1、绘简图说明4115,CA10B内燃机气门间隙调整原理。2、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功用是什么?为何进气门和排气门大小不一样?实验三 燃油喷射系统的构造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汽油泵的构造与工作过程。2、掌握单腔及双腔化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3、掌握正确地拆装汽油泵及化油器的顺序与方法。二、设备、器材1、CAH102及EQH102系列化油器若干个。2、BJH201型双腔分动化油器若干个。3、汽油泵EQB601型或CAB604型若干个。4、常用及专用工具若干套。三、注意事项1、注意拆卸零件时零件的放置,拆装顺序和拆装方法。2、注意汽油泵进出油阀的安装方向。3、注意各种密封垫的安装。四、H102型化油器拆装方法及步骤(一)结构简介H102型化油器为三重喉管的下吸式单腔化油器,主要由上、中、下体三部分组成。化油器的主供油装置、起动装置、加速装置、加浓装置和怠速装置分别安装于三体上。在中体上有浮子室和浮子等。(二)拆装方法及步骤1、先将上、中、下体连接螺钉卸下,将化油器分解为三部分。取下上体衬垫和下体衬垫(注意保管好拆下的螺钉和衬垫)。2、拆卸上体零件(1)拆下浮子室进油螺栓,拿出滤网,拆下进油阀总成,观察进油阀的结构,搞清其工作原理。(2)观察平衡管的位置、形状。(3)仔细观察阻风门总成的结构,分析自动阀门在起动中的工作情况。3、拆卸中体零件(1)拔出浮子轴,拆下浮子,注意观察浮子结构。(2)拆下加速泵拉杆总成,观察加速泵活塞总成的组成及各零件的相互关系,找出加速泵的进、出油阀及油道。(3)拔出加浓装置推杆,观察锥阀体的结构(注意:锥阀体松插在本体上,不要丢失)。(4)旋出加浓装置本体,拿出其中钢球、弹簧、量孔,并找出其进、出油口及油道。(5)旋出主量孔座、主量孔,观看主量孔是否可调。(6)找出主供油装置的进、出油口及油道。找出主供油装置的空气量孔,旋出泡沫管,观察其结构。(7)找出怠速装置的第一、第二空气量孔,并将两量孔旋出,仔细观察怠速量孔总成。找出怠速装置的进、出油道(出油口在下体上)。4、拆卸下体零件(1)先观察外形,找出节气门调节螺钉,扳动节气门操纵臂,观察节气门动作情况。(2)拧下节气门操纵臂上的螺母、节气门上的螺钉,取出节气门轴和节气门。(3)在下体上找出怠速喷口、怠速过渡喷口、及部分怠速油道。并找出真空点火提前装置供真空装置的气孔。旋下怠速调整螺钉。5、装复化油器(1)在下体上装上怠速调节螺钉及弹簧,装上节气门轴,装上节气门,再装上节气门调节螺钉和弹簧。(2)将大喉管装入中体,下体上放下体衬垫,然后用螺钉装中下体连接紧固。(3)在中体上装:1)主量孔、主量孔座、热圈、泡沫管。2)加浓装置总成。3)加速装置总成。4)怠速量孔、怠速第二空气量孔。5)浮子支架弹簧、浮子支架、浮子弹簧、浮子。(4)在中体上装好衬垫,安放上体,用螺钉紧固上中体。6、化油器的调整(1)主供油装置出厂时已调整好了,一般不需调整。当需调整时,可通过配剂针进行调整,一般将其拧到底,再退回两圈半到三圈。(2)加速装置的调整可根据季节或需要改变加速泵杆上的开口销的位置,冬季开口销插入下孔,使泵油量增多;夏季插入上孔,则泵油量减少。(3)油面高度调整可通过油面高度调节螺钉调节。(4)加浓装置在出厂时已调好,并用锡焊焊住,切勿起封。五、H201型双腔分动式化油器拆装方法步骤(一)结构简介H201型化油器是三重喉管下吸式双腔分动化油器。它也是由上、中、下体三大部分组成。但是分为主腔和副腔。主副腔的主供油装置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主腔还有加浓、加速、起动和怠速装置,副腔除主供油装置外还有过渡装置。分动方法采用机械式分动。(二)拆装方法及步骤可参照H102化油器拆装方法进行。将化油器分解上、下体。1、观察主、副腔结构,拨动操纵臂,观察主副腔节气门的开启情况,搞清机械分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情况。2、观察平衡式浮子室的蒸气放出阀的结构。3、仔细观察自动阻风门的构造。4、观察双腔化油器装置中的双金属片式热怠速衬偿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观察主腔节气门的缓冲器结构。6、找出副腔过渡装置的进、出油口。7、注意观察主腔上五大供油装置:主供油装置、怠速装置、加浓装置、起动装置和加速装置。8、观察副腔的主供油装置和过渡装置。六、汽油泵拆装方法及步骤(一)结构简介EQ601型汽油泵由上体、下体和泵膜总成三大部分组成。上体上主要装有进出油管接头和进出油阀。下体上主要装有手摇臂、内摇臂、摇臂等,装于上下体之间的泵膜总成主要由泵膜、上下护盘、拉杆、紧固螺母等组成。(二)拆装方法及步骤1、拧松连接上、下体的螺钉,使泵上下体分离。2、拆除泵盖上的螺钉,取下泵盖和垫片,拆卸进、出油管接头。3、翻转汽油泵上体,拧松固定阀门的支承片,取下出油阀的阀门和垫片,注意:进出油阀结构相同,只是阀门的安装方向不同,拆卸时注意共安装部分和方向。4、拧松固定泵膜、泵膜拉杆的螺母(注意:泵膜弹簧有预紧力,防止拆卸时弹出伤人)。按顺序取下泵膜上护盘、泵膜、泵膜下护盘、泵膜弹簧座、泵膜拉杆油封、泵膜拉杆等。5、仔细观察摇臂轴、名摇臂、内摇臂、手摇臂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及外摇臂回位弹簧的作用。6、装得时,先装复下体,即将泵膜拉杆上的槽孔对装在内摇臂挂钩上,然后按顺序装复泵膜总成。7、装得上体,按规定方向装复进出油阀、阀门支持片并拧紧螺钉、进出油管接头、垫片、泵盖并拧紧螺钉。8、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将上、下体装复好,并分两次按对角拧紧螺钉。七、实验报告1、记下你所拆化油器各部分名称。2、你所拆化油器如何调整油平面高度、怠速供油量、加速泵供油器?3、叙述汽油泵如何自动调节供油量?实验四 喷油器、输油泵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结合课堂讲授,通过对各种典型喷油器和输油泵的拆装和分析研究,要求学生熟悉喷油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拆装,在此基础上掌握喷油器在试验仪上正确检查与调整的方法;熟悉活塞式和膜片式输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拆装。设备、仪器和工具各型喷油器:轴针式和无轴针式、闭式和开式、单孔和多孔;活塞式和膜片式输油泵等实物及教具。三、构造和实验方法(一)构造与拆装 1.结合课堂讲授、分析研究各种类型喷油器,特别是针阀偶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搞清楚喷油器是怎样建立喷油压力并使燃油雾化的。 2.喷油器要按装配序号,依次进行装配。装配时应注意:喷油器各零件要清洁无损,特别是针阀偶件尤应确保洁净。当针阀体与水平成450角放置时,拨出针阀(约为工作面长度的三分之一)放手后,销针应能自由下落,无任何卡滞现象。(二)喷油器在试验仪上的检查与调整试验用油为粘度为1.3-1.5 E的轻柴油(试验时的温度为15-200C),试验仪的技术状态良好,各联接处无漏油现象。按下列步聚进行: 1严密度检查:将喷油器装在试验仪上,打开压力表开关,进行泵油、加压至300公斤厘米2后,使其自然下降到180公斤厘米2的时间不应少于10秒。 2喷油压力的检查调整:以每分钟60-80次的速度泵油喷油、压力增加,反之则减小调整合格后,拧紧螺母,放好垫圈,拧上喷油器罩。 3喷射质量的检查:在标准喷射压力下,喷出的油注应成细小而均匀的雾状,无肉眼可见的油粒、油线和局部浓细不均现象;喷油声音清脆、无滴油和渗漏现象,但允许有湿润。 4喷射锥角的检查:在距喷孔220毫米处放一张纸(或细孔金属网)作一次喷射。纸上的油痕直径应为51-66毫米(相当于雾锥角13-17o)油迹中心与喷油器中心偏移应不小大于10毫米。(三)喷油器在车上检查调整拆下需检查的喷油器用三通管把它和标准(压力)喷油器并联在喷油泵上,松开其他各缸的高压油管接头,油门放在最大位置,摇转曲轴,观察两个喷油器的喷油情况:若同时喷油、则说明两喷油器的喷油压力相等。否则应调整之。喷油质量的其余各项指标也可同时检查。(四)活塞式输油泵的构造与拆装 1.活塞式输油泵的拆卸逆装配进行拆卸。 2结合课堂讲授,分析研究活塞式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着重弄清楚活塞式输油泵是怎样完成输油任务和维持输油压力恒定的? 3.活塞式输油泵装配时注意:输油泵和手压油泵的运动零件。在弹簧(或手力)的作用下,均应能在壳体中自由活动,无卡滞现象。(五)膜片式输油泵的构造与拆装 1.膜片式输油泵的拆卸:逆装配序号进行拆卸。 2结合课堂讲授,分析研究膜片式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着重弄清楚膜片式输油泵是怎样完成输油任务和维持压力恒定的? 3.膜片式输油泵的装配按顺序依次进行装配。注意:进出油阀要按原位置装复,不得反装。装配毕,用手推动手摇臂,看其是否正常工作。四、实验实验报告 1、绘简图说明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保证喷油压力和喷雾质量的? 2,绘简图说明活塞式膜片式输油泵工作原理,它是怎样维持输油压力恒定的?实验五 供油时间的检查调整及喷油泵车上的安装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拆装和分析研究,熟悉柱塞式喷油泵和调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拆装要点。掌握柱塞式喷油泵向发动机安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二、设备、仪器和工具号泵B475(带调速器总成)一台。柱塞式喷油泵实验台一台,清洗存放精密偶件油盘若干,出油阀座拉出器等拆装专用工具一套。0.02毫米游标尺一把。4115、195柴油机各一台,定时管1只、钢卷尺一盒。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一)柱塞式喷油泵1拆卸拆卸时应注意:(1)上、下泵体分离时,应使泵体平放,然后将泵头缓慢拆下,以免内部另件散落、碰毛。(2)出油阀座应用专用工具拉出。(3)拆卸凸轮轴时,将泵体两端轴承盖拆掉后,即可抽出,其上的滚柱轴承内外圈则需用专用工具拉出。2分析研究柱塞式喷油泵的总体布置、组成、构成和工作原理。并着重研究喷油泵高压的产生、供油量及供油时间的控制和出油阀的作用。3装配装配时应注意:(1)柱塞偶件装配前,使柱塞付与水平面成45o方向斜置。将柱塞拉出(约为工作长度的三分之一)。放手后,柱塞能借自重自由落下,无卡滞现象。(2)装凸轮轴时应辨清方向,不得装反,以免供油顺序错乱。(3)滚轮体总成高度H=25.8+0.5毫米,垫块磨损时,可先翻一面使用。如需更换垫块时,应按规定高度配置。(4)凸轮轴的轴向间隙可借改变泵体两端端面的垫片厚度来调整。要求间隙不大于0.7毫米。检查间隙时,不装泵头或将四个柱塞弹簧顶起,轮轴应转动灵活,两侧的垫片厚度应基本一致,二者相差以不超过0.5毫米为宜。(5)泵头上的四个柱塞套定位螺钉不得顶住柱塞套。同时要与柱塞套回油孔保持一定距离。(6)出油阀紧座的拧紧力矩应为67公斤米,不要拧得太紧,以免压碎铜垫。拧紧后,柱塞在柱塞套中的任何位置都应运动灵活。(7)上、下泵体合拢时,仍应将泵体平放。并注意将调节臂全部潜入调节叉中。然后,对角线均匀上紧螺母。合拢后,用手转动凸轮轴。不得有发卡现象,拉动拉杆时应灵活无阻。(二)号泵调速器1拆卸拆卸时注意支承轴,高速和急速限位螺钉的原始位置。2分析研究调速器总体布置、组成、构造和全速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操纵手柄固定时的调带作用;改变操纵手柄位置时的调速作用;起动加浓和校正加浓作用。3装配装配时应注意:(1)推力盘、飞球总成和传动盘装配后应转动灵活。装妥的供油拉杆应移动灵活,无卡滞现象。钢球在飞球座内,应能互相顶着,当一个飞球贴于飞球座的锥面时,另一个钢球的活动间隙不小于0.3毫米。(2)安装校正弹簧时,其预压量为00.5毫米。(3)安装支承轴时,应将支承轴拧至碰到凸轮轴,然后退回2.53圈。(三)4115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1拆下一缸高压油管,安上定时管。 2将操纵手柄放到最大供油位置。转动曲轴,使定时管中液面达到可见高度。 3.使主机曲轴转动。当看到定时管液面开始上升的时刻(即一缸供油开始),立即停止转动。在正时带轮上做一记号。 4.拧出主发动机飞轮壳处定位销,反装回去,轻轻顶住飞轮。再转动小起动机飞轮,使主机曲轴转动,当定位销落入飞轮上的凹孔时,停止转动,此即为一缸压缩上止点,在正时带轮上再做一记号。 5.测量两记号间的距离,即可得出第一缸的供油提前角。 如不符合要求,应加以调整:拧出两个花键接盘固定螺钉。使花键接盘与花键套管一起转一个角度。每当花键接盘的下一个孔与喷油泵齿轮轮壳的下一个孔对正时,喷油泵凸轮轴便转过1.5o,相当于供油提前角度改变3o。注意:必须是两者的孔成对地对正,才算是调整正确。即接盘上的第四孔与齿轮轮壳上的第4孔对正、或第3孔对正第3孔依次类推,顺凸轮轴旋转方向转动花键盘,供油提前角增大,反之则减小。调好后,装上锁片,并上紧固定螺钉,经复查,确认无误后,将螺钉锁牢。(四)S-195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调整 1拆下接通喷油器一端的高压油管接头螺母,安上定时管。 2.放松接喷油泵一端的管口朝上,并拧紧螺母。然后用泵油板手将油管内的油泵满。 3.转动飞轮,当看到定时管液面开始上升的时刻,立即停止转动并观察飞轮上的供油刻线位置是否对准水箱上的红刻线,如果不对,记下供油提前角是早是晚,进行调整。 4.关闭油箱开关,卸下齿轮室观察孔盖板,将调速手柄置于中间位置,拆下喷油泵进油管,卸掉喷油泵增加或减小垫片来调节。如供油提前角比要求的早应增加,比要求的晚应减小。 5装上喷油泵,装时应注意须将调节臂园球嵌在调速杆的槽内,应在观察孔处检查一遍,以免装错飞车。四、实习实验报告1绘图说明柱塞式喷油泵的工作原理。2简要说明号泵调速器为什么是全制式调速器?3简述供油开始角,供油提前角,喷油提前角有什么不同之处,各自的含义如何?实验六 常用调速器的构造及检查调整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拆装和分析研究,熟悉柱塞式喷油泵和调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拆装要点、调整部位和方法。了解调速器工作点的检查、调整。二、设备、仪器和工具号泵B114-75(带调速器总成)一台。柱塞式喷油泵实验台一台。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拆卸 在教师指导下,依次拆卸,拆卸时注意支承轴,高速和急速限位螺钉的原始位置。 2.分析研究调速器总体布置、组成、构造和全速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操纵手柄固定时的调速作用:改变操纵手柄位置时的调速作用;起动加浓和校正加浓作用。(在喷油泵实验台上观察) 3装配 逆拆卸顺序依次装配。并注意: (1)推力盘、飞球总成和传动盘装配后应转动灵活。装妥的供油拉杆应移动灵活,无卡滞现象。钢球在球座内,应能互相顶着,当一个飞球贴于飞球座的锥面时,另一个钢球的活动间隙不小于O.3毫米。 (2)安装校正弹簧时,其预压量为0-0.5毫米。 (3)安装承轴时,应将支承轴拧至碰到凸轮轴,然后退回2.53圈。四、实验实验报告简要说明II号泵调速器为什么是全制式调速器? 实验七 润滑系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发动机润滑系的观察、研究,熟悉润滑系的组成,各部分构造特点和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循环路线。了解润滑系各阀门的调整部位。了解机油加注部位和加注量的判断。了解各运动副的润滑方式和状况。二、设备、仪器和工具 4115,CA1OB发动机各一台,润滑系各零、部件的实物及教具。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1观察发动机润滑系的油路及各部件的总体布置。 注意观察机油泵、滤清器、散热器的进、出油道;研究各主要零件的润滑方及润滑油的通路。 2通过拆装,熟悉过滤式和离心式滤清器的构造、润滑油通过滤清器的油路及润滑油滤清原理。 3.了解各阀门的位置、结构和作用。 4.通过拆装,熟悉齿轮和转子式机油泵的构造和泵油的原理。四、实验报告1绘制发动机润滑系简图,并说明润滑油的循环路线。2.发动机润滑系的功用。有那几种润滑方式?3.润滑系有那几种单向阀,各有什么用处?4.为什么需要曲轴箱通风,有那几种方式? 实验八 冷却系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发动机冷却系的观察、研究、熟悉冷却系的组成,各部分构造特点和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循环路线。掌握风扇皮带紧度的调整。观察水箱盖,了解其结构和原理。分析大、小循环的工作线路。二、设备、仪器和工具4115,CA1OB发动机各一台,冷却系各零、部件的实物及教具,刻度尺一把,10公斤的弹簧秤一把。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一)冷却泵 1观察各种水冷却系的总体布置及结构特点 2观察各种形式散热器的构造特点。 3.观察节温器的构造、位置以及不同温度时冷却水的通路。 4.观察蒸气-空气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5.通过拆装了解水泵的构造、进出水口的布置以及水泵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结构特点。 6.观察风扇构造以及风扇的传动和调速部位。 7.观察风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特点,注意冷却时片在发动机各部位的分布特点。(二)4115型发动机风扇带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1风扇皮带紧度的检查在风扇皮带轮和风扇驱动皮带轮中间的皮带上,用57公斤的力(一般机型在3-7公斤范围内)按下或拉起,皮带自原位离开1520毫米为正常(一般机型在10-20毫米范围内)。 2皮带紧度调整步骤 (1)拧松张紧轮轴上的固定螺帽。 (2)拧松调整螺钉的锁紧螺帽。 (3)根据检查结果,拧入或拧出调节螺钉,改变张紧轮轴在托架槽中的位置。直到紧度合适为止。 (4)调好后,拧紧锁紧螺帽和张紧轮轴固定螺帽。 3.注意事项:换用新皮带,开始运转1小时后,即应检查,如有不当,应重新调整。四、实验报告1.绘制发动机冷却系简图,并说明冷却水的循环路线。2.发动机过冷、过热有何危害?3.简述发动机温度调节方法。4.节温器的工作原理,汽车是否可以不装节温器? 实验九 离合器的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1.观察分析常见车型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上的布置位置和操纵机构的连接关系。2.通过实验,掌握离合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安装情况,分析其传力、防干涉及调整等结构措施。3.了解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原理,调整部位和方法。4.观察主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分析其结构原理。二、设备、仪器和工具1.离合器压盘及离合器总成。2.各种离合器从动盘。3.CA10B、吉普车汽车各一辆。铁牛55拖拉机一辆。4.拆装工作台及工具。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观察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观察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联接和工作情况。2、观察离合器,弄清楚离合器传递动力时和中断动力时主动、从动部分的之间的关系。3、拆开离合器,观察离合器盖和压盘是如何联接的?有什么特点。4、拆下分离杠杆及其附件,观察其结构,分析工作原理及其是如何防止运动干涉的。5、分析离合器怎样防止热量传至分离弹簧,分离弹簧怎样定位的?6、观察从动盘的连接情况、其上扭转减振器的构造并分析扭转减振器的工作原理。7、装复离合器,调整各分离杠杆,使其内端面在同一平面内。8、在车上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1)用钢板尺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2)若自由行程不合适,则可通过调整分离拉杆上的调整螺母,调好后将螺母锁紧。型号自由间隙(mm)自由行程(mm)型式CA10B342030双片-常结合BJ 2122.52738单片-常结合铁牛55233050mm双片-双作用-常结合9、进行操作时,注意勿使工具、小零件等落入离合器壳中。10、调整工作结束后,应清点工具并清理现场。四、实验报告1、画简图说明CA10B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动力传递方式。2、离合器分离杠杆的内端面为何要调整至同一平面,如何进行调整的?实验十 变速器构造一、目的与要求1.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发动机的联结关系。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特点。2.通过对CA10B五档变速器的拆装,观察、了解齿轮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锁销式惯性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4.观察不同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二、设备、仪器和工具1、CA10B汽车变速器。2、小轿车变速器。3、拆装工作台及工具。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在整车上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怎样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同轴的。2、拆下变速器的上盖,重点观察分析操纵机构中自锁、互锁、倒档锁装置,了解拨叉与拨叉轴的安装。3、拆下手制动鼓总成,拆装过程中分析手制动器怎样起作用,拆下后轴承盖,分析其怎样防止润滑油流入水制动器的。4、从前端拆下轴承盖,并上下晃动拔出第一轴及轴承,观察第二轴前端如何支撑。5、用手托起第二轴前端上下晃动、并往后退出第二轴,取下第二轴的轴承止推环。6、思考为什么各档(除一倒档)齿轮都用斜齿轮传动,各齿轮是怎样润滑的。7、观察同步器的构造,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能判断区别四、五档同步器和二、三档同步器和各同步器的前后。8、重点观察,理解各档位的传递路线。9、思考变速器怎样防止润滑油的渗透,怎样防止润滑油进入离合器和手制动器。10、按相反顺序装复变速器,注意装复时不要遗漏。四、实习实验报告1、画出CA10B变速箱传动部分简图并说明各档的传递路线。2、画出变速器自锁与互锁机构图,说明其工作原理。3、用斜齿轮传动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一、倒档不用斜齿轮?实验十一 主传动构造与调整一、目的与要求1、观察驱动桥的结构形式,拆装单级主减速器,分析其结构原理和调整部位。2、拆装锥形齿轮差速器,分析其作用原理。3、对半轴的安装固定形式进行分析,能正确区别全浮式半轴和半浮式半轴结构。4、熟悉主传动的调整方法。二、设备、仪器和工具1、配套的主减速器、差速器拆装翻转架、工作台和工具。2、足够数量的CA10系列主减速器、差速器总成。3、主传动调整专用钩形板手、红印油、铅片、扁撬弹簧秤、游标卡尺、025毫米、5075毫米百分尺、内径量表。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一)主传动装置的拆装与结构的研究1、遵照拆装程序、依次拆卸各典型主传动装置和主要部件、组件。2、结合课堂讲授、研究主传动的动力传递过程,组成、受力分析、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以及调整原理,步骤方法。3、遵照拆装程序装复。(二)CA10系列主传动的检查调整:1、从车上拆下主减速器、差速器总成(1)放出后桥壳内的齿轮油。(2)拆下传动轴。(3)拆下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用小车拉出,并装在拆装架上。2、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的解体(1)敲平锁止垫片,旋松从动齿背面的支承螺柱的锁紧螺母,拆下支承螺柱。(2)拆去差速器轴承盖上锁片,旋出轴承盖螺栓,继而取下轴承盖,调整螺母,轴承外圈(注意拆下零件的摆放,以免装配时换错),并将连从动齿轮的差速器总成取下放在钳台上。(3)旋出主动轴承座和油封盖与主减速器壳体的紧固螺栓,将油封盖逆时针旋转一角度,使油封盖上的两孔与主动轴承座上的拆装螺孔对准,旋入两螺栓,顶出主动轴承座。(4)对主动部分解体。大致顺序是:拆出开口销,旋下主动轴前端大螺母,取下垫圈、主动轴凸缘及油封座,取下前轴承前大垫圈,压出前轴承内圈,取下连两个轴承外圈的轴承座,取下两个轴承内圈间隔套和调整垫片。(5)对差速器解体,大致顺序是:在差速器壳体左右部分合拢面中有十字轴端头处做好记号;旋下螺母,取出连接螺栓(注意两者成套拆下)分开左右部分;取出十字轴,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及它们背部的减磨垫圈。3、对主减速器、差速器拆下的部件的检验(1)对主动轴油封盖的检验。(2)对各部分轴承的检验。(3)对主动齿轮和花健的检验。(4)对差速器减磨垫片的检验。(5)对从动齿轮的检验。4、差速器和主减速器的组装和调整(1)组装差速器。(应注意对记号、螺栓头部的定位、螺母对角按规定扭矩分次拧紧)(2)将从动齿轮和差速器总成装上壳体(应注意轴承盖的位置不能换错。调整螺母对牙纹。)(3)从动齿轮和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的调整。(4)将主动齿轮、轴承、调整垫片、隔圈等与轴承座装合。并装上垫圈,主动凸缘及螺母等,再进行主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应注意不能装上油封盖,应注意主动轴螺母的扭矩,弹簧称测拉力的测量和拉力方向)。(5)调整预紧度后,拆解、加入油封盖后再组装。(6)将主动部分装上壳体(注意各部分回油孔对准)。(7)齿轮啮合位置的调整。(8)啮合齿隙的检查。(9)从动轴承调整螺母的锁止和轴承盖螺栓的紧固。(10)从动齿轮背部支承螺栓的安装和调整。5、调整 (1)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CAl0系列、东风EQl090型汽车:在前轴承内圈下加减调整垫片,当按规定力矩拧紧万向节凸缘螺母时,垫片越薄,轴承内外圈压得越紧,即预紧度越大。检查时,在不装油封的情况下,先按规定的转矩拧紧万向节凸缘盘的紧固螺母,用弹簧秤沿凸缘的切同方向测量转动主动圆锥齿轮轴所需的拉力为17-30N(相当于力矩1.43.5Nm)。如大于标准值,说明轴承预紧度过大,应增加调整垫片的厚度,反之则减小调整垫片的厚度。注意测量时,轴承应须润滑,并在顺一个方向转动不少于5圈后进行。北京切诺基和轿车:用一个弹性隔套来调整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装配时在前后轴承内圈之间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性薄壁隔套,按规定的转矩拧紧万向节凸缘盘的紧固螺母时,隔套产生弹性变形,其张力自动适应对轴承预紧度的要求。每次都必须更换新的隔套。 (2)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东风EQl090型汽车:采用单级主减速器,调整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就是调整差速器轴承预紧度。调整轴承预紧度时,慢慢转动两侧调整螺母,同时慢慢转动差速器总成,使滚柱处于正确位置。正确的预紧度可用转动差速器总成的力矩(0.98-3.4 Nm)来衡量。预紧度调整后,应将调整螺母用锁片锁住。有些汽车可通过轴承与差速器壳之间的垫片厚度来进行。增加垫片的厚度,轴承预紧度增加。解放CAl0系列汽车:采用双级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通过调整垫片来调整。选择适当厚度的调整垫片,安装在主减速器与轴承盖之间。拧紧轴承紧固螺栓后,用转动圆锥齿轮的力矩(1.47-3.43Nm)来衡量预紧度是否合适。如所需力矩过大,说明预紧度过大,应增加垫片的厚度。(3)、啮合印痕的检查调整:主、从动圆锥齿轮应沿齿长方向接触,其位置控制在轮齿的中部偏向小端。将红印油均匀地涂在主动小锥齿轮的23个牙齿的工作面上(前进档为凹面),摇动转曲轴,使从动大锥齿轮转动大锥齿轮的印痕取下来。接触痕迹应离小端端部2-4mm,其长度不小于齿长的50,齿高方向的接触印痕应不小于齿高的50,一般应距齿顶0.80-1.60mm,齿侧间隙为0.15-0.50mm.。但每一对锥齿轮副啮合间隙的变动量不得大于0.15mm。正转工作时逆转工作时如果主、从动圆锥齿轮的啮合状况和齿侧间隙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简化为如下的口诀: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退出主。要注意保证齿侧间隙不得小于最小值。为使印痕检查调整准确,应注意以下几点:1)印痕应分别在大锥齿轮均布的三处测取。2)转动大锥齿轮时,应在后桥轴上略加制动负荷。3)当重新调整后检查齿宽方向的印痕位置时,应将变速箱输出轴前推,以消除轴承间隙。4)移动大锥齿轮时,当一边的调整螺母退出一定牙数后,另一边的调整螺线要拧紧相应的牙数,以保证已调整的轴向游动量不变。每调整一次后进行检查时,都应把隔板螺母拧紧。(4)、锥齿轮付齿侧间隙的检查:新齿轮的齿侧间隙为0.20.55毫米,旧齿轮付的齿侧间隙大于2.5毫米时则应报废。啮合间隙的测取方法,用保险丝(或铅片等软金属),将它弯成S形,近似齿的长和宽,然后将保险丝置于两啮合的非工作面之间,转动齿轮付,测量被挤压的最薄处的厚度即为齿合间隙。正转工作时逆转工作时如果主、从动圆锥齿轮的啮合状况和齿侧间隙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简化为如下的口诀: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退出主。要注意保证齿侧间隙不得小于最小值。(1)主动圆锥齿轮的移动 解放CAl0系列、东风EQl090型汽车:增减轴承座与减速器之间的垫片。北京BJl020汽车:增加或减小后轴承内圈与主动圆锥齿轮之间的垫片。(2)从动圆锥齿轮的移动东风EQl090型汽车:将从动圆锥齿轮轴承两侧的调整螺母按左进右退或左退右进的原则转动相等的圈数,就可以在不改变轴承预紧度的前提之下,改变从动圆锥齿轮的轴向位置。解放CAl0系列汽车:在保持两侧轴承盖下垫片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将左右轴承盖下垫片数目重新分配,便可以在不改变轴承预紧度的前提下移动从动圆锥齿轮的位置。四、实习实验报告1、绘制主传动结构简图一张,并说明其结构特点。2、简述主传动的调整原则和主传动的调整方法和步骤。实验十二 转向系的构造与调整 一、目的与要求通过拆装,观察和检查调整,熟悉转向系的构造特点,作用原理,掌握其检查调整方法。二、设备、仪器和工具(1)足够数量的解放货车,北京吉普车、桑塔纳轿车。(2)足够数量的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总成。(3)足够数量的台钳桌和必备测量工具、拆装工具。(4)机油及盛油器皿。三、进行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一)熟悉构造1、按程序拆卸球面蜗杆滚轮式、循环球式转向器。2、观察分析转向器的组成和结构特点。3、按拆装程序装复。(二)东风EQl090型汽车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拆、检、装、调1、从车上拆下转向器总成(1)放出转向器内机油。(2)在转向柱下端万向节与转向器输入端处松开螺栓,分开两者。(3)拆下转向摇臂。(4)把转向器从车架拆下。拆卸转向器时,不能用汽油或煤油清洗橡胶类密封件,禁止用蒸汽或碱溶液清洗轴承;结合平面上的纸垫及固态胶状物必须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用木棒、塑料棒冲击拆卸零件,不得用榔头直接敲击,防止砸伤零件表面。2、分解的转向器(固定在台钳上)(1)松开侧盖上的啮合间隙调整螺栓的锁母和螺栓。(2)松开底盖上蜗杆轴承预紧度调整螺塞的锁母和螺塞。(3)拆下侧盖(旋松螺栓有顺序要求)。(4)取出转向器的从动件指销、曲柄总成。(5)拆下底盖(旋松螺栓有顺序要求)。(6)取下蜗杆,前后钢球保持架、后轴承外圈和压块。(7)拆下上盖,取出前轴承外圈。3、对转向器零件进行检测1)转向螺杆的检修(1)传动副已丧失传动间隙调整能力时应更换。(2)滚道表面严重磨损或出现严重压痕、疲劳剥落和裂纹等耗损时应更换。(3)轴承轴颈出现疲劳磨损,磨削后刷镀修复。2)摇臂轴的检修。(1)扇形块、花键出现明显的扭曲时应更换。(2)摇臂轴任何部位出现裂纹都应该更换,禁止焊修。(3)支承轴颈磨损逾限刷镀修理或更换。3)检查指销轴承组件(1)指销头部产生疲劳剥落或已经产生偏磨或破裂,更换组件。(2)用两个手指捏住指销头部转动,应转动自如,指销在轴承内若有轴向窜动,视情况进行调整。4)摇臂轴衬套间隙使用限度为0.20mm。4转向器的装配装配前应复查所更换的零件和修复零件,复检合格的零件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在装配中,应尽可能的使用专用工具,相关螺栓、螺母的紧固扭矩应符合原厂规定。1)安装转向器下盖2)安装转向螺杆3)安装上盖4)检查调整转向螺杆轴承紧度。转向螺杆的转动力矩为1.0-1.7Nm。用下盖上的调整螺钉进行调整,调整结束,锁紧锁止螺母。5)组装指销注意:指销必须成对更换,防止造成左、右转向间隙不等,引起转向力不均匀的故障;同时还应更换指销轴承。6)将摇臂轴组件预润滑后,装入壳体,使指销与转向螺杆啮合。啮合后转向螺杆应转动自如,转动总圈数不少于8圈。7)安装侧盖,注意两个双头螺栓要旋人指定的螺孔内。8)调整传动间隙,使摇臂轴与转向螺杆必须处于中间位置。5安装摇臂1)摇臂与摇臂轴的安装标记要对正。2)摇臂紧固螺母的紧固力矩应符合原厂规定;而且锁止可靠。3)按原厂规定加注润滑油。(三)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拆、检、装、调1、分解转向器(固定在台钳上)(1)松开侧盖上的齿扇齿条啮合间隙调整螺栓的锁母和螺钉。(2)拆下侧盖上的四个螺钉。将侧盖转动一角度,使操作者可看清齿扇的位置。(3)转动螺杆轴,使齿扇位于中间位置,取出连侧盖的齿扇和摇臂轴,再将侧盖与齿扇分开。(4)拆去下盖和调整垫片。(5)取出螺杆和套在其上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外设备租赁合同模板(或范文)
- 2025劳动法试用合同协议
- 语句鉴赏课件
- 红楼梦赏析课件
- 商业大楼停车场管理规定及协议
- 农村水产养殖渔业经营合同
- 合同管理与审核标准化流程工具
- 红楼梦彭丹课件
- 红楼梦导读课件
- 铁路新职工培训课件
- 2025 年小升初吕梁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2025秋全体教师大会上,德育副校长讲话:德为根,安为本,心为灯,家为桥-这场开学讲话,句句都是育人的方向
- 2025年政工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标准)个人转款协议书
- 2025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区域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书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物业前台倒水服务方案(3篇)
- 应急管理局项目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
- 竞彩销售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