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_第1页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_第2页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_第3页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_第4页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第8课 词七首 孔雀东南飞教案a.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古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历史地位、影响、民歌气息、抒情意味);诗的鉴赏。2.思想教育目标:古代人们的感情方式与今人的比较。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的欣赏方法。c.教学重点:乐府诗的鉴赏。d.教学难点:诗歌的欣赏方法。e.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f.教具使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g.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民歌的魅力,通过这首诗向大家展示。二、课文讲解与赏析 1.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小序,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全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是按刘、焦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刘、焦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2.关于“乐府” 乐府 本来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汉武帝时所立规模更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的诗歌、乐曲。以后就把采集来的诗歌称为乐府。魏晋六朝到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人们也统称为乐府。3.播放中华文明之光第28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费振刚先生漫谈汉乐府,30分钟,要求学生做适当的笔记,课后检查。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4.范读自读自释5.情节的发展和结构: 小序要点:时间:这个故事发生于汉代建安年间,即东汉末年。地点:庐江,即现在安徽潜山一带。人物:焦仲卿:府小吏;刘兰芝:焦促卿妻。“为所”:被。 “遣”:休。“伤”:哀悼。“云尔”:句末语气助词。 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喻夫妻离别,这一意思贯穿诗的始终。 第一部分:开端至“及时相遣归”。 这是刘兰芝对焦仲卿的诉说。被逼离异。 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十三十六”:这组数字罗列,应作为互文看待,即交叉铺陈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守节”:守臣节。“故”:总是。“不堪”:不能胜任。“施”:用。“公姥”(m):公公婆婆,这里应是偏义复合词,单指婆婆。“相遣归”:“相”是指代性副词,即,是一个副词,但具有指代性,根据不同情况可译成“你”“我”“他”等,这里可译为“我”,即“遣归我”。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至“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焦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再把兰芝接回来,这部分分写三项内容。 (1)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劝兰芝先委屈回娘家,抱有重新团聚的幻想。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未为久”:不算是很久。“行”:x ng,行为。“致不厚”:致,使得;不厚,不爱。“何乃太区过”:“乃”,这样,如此;“区区”:愚拙,固执。“自专由”:由自己作主张。“自名秦罗敷”:“自名”,本名;“秦罗敷”,泛指一美女,不是实指。“慎莫”:千万不要,务必不要。“长跪”:直身而跪,表示庄重。“会不相从许”:“会”,应当,当然;“相”,指代性副词,你。“举言”:发言,开口。“我自不驱卿”:“自”,本。“卿但暂还家”:“但”,只。“新妇”:此处谓媳妇,不是专指新嫁娘;汉以后,称儿媳为新妇。 (2)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坚决、镇静,强忍内心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合词,指“作”,劳作。“伶俜萦苦辛”:原意为孤孤单单地围着辛苦工作转,即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箱帘”:“帘”通“奁”;“箱奁”,盛衣物的箱子。“人贱物亦鄙”:鄙,低下、卑下。“不足迎后人”:“不足”,不配,不值得;“迎”迎娶。“遗(wi)施”:赠送,此处用作名词。“于今无会因”:“于今”,从今(以后);“因”,因缘,机会。“相忘”:忘记我;“相”,指代性副词,我。“腰若流纨素”,即“腰纨素若流”:腰上的纨素带子,光彩像水一样流动。“明月珰”:明月珠做的耳坠,而不是“像明月一样的耳坠”。“阿母怒不止”:“不止”,不留止,也就是说连挽留的客气话都没有。“本自”:本是,本来。“兼”:更加上。“勤心养公姥”:“勤心”,殷勤地尽心;“养”,奉养;“公姥”,指“姥”,婆婆。“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扶侍她。“莫相忘”:不要忘记我。 (3)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分手时依依不舍。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誓不相隔卿”:“隔”,绝;意为发誓不和你断绝恩爱。“君既若见录”:“若”,如此,这样;“见录”,记着我;意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见”,也是指代性副词,这里可译为“我”。指代性副词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相”,在本文中屡屡出现;一个是“见”,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常用的如“见教”“见谅”等。“恐不任我意”:“任”,听,凭。“逆以煎我怀”:“逆”,料想,逆料;“以”,而;意为“想到将来,心如煎熬。”“劳劳”:忧愁感伤的样子。 (4)说明,因本诗篇幅较长,同时较为通俗易读,所以在此不做今译。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到娘家之后的遭遇。写了三项内容。1 开始,母亲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说,终于体谅了女儿的处境。2 但哥哥坚决不答应,逼妹妹改嫁。3 府君家为婚事而铺张、忙碌。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ng“誓违”:“誓”应作 ,古“愆”字;愆违:过失。“悲摧”:摧,伤心,断肠。“便(pian)言”:会说话;“便”,敏捷。“令才”:美才;“令”,美。“府吏见丁宁”:府吏叮咛我;“见”,指代性副词,前已见“君既若见录”中之“见”,用法与此相同。“结誓”:订下誓言。“始适还家门”:始,刚刚,不久;适,出嫁。“岂合令郎君”:“合”,配得上;“令郎君”,犹言“贵公子”。“幸可广问讯”:幸,希望。“不得便相许”:不能马上就答应你。“直说”: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老姥岂敢言”:“老姥”,老妇;“岂敢言”,怎敢对她去提亲呢。“怅然”:愤恨烦恼的样子,与现在“怅然”(失意)用法不同。“举言”:犹“扬言”“高声”。“作计何不量”:“作计”,打主意;量,li ,思量,考虑。“郎君”:贵家子弟的通称。“足以荣汝身”:“荣”,使荣。“处分适兄意”:“处分”,处理,处置;“适”,随,顺,依照。“自任专”:凭自己作主;“任”,听凭;“自专”,自作主张。“渠会”:与他相见;“渠”,他。“相许和”:应许这件事。“便利”:就宜于。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至“自挂东南枝”,兰芝与仲卿双双殉情。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ngng“愁思(s)”:“思”,心情,情绪;“愁思”在这里作动词用,即“郁积着哀愁”。“摧藏(z )”:摧折心肝;“藏”,即脏腑。“蹑履相逢迎”:穿上鞋迎接他。“不可量(li )”:“量”,估量。“父母”“弟兄”:都是偏义复合词,单指“母”与“兄”。“一时”:短时间。“日胜贵”:“日”,一天天,作状语;“胜”,指生活好;“贵”,指地位高;“胜贵”,在这里作动词用,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千万”:无论如何。“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这几句是比兴手法,喻将有不幸的事发生。“四体”:四肢,在这里指身体。“零泪”:断断续续的眼泪。“渐见愁煎迫”:逐渐被忧愁煎熬逼迫;“见”,被。“举身赴清池”:“举身”,犹言纵身一跳。第五部分:最后一段,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应注意的词语和注音:“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这是互文,即东西左右到处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也是互文,即枝枝叶叶覆盖交通;“交通”,即枝叶连在一起,不易分开。“自名”:其名。“多谢”:再三嘱告。“戒之慎勿忘”:“戒”,本意是戒备,此处引申为“牢牢紧记”。4人物形象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压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知道婆婆是故意要驱逐她,所以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临离别焦家前,“起严装”,而不是哭哭啼啼,都表现了她的坚强、持重、自尊。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表现有教养,不亢不卑,不失态。对阿兄的逼婚,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对仲卿,一面忠于爱情,一面道出“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最后投水而死。焦仲卿:忠于爱情,但受封建孝道影响,忍辱负重,消极反抗。但他深爱兰芝,孝道与爱情不能两全时,也敢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对母亲的回心转意还抱有一定幻想,不得已与兰芝暂别,又对兰芝说“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当知道接兰芝回家的希望成为泡影后,仲卿的反抗性格达到高潮,不顾母亲的劝诱,自缢庭树。焦母:是一个极端蛮横不讲道理的封建家长代表,对仲卿与兰芝的坚贞爱情,毫无同情之心,一意专行。对仲卿,一面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吾己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一面又软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直到仲卿决心殉情时,还一再用“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一套来敷衍他,毫无收回成命之意。这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残酷丑恶本质。刘兄:性格暴虐,趋炎附势。“作计何不量”,是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可见其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嘴脸。“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下的是逐客令,是一副典型的市侩嘴脸。5人物对话各具特点,合乎各人身份,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从上面的人物分析即可看得清清楚楚。6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突出的有下面几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按时间顺序,突出兰芝的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是兰芝离开刘家时的打扮,着意描写她的美,从而更让人加深对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的憎恨。太守家办喜事豪华排场,显出了兰芝不为富贵所动,也强化了悲剧性。7起兴和尾声开头两句是起兴。兴句为全诗罩上悲剧气氛,结尾用浪漫主义手法起警戒后人的作用。第四课时 .知识落实与能力迁移1 秦汉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叫_。它们所采集的诗歌称为_。初中学过宋人郭茂倩编辑的_中的_一诗,还学过北朝民歌_和_。孔雀东南飞是从南朝徐陵编辑的_一书中选来的,原题为_, 是我国古代最_的民间_事。2 选出下列词语中音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兰皋(go ):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离尤(yu ):离开罪责。b 可怜(li n ):值得同情。 纷纭(y n ):麻烦。c 伶俜(p ng ):孤单的样子。 葳蕤(w i ru):繁盛的样子。d 扶将(ji ng):服侍。 见录(l):记着我。3 解释下边的“相”字a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悔相道之不察兮。( )c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儿已薄禄相。( )e会不相从许。( )f还必相迎取。( )g久久莫相忘。( )h好自相扶将。( )j嬉戏莫相忘。( )4.下面诗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高尚品德和情怀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此为常,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回答问题: “长太息”与“叹息”有何不同?“民生”是否可译为“民众的生计”? “怨灵修之浩荡”句中的“浩荡”一词与“皇恩浩荡”的“浩荡”是否同义? “芳与泽共杂糅兮”,这里的“芳”与“泽”是否指同一类事物?6.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从下列备选项中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来。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a.吹 b.掠 c.袭 d.拂 答( )a.落 b.圆 c.明 d.上 答( )a.傍 b.依 c.横 d.到 答( )a.声 b.有 c.几 d.一 答( )7.人间词语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下列诗句中类似“闹”字的诗眼在哪里?选出全对的一组。( )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山字一行。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绮 翻 破 引b着 点 弄 排c绮 点 破 引d着 翻 弄 排思路点拨1乐府 乐府诗 乐府诗集 陌上桑 敕勒歌 木兰诗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早 叙事2c3a.互相 b.观察,选择 c.帮助 d.相貌 e.你 f.你 g.我 h.她 j.我4.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5. 长太息,也是叹息,但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长且大的叹息吁气的动作,更表现忧患的深重。 “民生”依课本可以讲成“民众生计、生活”,这种讲法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还有另一种见解,即“民生”是泛指人生,其中也包括作者自己,这样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