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考化学二轮精品复习试卷:物质的构成和分类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D2、2012年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臭氧(O3)监测指标。臭氧在物质分类中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电子层结构相同质量几乎相等所含的质子数相等ABCD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BKClO3CC6H12O6DH2SO4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下列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不同的氧化物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过程中没有单质生成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B硫酸铜C氦气DC607、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如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80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8、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叫“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10、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 B CD12、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与臭氧都属于氧化物B氧气与臭氧化学性质相同C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D相同质量的氧气比臭氧中含的原子多x k b 1 . c o m13、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电子层数1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高锰酸钾C液氧D氯酸钾15、 在一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能说明:()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之间有间隔。来源:Z,xx,k.ComABCD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6、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17、 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1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澄清石灰水C新鲜的空气D五氧化二磷19、 下列物质不属于单质的是:()A水B镁带C硫粉D液氧20、今年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二、填空题()21、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22、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选择下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碳氧铁(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每空只写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含有两种元素阴离子(2)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据此回答:天然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ABCD()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个原子。()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已知乙烷(C2H6)的燃烧产物与甲烷的燃烧产物完全相同,若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充分燃烧,(填“甲烷”或“乙烷”)将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23、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O、CuO中,水是 _;(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在水、空气、加碘盐、大理石中,水是 _;(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CaCO3、NH4HCO3、 Ca(OH)2中,水是 _;(4)依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水、铜、氩气、食盐中,水是由 _ 构成的。24、 化学实验室中药品应该按要求存放在容器中,并贴上标签。标签上通常有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等信息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B标签上填写相关物质的化学式为;(2)B标签表示的药品一般应盛在仪器内(填字母编号);(3)A标签表示的药品一般应盛在仪器内(填字母编号)。25、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当=10时,其粒子符号为;当=11时,其粒子符号为,属离子。26、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1)用适当的化学词语填空: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被破坏生成_和_,每两个氢_又结合成一个_,每两个_结合成一个_。(2)在上述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 ,不变的是_。27、现有下列物质:金刚石 高锰酸钾蒸馏水 液态空气 干冰 液氧 其中:(用序号填写,不得重复填写)(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单质的是,(3)属于化合物的是,(4)属于氧化物的是,(5)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6)含有氧分子的是。新课 标第 一 网28、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看到上侧漫画,你的感想是:。(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29、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1)该反应中反应物(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2)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A B C D3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丁物质的分子是由构成的。(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复分解反应B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4)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三、简答题()31、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结构决定性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2)如图1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过程表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则过程表示_ (3)如图2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32、历史上有关合成氨的研究成果曾3次获诺贝尔奖,下图是与氨气有关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2)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3)通过观察此微观示意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两点即可)?3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34、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种分子。(2)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 35、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理由是:。36、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该离子符号是;(2)表示的是(填符号);(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37、(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2)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表示。(3)图三所示反应为:C(石墨) 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38、右图是某物质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反应类型是。(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39、请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1)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的原因(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40、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1)当X-Y=10,该粒子为(填类别)(2)当Y=8时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四、探究题()x k b 1 . c o m41、(6分)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A B C(1)图A表示的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B反应的实质是。图C所示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 号)。(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若48gB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28g42、(11分)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和两者的关系是。A同种元素B同种物质C同种分子D同种原子(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43、(4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五、信息分析题()44、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硬度_;熔点_;密度_; 颜色_。45、(5分)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2)为减少中毒机会,你认为人们在撤离事故地点时应尽量走_(选填“低处”或“高处”)。(3)氯气的化学式为Cl2,它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46、(6分)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种分子;(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_;(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 。4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1)第12号元素它属于 32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33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34 。(2)从上表中我探究出以下规律:在原子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5 。(3)我通过细致地分析,还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36 。48、(6分)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A元素的单质是,它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B、C、D;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七、计算题()49、(9分)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1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_。(2)专家指出,服用碘片(有效成分为KI)可以治疗131I造成的辐射,但服用碘酒(有效成分为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和I2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3)日本地震后,个别居民抢购食盐。假设某人经医生确认,每日需要补充166 mg KI。已知每千克某品牌碘盐中KIO3的加入量为42.8 mg,如果用该食盐替代碘片提供治疗辐射所需的碘元素,则每日需食用该食盐的质量为_kg。5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而一个x2分子的质量是3.24810-27kg,求: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0.1).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还是离子的方法是比较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A、质子数9小于核外电子数10,故A错误;B、质子数11等于核电子数11,故B正确;C、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C错误;D、质子数16小于核外电子数18,故D错误。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2.【解析】试题分析:通过臭氧的化学式,可知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答案为B。考点:物质的分类3.【解析】试题分析:它们都属于铁元素,故核电荷数相同。正确。它们核外电子数不等。Fe没有失去电子,而Fe2+失去2个电子,Fe3+则失去3个电子。错误。由于它们核外电子数不等,所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也不完全相同。错误。它们只是核外电子数不同,质子数与中子数完全相同,而电子虽有质量,但很小,一般忽略不计,所以它们的质量几乎相等。正确。它们都属于铁元素,故质子数相同。正确。综合起来,答案选C。考点:原子、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质量之间的关系4.【解析】试题分析: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对照定义,A正确。B、C、D中都有三种元素,错误。考点:氧化物定义5.【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图中从左到右1、3两种物质符合要求,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变成新的分子。故B错误。C、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图中第4种物质是单质,故C错误。D、从图中看出,反应前碳为单质,反应后变成了化合物CO,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成+2,另外,氢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改变,由+1变成了0,故D错误。考点:根据微观粒子判别氧化物、单质及化学反应6.【解析】试题分析:水、C60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教材中经常提到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它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7.【解析】试题分析:A、汞的汉字结构中虽没有金字旁,但却是金属元素。错误。B、方框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该数值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也等于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正确。C、方框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为2个电子,比4小,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错误。考点:元素周期表每个方块各数字或符号所表示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信息8.【解析】试题分析:A、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A错误;B、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错误;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9.【解析】试题分析:A、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所以A错误; B、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比如NH4NO3中氮元素化合价就不相同,所以B正确;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比如O2与O3的混合物有一种元素组成,所以C错误;D、不带电的微粒有分子、原子、中子等,所以D错误考点:燃烧与灭火,化合价及元素,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性问题10.【解析】试题分析:丁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没变,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丁是催化剂,因为催化剂除质量不变外,还需满足“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这一要求,题中并没说明丁物质具备这一作用,所以丁不一定是催化剂。B错误。从题中能知道:丙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增加了,甲、乙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减少了。由此可分析得出,丙物质是反应的生成物,而甲、乙物质是反应物,该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正确。由于丙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丙必是化合物,所以A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D选项没有指出“参加反应的”,所以D不正确。考点:催化剂,化学反应类型判断,质量守恒定律理解11.【解析】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中只含一种分子(一个该分子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符合要求。B中也只含一种分子(一个该分子是由两个相同原子构成的)。符合要求。C中含有两种分子,D中含有三种分子,都属于混合物。考点:从微观上认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12.【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氧气与臭氧都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与臭氧的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就不相同。错误。C、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相同质量的氧气与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但含有的分子数目不同,氧气含的分子数比臭氧含的分子数多。故D错误。考点:氧化物、化学变化、分子等概念的理解13.【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考点:元素。14.【解析】试题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是氧化物;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液氧是氧气的液体形式,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也不是氧化物。考点:氧化物。15.【解析】试题分析:在放有品红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溶液变红是因为品红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中去了。考点:分子的特征。16.【解析】试题分析:判断一种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这个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C、D三项的描述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都是不能作为判断其是不是化学变化依据的。考点:17.【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子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于氡的质子数是86,所以其核外电子数也是86。考点:原子的构成。18.【解析】试题分析:食盐水是由食盐和水组成的,是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是熟石灰和水的混合物;新鲜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考点:纯净物,混合物。19.【解析】试题分析:镁带、硫粉、液氧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考点:单质,化合物。20.【解析】试题分析:镉带“金”字旁,是金属元素,A错;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而非实际质量,B错;对于原子来说,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对;镉的中子数=112-48=64,D错。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21.【解析】试题分析:(1)质子数相同的为同一种元素,故A、B为同一种元素,共有4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几个电子层,则为第几周期,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在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2)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故B、D为原子;(3)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故AE为阴离子;(4)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故C为阳离子;(5)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的为2)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有A、E;(6)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22.【解析】试题分析:(2)由题知,天然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它属于混合物。()观察甲烷分子结构图,可以看出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共5个分子。()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12:4。()根据图示信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为甲烷CH4,还有氧气O2,反应条件为点燃,生成物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故方程式写为CH4+2O2CO2+2H2O观察化学式可看出,乙烷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比甲烷高得多,这些碳元素燃烧后将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故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乙烷更多。考点:化学式的书写,混合物判别,分子结构,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式计算23.【解析】试题分析:(1)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有:固体、液体、气体,在H2O、CO2、MgO、CuO中,水属于液体;(2)物质种类分类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在水、空气、加碘盐、大理石,水属于纯净物;(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CaCO3、NH4HCO3、 Ca(OH)2中,水属于氧化物;(4)依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水、铜、氩气、食盐中,水是由分子构成的;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24.【解析】试题分析:锌是固体,一般应盛放在广口瓶中,酒精是液体,一般要盛放在细口瓶中。考点:常用药品的盛放。25.【解析】试题分析:当x=10时,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表示的是一种原子,质子数是10的原子是氦,其符号是Ne;当x=11时,表示该粒子失去了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是11的原子是钠,其粒子符号是Na+,属于阳离子。考点:原子、离子的构成,离子的种类及其表示。26.【解析】试题分析: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它们再重新组合分别构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考点:分子原子与物质间的关系及二者间在化学变化中的区别.27.【解析】试题分析: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蒸馏水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该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干冰属于化合物,其中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这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28.【解析】试题分析:(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3)在电解水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有18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12个氧原子,故x里共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C6H12O6;(4)可用PH试纸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加热煮沸;漫画是一个人为了寻找水把地球钻透了,说明水的危机性,应节约每一滴水,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等考点:水的组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硬水与软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此可以推出虚线框内的物质的化学式。(1)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故填:可能;(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图可知,反应前含有2个,4个,反应后有4个,故D中含有2个,观察选项,应选D,故填:D,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30.【解析】试题分析: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1)依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解答。丁物质的分子是氢气分子,氢气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2)依据分子的结构判断分子的化学式进而书写有关的方程式。由分析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3)依据该反应的前后以及微粒的情况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解答。A、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两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所以该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均是碳、氢、氧三种原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的前后原子的个数均是8个,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反应前分子的个数是2,反应后分子的个数是4个,故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4)依据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比解答即可。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6):3214:3;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31.【解析】试题分析:(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就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与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物质的过程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故答案为: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3)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明朝考试题及答案
- 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式面点技艺知到智慧树答案
- 生殖科N1护士1季度考核(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题(附答案)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开卷考作业题加答案
- 光纤通信职业技能鉴定四级模拟习题+参考答案
- 2025年医疗设备区域代理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房产租赁分期付款及租金调整协议
- 2025年老旧房屋防水修缮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初中语文教师培训
- 2025年青海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和答案
- 2025新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 时间管理与情绪管理课件
- 四川省低空经济工作报告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2025年锅炉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锅炉检验员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 淋巴瘤健康教育课件
- 煤灰管道清理方案(3篇)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