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岳阳楼记复习讲义一、主题识记(即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二、积累过关(一词多义)81 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 ) 云归而岩穴暝 ( )朝而往,暮而归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2 然 吴广以为然 (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 然则北通巫峡, (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 3 国 夫大国,难测也, ( ) 齐国之美丽者也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等死,死国可乎 (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4 或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或异二者之为 ( ) 5 以 扶苏以数谏故 (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 ) 吴广以为然 ( ) 固以怪之矣 ( )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 杀之以应陈涉 ( ) 以啮人,无御之者 ( ) 太医以王命聚之 ( ) 而吾以捕蛇独存 ( ) 今以蒋氏观之 (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 6 属 召令徒属曰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 7 观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8 作 其中往来种作 ( ) 设洒杀鸡作食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9 和 越明年,政通人和 ( ) 至若春和景明 ( ) 10 极 初极狭,才通人 (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 11 景 至若春和景明 ( ) 四时之景不同 ( ) 12 通 会天大雨,道不通 ( ) 初极狭,才通人 (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13 一 在洞庭一湖 ( ) 一碧万顷 ( ) 而或长烟一空 ( ) 14 赋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 更若役,复若赋 ( )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15 临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16 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三、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_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_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而悲者矣。_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7、不以物喜,不以已悲。_8、微斯人,吾谁与归?_四、课文理解。1、a、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 。 b、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一句对偶句是: , 。 c、“前人之述”指的是: 。d、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 。”e、表达作者宏伟抱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 _。”f、“进”指“ ”,“进亦忧”指“ ” “退”指“ ”,“退亦忧”指“ ”g、“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3、讨论:解释一下“衔远山,吞长江”地“衔”和“吞”,试用“连”和“接”这两个词不替换“衔”和“吞”,看看效果如何?衔是“包含”的意思。吞是“容纳”的意思。用“连”“接”来替换“衔”“吞”,意思也不通,既不形象,也缺乏气势,不如原句拟人化的效果好。4、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探究:孟子主张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孟子的主张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提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至今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五、考题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14分) (工业园区期末试卷试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2分)( )a 则有去国怀乡 b 登斯楼也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c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 把酒临风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执策而临之(马说)7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2分)( )b。a。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 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d。c。 是进亦忧,退亦忧 每以天下事为己任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8选文第二段总写了岳阳楼之“大观”,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字是什么?请就其中一个字说说你的理解。(2分) 9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分条简要回答。(2分) 10“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或喜或悲,其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阅读下面段文字;翻译画线的两句话。(4分) 范文正少与一术者(术士)游(交往)。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纳文正怀。文正方辞避,而术者已绝。后十余年,术者之子长,文正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志宛然。东轩笔录) _ _(二)阅读岳阳楼记片段,回答问题。(10分)(苏州立达中学期末试卷试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4分) ( )( )a 春和景明 b 山岳潜形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 登斯楼也 d 上下天光 斯是陋室(陋室铭)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e 忧谗畏讥 先天下之忧而忧7、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洞庭山水,迁客骚人们的情感同样是多姿多彩的。作者如何理解他们的这种表现?(2分) 8、选文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观,其友滕子京恰是此忧乐观的践行者,可与“古仁人”齐肩。你能否从中国历史上,再举一“古仁人”之例,联系其事迹或作品进行分析。(2分) 阅读赵人养猫,回答问题。(5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注释】盍:何不,为什么不。 垣墉:墙。9、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3分)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三)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和明史宋濂传节选,完成6-10题。(12分) 甲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日: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日“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日: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馔:zhun,食物,这里作动词 恶:w,怎么、哪里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稀薄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前往 c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回家 d间召问郡臣臧否 间:秘密、暗中7选文“甲”第一段写景部分虽只寥寥数笔,但很有特色。试结合具体词句,从写法上具体分析其精妙之处(举一例)。(2分) 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2分) 9在你过去读过的文章里,你觉得哪些人具有“古仁人之心”?试着举两个例子并作简要阐述。(2分) 10把“乙文”中的两句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诚然,卿不朕欺。译文: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译文: 20.岳阳楼记复习(教师用)一、主题识记(即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二、积累过关(一词多义)归1、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2、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3、朝而往,暮而归(回家)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回家)然1、吴广以为然(对、正确)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但)3、然则北通巫峡 (这样)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样子)5、人恒过,然后能改(这样)国1、夫大国,难测也(国家)2、齐国之美丽者也(国家)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4、等死,死国可乎(国家大事)5、则有去国怀乡(国都)或1、今或闻无罪(有的人)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4、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以1、扶苏以数谏故(因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把)3、吴广以为然(以为、认为)4、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5、祭以尉首(用)6、杀之以应陈涉(来)7、以啮人,无御之者(如果)8、太医以王命聚之(用)9、而吾以捕蛇独存(靠、凭借)10、今以蒋氏观之(拿、根据)1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来)1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14、问:“何以战(凭借)15、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凭借)16、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属1、召令徒属曰(属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4、忠之属也。(类)观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2、予观夫巴陵胜状(看)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看)作1、其中往来种作(耕作)2、设洒杀鸡作食(做)3、属予作文以记之(写)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造)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振作)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和1、越明年,政通人和(团结和乐)2、至若春和景明(和煦)极1、初极狭,才通人(很、非常)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最远到达某处)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穷尽)景1、至若春和景明(阳光、日光)2、四时之景不同(景色)通1、会天大雨,道不通(通行)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畅)一1、在洞庭一湖(一个)2、一碧万顷(一片)3、而或长烟一空(全、完全)赋1、岁赋其二(征收)2、更若役,复若赋(赋税)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赋税)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种文体)临1、临溪而渔(靠近、在旁)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坐落)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明1、至若春和景明(明媚)2、晦明变化者(明亮)三、句子翻译(略)四、课文理解。1、a、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 。 b、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一句对偶句是: , 。 c、“前人之述”指的是: 。d、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 。”e、表达作者宏伟抱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 _。”f、“进”指“ ”,“进亦忧”指“ ” “退”指“ ”,“退亦忧”指“ ”g、“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3、讨论:解释一下“衔远山,吞长江”地“衔”和“吞”,试用“连”和“接”这两个词不替换“衔”和“吞”,看看效果如何?衔是“包含”的意思。吞是“容纳”的意思。用“连”“接”来替换“衔”“吞”,意思也不通,既不形象,也缺乏气势,不如原句拟人化的效果好。4、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探究:孟子主张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孟子的主张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提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至今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五、考题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6-9题。(12分) (工业园区期末试卷试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2分)( c )a 则有去国怀乡 b 登斯楼也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 向吾不为斯役(捕蛇者说)c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 把酒临风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执策而临之(马说)7c8“迁客骚人”登临岳阳楼,或喜或悲,其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和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或“不物喜”“以己悲”)9衔、吞。都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的磅礴(浩大)气势。10客观条件:政通人和,百废俱(具)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主观条件:滕子京贬谪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的文化情怀。11阅读下面段文字;翻译画线的两句话。(4分) 范文正少与一术者(术士)游(交往)。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纳文正怀。文正方辞避,而术者已绝。后十余年,术者之子长,文正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志宛然。东轩笔录)范仲淹刚刚推辞,术士就已经气绝死了。然后拿出秘方和金子给他, 封存的就和当年一样。(二)阅读岳阳楼记片段,回答问题。(12分)(苏州立达中学期末试卷试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4分) ( c )( e )a 春和景明 b 山岳潜形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 登斯楼也 d 上下天光 斯是陋室(陋室铭)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e 忧谗畏讥 先天下之忧而忧7、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2分)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略8、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洞庭山水,迁客骚人们的情感同样是多姿多彩的。作者如何理解他们的这种表现?(2分)作者并不认同迁客骚人的情感表现,在他看来,迁客骚人是“以物喜”“以己悲”,未能达到古仁人的境界,与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追求有距离。9、选文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观,其友滕子京恰是此忧乐观的践行者,可与“古仁人”齐肩。你能否从中国历史上,再举一“古仁人”之例,联系其事迹或作品进行分析。(2分)如: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依然用心治理滁州,当地百姓安居乐业,醉翁亭记便是最好的见证;杜甫个人遭遇坎坷,流落成都,但依然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见。阅读赵人养猫,回答问题。(5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注释】盍:何不,为什么不。 垣墉:墙。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3分)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们家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 如此怎么能驱除那只猫啊?(三)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和明史宋濂传节选,完成6-10题。(12分) 甲文: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