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面是我从各类网站上收集的有关RFID的常见问题以及解答,和大家分享,感谢提出这些问题以及进行解答的人!Q:普通的Mifare读卡器能不能识别CPU卡读写器?如果需要普通的Mifare读卡器能识别CPU卡,是否只需要软件的升级?还是软硬件升级都需要? A:一搬来说,升级软件就可以支持CPU卡了。 这里链路层通讯协议涉及到ISO14443标准的第3和第4部分(ISO14443-3, ISO14443-4)。 根据对载波的调制方式又分为TYPE A 和TYPE B 两种方式。 Mifare卡属于用TYPE A方式,通讯协议遵循ISO14443-3。 CPU卡(比较普遍的)有TYPE A 和TYPE B 两种方式的卡,链路层通通讯协议遵循ISO14443-4,上层通讯协议为T=CL协议。所以,LZ要注意下,当前的硬件是否能够支持TYPE B的载波调制方式。其他的都是软件能够解决的。如果MCU的剩余资源和速度(因为CPU卡要用到加密算法DES或RSA)足够的话,可以不用更改任何硬件,只需进行程序升级。EPC能不能被用户擦写?1. UID序列号是出厂产生的,好像是64位的,不能改写(没有直接的命令支持,当然花很大代价的办法就不知道了),uid就象以太网芯片的mac地址,每个芯片出厂时的mac地址都是全球唯一的,而epc就象是ip地址,你是可以设置的. (但是我听说过有人能修改芯片的mac地址 ,为的是可以用正版软件,很多软件和网卡关联进行授权);2. epc和user区都是可以改写的, 不过可以lock, 学要密码防止随意改写;3. 2.EPC能不能改,与芯片设计及采用的工艺有关。4. 通常EPC一般是OTP的,也就是一次编程,在初始化的时候写入数据。工艺选择:有的是EPROM工艺,有的是EEPROM工艺(多次写入的功能屏蔽)。因此,理论上应该不是没有可能。5. 3.gen2 好象目前还没有otp工艺做的标签芯片把 ,(目前就impinj nxp alien quanray).基本上是 eeprom或者 flash工艺的;433M天线的种类及优缺点Q:433M,也许是由于频段的特殊性,所以天线的形状和规格多种多样,见过几种433M的天线,鞭状的,柱状螺旋的,还有PCB的.现在的问题是:1、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哪种天线?2、上述各种天线的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合环境。A:433MHz的天线总的来说应用有三大类: 1.端射天线,如螺旋天线,鞭状天线,拉杆天线 2.环形天线: 园环天线,双环天线,. 3.偶极子天线:凡是对称振子的天线,. 4.微带天线:炬形,园形,行波形,缝隙形,. 优缺点难以涵盖 1.端射天线,如螺旋天线,鞭状天线,拉杆天线。具有全向场辐射波瓣,增益较低。 2.环形天线: 园环天线,双环天线。可以设计成圆极化形式,以改善读取复杂放置标签的性能。 3.偶极子天线:凡是对称振子的天线,折合振子天线阻抗约300欧,需要平衡匹配。是标准增益的天线。 4.微带天线:炬形,园形,行波形,缝隙形,体积小,薄,适合小型设备。阵列天线可以做到高增益。但是,433MHz的RFID并没有完全使用到这些天线,只是使用部分。如:微带天线和偶极子天线。其他种类少见用。uhf reader用的检波二极管选型Q:推荐下uhf reader用的检波二极管!我看到一张读写器照片上的检波二极管上写的“B2”,它是什么型号二极管?A:二极管从原理上都一样: 反向时PN结是绝缘的(相对电阻较大),所以P结和N结就相当于电容的两个电极,而PN结则是这个电容的介质,当二极管用于整流时(含检波),希望其反向不通,然而电容对交流来说是可以通电的,所以就对结电容提出了要求。 通常所说的整流主要是要求通过的电流大,这就要求PN结面积大,当然电容就大,好在电流的频率不高(数百Hz之内),所以刚好适用,所用的管子习惯上叫整流二极管。 当频率很高时(如数以MHz),就不得不要求结电容很小,当然整流的电流也只能很小,这时我们习惯叫着检波。对应所用的二极管就叫检波二极管。 对用于数以KHz 级的整流管,就称为开关二极管。 如此可知,二极管的应用与电流、频率有重用的关系,频率越高要求结电容越小。 楼主所提的,应该是用于10MHz以上,当然属于检波了,对此常用的国产二极管有2AP9之类。 知道这些就够了,猜也能猜出可代用的管子。有些管子上所打的标是商家自打的,不易查到参数。“B2”也许属此列。 楼主提到的B2应该是HSMS2812根据设计需要按照上图和此图选择对应型号的二极管。推荐选用HSMS282x系列。13.56M的天线是绕线还是用PCB画Q:13.56M的天线是绕线还是用PCB画?对形状和匝数有没有什么要求?A:一、1、大功率的用绕线(空心铜管),小功率的就只接画在PCB上;2、用PCB的天线虽然成本稍高些,但是性能比较一致,一个天线板子调试成功了,参数就基本确定了,因此适合量产。3、绕线易做,变形方便,参数易改动,当然稳定性差;PCB反之;4、二、1、长度和圈数没有严格的要求,尺寸大就圈数少,尺寸小就圈数多。反正有电容可以进行调谐。2、天线的圈数、大小、形状与使用的IC及周边电容有关,所以必须统一设计,单独设计天线,不是最佳的。营信信息 专业RFID硬件厂商 林海 QQ 1503890401Q:资料上说读写距离依赖于天线尺寸,推荐了10cm半径天线。觉得尺寸也太夸张了,想问下大家做到接近10cm读写距离,天线尺寸最少要多大?如果尺寸不够,能否用其他方式额外提升读些距离?A:RC522,做过的最小天线是25*25MM左右,读标准卡的距离3CM左右。 在开发过的M1卡读写器中,最大的距离达到9CM,天线尺寸大概是50*60MM。 在通常的情况下,HF频段的读卡最大距离接近天线的对角线长度,但M1卡最大的距离为10CM,15693标准的突破10CM比较容易。TRF7960常见问题汇总1、 第一步应该调试寄存器的读写,比如对00,01寄存器写入、刻出等,那个时序图中CLK也是自己控制吧,不一定是均匀方波。2、 2、发送调试部分,再进行对发送长度寄存器1D,1E赋值,载入到FIFO-1F寄存器。3、 3、TRF7960的中断信号为上升沿基于ARM的RFID阅读器设计基于ARM的RFID阅读器设计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商品零售、商品防伪、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医疗卫生、图书档案和国防军事等。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2. 阅读器,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3.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本文主要介绍基于ARM,工作频率在13.56MHz的RFID阅读器设计方案。1系统硬件设计1.1 系统主要芯片介绍本设计方案的两个主要芯片是LPC2212和MF RC500。LPC2212功耗低,性能高,接口资源丰富,可以在RFID阅读器的基础上进行其它功能 的扩展,实现一个多功能应用系统。MF RC50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应用于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卡IC系列中的一员。MF RC500支持ISO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可达100mm);接收器部分提供一个坚固而有效的解调和解码电路用于ISO14443A兼容的应答器信号;数字部分处理ISO14443A帧和错误检测奇偶CRC,此外它还支持快速CRYPTO1加密算法用于验证MIFARE系列产品。1.2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为4大模块:控制模块、发送接收数据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各模块组成的系统总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模块主要由微控制器LPC2212和晶振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工作。发送接收数据模块主要由MF RC500、晶振和天线组成。MF RC500分为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模拟部分负责对射频卡的发送接收操作,发送主要完成驱动天线,提供13.56MHz的能量载波并根据寄存器的设置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接收主要完成对射频卡发送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解调并根据寄存器的设定进行处理。数字部分则通过并口和中断与微控制器LPC2212通信。MF RC500的能量载波由13.56MHz晶振提供,天线则主要由LC低通滤波器和LC谐振电路组成。串行通信模块主要由RS-232-C标准采用的9芯接口和电平转换电路MAX232A组成。本模块负责阅读器与PC机通讯,可进行程序下载,射频卡信息修改等。图1 系统总框图显示模块主要由低复用率的通用液晶(LCD)驱动器PCF8562和LCD屏组成。PCF8562与微控制器LPC2212可以通过两线双向的I2C总线通信,当这两条线连接到器件的输出级时必须通过上拉电阻连接到正电源。显示模块负责卡片信息显示。2 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三个模块:系统初始化模块、射频卡与读写器通信模块和LCD显示模块。下面详细介绍以上模块。2.1 系统初始化模块为了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在系统复位时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工作。其中包括中断向量表的建立和REMAP(重映射)操作、各种模式堆栈初始化操作、时钟初始化操作、串口初始化操作和中断选择初始化操作。ARM7处理器有7种异常模式,其中断向量位置是固定的(地址0x00000000-0x0000001C),LPC2212采用64字节存储中断向量表。为了实现LPC2212在不同操作模式下对中断的使用,必须对LPC2212中Flash的Boot Block块和SRAM空间的一小部分REMAP。另外,需要对各种模式的堆栈进行初始化。LPC2212振荡器工作在振荡模式,外部晶体振荡频率为20-25MHz,通过内部PLL电路调整时钟,使系统运行速度更快。程序首先使能PLL但不连接PLL,然后设置外设时钟与系统时钟的分频比,接着设置PLL的乘因子和除因子。设置完成后,把数据正确写入硬件,并等待PLL跟踪完成。最后,使能PLL并使PLL连上系统。串口是读卡器与PC机通信端口,在使用前须设置串口波特率、接收和发送数据字符格式和初始化FIFO(先进先出队列)。串口和RC500都是基于IRQ中断,使用前,须对LPC2212中断选择寄存器进行配置,把串口和RC500的中断请求分配为IRQ模式。营信 信息 专 业RF ID硬件厂商 林海 138 17779536 w QQ 15 038904012.2 射频卡与读写器通信模块本系统采用M1(MIFARE 1)智能卡,本卡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M1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为4块,每块16个字节,以块为存取单位,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可一卡多用。M1射频卡与读写器的通信流程图如图2所示。复位应答(Answer to request):M1射频卡的通讯协议和通讯波特率是定义好的,当有卡片进入读写器的操作范围时,读写器以特定的协议与它通讯,从而确定该卡是否为M1射频卡,即验证卡片的卡型。防冲突机制 (Anti-collision Loop):当有多张卡进入读写器操作范围时,防冲突机制会从其中选择一张进行操作,未选中的则处于空闲模式等待下一次选卡,该过程会返回被选卡的序列号。选择卡片(Select Tag):选择被选中的卡的序列号,并同时返回卡的容量代码。三次互相验证(Three AuthentICation):选定要处理的卡片之后,读写器就确定要访问的扇区号,并对该扇区密码进行密码校验,在三次相互认证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密流进行通讯。(在选择另一扇区时,则必须进行另一扇区密码校验。)图2 通信流程图对数据块的操作: 读 (Read):读一个块;写 (Write):写 一个块;加(Increment):对数值块进行加值;减(Decrement):对数值块进行减值;存储(Restore):将块中的内容存到数据寄存器中;传输(Transfer):将数据寄存器中的内容写入块中;中止(Halt):将卡置于暂停工作状态。2.3 LCD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完成射频卡信息在LCD上的显示功能。用户可以显示专用符号、数字、汉字和图形。显示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阅读器从射频卡读入的信息确定要显示的内容,显示图形时,则要计算显示坐标;第二部分是根据系统所采用的LCD建立专用符号库、汉字库,显示图形时,则要把第一部分得到的坐标转化为LCD上的显示坐标。3 改进的防冲突算法根据ISO14443协议,M1型卡传统的防冲突算法是动态二进制检索树算法。它首先利用MANCH ESTER编码“没有变化”的状态来检测碰撞位,然后把碰撞位设为二进制“1”,用SELECT命令发送碰撞前接收的部分卡片序列号和碰撞位,如果卡片开头部分序列号与其相同,则做出应答,不相同则没有响应。以此来缩小卡片范围,最终达到无碰撞。图3显示了两个卡片(PICC #1和PICC #2)的防碰撞流程。图3 比特碰撞的选择流程但是,传统的防碰撞方法要求所有应答器准确同步,应答器必须准确地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他们的序列号。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应答器由用户控制,可能产生异步发送数据,如果仍然采用传统防冲突算法,有可能导致死循环,如图4所示。图4 寻卡死循环为了解决死循环问题,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记录碰撞位数的变量,如果第二次碰撞位数和第一次相等,则把SELECT发送的部分卡号增加一位,设为二进制数“1”发送出去。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则把增加位设为“0”发送出去。可以有效预防由于应答器异步导致的死循环问题。针对图4的改进流程如图5。图5 改进的防冲突流程4 结束语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ARM的RFID阅读器软硬件框架,实现了对射频卡的基本读写等功能。阅读器采用的ARM微处理器,接口资源丰富,还有很多空闲接口,可在阅读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例如,可利用ARM的其它接口驱动电机,利用射频卡对电机实现控制,只有卡内信息正确,系统才能向电机发出控制命令,从而在硬件上增加了安全性。另外,改进的防冲突算法也使读卡器在应答器异步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有效的避免死锁。本文对实现带有RFID功能的多功能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营信信 息 专业RFI D硬件厂商 林海 138 17779536 QQ 150389 0401参考文献:1游战清,李苏剑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李驹光,聂雪媛等.ARM应用系统开发详解基于S3C14510B系统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周立功等.ARM微控制器基础与实战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4Bhuptani Manish,Moradpour Shahram.RFID Field Guide Deplo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M.Prentice Hall PTR,2005.5Klaus Finkenzeller.RFID Handbook: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in Contactless Smart Cards and IdentificationM.John Wiley & Sons,2003.基于RC531的TYPEb卡的SPI访问问题我是用的STC12C5410单片机,该单片机有硬件SPI接口电路,我对该硬件电路的各控制寄存器,控制单元进行设置后,还是无法读取531的寄存器!初始化都进行不下去,希望有牛人能给与提示!谢谢!硬件SPI只要你的设置没什么问题,基本上是很快可以调出来的。软件模拟比较麻烦,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稳定。你可以参照下面的帖子,在44楼有比较详细的代码,是majibutt无私奉献的。 楼主也用531做typeb的读卡器?不知道是否有比较好的参考代码,除了寄存器的设置和typeA有改动外,还要注意什么呢?另外如果你要看硬件上是否有问题,可以配置好寄存器后,试试把MISO和MOSI短接起来,看发送和接收的是否一致来测试程序,排除SPI硬件上的问题。13.56MHz的Reader芯片有哪些品牌和型号可供选择?这段时间我准备做高频的读卡器,正在硬件选型阶段。请问,13.56MHz的Reader芯片有哪些品牌和型号可供选择?同时也关心低频的Reader芯片。如果有关高频和低频Reader芯片的资料,请各位朋友不吝参考!若要考虑专利问题,则需要选择NXP的MF RC500/MF RC530/MF RC522(只支持TypeA)或者MF RC531/MF RC523(支持TypeA/B)国内RFID产业链相关企业1、 深圳庆通科技:IC卡读写器(包括接触/非接触IC卡、RFID电子标签、ID卡、磁卡等读写设备、IC卡读写机具)的研发、生产以及应用系统集成;2、 2、深圳宝讯达科技:智能门锁系统研究和生产,提供:酒店门锁,智能门锁,宾馆门锁,M1,Mifare-1 门锁, 酒店锁,电子锁,IC卡锁,电子门锁,感应门锁,一 卡 通,桑拿锁,感应卡门锁,智能锁,磁卡锁,IC卡门锁,节电关,取电开关,M1,Mifare 1读写器,IC卡电梯管理系统;3、 3、深圳艾富迪科技:RFID产品研发和生产加工。4、 4、北京亚仕同方:RFID电子标签研发、生产、销售。可提供的产品包括RFID电子标签成品、RFID票证成品、RFID纸质及PVC Inlay等,可服务于半导体厂商、卡片生产商、RFID集成商以及应用在工业制造、资产管理、物流、公共交通、安全防伪、军事等诸多领域;5、 5、珠海东信和平:智能卡及相关产品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6、 6、恒森科技:半导体代理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嵌入式糸统、存储器、智能卡等半导体分销、应用、开发等;7、 7、杭州百尔盛:开发和生产的具有各种功能的 2.4G、5.8G 无线射频识别模块、 RFID 电子标签、读写器及应用网络系统等;8、 8、深圳鹏软科技:条码&RFID产品及应用软件研发;9、 9、深圳卡联科技:感应式IC卡一卡通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10、 10、深圳惠田:自动化装备制造;11、 11、深圳开扬智能:自行研发考勤机、门禁机、消费机、售饭机、水控机、停车场管理系统等为主打的一卡通系列产品,可提供OEM合作、代理加盟合作、产品定做开发等12、 12、深圳海德科技:从事商业零售流通领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专注于商业POS-MIS和POS-ERP系统的软件开发,并为客户提供从管理咨询、软件开发、设备采购、系统集成到技术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13、 13、龙杰智能: 亚太地区第一大、全球第四大连机智能卡读写器供应商。ACS开发、制造及销售智能卡读写器、智能卡及其相关产品;14、 14、深圳普诺玛:商业安全与防损、RFID、肉食品安全、实时制造过程管理产品与服务供应;15、 15:上海万铭半导体16、 16:深圳碧沙科技:有源RFID;17、 17、上海安怡信: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RFID移动智能终端;18、 18、上海集速智能标签:供应高频(HF)、超高频(UHF)不干胶式的电子标签成品、半成品(不干胶、卡片式、挂牌式等);19、 19、上海先达:系统集成;20、 20、广州倍思得:系统集成;21、 21、江苏瑞福智能: UHF RFID 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RFID产品供应商。22、 22、上海秀派:RFID产品战略研究;23、 23、北京维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设备供应商,条码、射频识别技术产品、数据终端技术产品、移动计算技术产品、无线LAN技术产品的开发及系统集成;24、 24、联旸电子:RFID产品及需求规划;25、 25、达华智能:提供非接触感应卡、智能卡、电子标签及读写设备;26、 26、复旦微电子:芯片设计;27、 27、上海华虹:芯片设计;28、 28、东莞太平洋:系统集成;29、 29、深圳市朗卓科技:生产智能卡读写器;30、 30、深圳前景智能:系统集成;31、 31、深圳业通科技:一卡通系统集成;32、 32、深圳威捷机电:智能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门控研发、生产和销售;33、 33、深圳正荣科技:一卡通系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生产非接触式IC、ID卡考勤机、门禁机、消费机、水控机、指纹考勤机,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34、 34、深圳新力量通信:RFID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35、 35、上海营信信息技术:很专业的硬件研发生产厂家,产品线很齐全,HF和UHF,台面式和通道,分体机和一体机都有,质量也稳定, 性价比高;36、 35、广东德生科技:智能卡及相关读写机具研发及生产,提供IC卡应用解决方案、发卡设备销售;37、 36、深圳明华澳汉:研发、生产、销售及推广智能卡及相关读写设备,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服务;38、 37、广州东远智能:生产智能卡;39、 38、广东劲翔金卡:生产各类PVC或纸质刮刮卡及条码卡、磁条卡、智能卡等卡产品40、 39、厦门信达汇聪:电子标签生产;41、 40、莱芜杰讯电子:系统集成;42、 41、西安安特玛:天线设计;43、 42、深圳国宇:UHF RFID读写器;44、 43、太原达华:芯片封装;45、 44、北京维深电子:系统集成;46、 45、深圳宏卡科技:制卡;47、 46、广州英曼:卡类制造;48、 47、深圳蓝森科技:系统集成;49、 48、深圳华扬通信:射频与微波无线通信RF部件(环行器、隔离器、合路器)的开发、设计与制造。为各类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各种射频无源部件和有源组件的OEM/ODM配套服务;50、 49、武汉踏弛智能:系统集成;51、 50、珠海阳普:线圈电感制造;52、 51、深圳华阳微电子:封装电子标签;53、 52、绵阳凯路微电子:芯片设计;54、 53、苏州天铱电子:芯片、射频模块设计;55、 54、深圳丰联达电子:代理Ti-Chipcon低功耗无线射频收发芯片;56、 55、华大恒泰:芯片设计;57、 56、盈德电子:电子标签生产;58、 57、北京北方汇达:芯片代理;所有国家都使用同样的频率吗?大部分国家将125KHz和134KHz用于低频系统,将13.56MHz用于高频系统,因为超高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普遍考虑,因此国与国之间还未给超高频以明确的定义.欧洲采用868MHz,美国采用915MHz.近期,日本不允许RFID系统采用超高频段,而将960MHz划为RFID应用频段.RFID系统中如何确定所选频率适合实际应用?不同的频率有不同的特性,从而也使不同的频率适合用于不同的场合.例如,低频的功耗小,且可穿透非金属物体,适合用于识别含水量较高的物体(如水果),但低频的识别距离最大不超过一英尺,即0.33米.高频标签识别金属和含水量较高的物体的性能比较好,其最大识别距离约为三英尺,即1米左右.相对低频与高频而言,超高频标签识别距离相对较远,数据传输速率也较快.但其功耗大,且金属穿透能力很差.超高频标签工作的方向性也很强,要求标签与阅读器之间有明确的信道.低频,高频,超高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正如要将收音机调到相关频率后才能接收一样,RFID标签也要调谐到阅读器的工作频率才能与阅读器之间进行通信.RFID系统可用很多的频率,但主要的有:低频:125KHz左右;高频:13.56MHz;超高频或UHF:860-960MHz;微波:2.45GHz.RFID系统如何工作?RFID系统一般由标签,阅读器组成;其中标签由芯片和天线组成,阅读器也带有天线.两都进行通信时,阅读器向其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天线标签被调谐到相应频率,接收极小部分的这些电磁波.被动式标签从阅读器产生的电磁场获取能量来使其上的芯片工作电路.RFID是否比条形码好?RFID无需比条形码好,它们是不同的技术,应用也有所不同,虽然在某些领域功能可能产生重叠.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条形码是可视识别,而RFID可以在非可视的情况下进行识别,只要标签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内,阅读器都可获取标签的ID码.无线射频识别(RFID),广泛指通过无线电波自动识别人或物体的技术.现在有多种识别方法,但用得最多的就是将人或物体的系列码存入一与天线相连的IC中.其中的天线在接收到阅读器的信号后,会通过内部电路,产生与阅读器之间的联系并将存储在标签IC内的系列码返回给阅读器,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什么是自动识别?自动识别,简称Auto ID,泛指借助机器进行自动识别物体的技术.自动识别通常与自动数据获取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公司为了识别物体,自动获取物体信息并将所获取数据存入电脑,无须人员输入.自动识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减小输入错误,减少人员工作量.小弟正在做手机,小灵通NFC项目,遇到实际的问题请教一般13.56M系统天线尺寸:直径=15cm 3 层PCB 元件的LCR值天线 LANT=460nH CANT=38.7pF RANT=0.53 外部元件CS=39pF|3.3pFCP=180pF|15pFREXT=0.5 你的LCR是:L=1.04H, Rs=2.1Ohm, Cparasitic=11pFLC明显低,而内阻RS又偏高。那就在200MHz产生谐振了。 你的天线尺寸 24mm*33mm,这么小的天线要想达到460nH的电感又要降低RS,只能加铁氧体了。但是天线的Q值就大了,这时要调整天线的串联电阻REXT,此时要降低REXT。Q值太高影响读写距离。 另外天线电感的实际值由下面的参数决定:1.天线的结构PCB 类型2.导线的厚度3.线圈之间的距离4.屏蔽层5.附近的金属或铁 手机和读写器天线同处于一个机壳,虽然读写器只有13.56M,与手机的800M,1800M,HPS的1910M相差甚远。现代频谱分析仪可以观测到10倍频程的谐波。那就是135.6MHz以下的13.56M的谐波都可以干扰手机的IF,VCO,PLL单元。single end +EMI 防护可能无法解决EMC,使手机EMC达标。这是目前手机行业想吃RFID这块巨大蛋糕的瓶颈之一!试想每个手机都是RFID 阅读器,消费者防伪的知情权是何等方便啊!营 信信息 专业 RFID硬件厂商 林海 138 17779 536 QQ 150 3890401关于RFID系统安全性的问题RFID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在RFID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已经有了许多针对RFID安全和隐私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EPCglobal推出的超高频第二代协议标准,不仅提供了密码保护,而且能对数据从标签传输到读取器的过程中进行加密。 尽管在RFID芯片制造时芯片已经注入了唯一的ID号,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RFID是否会成为黑客的新目标,黑客利用反向工程技术修改芯片内部连线,例如数据线,地址线。标签是否可以设计出更完美的加密算法,以达到保密与性能的最佳平衡等,这些安全隐患都亟待解决。 在RFID部署中,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等网络攻击可能会严重影响服务性能,并降低信息的保密性。Hash锁是RFID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信访问的控制器,而一般的Hash锁无法解决位置隐私和中间人的攻击问题。 Hash锁分为定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和随机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在定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中,射频标签只对授权的读写器起作用,它代表了一种认证过程,认证密匙固定不变。 这仅仅是一种低成本解决安全与隐私问题的方法,但不能防止被跟踪,并且随机密匙和标签的ID可能被窃听。 为了避免被跟踪,射频标签的反应不能被预测到而是随机的。因为被授权的读写器识别一个射频标签,就需要搜索和计算所有标签的ID,因此该方法不适合大量射频标签。 目前,已经有了对随机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的改进,可以避免定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中的人为攻击和恶意跟踪的缺陷,并克服随机读取控制Hash锁方法中计算负载过大的不足。 通过使标签失效,从而使其中的数据永远无法再被读出以防止顾客被恶意跟踪。,这是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为保护顾客隐私而提出的需求,所以这也就跟着提出了认证的应用需要,以防止标签被未经授权地或者意外地失效。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与标准Gen2产品不同的安全性扩展,“外壳”功能使标签只能与被授权的读写器进行通讯。在标签回应通讯请求之前,读写器必须提供密码,同样,写入数据或者将标签失效也需要密码。 在一些新型的应用中,如批次或者有效期跟踪功能,可能将凸现Gen2的数据内容灵活的优势。追加的数据并不能自动得到与最初写入的EPC号码相同的安全保护,所以用户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验证数据。 需要确认追加写入标签的数据是否得到了保护。追加到标签里的数据也能够用密码来保护,以确保它们只能被授权合作伙伴或者内部用户读到。写保护和密码保护功能并非标准功能,故而不是所有的Gen2标签都具备。请问设计、测试RFID标签及读写器需要哪些仪器设备?RFID测试仪器的选用分三个阶段,其费用相差非常大。1.研发阶段,期望产品方案从概念到原型的测试。对产品的所有参数的测试,评估。要求高精度的,完善的测试系统。费用相当大。2.整合与相容测试阶段,产品标准规定了仪器的相容性,为产品认证作好准备。这个阶段费用也是比较高的。3.生产制造阶段,提供快速,准确低成本,自动化的测试。成本相应低一些。目前,RFID系统的频率都在6GHz以下,可以选用泰克的RSA3408A拥有充足的内存功能及高精度触发能力,可以捕获阅读器和终端之间的整个交换。然后可以使用完整的数据记录,迅速诊断系统交互。实时频谱分析仪全面使用时间相关多域分析技术,用户可以在不同画面之间使用高精度时间相关标尺,显示多个测量域。RSA3408A的RFID软件包含ISO 18000-4 模式1和ISO18000-6 A类、B类和C类标准所需的关键测量。RTSA上预编程的测量消除了检查这些信号格式要求的大部分设置时间。RSA3408A-DC-8GHz 价格:主机:6.2万美金,软件:0.8万美金。RSA3403A-DC-3GHz 价格:主机:3.0万美金,软件:0.8万美金。(以上价格是美国离岸价) Agilent的E5070B网络分析仪300k-3G,E5071B300k-8.5G,可以快速测试射频S参数,天线参试,以及有源,无源器件。价格:E5070B网络分析仪300k-3G。1.6万美金E5071B网络分析仪300k-3G. 3.6万美金 Agilent33220A函数/波形发生器。AgilentEPM-P功率计:1.E4416A单频道2.E4417A双频道具体可联系Agilent,泰克供应商,他们可以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RFID应用列表 应用领域应用说明 1、物流:物流仓储是RFID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UPS,DHL,Fedex等国际物流巨头都在积极试验RFID技术,以期在将来大规模应用提升其物流能力。可应用的过程包括: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管理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包裹,快递等 2、零售:由沃尔玛、麦德隆等大超市一手推动的RFID应用,可以为零售业带来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商品的可视度提高,降低因商品断货造成的损失,减少商品偷窃现象等等好处。可应用的过程包括: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等。 3、制造业: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个性化生产等。在贵重及精密的货品生产领域应用更为迫切。 4、服装业:可以应用于服装的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等过程,随着标签价格的降低,这一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应用时,必须得仔细考虑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 5、医疗:可以应用于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等领域。医疗行业对标签的成本比较不敏感,所以该行业将是RFID应用的先锋之一。 6、身份识别:RFID技术由于天生的快速读取与难伪造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的身份识别证件。如现在世界各国现在开展的电子护照项目,我国的第二代身份证,学生证等其它各种电子证件。 7、防伪:RFID技术具有很难伪造的特性,但是如何应用于防伪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推广。可以应用的领域包括: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 8、资产管理: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 随着标签价格的降低,几乎可以涉及到所有的物品。 9、交通: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等 已有不少较为成功的案例。应用潜力大。 10、食品: 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 由于食品,水果,蔬菜,生鲜上含水份多,会影响正常的标签识别,所以该领域的应用将在标签的设计及应用模式上有所创新。 11、动物识别: 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动物的疾病追踪,畜牧牲口的个性化养殖等。 在国际上已有不少较为成功的案例。 12、图书馆: 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可以大大减少书籍的盘点,管理时间,可以实现自动租,借,还书等功能。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已有图书馆应用成功案例。在国内有图书馆正在测试中。 13、汽车: 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 可以应用于汽车的自动化,个性化生产,汽车的防盗,汽车的定位,可以做为安全性极高的汔车钥匙。国际上有成功案例。 14、航空: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 可以应用于飞机的制造,飞机零部件的保养及质量追踪,旅客的机票,快速登机,旅客的包裹追踪。 15、军事: 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有大量使用。美国国防部已与其上万的供应商正在对军事物资进行电子标签标识与识别。 16、其它:门禁,考勤,电子巡更,一卡通,消费,电子停车场等。RFID应用案例相关的技术文章RFID系统中的频段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 对一个RFID系统来说,它的频段概念是指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接收并识读的标签信号频率范围。从应用概念来说,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直接决定系统应用的各方面特性。在RFID系统中,系统工作就像我们平时收听调频广播一样,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也要调制到相同的频率才能工作。 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射频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和设备成本。RFID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SM波段。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MHz928MHz、2.45GHz、5.8GHz等。 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种类。不同频段的RFID工作原理不同,LF和HF频段RFID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而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频率分布于4种波段,低频(125KHz)、高频(13.54MHz)、超高频(850MHz910MFz)和微波(2.45GHz)。每一种频率都有它的特点,被用在不同的领域,因此要正确应用就要先选择合适的频率。 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0kHz300kHz。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和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米。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Hz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可能是实际应用中最大量的一种射频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中频标签一般也采用无源设主,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一样,也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米。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广泛应用于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小区物业管理、大厦门禁系统等。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有433.92MHz、862(902)MHz928MHz、2.45GHz、5.8GHz。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m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情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均将多标签识读问题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超高频标签主要用于铁路车辆自动识别、集装箱识别,还可用于公路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系统中。 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射频标签比较成功的产品相对集中在902MHz928MHz工作频段上。2.45GHz和5.8GHz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射频标签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射频标签及读写器的价格等方面。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微波射频标签的数据存储容量一般限定在2Kbits以内,再大的存储容量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技术及应用的角度来说,微波射频标签并不适合作为大量数据的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标识物品并完成无接触的识别过程。典型的数据容量指标有:1Kbits、128Bits、64Bits等。由Auto-ID Center制定的产品电子代码EPC的容量为90Bits。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医疗科研等行业。 不同频率的标签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低频标签比超高频标签便宜,节省能量,穿透废金属物体力强,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最适合用于含水成分较高的物体,例如水果等;超高频作用范围广,传送数据速度快,但是比较耗能,穿透力较弱,作业区域不能有太多干扰,适用于监测港口、仓储等物流领域的物品;而高频标签属中短距识别,读写速度也居中,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比如应用在电子票证一卡通上。 目前,不同的国家对于相同波段,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欧洲使用的超高频是868MHz,美国则是915MHz。日本目前不允许将超高频用到射频技术中。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用的是13.56MHz、860MHz960MHz、2.45GHz等频段。近距离RFID系统主要使用125KHz、13.56MHz等LF和HF频段,技术最为成熟;远距离RFID系统主要使用433MHz、860MHz960MHz等UHF频段,以及2.45GHz、5.8GHz等微波频段,目前还多在测试当中,没有大规模应用。 我国在LF和HF频段RFID标签芯片设计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HF频段方面的设计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自主开发出符合ISO14443 Type A、Type B和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交通一卡通和第二代身份证等项目中。什么是RFID读写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RFID的工作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大员-劳务员模拟习题与答案
- 医疗器械测试题+参考答案
- 中线导管理论考核试题
- 胶合板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考核试卷
- 氮肥产业在全球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考核试卷
- 石材矿山的矿石品质分析与评价考核试卷
- 派遣员工福利待遇改善措施实施与评估考核试卷
- 文化娱乐产业政策影响与经纪人应对措施实施考核试卷
- 生物质能发电与城市垃圾资源化考核试卷
- 矿山开采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同步扩展课件-第十五讲 童话寓言的阅读技巧(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
- 机油滤清器工作原理剖析
- 执行异议及复议课件
-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图
- 【大学课件】色彩构成
- 智能健身镜行业分析及案例
- 大型场馆TD-LTE覆盖优化指导意见
- 中联HIS系统挂号收费 操 作 说 明
-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 焊接件检验合格率统计表
-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