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1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2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3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4页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_代诗人_。(2)这首诗描写的是_(填季节)的景色。(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第四句把_比作剪刀。(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风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化了冰雪, 和小朋友一齐欢笑。吹绿了树梢, 我削了一枝柳笛,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伴着春风吹哨。小草轻轻钻出地面, 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 )。(多选) (3)春天到了,_融化了,_绿了,_红了,_飞来了。3.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蛾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B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D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歌的作者是_代诗人_。(2)题目中“兴”读_,意思是_。(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_、_。(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5.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鳜(gu)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_ 不须:_ 意思: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寻芳_(sn xn) 泗水滨_(bn bn)(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胜日:_ 寻芳:_等闲:_ )东风:_(3)诗中的成语是_,意思是_(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_和_,第二句是_。(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7.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草_(1)补充诗句。(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在_岁时写的。(3)判断题。“岁”是年的意思。_“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_(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5)宿新市徐公店_(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感情)。8. 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小题。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 的思想感情。(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给下面的字注音。_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纷纷:_借问:_(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2)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2)“残酒”指的是( )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13.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请记着一一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别让这可爱的时刻,像水消失在沙里。你,为什么不和太阳比赛早起?(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 明亮的 日子 一面 鲜红的 镜子 一个 清新的 太阳 (2)诗中“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一词,这一诗句用了_手法来写柳条的优美。(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5. 背一背,填一填。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_毛浮绿_,红掌拨清波。(2)小鸡画_,小马画_。(3)_的尾巴好像_。1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诗句补充完整。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2)诗中“_”“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1)先选择后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看出来的。A清明 B中秋C七夕 D元宵(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9.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嚯嚯”,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1)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_的秋天”,至少写5个。(2)找出一个排比句。(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20. 阅读练习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六种景物。(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描写声音的词是_。(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1. 勤积累,多应用。选择名句名言填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从此以后,我事事讲效率,不甘落后,而“_”也成了我的座右铭。(2)爱国华侨陈嘉庚“_”,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振兴,他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家乡兴办学校,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3)“_”,在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身居美国的钱学森是多么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啊!(4)“_”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抗元将领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2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2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2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5. 鉴赏下面一首唐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2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n)。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也感到心惊。2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_ 闻:_(3)这首诗写的是_,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_与罗裙一样绿,_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1)补充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2)解释词语。不值:_屐齿:_小扣:_柴扉:_(3)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