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455341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17
上传人:xxj14****4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肖**(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人体
生理学
答案
2817
01
任务
- 资源描述:
-
人体生理学答案(网络)---01任务
2817-01任务 x*wr8$@J
1.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D) A. 红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 E. 嗜酸性粒细胞 .:iO$wjp5
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C) A. ATP酶 B. 胆碱脂酶 C. 胆碱二脂酶 D. 脂肪酶 E. 腺苷酸环化酶 F<(?N!C?@
3.嗜酸粒细胞主要参与() (B) A. 纤溶过程 B. 过敏反应 C. 吞噬过程 D. 特异性免疫反应 E.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y>& s;
4.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给血者的血型是() (D) A. Rh阴性O型 B. Rh阳性O型 C. Rh阳性 AB型 D. Rh阴性 AB型 E. Rh阴性B型 YRU#/TP
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C) A. 兴奋性 B. 适应性 C. 反馈 D. 生殖 E. 新陈代谢 TeH_DVxj
6.成分输血的原则是() (C) A. 血浆 B. 免疫球蛋白 C. 缺什么补什么 D.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E. 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0[1/#0$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C) A. 新陈代谢 B. 适应性 C. 内环境稳态 D. 生殖 E. 兴奋性 0f"la=6
8.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 (B)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jW
9.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D)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r-5xo.J
10.缺乏维生素K不会造成哪种凝血因子缺乏() (B) A. II B. V C. VII D. IX E. X hc]5f3Z
11.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D) A. 顺浓度差转运 B. 不耗能 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D. 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E. 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9~6lx3/
12.下列哪种物质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 (C)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氨基丁酸 E. 多巴胺 LR y&/d
13.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C) A. 峰电位 B. 后电位 C. 终板电位 D.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E. 神经干动作电位 .>@]Im
14.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E)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 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DpQ:U5j
15.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B)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qoOq47F
16.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吸收属于() (D) A. 单纯扩散 B. 载体易化扩散 C. 通道易化扩散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 主动转运 cT# R B7
1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D) A. 肾和肝 B. 淋巴结 C. 肺 D. 脾和肝 E. 胸腺和骨髓 47^7S=
18.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 (C) A. 局部电流 B. 双向传导 C. 衰减性传导 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PC9[i
19.存在于组织中的凝血因子是() (A) A. 因子III B. 因子IV C. 因子VII D. 因子VIII E. 因子XII k Hh0&~ (
20.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 (E)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 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 J%i|u
21.小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 (B) A. 维生素C B. 铁离子 C. 钙离子 D. 氨基酸 E. 维生素D + EM^
22.骨骼肌的强直收缩主要是由于 (B) A. 刺激强度的增加 B. 刺激频率的增加 C. 刺激时间的延长 D. 肌肉功能状态的良好 E. 肌肉兴奋性的增高 E%+ O
23.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多数情况下,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 B.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 D.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 E.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 D_*
24.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B) A. 肾上腺素能受体 B. 胆碱能受体 C. 组织胺受体 D. 甲状腺素受体 E. 生长素受体 MO_;8v~0
25.神经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除极化的速度和幅度主要取决于 (B) A. 细胞膜两侧K+浓度差 B. 细胞膜两侧Na+浓度差 C. 细胞膜两侧Cl-浓度差 D. 细胞膜两侧Ca2+浓度差 E. 细胞膜两侧Fa+浓度差 nfS.0\z
26.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C)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E.复极化 AI2@VvB
27.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C) A. 参与免疫 B. 参与止血 C.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D. 缓冲血浆pH值 E. 结合、运输小分子物质 <@+{EK`q
28.内环境稳态是指() (A) A.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B. 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C.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 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Uw->5
29.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最低的是() (A)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静息期 jC L 1Bj
30.血浆胶体渗透压大约为() (B) A. 15mmHg B. 25mmHg C. 35mmHg D. 60mmHg E. 180mmHg WS 1#i\0
31.内、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C)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要组织因子 D.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要外加因子 E. 前者参与的因子少,后者参与的因子多 :PQvt/-(D
32.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药物是 (B) A. 阿托品 B. 筒箭毒 C. 肾上腺素 D. 乙酰胆碱 E. 新斯的明 \Wf1b8FW
33.有关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参与凝血和抗凝 B. 参与机体免疫 C. 缓冲血浆酸碱度 D.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E. 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2gAO!
3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的产生是 (B) A. K+内流 B. K+外流 C. Na+内流 D. Na+外流 E. Cl-外流 oPR?Ar
35.下述不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特点的是() (C) A. 高度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电压信赖性 D. 竟争性抑制 E. 与膜通道无关 N6%M+R/Q
3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C) A. 阈电位 B. 后电位 C. 峰电位 D. 局部电位 E. 负后电位 klYGp
37.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是属于 (D)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主动转运 D. 通道转运 E. 出胞作用 yIma7H@=L
38.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A. NaCl B. 葡萄糖 C. 白蛋白 D. NaHCO3 E. 尿素 0 LIRi%N5*
39.血细胞的细胞外液是指() (B) A. 体液 B. 血浆 C. 血液 D. 细胞内液 E. 细胞外液 Q ;$NDYV1
40.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C) A. 不受细胞外Na+浓度的影响 B. 不受细胞外K+浓度的影响 C.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 与静息电位无关 E. 与Na+通道的复活无关 Oq*=oz^~1
41.血浆中主要的天然抗凝物质有() (AC) A. 肝素 B. 纤维蛋白溶解酶 C. 抗凝血酶III D. 柠檬酸钠 E. Ca2+ Iz[wrtDI 1
42.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沉加快() (BCD) A. 高血压病人 B. 风湿热病人 C.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D. 血浆胆固醇增多时 E. 红细胞增多时 5DnX8t+d
43.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 (ABCE) A. 血液流动快 B.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 有抗凝物质存在 D. XII因子激活缓慢 E.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x4;ndck%U
4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ABC) A. 不含纤维蛋白原 B. 某些凝血因子数量减少 C. 增加了血小板的释放物 D. 白蛋白浓度明显增高 E. 不含血细胞 &E`=pe/e
45.动作电位表现为() (ABCDE) A. 瞬时性 B. 极化倒转 C. 传导距离远 D. 不衰减性扩布 E. “全或无”现象 )UAkg
46.钠泵的生理作用() (ABCDE) A. 逆浓度差把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到细胞外 B. 逆浓度差把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是可兴奋的细胞具有产生兴奋性的离子基础 D.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 E. 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8 J;\Z
47.小细胞性贫血() (AD) A. 由缺铁引起 B. 由缺内因子引起 C. 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D.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E. 不影响红细胞的运氧能力 zOA2chy4
48.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DE) A. 兴奋性 B. 传导性 C. 初长度 D. 收缩力量 E. 缩短速度 s H&sa
49.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BE) A. 顺电位差进行 B. 逆电位差进行 C. 以“通道”为中介 D. 以“载体”为中介 E. 消耗能量 E *{_=pX
50.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BE) A. 结构的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需要消耗ATP D. 逆浓度差转运 E. 竞争性抑制作用 9 hdzh
73.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取决于 (A)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D. 前、后负荷之和 E. 初动张力 p d(W(-`8!
74.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钾离子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C)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先大后小 E. 先小后大 h@%a+6b?
75.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 (A) A.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B. 维生素K缺乏 C.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SmVL?wf
76.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C) A. 血细胞比容增大 B. 血小板数量增多 C. 血浆球蛋白增多 D. 血糖浓度增高 E. 血浆白蛋白增多 <#~n5W{l
77.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数值约为200mOsm B. 与0.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C. 与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 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维持血容量中有重要作用 xASH- 9
78.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C) A.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C.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 D. 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E. 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 J+r:7NvZ
79.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以延缓血凝() (CE) A. K+ B. Na+ C. Ca2+ D. 维生素B12 E. 维生素K M3Oqto<8"
80.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E) A.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 完成反射必须反射弧完整 C. 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D. 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 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Cxra(!&
81.红细胞的特点有() (CDE) A. 数量最小 B. 寿命80天 C. 比重大于血浆 D. 成熟后无核 E. 表面积相对较大 uS7kkzt-x
82.能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因素有() (BCD) A. 缺氧 B. 钙离子 C. 肾上腺素 D. 咖啡因 E. 酸中毒 5&TH\2u
83.大单核细胞的功能有() (ABCDE) A. 吞噬病原微生物 B. 吞噬操作的细胞碎片 C.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D. 参与铁和胆色素的代谢 E.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52t6_!y+V
84.下列哪些物质不是造血原料() (BCE) A. 蛋白质 B. 维生素B12 C. 内因子 D. Fe2+ E. 叶酸 r1/9BTPKdJ
85.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ABCE) A. 参与免疫 B. 缓冲血浆pH C. 结合运输小分子物质 D.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E. 参与止血 ?}"39n
86.血管损伤后,通过表面激活或激活() (ABCD) A. 凝血系统 B. 纤溶系统 C. 激肽系统 D. 补体系统 E. 缓冲系统 bk:mk[
87.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 A.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 C.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 D.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E.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 "NtY[sT{V
88.肝素抗凝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B) A. 抑制X因子激活 B. 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C. 封闭凝血酶的活性中心 D.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E. 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P7\?WN$p
89.钠泵的化学本质是 (A) A. Na+—K+依赖式ATP酶 B. 胆碱酯酶 C. 蛋白水解酶 D. 受体蛋白 E. 糖蛋白 M< /
90.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B)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pD;fFLvN
91.严重贫血病人宜补充() (C) A. 血浆 B. 免疫球蛋白 C. 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D.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E. 缺什么补什么 Y&-% N
92.血液中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均在() (A) A. 肝脏 B. 小肠 C. 血细胞 D. 骨髓 E. 心肌 "{[\VsX|c
93.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称为() (B) A. 适应 B. 兴奋 C. 兴奋性 D. 阈值 E. 反馈 T{)_vQ
94.骨骼肌的收缩机制是 (C) A. 暗带、明带、H带全缩短 B. 粗肌丝向细肌丝间的滑行 C. 细肌丝向粗肌丝间的滑行 D. 粗肌丝本身长度的缩短 E. 细肌丝本身长度的缩短 {r+icvLX
95.阈电位是指 (C) A. 细胞膜去极化使K+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 B. 细胞膜去极化使K+通道全面关闭的临界电位 C.细胞膜去极化使Na+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 D. 细胞膜去极化使Na+通道全面关闭的临界电位 E. 细胞膜超极化使Na+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 U1O8u-X
96.主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 (A) A. 物质均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转运 B. 物质均是以结合形式通过细胞膜 C. 均为耗能过程 D. 均无不耗能过程 E. 均依靠膜蛋白帮助 Q)im2o@z
97.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 (B) A. 适应 B. 反馈 C. 兴奋性 D. 阈值 E. 兴奋 "3/&<0k
98.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E)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z)JOZ$
9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 (E)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Gt.J*!s/
10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 A. 反应 B. 反射 C. 神经冲动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J4u>77I
101.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的() (E) A. 髓系干细胞 B. 淋巴系干细胞 C. 基质细胞 D. 定向祖细胞 E. 多能造血干细胞 VS>xvF
102.内因子缺乏将患() (C)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肾性贫血 E. 脾性贫血 3OFI> x,h
103.正常细胞膜内钾离子的浓度约为细胞外的 (C) A. 12倍 B. 20倍 C. 30倍 D. 32倍 E. 13倍 N&^zXY
104.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 (D)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激活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F^81?F i.
105.静息电位接近于() (D) A. K+外流 B. Na+内流 C. Ca+内流 D. K+平衡电位 E. Na+平衡电位 aYn5APPH
106.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将会导致() (B) A. 加速凝血 B. 易于溶血 C. 出血时间延长 D. 血沉加快 E. 红细胞易在微小孔隙处滞留 :W;eW%Y
107.关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确的是() (BCE) A. 只运输氧,不运输二氧化碳 B. 对血浆pH有缓冲作用 C. 血红蛋白逸出红细胞后其功能消失 D. 年龄和性别不同含量不同 E. 具有免疫功能 1D_&n@
108.凝血过程中作为酶来起作用,但却不需要被激活的因子是() (D) A. III B. IV C. V D. VII E. VIII Ft38)T"2R\
109.关于钠泵的生理意义,下列项是错误的() (B) A. 维持细胞内高钾 B. 维持细胞内高钠 C. 建立膜内外离子势能储备 D. 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E.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e;g7Ek3n
110.兴奋收缩耦联中的关键离子是 (D)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tr6
12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正确叙述是() (ACE) A. 是动态平衡 B. 是绝对恒定状态 C. 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 D. 稳态调节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无关 E. 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qYJ;0
135.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B) A. 发生叠加或总和 B.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 幅值增大 D. 幅值变小 E. 频率增加 =PciLh
136.内环境包括() (ACDE) A. 组织液 B. 消化液 C. 血浆 D. 淋巴液 E. 脑脊液 5{oc
137.关于Rh血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与ABO血型同时存在 B. 我国大多数人为Rh阴性 C. 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表面 D. 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E. Rh阴性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者的血液不会出现凝集反应 M:GpyE%
138.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C)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淋巴液 E. 血液 pB\:.?.pd
139.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B) A. 主动转运 B. 被动转运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 吞噬作用 [K$5 Rm5
140.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 (C) A. 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 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 纵管终末池的Ca2+释放 D. 终末池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 Ca2+与肌动蛋白结合 vQyY %
141.有关强直收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是在体骨骼肌的主要活动方式 B. 动作电位不会发生融合,骨骼肌收缩波可以 C. 心脏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D. 强直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单收缩大 E. 刺激频率越快,越容易产生强直收缩 S4`X^a}pY
142.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C)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WuUMt
143.参与物质转运的膜蛋白有() (BCD) A. 受体蛋白 B. 泵蛋白 C. 通道蛋白 D. 载体蛋白 E. 酶蛋白 s{R ,- \_
144.能使肌肉收缩幅度增大的因素有() (ADE) A. 最适前负荷 B. 前负荷为零 C. 后负荷过大 D. 加快刺激频率 E. 加大对运动神经的刺激强度 \OtreYi
145.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 (E) A. III B. IV C. VII D. IX E. XII 0t%]z!
146.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 (ABCD) A. 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 B. 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 C. 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D. 该离子的化学性质 E. 该离子的分子量 /nQuM05*Z
147.关于局部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可以总和 B. 去极化幅度小 C. 电紧张性扩布 D. 具有“全或无”现象 E. 传导距离短 Q;8z&4s@
148.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E)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J#*sn
149.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是() (ABC) A. 兴奋通过横管传入细胞深部 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C. 肌质网对钙离子的贮存、释放和再利用 D. 原肌凝蛋白转变为肌凝蛋白 E. 肌钙蛋白转变为肌纤蛋白 G~8BND[."
150.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B)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E. 肝素
2817-02任务 2,h]Y=.s
1.丝虫病时,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E)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C.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D.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E. 淋巴回流受阻 99~-TiU
2.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 (C) A. 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 胸内压低于大气压 C. 胸膜腔密闭 D. 呼吸肌舒缩 E. 胸廓扩张 j4#S/:Q<7
3.肺换气的动力是() (A) A. 气体的分压差 B. 呼吸运动 C.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E.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_v;QX2\.Rl
14.空气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 (C) A. 外呼吸 B. 内呼吸 C. 肺通气 D. 肺换气 E. 气体运输 mr XmM<
15.心动周期中,冠状动脉血液量急剧减少是在() (A) A. 心室等容收缩期 B. 心室等容舒张期 C. 心室收缩期的后期 D. 心室舒张期的早期 E. 心室舒张期的后期 CE I.*Iywu
16.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 (A)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B. 中枢化学感受器 C. 肺牵张感受器 D. 本体感受器 E. 肺扩张感受器 &?APY9\.
17.心率加快时,常引起() (D) A.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B.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 C.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 D.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E.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 6[a;83
18.心指数等于() (D) A.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 每搏输出量/后负荷 C. 每搏输出量/前负荷 D.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E. 心输出量/体重 W ;P8_2Y
19.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环节() (E) A. 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B. 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C. 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D. 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s)kr=zdyo
20.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胸腔内有少量的气体 B. 呼气时胸内压等于大气压 C. 用力吸气时胸内压是正压 D. 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 E. 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 BIjkW.uf
21.血液流经组织时,红细胞内减少的是() (C) A. Hb B. HHb C. HbO2 D. HbCO E. HbCO 2 edfb7prfTl
22.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E) A.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F<2qwP
23.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B) A. 心房压 B. 大动脉血压 C. 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 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VVi3g
24.下列哪种物质是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 (E) A. 血管紧张素原 B. 肾素 C. 醛固酮 D. 血管紧张素I E. 血管紧张素II ua%j}%G(
25.心交感兴奋时() (E) A. 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B. 心率减慢 C. 心脏收缩力减弱 D. 心脏传导减慢 E. 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7nWw=ttI
26.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 (C) A. 大脑 B. 中脑 C. 延髓 D. 脑桥 E. 下丘脑 o? wEX%
27.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 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入或出肺的气体量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C. 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D. 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能力 E. 等于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UH7FIM7kX
28.心输出量是指() (C) A. 一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B.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C.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入心室的的血量 E. 一次心动周期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3 E!F8GZ
29.肺泡通气量() (E) A. 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 B. 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 C. 是指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D. 是指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 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 >d^DN;p
30.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 A. KHCO3 B. H2CO3 C. Na HCO3 D. HbNHCOOH E. 物理溶解 srd\Mf_Ej
31.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 () (E) 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 心肌有自动节律性 C. 心肌有兴奋性 D. 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E.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8NM[R.8^4
32.肾脏疾病时,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C.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D.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E. 淋巴回流受阻 OCWyp
33.下列哪项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 (A) A. 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 B.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C. 心脏射血 D. 血管阻力 E. 心脏的收缩能力 a}kPc}n\
34.血液流经肺泡,通过肺换气变成() (A) A. 动脉血 B. 静脉血 C. 肺泡气 D. 组织液 E. 细胞内液 {[r}gS%
35.小动脉硬化时,常引起() (D) A.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B.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 C.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 D.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E.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 fvZ[eJ
36.肺活量等于() (C) A. 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B.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C.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D. 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E. 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 y:R+;91
37.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C) A. 心房收缩期 B. 减慢射血期 C. 等容舒张期 D. 快速充盈期 E. 减慢充盈期 (*V:{_r
38.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D) A. 收缩压的高低 B. 心收缩期的长短 C. 心脏收缩力的大小 D. 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 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sO8F0@%aH(
39.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 (E) 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CWS]821;
40.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B. 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 C. 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 使心输出量减少 E. 使心率减慢 kFQx7m
4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ABCDE) A. 心率 B. 心肌收缩力 C. 动脉血压 D. 静脉回心血量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kr:r}gg
42.维持血液向单一方向循环的原因是() (ABCE) A. 心房和心室有顺序地进行收缩和舒张 B. 心脏瓣膜随心房、心室及大动脉压的改变而开闭 C. 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有明显的压差 D. 动脉管壁较静脉管壁厚 E. 心脏是一个动力泵 He LW*
43.机体剧烈运动时() (ABCDE) A. 呼吸道阻力减小 B. 血液[H+]升高 C. 血液CO2升高 D. 组织PO2下降 E. 肺通气量增加 F)=*Ga
4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可出现在() (CD) A. 充盈期 B. 快速射血期 C. 等容收缩期 D. 等容舒张期 E. 全心舒张期 saVX2j6Y
45.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是() (ABCD) A. 使血液连续流动 B. 使收缩压不至于过高 C. 使舒张压不至于过低 D. 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 E. 改变血液阻力 UMlvu?u2p1
46.微循环的特点() (ABCDE) A. 血压低 B. 血液速度慢 C. 潜在血容量大 D. 灌流量易变 E. 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D #C\| E:
47.组织水肿的原因有() (CE) A. 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 组织液晶体渗透压下降 E.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xMq(g
48.对心力衰竭病人应采取的措施有() (ABCDE) A. 减少前负荷 B. 降低后负荷 C. 控制心率 D. 增强心肌收缩力 E. 除去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 X6n8Bi9Ik
49.胸内负压的作用包括() (ABCD) A. 有利于肺通气 B. 维持肺泡扩张状态 C. 促进淋巴液回流 D. 降低呼吸道阻力 E. 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4gn|zSe>^
50.较强的阈上刺激能使心室肌再次兴奋可发生在() (BD)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E. 收缩期 nSq$,tk(
51.当血流经过下列血管时,血压降落最大的是在() (B) A. 主动脉和大动脉 B. 小动脉和微动脉 C. 毛细血管 D. 微静脉和小静脉 E. 大静脉和腔静脉 Y|-:z@n6C
52.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 (C)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 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碳酸酐酶 E. 肾素 2m"ocaf
53.体内氧分压最高处是() (C) A. 动脉血 B. 静脉血 C. 肺泡气 D. 组织液 E. 细胞内液 mNsJ1L-
54.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 (D) A. 每搏输出量 B. 血管的长度 C. 血液粘滞度 D. 阻力血管的口径 E.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T!g%C
55.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B) A. 心交感神经 B. 心肌代谢水平 C. 肾上腺素 D. 心迷走神经 E. 去甲肾上腺素 =T#?:J#a
56.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C) A. 产生慢反应物质 B. 副交感神经兴奋 C. 交感神经兴奋 D. 组织胺释放 E. 乙酰胆碱释放 `i6q\-12n
57.老年人大动脉硬化时,常引起() (B) A.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B.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 C.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 D.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 E.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 b:x*Hjf
58.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波代表两心室的去极化 C. ST段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D. 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E. T波反映左、右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t[\6/`YH
59.最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物质是() (A) A. CO2和O2 B. 乙醇和麻醉剂 C. H2O D. K+ E. HCO3- 2Kw i4R
60.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C) A. O2 B. H+ C. CO2 D. Hb E. NaHCO3 KqWO9d?w.
61.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A. 心充盈期缩短 B. 快速射血期缩短 C. 减慢射血期缩短 D. 等容收缩期缩短 E. 等容舒张期缩短 bl4I4RB
62.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动力是() (A) A. 有效滤过压 B. 毛细血管血压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 E. 组织液静水压 gflO0$i
63.氧离曲线是() (B) A. 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 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C. 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 D. 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 E. PO2与PCO2间关系的曲线 &}FWpo!
64.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B) A. 物理溶解 B. 化学结合 C. 碳酸氢盐 D.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 氧合血红蛋白 u\=yY.
65.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 心脏收缩或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性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B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