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上 诉 状.doc_第1页
行 政 上 诉 状.doc_第2页
行 政 上 诉 状.doc_第3页
行 政 上 诉 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 政 上 诉 状上诉人(原审原告):季晓峰,男,46岁,汉族 地址:姜堰市荷花村66号楼104室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姜堰市人民政府,住姜堰市姜堰镇一号,法定代表人,蔡德熙,男,市长。 第三人:姜堰市佳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许琴 地址:姜堰市姜堰镇人民中路99号附10号楼 上诉人不服姜堰市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16日作出的“(2009)姜行初字第0038号”行政裁定书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依法提起上诉。 上诉请求:撤消一审“(2009)姜行初字第0038号”行政裁定书” 1、判令撤消姜堰市人民法院(2009)姜行初字第0038号行政裁定书。 2、判令被上诉人承担本案诉讼费。上诉理由: 上诉人于2009年9月2日向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被上诉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向第三人发放发放“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证的行政许可行为,同月29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此案裁定移交基层姜堰市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法院经合议庭书面审理,主观认为被上诉人发放的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证和原告没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上诉人对被上诉人不具有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一审裁定认定事实错误,其裁定理由与法理不符。 根据土地登记法第二十七条 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在付清全部国有土地出让价款后,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土地出让价款缴纳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而第三人向被上诉人申请领取“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证时根本没有进行土地预审登记。 上诉人在一审法院诉状中诉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法2006100号),对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被上诉人在第三人主体资格不确定,第三人没有向其提交(土地预审登记表),没有2008年年度拆迁计划,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没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没有签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没有上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情况下,被上诉人就违规给第三人发放“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证。被上诉人辩称,在“2009年2月28日姜堰市国土资源局(下称国土局)与第三人签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同日,第三人向国土局办理姜堰大道南、人民中路东侧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并提交土地初始登记申请书、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等申请材料。国土局经地籍调查,初步审查后,于2008年3月7日向第三人发放了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使用证。被告诉称,至于第三人是否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是否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被告向第三人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宗地是姜堰大道南、人民中路东侧(原春光机械厂),而原告的房屋位于姜堰镇荷花村66号楼104室,不在该证登记范围内,原告与被告的该土地登记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向法庭请求驳回原告的起诉。以上被上诉人答辩而言,不难看出,被上诉人姜堰市人民政府真有特异功能,能让时光倒流。第三人于2009年2月28日向被上诉人及国土局提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提交土地初始登记申请书、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等申请材料。被上诉人及国土局经初步核查于2008年2月28日向第三人发放了“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使用证。”第三人向被上诉人提交的土地初始登记申请书,不难看出被上诉人在这起违法发放土地证过程中存在着证据造假行为。根据江苏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修正)第十七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四)受让人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在30日内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所以被上诉人辩称的“第三人是否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及是否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狡辩行为,其谬论是为了隐盖当权者的违法犯罪行为。被上诉人帮助第三人伪造证据“土地初始登记申请书”行为,根据【刑法条文】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一审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向第三人发放姜拆许字(2008)第0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意第三人按四至范围实施房屋拆迁。原告对发放拆迁许可证行为不服于2009年8月3日提起行政诉讼,同年9月16日,本院作出(2009)姜行初字第0026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9)泰行终字第114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上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属于房屋拆迁许可的前置行为。本院和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以对拆迁许可的前置行为进行了确认,在拆迁许可诉讼作出判决后,原告对前置行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再审理。且原告所诉的姜国用(2008)第11759号土地宗地是姜堰大道南、人民中路东侧(原春光机械厂),而原告的房屋位于姜堰镇荷花村66号楼104室,不在该证登记宗地范围内,原告与被告的该土地登记行为没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季晓峰对被告姜堰市人民政府的起诉。”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定案错误1、被上诉人姜堰市人民政府没有向第三人发放过所谓的“姜拆许字(2008)第0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上诉人更没有就第三人拆迁许可主体是否合法而走上法庭和被上诉人质证,更没有一审法院于同年9月16日作出(2009)姜行初字第0026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9)泰行终字第114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上诉诉求。此乃一审法院的“莫虽有”之谬论,纯系“张冠李戴”。一审法院的这种草率定案裁决行为是对共和国法律的践踏。2、上诉人于2009年8月3月对姜堰市建设局违法向姜堰市佳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放“姜拆许字(2008)第0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一案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于同年9月16日作出(2009)姜行初字第0026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季晓峰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9)泰行终字第114号行政判决,驳回原告上诉诉求。上诉人于2009年9月2日对被上诉人姜堰市人民政府非法出让“原春光厂地段”11389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侵犯上诉人合法私有财产及生存权提起行政诉讼,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同日受理,同月29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此案裁定移交基层姜堰市人民法院审理。根据法理,上诉人诉被上诉人非法出让“原春光厂地段”11389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案是在诉姜堰市建设局违法发放房屋拆迁许可一案判决前在泰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立案,我户并于2009年9月10日在姜堰市人民法院行政庭将一份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当面递交给法官单洁,当时有法官扬京在场。所以,一审法院所说的拆迁许可前置行为与上诉人的诉求不合法,不予开庭审理,一审法院以这一与法无据的前置条件作为裁定依据,从而否定上诉人的合法诉权,让上诉人无法通过合法行为维护自己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一审法院的裁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的相关规定。3、被上诉人在答辩书中否定上诉人的被拆迁人身份是为了害怕承担非法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责任(119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4113万第三人至今还欠缴2.4个亿以上土地出让金事实),一审法院将该案不开庭审理,同样作出了否定上诉人被拆迁人的身份,上诉人在2009年9月2日在泰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时是经过中院立案庭严格审查后才准予立案,中院认为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提起行政诉讼,其诉讼理由成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1、2、3、4款之规定。第三人于2008年11月17日向姜堰市建设局申请对上诉人位于姜堰市姜堰镇荷花村66号104室的合法私有房屋申请行政裁决时提交的就是原春光机械厂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1389平方(约17亩)和国土局出示的原春光机械厂的挂牌证明,两份证据中显示上诉人是春光机械厂11389平方范围内的被拆迁户,上诉人有权对任何政府职能部门在“东方不夜城”地段119亩土地违法出让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不受侵犯。 综上,一审法院裁定违反法定程序,认定事实不清,定案与法无据。其草率裁定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条、五十七条、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通知”第二条、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一项。恳请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