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2013-2014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2013-2014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2013-2014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2013-2014年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一)(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5分1260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题。新|课 |标 |第 | 一| 网1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AabBdeCfg Dhi2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级 B两级C三级 D四级【解析】第1题,人类目前已经实地考察的星球有月球和火星,在图中分别是d和e。第2题,本图包含了两级天体系统层次。【答案】1.B2.B“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两图为两地太阳辐射图,图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甲乙A到达甲、乙两地上空大气上界面的太阳辐射一定相同B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是甲地大于乙地C到达甲、乙两地的太阳辐射同一波长的辐射能力不同D实际甲、乙两地的气温状况是甲地小于乙地4我国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地区是()A大兴安岭北部B台湾岛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解析】第3题,太阳辐射能主要存在于可见光部分,由甲、乙两图中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分析,甲地大于乙地。第4题,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低值中心。原因是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答案】3.B4.C(2012临沂高一检测)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旗杆)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结合图示,回答57题。5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A北京市 B汕头市C南宁市 D昆明市6教学楼位于旗杆的()A正东方向 B西北方向C正西方向 D东北方向7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A1120 B1130C1200 D1214【解析】第5题,由6月22日杆影缩短为零,可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再结合经度可知为汕头市。第6题,正午时旗杆的影子位于OP方向,所以OP指向正北,再结合上北下南的方向基本定律,所以教学楼M位于O的正西方。第7题,结合时间计算的公式可知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测日影,当地为11630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所以可知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14。【答案】5.B6.C7.D(2012烟台高一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89题。8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9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解析】第8题,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A图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为北半球冬至日,B图为北半球秋分日,D图为北半球春分日。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时,为3月21日至6月22日,“荡秋千,踏青插柳”为清明节,符合题意。第9题,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答案】8.B9.B10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在赤道以北地区,花朵浮在水面呈顺时针转动B在赤道以南地区,花朵浮在水面呈逆时针转动C在赤道上,花朵做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D在赤道以北时,花朵浮在水面呈逆时针转动【解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答案】D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112题。材料一地质学家在考察过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后,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材料二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两座火山喷发后,形成了近1千米的裂缝,而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11火山组成物质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幔 B地核C地壳 D岩石圈12裂缝从近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 B大气圈C生物圈 D水圈【解析】第11题,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第12题,材料中的“裂缝”指示,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X|k | B| 1 . c| O |m【答案】11.A12.A二、综合题(40分)1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甲乙(1)在甲图中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图甲所示为北半球_(节气日),日期为_。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位置附近,公转速度较_(快、慢)。(3)A、B两点相比,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是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4)A地的地方时为_,B地的地方时为_。【解析】第(1)题,据甲图中中心点为N,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2)题,据甲图中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乙图中对应的节气分别是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和春分日,故地球应位于乙图的处附近,公转速度较慢。第(3)题,据甲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点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小,故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点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大,故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此日是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B两点中,B点的纬度高,故白昼时间较长。第(4)题,据图中提供的信息:A点所在的经线把每条纬线的昼弧平分两半,故地方时为12点,再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及A、B两点的经度差90,进一步推算出B点的地方时是18点。【答案】(1)画图(逆时针方向) 新 课 标 第 一 网(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慢(3)BB(4)12点18点14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_(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_。(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以判断出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第(1)题,自夏至日(A)到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渐慢,自远日点到秋分日地球公转速度变快。第(2)题,从甲图在地球公转轨道位置可以看出此时地球公转至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然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行绘图。第(3)题,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Q点所在的晨昏线为昏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都为0。第(4)题,由于M点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