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七至十三自段。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2、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句子的意思。 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板书设计: 25 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指名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三、四部分。 二、自学探究 1、(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爷爷让强强一个人留在屋子里,强强是如何回答的? (2)用“ ”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多读两遍。 2、学生自读710自然段。 三、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一)学习第三部分(710节) 1、强强是如何回答爷爷的话的?(指名说) 2、强强认为自己不会害怕,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自信的) 3、指名再读。 4、你找到了哪些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指名生回答,师出示投影片) 5、这些句子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我们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吗?(恶劣或凶险)(指名回答) 谁来读这几句话?(指名读)(分组读) 6、大家再读第713节,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生自读画句子。(指名回答) 师出示投影。 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强强此时是什么样的心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反映强强此时的心情。(紧张或害怕) 7、学生再读,体会紧张、焦急、害怕的心情。(指名读) 8、刚开始,强强却说引读“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这两种心情是不是矛盾呢? 9、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之前强强为何不怕,之后为何害怕? 引导懂得刚开始,强强还没尝过海风海浪的厉害,所以对爷爷说不怕,后来,夜里突然刮起风时,强强紧张了,害怕了。 (二)学习第四部分 1、过渡:强强最终战胜害怕心理了吗? 请大家读11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使强强最终战胜自我,变得勇敢起来的?(出示小黑板) 2、生自读课文思考。 3、回答(指名说)引导得出强强勇敢的原因。(1、经受了锻炼;2、爷爷的笛声给了他力量) 4、此时,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 板书: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指名读,齐读。 生自读,感悟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5、说明类似道理的句子还有很多,教师也送几句给大家。 出示小黑板: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是一番寒砌骨,怎得梅花年鼻香。 3、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 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大。 6、你有没有像这样的话送给大家。 生说。 (三)指导背诵。 课文713自然段不仅有生动具体的环境描写,还细腻地写出了强强的心理,结尾更有让人回味的哲理性话语,让我们把它们背出来好吗?(时间关系,可让学生自选认为感受深的一段背下来。) 学生试背。(机动)检查背诵情况。 四、课堂小结: 正如课文告诉我们的,我们要想健康成长,就得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让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坚强地冲过去,你就真正的长大了。19、匆匆案例师:朱自清是现代著名作家。毛泽东主席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散文匆匆,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生读后纷纷畅谈。)生:作者开头用排比句写出了许多事物都可以重新来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写出了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生:作者不仅是感叹时光易逝,还是很珍惜时间的。因为他把自己的日子用天来计算。“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生: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像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我们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河流里。”历史长河好比大海海潮庞大,而属于一个人的生命却短之又短。师:对,每一个人都在感慨时间太少了,时间太快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作家朱自清细心地发现,原来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呢?生:作家发现了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时间,不知不觉中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生:作家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遮挽时、躺着时,时间就溜走了。生:还有叹息时,时间又闪过了。生:我从“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体会到作者对时间的爱恋。师:以上谈的是作家的感受,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生:冬天时,我坐在暖暖的阳光下磕瓜子,他便从我的身边一溜而过。生:当我的操场上溜达时,它又像风一呼啸而过。生:当我在看电视时,它风驰电掣地无踪影了。生:时光如流水啊!生:时光飞逝如电啊!我在说这句话时,时光又溜走了。师:是啊!人生短暂,时间易逝,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唯有珍惜时间,才会不愧此生。【反思】、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我们不能把情感仅仅作为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而是要把它视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和认知同样重要的要素在教学中加以确立。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不难想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是笔者执教匆匆一课后的体会。、匆匆一课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交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本课是世纪年代的作品,在自读自悟中从不同角度想开去,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者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还想到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词、格言等。学生在委婉细致、清新幽雅的质朴语言中探讨出自我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曲广会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抓重点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有些环节落实的较好,而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首先,能较好的创设情境:上课伊始,通过课件一分钟的展示,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分钟,但紧紧扣住时间这一概念,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感性理解的基础。接着播放匆匆一文的配乐朗读,舒缓的音乐,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基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其次,精心选用教学语言,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逝,语言都很美。因而在课堂上,我所使用的语言尽量与本文一致,与课堂的基调相符。如:是啊,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也感触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的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的每一刻”。第三,注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说一说学了课文后,你想到的关于时间的诗词或格言。教学中紧扣重点,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在一起。不足之处:1、教学中,没能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单军事常识题库及答案
- 茶叶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与文化建设
- 企业自我监督机制与第三方审核合作模式
- 留园申请报告模板(3篇)
- 登报服务合同(标准版)
- 委托专利研发合同(标准版)
- 公司员工个人安全培训课件
- 争当合格少先队员课件
- DMG-PEG-Mal-MW-5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Dione-piperidine-indazol-piperazin-cyclohexyl-NH2-生命科学试剂-MCE
- GB/T 3810.1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 GB/T 26567-2011水泥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邦德法)
-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专利挖掘工作概述课件
- 癫痫的急救与护理课件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课件
- 【高等数学练习题】兰州交通大学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加速康复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课件
- 【完整版】锁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大学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 大学植物学1细胞
- GB∕T 35320-2017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应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