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学试题.pdf_第1页
放射物理学试题.pdf_第2页
放射物理学试题.pdf_第3页
放射物理学试题.pdf_第4页
放射物理学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物理学 教学大纲 放射物理学 教学大纲 总学时 40 学分 2 5 教学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肿瘤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 它 将放射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 主要介绍与临床放射治疗密 切相关的放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常用放疗设备 临床剂量学 放射治疗新 技术 CRT IMRT 立体定向等 的物理学原理及技术 探讨提高肿瘤剂量 降低 正常组织所受剂量的物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常用治疗机的特 点 外照射剂量学 电子线剂量学 治疗计划设计原理为重点 以临床应用为目的 全面理解 融会贯通 牢固掌握 二 先修课程 二 先修课程 核物理导论 核辐射探测 三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三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 绪论 一 绪论 1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肿瘤放射物理学在肿瘤放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进 展 医学物理工作者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 医学物理师需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 掌握 肿瘤放射物理学在肿瘤放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 医学物理工作者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 医学物理师需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 二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 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电离辐射 碰撞阻止本领 辐射阻止本领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 种系数 各种相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比较人体骨组织和软组织对临床常用 X 射 线能量吸收的差别 掌握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主要 形式 各种相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了解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 电荷数 靶物质的电子密度之间 的关系 与电子的能量 物质的电子密度之间的关系 质量辐射阻止本领与带电粒 子质量 能量 单位质量物质中的原子数 物质原子的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原子 的光电效应截面 康普顿效应截面 电子对效应截面与光子能量 原子序数之间的 关系 三 三 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测量原理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测量原理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剂量学中的辐射量及其单位 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原理 电离辐射质的确定 吸 收剂量的校准 测量剂量的其他方法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照射量 吸收剂量 比释动能 电子平衡 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的原 理 布喇格 格雷空腔理论 电离辐射质的确定 掌握 电离室基本原理 电离室的工作特性 中低能 X 射线吸收剂量校准 高 能电离辐射吸收剂量校准的 IAEA 方法 ND 的物理意义 了解 指形电离室 吸收剂量测量的技术要求 热释光剂量计 半导体剂量计 胶片剂量计 四 四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机放射源与放射治疗机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源 X 射线治疗机 钴 60 治疗机 医用加速器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钴 60 源 铱 192 源 近距离治疗用放射源比较 滤过板的作用 半 价层 钴 60 半影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掌握 X 射线机构造 钴 60 治疗机的一般结构 了解 放射源的种类与照射方式 医用加速器的种类 电子回旋加速器优缺点 五 五 X 线射野剂量学线射野剂量学 9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人体模型 深度剂量分布 组织空气比 组织最大剂量比 等剂量分布和射野离 轴比 处方剂量的计算 不规则射野 楔形照射野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组织替代材料 百分深度剂量 建成效应 等效方野 距离平方反比 定律 组织空气比 原射线 散射线 准直器散射因子 模体散射因子 组织最大 剂量比 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 射野离轴比 处方剂量 Clarkson 计算方法 楔形 角 楔形因素 掌握 照射野 参考点 校准点 等剂量分布影响因素 SSD 因子 SAD 因子 一楔合成 楔形野临床应用方式 了解 反散因数 散射空气比 组织空气比与百分深度剂量的关系 组织模体比 散射最大剂量比 原射线离轴比 离轴点剂量计算 射野内挡块下剂量计算 六 六 高能电子束射野剂量学高能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治疗电子束的产生 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电子束治疗的计划设计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深度剂量曲线特点 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因素 能量和照射野的选择 挡铅技术 掌握 等剂量分布特点 照射野的衔接 了解 治疗电子束的产生 射野剂量均匀性及半影 虚源 有效 SSD 输出剂量 斜入射校正 有效治疗深度 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补偿技术 七 七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基本特点 放射源的校准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 放射源的 定位技术 腔内照射剂量学 组织间照射剂量学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放射强度表示方法 放射源的校准 剂量分布计算的推荐方法 正交 技术 掌握 曼彻斯特系统 ICRU 系统 巴黎系统的插植基本规则 了解 放射源周围剂量分布的特点 剂量分布计算的传统方法 立体 平移技术 立体变角技术 八 八 治疗计划设计的物理原理和生物学基础治疗计划设计的物理原理和生物学基础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治疗计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包括临床要求 剂量学原则 布野原理 时间剂量因 子和肿瘤控制概率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数学模型等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肿瘤致死剂量 正常组织耐受剂量 临床剂量学原则及靶区剂量规定 高能电子束射野设计原理 高能 X 射线射野设计原理 影响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辐 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掌握 体外照射技术分类 早期反应组织 晚期反应组织 比 LQ 模型 了解 治疗比 治疗增益比 相邻野设计 不对称射野 体外照射技术分类 肿 瘤控制概率 TCP 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NTCP 九 九 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 4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治疗计划设计的步骤 以及计划设计中涉及的有关辅助设备如体位固定 模拟 定位与治疗模拟 治疗计划系统 射野挡铅及组织补偿等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治疗计划设计步骤 治疗体位的选择 体位固定技术 体位参考标记 治疗计划设计定义 BEV 图 REV 图 DVH 图 掌握 DRR 射野图像的对比度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EPID 种类 EPID 性能参 数 EPID 的位置验证功能 低熔点铅 LML 全挡块 组织补偿器 了解 常规模拟机结构 功能 CT 模拟机结构 功能 计划评估手段 十 十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2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适形放射治疗的分类 调强实现方式 X 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适形放射治疗的定义 分类 调强定义 物理补偿器 动态 MLC 静态 MLC 掌握 X 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X 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 疗的实现方式 了解 立体定向治疗系统的基本组成 剂量分布特点 靶点位置精确度 十一 十一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 QA 与质量控制与质量控制 QC 2 学时 学时 1 教学内容 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 靶区剂量的确定和对剂量准确性的要求 放射治疗过程及其对剂量准 确性的影响 掌握 灯光与射野的一致性 射野平坦度和射野对称性 射线质 能量 射野输 出剂量的校测 了解 执行 QA 的必要性 QA 组织及内容 四 考核方式 四 考核方式 考试 五 教材 五 教材 教材 肿瘤放射物理学 主编 胡逸民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参考教材 实用放射治疗物理学 编著 冯宁远等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放射物理学 课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经过滤过板后 X 射线的平均能量变大 变小 不变 2 只有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 才可能在电子库仑场中发生电子对效应 3 电离辐射在人体内沉积能量主要是通过 4 矩形野面积为 6cm 12cm 等效方野的边长为 5 模体内任意一点的剂量都是 贡献之和 6 射线质指的是 7 近距离照射时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最基本的特点是服从 8 组织替代材料是指 9 DVH 图的基本形式是 10 用电离室测量照射量 然后转换成吸收剂量的方法 其前提条件是 得分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A 射线 B 射线 C X 射线 D 正电子 E 中子 2 下列关于原子序数的论述中 哪一条是错误的 A 表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多少 C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多少 D 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多少 E 表示原子核电荷核数的多少 3 关于内转换机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放出 射线击出外层电子 B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退激时放出电子 C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的 衰变 D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把能量转移给轨道电子使其发射出来 E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放出 射线击出轨道电子 4 如下哪种粒子或射线可引起原子间接电离 A 电子 B 质子 C 粒子 D 重离子 E X 光子 线 订 装 学院 学院 专业 专业 考号 考号 姓名 姓名 第 1 页 共 4 页 5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其半价层 HVL 线性衰减系数 和平均自由程 L 之间关 系是 A HVL 0 693 L B HVL 0 693 0 693L C HVL 0 693 1 L D HVL 0 693 0 693 L E HVL 0 693 0 693 L 6 X r 线电子束混合照射的结果是 A 提高治疗增益比 B 减低正常组织的剂量 C 靶区剂量相同条件下 合理地改善了靶区前后正常组织的剂量关系 D 提高了肿瘤剂量 E 减低了全身积分剂量 7 电离室的饱和特性 指的是电离室输出电流信号随 A 辐射强度变化特性 B 辐射能量变化特性 C 辐射方向变化特性 D 工作环境变化特性 E 工作电压变化特性 8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主要形式是 A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B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光核反应 C 电子对效应 光核反应 相干散射 D 光核反应 相干散射 光电效应 E 相干散射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9 临床对射线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8MV 电子束 B 8MV X 射线 C 钴 60 射线 D 辐射质指数 E 100KVp HVL 4mm Al X 射线 10 关于 60Co 射线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穿透力强 B 比低能 X 射线有较高的百分深度剂量 C 骨中每伦琴剂量吸收比软组织大得多 D 旁向散射小 三 名词术语解释三 名词术语解释 共 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放射性活度 2 百分深度剂量 3 治疗增益比 4 调强 5 放射治疗的 QA 得分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共 4 小题 共 24 分 阅卷人 1 与带电粒子相比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何特点 本题 6 分 第 2 页 共 4 页 2 一个好的放射治疗计划应满足哪些条件 本题 6 分 3 简述常规模拟定位机的功能 本题 6 分 4 试简要解释 IMRT 中的逆向设计概念 本题 6 分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共 2 小题 共 16 分 得分 阅卷人 1 一位患者 用 HVL 3 0mm Cu 的深部 X 射线治疗 设机器的输出量是在空气中测量的 照射量率 已知 SSD 50cm FSZ 8cm 8cm SSD 50cm 时机器的输出照射量率为 100R min d 5cm 时 PDD 64 8 BSF 1 20 伦琴拉德转换因子为 0 95 求肿瘤剂量给 200cGy 所需要的照射时间 本题 8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2 在钴 60 治疗机上进行放射治疗 肿瘤深度为 10cm 表面射野为 15cm 15cm 源皮距为 100cm 在参考深度 0 5cm 处的吸收剂量率为 1 2Gy min 是在源皮距为 80cm 和表面射野为 10cm 10cm 的条件下测量的 求在肿瘤剂量为 3Gy 时的处方剂量 即照射用的时间 已知 OUF 10 10 1 0 Sp 10 10 1 0 OUF 12 12 1 012 Sp 12 12 1 008 OUF 15 15 1 025 Sp 15 15 1 014 本题 8 分 60Co 辐射的百分深度剂量 SSD 100cm 照射野 cm2 8 8 10 10 12 12 15 15 20 20 BSF 1 029 1 036 1 043 1 052 1 061 深度 cm 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0 0 98 1 93 3 88 5 83 7 78 9 74 2 69 5 64 9 60 5 56 3 52 4 48 7 100 0 98 6 93 9 89 3 84 7 80 1 75 5 70 9 66 4 62 0 57 8 53 9 50 3 100 0 98 7 94 3 89 3 85 3 80 9 76 3 71 9 67 5 63 2 69 0 55 2 51 6 100 0 98 8 94 6 90 2 85 9 81 6 77 3 73 0 68 7 64 5 60 6 56 9 53 4 100 0 98 9 94 7 90 5 86 3 82 2 78 3 74 0 70 0 66 1 62 3 58 7 55 3 第 4 页 共 4 页 放射物理学 课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经过滤过板后 X 射线的平均能量变大 变小 不变 2 半衰期T1 2与衰变常数 的关系 3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 4 模体内任意一点的剂量都是 贡献之和 5 射线质指的是 6 近距离照射时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最基本的特点是服从 7 组织替代材料是指 8 DVH 图的基本形式是 9 在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 当电子的能量低时 损失占优势 当 电子的能量变高时 损失变得重要 得分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A 射线 B 射线 C X 射线 D 正电子 E 中子 2 下列选项中与半价层有关的是 A 源的强度 B 源的物理尺寸 C 源的种类 D 被照物质的种类 E C 和 D 3 碰撞损失是描述下列哪一物理过程的能量损失 A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 B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 C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D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E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4 如下哪种粒子或射线可引起原子间接电离 A 电子 B 质子 C 粒子 D 重离子 E X 光子 线 订 装 学院 学院 专业 专业 考号 考号 姓名 姓名 第 1 页 共 4 页 5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其半价层 HVL 线性衰减系数 和平均自由程 L 之间关 系是 A HVL 0 693 L B HVL 0 693 0 693L C HVL 0 693 1 L D HVL 0 693 0 693 L E HVL 0 693 0 693 L 6 粒子注量描述的是 A 辐射场中的粒子分布 B 通过某一点的粒子数目 C 粒子强度 D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时间的比值 E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小球截面积的比值 7 吸收剂量描述的是 A 单位质量的空气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B 单位质量的水 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的程度 C 单位质量的任何物质 吸收任何电离辐射能量的程度 D 单位质量的任何物质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E 单位质量的水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8 对一定能量的特定带电粒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其电离损失在哪一阶段最大 A 相互作用的初始阶段 B 带电粒子损失一定能量之后 C 能量接近耗尽时 D 不同带电粒子有不同行为 E 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电离损失不变 9 临床对射线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8MV 电子束 B 8MV X 射线 C 钴 60 射线 D 辐射质指数 E 100KVp HVL 4mm Al X 射线 10 关于 60Co 射线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穿透力强 B 比低能 X 射线有较高的百分深度剂量 C 骨中每伦琴剂量吸收比软组织大得多 D 旁向散射小 三 名词术语解释三 名词术语解释 共 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一楔合成 2 组织最大剂量比 3 治疗增益比 4 调强 5 放射治疗的 QA 得分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共 4 小题 共 24 分 阅卷人 1 与带电粒子相比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何特点 本题 6 分 第 2 页 共 4 页 2 体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本题 6 分 3 简述常规模拟定位机的功能 本题 6 分 4 试简要解释 IMRT 中的逆向设计概念 本题 6 分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共 2 小题 共 16 分 得分 阅卷人 1 一位患者 用钴 60 射线治疗 条件是 等中心照射 d 10cm FSZ 6cm 12cm SAD 80cm 时 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 120cGy min TAR 10cm 8cm 8cm 0 681 求给 200cGy 肿瘤剂量时 所需要的照射时间 本题 7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2 能量为 8MV 的 X 射线 加速器剂量仪在 SSD 80cm dm 2cm 处 10cm 10cm 射野 校 准为 1MU 1cGy 若一个患者的肿瘤深度 d 10cm 用 15cm 15cm 射野 SSD 100cm 求每 次肿瘤剂量给 200cGy 时的处方剂量 Dm 已知 OUF 10 10 1 0 Sp 10 10 1 0 OUF 12 12 1 012 Sp 12 12 1 005 OUF 15 15 1 025 Sp 15 15 1 011 本题 9 分 百 分 深 度 剂 量 表 线 照射野 cm 2 8 8 10 10 12 12 15 15 20 20 深度 0 0 0 2 0 5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10 0 13 0 48 0 74 0 92 5 100 0 97 5 93 5 89 0 85 0 81 0 77 5 70 0 15 0 49 0 75 0 93 0 100 0 97 5 94 0 89 5 85 5 82 0 78 0 71 0 17 0 51 0 77 0 93 5 100 0 97 5 94 0 90 0 86 0 82 5 79 0 72 0 20 5 54 0 78 0 94 5 100 0 97 5 94 0 90 5 86 5 83 0 79 5 72 5 24 0 56 0 80 0 95 5 100 0 97 5 94 5 90 5 86 5 83 0 80 0 73 5 第 4 页 共 4 页 放射物理学 课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假设 Q 0 5MeV 此属于何种衰变 AA ZZ 1 radiationXY 2 电离辐射在人体内沉积能量主要是通过 3 在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 当电子的能量低时 损失占优势 当电子 的能量变高时 损失变得重要 4 模体内任意一点的剂量都是 贡献之和 5 60Co 治疗机的半影有 6 近距离照射时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最基本的特点是服从 7 400kV 以下的 X 射线 参考点取在 对高能 X 射线或 射线 参考点取 在 8 DVH 图的基本形式是 得分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矩形野面积为 6cm 12cm 等效方野的边长为 A 8cm B 10cm C 12cm D 14cm E 16cm 2 下列选项中与半价层有关的是 A 源的强度 B 源的物理尺寸 C 源的种类 D 被照物质的种类 E C 和 D 3 碰撞损失是描述下列哪一物理过程的能量损失 A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 B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 C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D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E 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弹性碰撞 4 有关指形电离室有效测量点的描述是 A 修正电离辐射的入射方向 B 修正电离室的方向性 C 修正电离室气腔内的辐射注量梯度 D 修正电离室气腔内的能谱变化 E 修正电离室测量的几何位置 线 订 装 学院 学院 专业 专业 考号 考号 姓名 姓名 第 1 页 共 4 页 5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其半价层 HVL 线性衰减系数 和平均自由程 L 之间关 系是 A HVL 0 693 L B HVL 0 693 0 693L C HVL 0 693 1 L D HVL 0 693 0 693 L E HVL 0 693 0 693 L 6 粒子注量描述的是 A 辐射场中的粒子分布 B 通过某一点的粒子数目 C 粒子强度 D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时间的比值 E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小球截面积的比值 7 吸收剂量描述的是 A 单位质量的空气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B 单位质量的水 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的程度 C 单位质量的任何物质 吸收任何电离辐射能量的程度 D 单位质量的任何物质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E 单位质量的水 吸收 X 射线能量的程度 8 对一定能量的特定带电粒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其电离损失在哪一阶段最大 A 相互作用的初始阶段 B 带电粒子损失一定能量之后 C 能量接近耗尽时 D 不同带电粒子有不同行为 E 整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电离损失不变 9 临床对射线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8MV 电子束 B 8MV X 射线 C 钴 60 射线 D 辐射质指数 E 100KVp HVL 4mm Al X 射线 10 关于 60Co 射线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穿透力强 B 比低能 X 射线有较高的百分深度剂量 C 骨中每伦琴剂量吸收比软组织大得多 D 旁向散射小 三 名词术语解释三 名词术语解释 共 5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一楔合成1 一楔合成 2 组织最大剂量比 2 组织最大剂量比 3 处方剂量 3 处方剂量 4 调强 4 调强 5 放射治疗的 QA 5 放射治疗的 QA 得分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共 4 小题 共 24 分 阅卷人 1 一个好的放射治疗计划应满足哪些条件 本题 6 分 第 2 页 共 4 页 2 简述 MLC 静态调强的方法及特点 本题 6 分 3 形成剂量建成区的物理原因 本题 6 分 4 试简要解释 IMRT 中的逆向设计概念 本题 6 分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共 2 小题 共 16 分 得分 阅卷人 1 一位患者 用钴 60 射线治疗 条件是 等中心照射 d 10cm FSZ 6cm 12cm SAD 80cm 时 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 120cGy min TAR 10cm 8cm 8cm 0 681 求给 200cGy 肿瘤剂量时 所需要的照射时间 本题 6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2 能量为 8MV 的 X 射线 加速器剂量仪在 SSD 80cm dm 2cm 处 10cm 10cm 射野 校 准为 1MU 1cGy 若一个患者的肿瘤深度 d 10cm 用 15cm 15cm 射野 SSD 100cm 求每 次肿瘤剂量给 200cGy 时的处方剂量 Dm 已知 OUF 10 10 1 0 Sp 10 10 1 0 OUF 12 12 1 012 Sp 12 12 1 005 OUF 15 15 1 025 Sp 15 15 1 011 本题 10 分 百 分 深 度 剂 量 表 线 照射野 cm 2 8 8 10 10 12 12 15 15 20 20 深度 0 0 0 2 0 5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10 0 13 0 48 0 74 0 92 5 100 0 97 5 93 5 89 0 85 0 81 0 77 5 70 0 15 0 49 0 75 0 93 0 100 0 97 5 94 0 89 5 85 5 82 0 78 0 71 0 17 0 51 0 77 0 93 5 100 0 97 5 94 0 90 0 86 0 82 5 79 0 72 0 20 5 54 0 78 0 94 5 100 0 97 5 94 0 90 5 86 5 83 0 79 5 72 5 24 0 56 0 80 0 95 5 100 0 97 5 94 5 90 5 86 5 83 0 80 0 73 5 第 4 页 共 4 页 放射物理学 课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如果母体的半衰期 子体的半衰期 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 子母间将达到放射性 平衡 2 电离辐射在人体内沉积能量主要是通过 3 两野交 角 照 射 时 其 选 择 的 楔 形 角 与 两 楔 形 野 中 心 轴 交 角 的 关 系 为 4 组织空气比 TAR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是 5 60Co 治疗机的半影有 6 高能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的显著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 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而 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 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低值 高值 7 反散射因子 BSF 定义为 8 DVH 图的基本形式是 9 半价层 HVL 与线性衰减系数 的关系式为何 得分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 阅卷人 1 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A 射线 B 射线 C X 射线 D 正电子 E 中子 2 有关指形电离室有效测量点的描述是 A 修正电离辐射的入射方向 B 修正电离室的方向性 C 修正电离室气腔内的辐射注量梯度 D 修正电离室气腔内的能谱变化 E 修正电离室测量的几何位置 3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 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电离损失近似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成反比 B 电离损失与物质的每克电子数成正比 C 电离损失与重带电粒子的电荷数平方成正比 D 电离损失与入射带电粒子的质量成正比 E 入射带电粒子的速度越慢其能量损失越大 4 下列属于 放射源的是 A 60CO B 192Ir C 线 订 装 学院 学院 专业 专业 考号 考号 姓名 姓名 226Ra D 90Sr E 125I 第 1 页 共 4 页 5 放射治疗吸收剂量校准的主要方法是 A 量热法 B 化学剂量计法 C 电离室法 D 热释光法 E 胶片法 6 粒子注量描述的是 A 辐射场中的粒子分布 B 通过某一点的粒子数目 C 粒子强度 D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时间的比值 E 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小球截面积的比值 7 韧致辐射的性质及滤过板的作用所下的错误结论 A 韧致辐射是 X 线的主要成分 B 离开 X 线球管的 X 射线能谱 直接用于临床治疗 C 最高 X 射线的能量等于入射电子的打靶能量 D 使用滤过板是为了减低皮肤剂量 而增加深度组织的剂量 E 使用滤过板是为了滤去较低能量段的能量而相对保留高能量段的能量 8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 有关辐射损失和电离损失的相对重要性的论述中 哪一条是 错误的 A 重带电粒子辐射损失可以忽略 B 对电子 辐射损失与电离损失之比与靶原子序数成正比 C 对电子 辐射损失与电离损失之比与电子能量成正比 D 对电子 辐射损失与电离损失之比与靶物质每克电子数成正比 E 电子能量低时 电离损失占优势 9 临床对射线质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8MV 电子束 B 8MV X 射线 C 钴 60 射线 D 辐射质指数 E 100KVp HVL 4mm 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