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民与公民定稿.doc_第1页
臣民与公民定稿.doc_第2页
臣民与公民定稿.doc_第3页
臣民与公民定稿.doc_第4页
臣民与公民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民与臣民对于政府职能及公民意识的思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感谢科研处和系里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在这里听讲座。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张思思。我们今天要来讨论的是“ 公民与臣民”。很对不住大家啊,选了这么一个听起来比较刻板无聊的题目。其实我也很愿意跟大家讨论一下诸如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载人航天器的物理原理或者三聚氰胺在奶粉中的化学应用等等比较具有学术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的专业性太强,我实在是不懂。我是学法律的,只好和大家讨论一下法律方面的问题了。既然是谈法律,肯定离不开案例,那么,我们先来看这样几个案子,让事实说话。一、由几组案例想到的1、身份证引发的血案2003年,广州市公司职员孙志刚因为在逛街时没有携带身份证件,被当地公安机关错误收容并在收容期间被活活打死,年仅27岁。孙志刚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收容遣送办法废止,救助管理办法出台。从这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行政权力的非正常扩张,执法队伍滥用公权力,对普通公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造成了严重损害。这样的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随便都能举出几个来。咱们这里离柳巷比较近,经常逛上马街的同学们,应该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吧,城管执法人员呼啸而至,街头巷尾的小贩们像见“鬼子扫荡”一样闻风而逃,执法人员跳下车来,狞笑数声,将小贩们来不及带走的锅碗灶具、瓜果蔬菜扔上卡车,绝尘而去。小贩们这时才从各自的藏身地出来,悲愤莫名,当街怒斥。一些城市的城管执法部门甚至喊出“执法就是靠打”的口号,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的,所450而崔英杰案暴露的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则更引人深思。崔英杰在北京市的马路边无照摆摊经营烤肠食品,被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执法人员查处,并将他经营烤肠用的三轮车扣押。这辆三轮车是崔英杰在头一天借钱买的,他持刀进行阻拦,并哀求城管执法人员将他的三轮车留下,但城管最终还是将三轮车收缴上了执法车。正当城管准备离开时,崔英杰突然持刀猛刺该分队的现场指挥人员李志强,致其死亡。崔英杰的律师在法庭上辩护时说:“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是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我的当事人来到城市,被生活所迫,从事这样一份卑微贫贱的工作,生活窘困,收入微薄。但他始终善良纯朴,没有偷盗没有抢劫,没有以伤害他人的方式生存。我庄严地向各位发问,当一个人赖以谋生的饭碗被打碎,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将心比心,你们会不会比我的当事人更加冷静和忍耐?我们的法律、我们的城市管理制度究竟是要使我们的公民更幸福还是要使他们更困苦?”可能有同学说了,你怎么老讲血案,怪吓人的。下面我要讲的不是血案,权利无大小,财产作为人保存生命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同样是不可侵犯的。尤其对于中国百姓而言,积累一些财产不容易,买房子更不容易。许多居民倾其毕生积蓄购买了住房,一纸拆迁公告下来,说拆就拆,补偿款数额不合理,根本就无法购置回迁新房。有的在强制拆迁时甚至连当事人也没有通知,致使被拆迁人家中物品不翼而飞。下面我们看几幅图:史上最牛钉子户(图)。2004年到2007年,重庆市民吴苹所在的片区被开发,她与开发商前后进行了30余轮的谈判,均未达成结果。2006年9月之后,吴苹成为唯一未搬迁的“钉子户”,并被断水断电。其间,法院多次发出勒令搬迁的通告,但吴苹不为所动。大家看房子周边被挖的坑,深达10余米。请看近景。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事例。今年7月18日下午4点,太原电视台播放了“龙潭公园片区改造拆迁动员大会”实况:号令片区内6600多户居民务必在7月2110月31日内全部搬迁完毕,过期强制拆迁,并要求拆迁人员“敢于亮剑,敢打硬仗”“保证按期完成任务”“保证零上访”等等。 看完电视后,舆论一片哗然。且不说3万余人,三个月就要搬完,难度很大。仅就拆迁补偿来说,最高赔偿标准每平米4500元,而龙潭公园附近二手房价每平米大概是5000元。最重要的是,回迁安置每平方米要收取600900元的结构差价,超出面积按每平方米3200元结算。他们还住得起新房么?当然,任何一座城市的拆迁都不可能完全满足被拆迁户的愿望。但作为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应该在拆迁上有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底线。2、行政权力越界,侵犯公民基本的权利和自由人民建立政府是需要政府为人民服务,但有时政府却通过合法的形式,做出了非法的决定,侵犯了公民权利。例如,在房屋拆迁案中,政府依法享有拆迁权,但法律赋予政府这种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而不是商业利益,更不应是个人利益。但一些官员往往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公共利益”旗号,滥用行政权力,大肆拆迁,伤害了公民的人权和其他合法权益。遇到行政权力越界,侵犯公民基本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情况时,我们通常都感到愤怒,但都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因为这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是有传统的。过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过去的思维还一直留在我们的脑子里,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它是什么?它就是权力思维,臣民理念。在这种思维和理念之下,政府权力就应该无限大、政府的决策就总是永远正确,个体的权利和尊严受到蔑视;在这种思维和理念之下,法律只是统治工具,可以被权力任意扭曲和践踏。这种权力思维以及伴随它的臣民意识在我们的社会里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种权力思维和臣民意识的前世今生。二、皇权与臣民我们来看白居易的一首诗卖炭翁。 你们上学时老师是怎么给你们讲的这首诗?白居易作品的艺术风格?诗歌“兴观群怨”的作用?还是反映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在我看来,这首诗里反映就正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问题。一位老人,不顾天寒地冻,烧了些炭拿到集市上卖,换口饭吃。结果刚到集市上,就过来几个“黄衣使者白衫儿”也就是宫廷里的宦官,不由分说,赶着装炭的牛车就走。理由是什么呢?卖炭老人违法占地经营?所卖的炭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像前面提到的崔英杰一样,属于无照摆摊设点?没有,一个理由都没有。唯一的原因就是朝廷或者政府,要用你的炭,就用了怎么着?顶多扔给你几片不值钱的破布。这样的事情很少见么?肯定不是。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里,类似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朝廷或者说政府,可以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补偿的取走原本属于私人的财产,为什么?这就涉及到古代政府与人民的定位问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于诗经小雅,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起来说说?它的意思是,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属于天子的;土地上所有的人,也都是属于天子的。你想啊,你整个人都属于天子了,你的东西不也就是天子的东西么?所以朝廷拿你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中国古代,个人从来就没有财产权,也缺乏很多在今天看来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古代中国社会一直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古代,经常以夫妻、父子来比喻君臣关系。屈原就曾经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那些奸臣们就像丑女嫉妒美女一样妒忌我的正直与才华,在君王面前诽谤我。这个比喻相当的贴切,屈原同志还是很让我们很佩服的。为什么拿夫妻、父子来比喻君臣关系呢?因为其中都包含有很深的人身依附性。在古代,子女告父母、臣妾告主人,官府一般是不予受理的。如果违规受理,官员还要受相应的处罚。(秦律“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这就是所谓的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子是父的私有财产,人民也是皇帝的私有财产,所以皇帝有任意处置的权利。而各级政府是皇帝的代理机关,代替皇帝对人民行使权力,所以它和人民之间也是这种人身依附的“父子关系”。清朝进关的时候,号召广大汉族地主打倒李自成用的口号就是“报君父仇”。“君父”,君主就是全天下人之父。古代选皇后,叫做什么?母仪天下。皇帝是君父,皇后自然就是国母了,典型的家天下思想。官员是皇帝的代理,我们从前叫自己当地的官员为“父母官”,也是这个道理。其实这种“父子关系”是理论上的,是说来听的,是不能当真的。人民可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天子的儿子。周成王在临终时就说过:“尔是风,惟民是草”。百姓之命,在统治者眼里不外乎草芥。我们还可以把古代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牧羊人与羊”的关系。(淮南子里说:“夫牧民者,犹畜禽兽也。”)当官的就是牧羊人,其他人都是羊。事实上汉、魏、六朝所设的州郡长官就称为“牧”。刘备不就担任过“徐州牧”么?可类比为江苏省牧羊场的场长。羊属于牧羊人私有,虽然牧羊人靠着羊生活,但并不妨碍牧羊人有骂羊、打羊、虐待羊、不尊重羊权乃至于割羊角、穿羊皮、吃羊肉的权力。反正皇帝家的羊很多,死个成千上万只的,皇帝也不会太在意。2、臣民意识这种“牧羊人与羊”的关系造成一个很恶劣的后果就是皇帝或者代皇帝行使权力的政府,他们的权力无限扩大,人民的权利无限缩小。政府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正确的、都是英明的,羊们只有努力吃草、好好长膘以满足牧羊人的日常需求。时间长了,普通百姓也认为自己就是羊,认为官府吃他、穿他、喝他是应该的。开口“小民”,闭口“草民”,芝麻大个官也是“父母官”、“大老爷”。电视剧里不是常见到这样的场面么?平民百姓跪着向大堂上的官员叩头:“请大人给小的做主”或者“请老爷给草民做主”。因为当官是牧羊的,所以他“大”;因为当的是“父母官”,所以他“老”。普通人民只能是“小的”、“草民”,小民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了主,倒要跪下叩头求着旁人来做主。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是的典型的臣民意识。什么是臣民意识?就是不讲权利,只尽义务,漠视个体尊严,只知一味顺从。说白了,就是奴性。皇帝赏了大臣,大臣要喊皇恩浩荡,谢皇上恩典;大臣被皇帝打了板子,也要喊皇恩浩荡,谢皇上恩典。不问是非、没有自尊、唯命是从、逆来顺受。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你小的时候,你妈妈就告诉你要乖,要听妈妈的话,要听爸爸的话,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上了学,小队长要听中队长的话,中队长要听大队长的话,不管小队长还是大队长,大家都要听老师的话。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我们呢?(“千教万教教人听话,千学万学学做乖人”)什么是乖啊?就是特别的听话。同学们,我们小时候努力去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读书时努力去做个听话的好学生,长大了就会变成一个听话的好公民:将政府当作长辈或上级看待,一味地感恩和敬畏,缺乏监督意识;当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了不法侵害,还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敢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家知道么,抗日战争的时候很多中国人是怎么死的?一大群中国人老老实实站在日本人指定的地方,等着日本人的机枪扫射。尸体全部往后倒,而不是往前倒。面对屠杀,没有人反抗,就这么眼睁睁的等死。为什么不反抗?因为听话惯了,已经不会反抗了。3、清官的本质臣民意识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清官崇拜。无论是正统的儒家经典文献著作,还是民间戏曲、江湖小说、民谣民谚、说书弹唱等,都有着无数与清官密切相关的内容。包青天、海青天、一代廉吏于成龙,人们呼唤清官、赞美清官、期待清官,甚至崇拜清官、神化清官。我们如果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清官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清官之所以被称为清官,无非是他秉公执法,没有拿了别人的好处就胡断案、乱断案,没有徇私枉法、草菅人命。一句话,就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就像农民按时令种地,司机按交通法规开车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为什么要称之为“青天”?就算是他审理案件审理的特别快、特别好、特别的明察秋毫,最多也就评个公检法系统先进工作者或者新长征突击手,用得着以“青天”这么大的帽子来称呼他么?“青天”是一种偶然,是一种道德诉求,是靠不住的。民众对清官的期待愈热切,说明现实中贪赃枉法的丑事愈普遍。清官文化大行其道,标志着官本位思想依然毒害着人民群众,在这种意识之下公民不是法治的主体而是法治的客体,导致了公民权利意识的缺失。迷信于清官,就不会相信制度,就会相信是清官而不是宪法与法律来保证自己的权利行使。迷信于清官,就不会有平等的思想,就不会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去维护和保障别人的合法权利。如果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想要变得更民主、更和谐、更进步,我们就不能相信清官,也不能依靠清官。因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个人的能力大小是毕竟有限的,你不能奢望每个人都是圣人,不能奢望每一个政府官员都是“青天大老爷”。我们需要的是制订一种规范的制度,形成一种常态的法治。这就是要用民主来牵制政府权力,建立服务型的政府,使广大人民的意志能够在政府的日常运作中得到切实的体现;否则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更是无从谈起。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政府职能与行政民主1、政府职能的定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少年一书中说:“我向社会缴纳捐税,是为了让我不被人盗窃,不挨打,不被人杀害,没有人再敢对我提出非分要求。”这道出了政府的本质。政府是因公民缴纳税赋而得以运行的,就必须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公民社会的政府是必须服务于人民的,要保护公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保护公民不受无端侵扰。那么,从理论上看政府究竟应当承担哪些职能呢?从政府职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在19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信奉“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行政职能大为扩张,行政的疆域大大地突破了传统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国家”、“全能政府”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主要表现是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腐败和滥用权力;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对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浪费。有鉴于此,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缩减行政的“疆域”。到20世纪后期,大多数“行政国家”陆续过渡到“有限政府”。这同样也是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之一:即让政府少管“闲事”,建立“小而有效”的政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威权统治者,而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是“老爷”、“大人”,而应当变回他仆人的本色来。那么,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如何才能为我们大家提供优质服务呢?首先,要彻底抛弃“为民做主”的旧观念,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员守则:微笑多一点、脾气小一点、用钱省一点、做事多一点、脑筋活一点、效率高一点;其次,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公民,并让公民们自由表达其意愿,形成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机制,也就是行政民主。 2、行政民主 政治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因为政府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没有了政府,社会就受丛林法则支配,弱肉强食。建立政府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第一步。可是当人们把所有实施暴力的权力让渡给了政府之后又怎样呢?这时,对人民最大的威胁来自政府。人们需要政府做很多事情,大事情,却又希望政府别做伤害我们的个人利益。那么,如何消除政府的威胁呢?这就需要民主来牵制政府权力,需要民主来保证政府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而行动的。但是,实现行政民主是极其艰难的,这是中国行政改革缓慢推进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那我们来看看行政民主它应当包括哪些品格。行政民主首先要求立法民主。行政立法作为政府提供给广大公民的“公共物品”,理应彰显民意。立法是国家的事,为什么需要民众参与呢?(美国学者科恩在其著作论民主中说:“我是构成社会的成员之一,社会的法律就是我的法律,制定法律时我出过力。如果法律是公正的,我可以引以为荣;如果法律是不公正的,我继续有义务为其改善而努力。”)也就是说立法的民众参与机制使所立之法易于被公众接受和服从,也为法的执行解除了一些阻力。以前我们在行政立法中,通常都是由专家起草,然后提交审议通过,这样的行政立法很有可能就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更有可能会损害公民的利益。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人们的一个普遍观念,就是认为法律天生就是抽象深奥、刻板和令人生畏的。不过,可感欣慰的是,中国的行政立法正在走出官僚的误区,公民参与到立法过程中已经成为立法改革的趋势。经常上网的同学会发现政府公布的各种法律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前几天,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即新医改方案,即日起至11月14日,可登录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通过信函、传真或邮件三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立法民主。行政民主还要求行政行为执行过程的民主。也就是说让公民们参与到行政执行过程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行政行为做出前应当听取公民的陈述和意见,应当召开听证会,让公民们用嘴投票;公民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议,另外,政府还可以和公民们签订合同,把政府没有能力做好的事交由企业来完成,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公众的参与。我们现实中曾经有这样的案例,广州公安机关吸收人民群众参与,通过公民群众拍摄的违章照片来侦破案件,这样就很好啊。我认为公民应当具有这种参与行政的意识,属于一种行政协助的权利和义务。不仅行政立法、执法需要民主,行政行为的监督更需要民主。试想一下,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社会,他所有的公民和“人民代表”能不问不管、任国家机关前赴后继的腐败、无限的花纳税人的金钱,而不受这个国家的任何公民问责、监督吗?上个月到这个月,至少有19名高级官员引咎辞职或遭免职问责。因为三鹿奶粉事件,吴显国被免去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李长江辞去国家质检总局职务;因襄汾溃坝事故,孟学农辞去山西省长职务;因煤矿事故,吴福民被免去登封市长职务。虽然行政问责已经向制度化、法律化发展,但严峻的社会现实揭示,面对庞大的官僚集团,靠自上而下的官方问责无法有效约束掌权者,其结果必然是中央问责不断,地方造假不止,事故不止。官方问责是事后问责,本质是替民做主而非由民做主,极可能加剧各级官员只对上级而不对人民负责的趋势,甚至成为责任者推脱责任的幌子。因此,真正有效的监督问责必须直接来自于人民,包括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由人民来决定掌权者的命运,这是历史的大趋势,谁也无法阻挡。 现代中国社会远较很多民主国家开放。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一直被低估。但很多人已经注意到,2008年可以称为中国市民社会年。在四川地震期间,诞生了成千上万个自下而上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而奥运会期间又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催生了无数志愿组织。“市民社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组织的繁荣与昌盛说明了国家权力向社会转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越来越强劲的趋势。这就是行政民主化。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试验,一个鸡蛋,根据科学的理论证明,经过我们的双手耐心细致的操作,可以在不借助其他外力的支撑下,完全树立在一个平整的平面上。但是很多人却由于缺乏这样一种信念与耐心,就放弃了做这样一个试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当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理念,要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行政民主、法治政府乃至法治国家在不远的将来是一定会实现的。那么,作为未来法治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首先就是要了解法律。四、我们的角色1、不做糊涂蛋(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自己不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制定出来是做什么用的?法律制定出来不仅仅是要印在书里、挂在墙上,不是执法者才应该懂法,我们社会里的每一公民都应该懂法。你们中间有多少人通读过宪法?民法?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三大诉讼法?都没读过啊?不懂法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违法?只有知法才能守法。不说远的,就说我自己。我以前只知道骑自行车不能带人,不知道电动车也不能带人,有一次啊,我心安理得地坐在别人的电动车后面,心安理得地从交警面前驶过,结果怎么样?当然是被拦住了,罚了二十。所以说,懂法的最低层次是要求我们懂了之后不去违反,不稀里糊涂地违法。那么,懂法的第二个层次就是要我们懂了之后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假如你们骑车带人被逮住了,很多人认为罚就罚了吧,自己理亏,可是,大家知道吗,即使我们违法了,我们也有权利,我们有知情权,交警应当告诉我们哪违法了,违反了哪条法律规定及依法享有的权利;罚决定书应当由我们签名盖章后当场交付给我们;交警应当听取我们的陈述和申辩,我们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担心了,要是我们因为申辩被罚得更重了怎么办?放心,法律告诉我们,交警不能因为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如果交警没有履行上述程序,那么,对不起,我也有权拒绝这个处罚。因为程序正当是行政行为合法的必要条件。否则,这个行为很可能是无效的,应当被撤销。大家都听累了,我们来讲个笑话:有个傻子没见过高楼,一天到了城里,看见一座高楼就数了起来。这时过来一个骗子,对他说:“我们这里有规定,禁止数楼。数一层楼要收一块钱。”然后就问傻子数了几层,傻子说六层,就给了骗子六块钱。骗子走后,傻子偷笑道:嘿嘿!其实我数了八层!如果不懂法的话,我们就会和这个傻子一样,本来上当吃了亏,却傻乎乎的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这就叫糊涂蛋。你们将来都要走向社会,将来遇到的法律问题会有很多。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经商办企业,法律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拿你们将来要面对的应聘求职来说,一些用人单位要你交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有的单位提出“上岗先掏钱考证”、“掏钱培训两个月就给安排工作”,还有的要你抵押身份证、学历证等等。你要明白这些钱是不能交的,证件是不能押的,所有的这些都严重违反了今年1月1号开始实行的劳动合同法。除此之外,你们还应当去了解怎样和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试用期有没有时间限制,试用期内的工资如何计算,单位欠薪该怎么办,在哪些情形下,我们可以辞职。我们有同学在外面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那么,你的劳动合同怎么签,工资如何计算,报酬怎样支付。包括节假日加班怎么补助、怎么保证自己的休息权,你们都要去了解。不要觉得那些法律条文很枯燥,趁上学多了解点法律知识能避免以后很多的麻烦,千万别等到上当吃亏才想起来后悔。如果自己的权利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权利自己都不维护,你还指望谁来帮你们?2、不做自了汉接着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公益诉讼。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公益诉讼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么?有关系。我们今天的各种公民权利是怎么来的?天上掉下来的?肯定不是。我们权利是不断争取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今天的手机基本都是单向收费。可早在一年多以前,我们打电话收费,接电话也收费。现在我们为什么接听电话不收费了?移动公司良心发现?肯定不可能。移动公司良心是多收费,不是少收费。那是通过大家不断的批评、呼吁、打官司,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来的。公益是什么?公益就是公共利益,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要格外关注它。下面看两个案例。2000年,青岛市规划局批准在音乐广场北侧建立住宅区。一批青岛市民以建设住宅区破坏广场景观、侵害了自己的优美环境享受权为由,将规划局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规划局的批准。2001年,郝劲松使用北京地铁站内的移动收费厕所,付费5毛,并索取发票一张。随后,他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郝劲松认为,地铁9个站不设厕所是不合理的,地铁方应对此设计造成的不便做出书面解释,并退还5毛如厕费。为了住宅区破坏广场景观、为了5毛钱的上厕所费花钱、花精力打官司,值得么?从个人的角度看,不值;从公民的角度看,值。什么是公民?你是这个国家的纳税人,你把你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交给了政府,政府是因你缴纳的税赋而得以运行的,它必须为你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它不能损害公民的权益。这种权益分散在每个人头上可能微不足道,但放在全社会的角度看就是一个大的权益,就是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如果每个人都不关心公共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