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t22727-88-ENG苏联探伤标准.doc_第1页
gost22727-88-ENG苏联探伤标准.doc_第2页
gost22727-88-ENG苏联探伤标准.doc_第3页
gost22727-88-ENG苏联探伤标准.doc_第4页
gost22727-88-ENG苏联探伤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联标准轧制钢板探伤检测方法GOST 22727-88苏联国家标准委员会华沙有效期从89.7.1至94.1.7目前的标准确定:回波法、阴影、回波法与反射回波法结合用于碳钢和合金钢轧制成的钢板的探伤方法,包括厚度0.5-200mm的两层钢,用于探测金属中的不连续性,比如分层、非金属夹杂、折叠、镀层表皮脱落,以测定钢板的参考尺寸和当量尺寸。本标准未确立确定缺陷的类型、方向和其它实际特点的超声波检验方法。轧制材料的标准技术文件中规定了进行超声波检测的必要性、检测方法与检测容量。附录1给出本标准中适用的术语以及解释。附录2给出超声波检测方法特性。1 仪器超声波探伤机,参数和技术要求符合GOST23049-84 型和型,压电式换能器或电磁声换能器以及其它超声波检测手段一起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资格验证。参考试样-按照附录3。(振幅-距离-缺陷)-图表保持扫描参数与确定检测到的不连续性的特性的辅助仪器。2 试验的准备工作2.1 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试验的准备工作:对轧制钢板表面进行视觉评判,检查机械化和自动化工具的操作;检查检测灵敏度的校准精度。2.2 清理干净换能器在上面移动的轧制钢板表面,使其无污物、脱落的氧化铁皮、条片、金属飞溅物。由于轧制钢板不令人满意的表面状态,不能实现规定试验灵敏度的情况下,对表面进行附加的处理(喷砂清理、研磨加工、化学处理等等)。3 试验3.1 试验按照技术文件进行。3.2 试验时,用一个或几个换能器对钢板进行扫描。试验的技术文件规定了扫描参数。为了测定检测的不连续性的特性手动移动换能器时,允许使用无任何辅助设备的仪器观察扫描参数。3.3 采用回波或回波穿过法进行试验时,在规定的间隔时间,记录下一个或几个来自不连续性的回波-脉冲,至少其中一个回波-脉冲振幅等于或超过规定的灵敏度对应的级别。3.4 采用阴影或多阴影方法进行试验时,记录下等于或低于规定的灵敏度对应的级别的穿过钢板的第一个或第n-脉冲的振幅收缩。3.5 采用反射-阴影方法进行试验时,记录下等于或低于规定的灵敏度对应的级别的底部信号的振幅收缩。4 试验结果的评判和记录4.1 轧制钢板连续性的主要控制特性:试验灵敏度,根据附录表2,由灵敏度记录参数确定;不连续性的参考面积:最小考虑面积(S1,cm2);最大允许面积(S2,cm2);相对参考面积(S百分比),由各种类型的不连续性所占的面积部分确定(S1、S2、S3),在一个面积为1m2的轧制钢板表面的任何方形截面上;或由各种类型的不连续性所占的面积部分确定,在轧制钢板的整个面积上;不连续性的最大允许参考延伸部分(L, mm)。如果试验轧制钢板的宽度小于1000mm,那么,测定相对参考面积时,切取面积为1m2、小边等于轧制钢板的宽度的矩形截面。方形或矩形截面的两边应平行于轧制板的边缘。4.2在通过回波方法和手动扫描进行试验的情况下,可以(经生产商和用户协商)在试验结果的基础,总结出由真空-电弧炉、感应电炉或采用特殊的精炼方法冶炼出的钢加工的钢板的连续性的特点;根据不连续性的最小考虑当量尺寸D0,mm;根据不连续性的最大允许当量尺寸D1,mm;根据有着从D0到D1的当量尺寸的非延伸连续性N,允许在轧制钢板的整个面积或剩余部分上进行。标准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具体产品的不连续性值,同时从2.0、2.5、3.0、5.0、6.0、8.0mm系列中选出D0和D1值。4.3 允许引入附加评判指数,例如单个不连续性参考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整个轧制钢板或部分钢板上不连续性的数量,这些应在特定产品标准性-技术文件中进行规定。4.4 采用普通横波或多反射横波检测轧制钢板时,应在生产商和用户协商的基础上,在标准性-技术文件中规定连续性指数和试验敏感性。4.5 如果位于厚度方向的一个或几个平面的不连续性参考界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具体产品信息性-技术文件中的规定值,而且如果距离小于30mm,这些不连续性被合并为一个不连续性。在采用确保对轧制钢板表面进行连续扫描的组件的计算机化检测的情况下,金属不连续性的参考面积被视为相应的探伤图记录的实际面积。合并的不连续性的参考面积等于被考虑面积的总数。4.6 检测双层轧制钢板时,位于基材层的金属中、位于镀层、位于层与层的结合处的不连续性被视为层对层或仅在层结合面积中。4.7 每个参考面积小于考虑面积S1,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30mm的不连续性簇被合并为不连续性区。4.8 检测邻近侧面且面向轧制钢板的未控制区时,其参考边界向边缘延伸。4.9 轧制钢板的连续性取决于连续性指数值,对连续性分级进行评判。4.10 金属制品标准性技术文件中规定了等级和相应的连续性指数。如果标准性-技术规范文件中仅规定了等级,连续性的评判根据S1、S2、S3、S指数。4.11允许根据轧制材料不同截面的等级规定连续性的要求。4.12 具体金属制品标准性-技术文件中规定了轧制钢板的连续性指数。4.13 在探伤图、报告或检测日志中记录不连续性。4.14 缺陷图、报告或检测日志示出金属制品标准性技术文件的编号、试样的特性、连续性指数值、探伤操作员的姓或识别标志、检测参数。5 安全要求5.1 允许通过GOST 20415-82要求的考试的探伤检测员进行轧制钢板的超声波检测。5.2 进行轧制钢板超声波检测时,探伤检测员应遵循GOST12.1.001-83、GOST12.2.003、GOST12.2.002-81,进行电器安装时应遵循电器安装与安全规范。5.3 检测时,应遵循苏联卫生部认可的产生超声波的检测仪器的卫生规范与法规N02282-80与使用仪器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安全要求。5.4 探伤检测员工作地点的噪音水平不得超过GOST12.1.003-83可接受的水平。5.5 组织检测活动时,应遵循GOST12.1.004-85中规定的消防安全要求。附录1 参考性 表1 术语(略)附录2 强制性超声波方法的特性1. 检测方法的主要特性为:灵敏度设置技术灵敏度调节技术灵敏度记录参数灵敏度记录参数的极限偏差2 设置和调节灵敏度时,参考点被认为是下列的振幅:通过除回波穿过法之外所有方法,采用纵波或横波时,无不连续性的钢板截面上第一个底部信号或第一个传播信号;通过回波-通过法穿过钢板任一截面的第一个信号(穿过),或无钢板;采用纵波、横波、多反射横波或正常波通过回波法检测时,一个来自人造反射器的回波-信号;通过阴影法检测时,振荡器出口处的振动,基于金属的不连续性造成的连续振动的振幅收缩。3. 通过连续振动对钢板进行检测时,应按照探伤仪技术文件采用灵敏度设置和调节技术。4. 表中示出采用的波的类型、灵敏度设置和记录技术、灵敏度调节技术和检验方法特性的符号公约。通过多反射横波检测轧制钢板时,根据GOST 14782-86,允许使用参考标准N01代替。表2方法波类型设置技术参数符号参数值灵敏度调节技术特性的符号公约标称极限偏离名称符号回波纵,横参考试样的平底反射器直径,mmD3580.20.150.15带平底反射器的参考试样或探伤图纵,横回波脉冲的幅度,从非连续性反射的,从参考点,dB点数A24168222探伤仪维护文件或试验指导书规定正常参考试样的通孔直径,mmT1.63.05.00.100.120.15带通孔的参考试样横向多反射参考标准中反射器发生的深度K根据GOST 14782-86参考试样或参考标准No1根据GOST14782-86回波穿过纵向回波-脉冲的振幅,从从参考点dB点数A24201612822222探伤仪维护文件或试验指导书规定,不使用参考试样阴影T纵向,横向传播的信号的振幅,从参考点dB点数A20(16)14(12)(10) 8222222探伤仪维护文件或试验指导书规定,不使用参考试样A20TA16TA14TA12TA10TA8T多阴影MT同样第二或第N折叠传播脉冲的振幅,从参考点dB点数A16128222同样A16MT2A12MT2A8MT2(n=2时)反射阴影3T纵向,横向底部信号的振幅,从从参考点dB点数A20148222探伤仪维护文件或试验指导书规定,不使用参考试样注:1. 通过多阴影方法检测钢板时,检测第二传播脉冲振幅时,设置第二传播脉冲检测灵敏度刻度。2. 允许使用括号内表示的取决于仪器性能的灵敏度值。3. 如果轧制钢板的标准性技术文件经过协商,允许使用其它灵敏度值。附录3 强制性1. 采用带标志的特性方法检测轧制钢板时,为了调节灵敏度,使用参考试样(RS)。2. 由轧制钢材生产出两种类型的参考试样:扁平和阶梯状扁平参考试样由最大厚度为60mm的钢材生产出,阶梯状参考试样由厚度大于60mm的钢材生产出。扁平参考试样的两个表面的状态应与试验轧制钢板的表面状态相同。阶梯状参考试样的扫描面的状态应与试验轧制钢板的表面状态相同。3. 扁平参考试样的厚度不应与试样轧制钢板的厚度相差10%以上。如果参考试样厚度和试验轧制钢板厚度相同,参考试样中底部信号或传播信号的振幅的平均值应等于或小于试验轧制钢板(包括含经过堆焊修补的面的轧制钢材)中相应信号的振幅,二者之间相差不超过4dB。4. 特定钢材试验规范中规定了阶梯状参考试样与反射器之间的距离,孔深不得超过20mm。5 参考试样应无采用等于由该试样调节的灵敏度水平三倍的灵敏度超声波方法超声波检测出的不连续性。6. 用纵波或横波检测时,参考试样中的人造反射器应以平底孔的形式制作。7. 平底反射器中心与参考试样边缘的距离应为:最大厚度为100mm的试样不小于35mm,厚度大于100mm的试样不小于50mm。8. 特定轧制材料试验规范中规定了平底反射镜的孔深。9. 检测两层轧制钢板时,仅对于镀层,人造反射器应在与镀层和主要镀层结合边界的厚度方向位置对应的深度处制作。10. 用正常波检测时,使用带通钻孔形式的人造反射器的参考试样。特定轧制材料试验规范中规定了插入点与钻孔中心的距离R,mm。试样的长度不得小于(R+100)mm,钻孔中心与试样侧边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11. 在参考试样人造反射器中,检测时应对试验规范或控制手段规范中规定的死区和未控制区的数值进行规定。12. 在每个参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