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完整的说明书和图纸请联系QQ778672454轴盖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 摘 要 本设计分析了轴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提出了合理的成型工艺。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零件冲压成形的方向和模具结构,并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计算,且对模具的设计、工作过程、装配、调试工艺作了阐述。 关键词 翻边模 模具结构 工艺 成形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shaftcup gang diesAbstract:The structural technique of shaftcup accessory is analyzed,and the proper form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The stamping process scheme was determined , have carri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raft parameter ,ascertain its punching forming direction and die structure,die design, working process,and technique for assembly and adjustment are discussedKeywords:flanging die mold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process shaping前言 在冲压生产中,常常将几个单工序冲压过程集中在一副模具中完成,这种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一副模具的同一工位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工序的模具就称为复合模具。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切削)比较,它有以下特点:1)它是无屑加工 被加工的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产生塑性变形不产生切屑,变形中金属产生加工硬化。 2)所用设备是冲床 冲床供给变形所需的力。3)所用的工具是各种形式的冲模 冲模对材料塑性变形加以约束,并直接使材料变成所需的零件。4)所用的原材料多为金属和非金属的板料。冷冲压与其它加工方法比较,在技术上、经济上有许多优点:1)在压床简单冲压下能得到形状复杂的零件而这些零件用其它的方法是不可能或者很难得到的。如汽车驾驶室的车门、顶盖和翼子板这些具有流线型零件。 2)制得的零件一般不进一步加工,可直接用来装配,而且有定精度,具有互换性。3)在耗料不大的情况下。能得到强度高、足够刚性而重量轻、外表光滑美观的零件。4)材料利用率高,一般为70一85。5)生产率高,冲床冲一次一般可得一个零件而冲床一分钟的行程少则几次,多则几百次。同时,毛坯相零件形状规则,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6)冲压零件的质量主要靠冲模保证所以操作方便,要求的工人技术等级不高,便于组织生产。7)在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产品的成本低。冷冲压的缺点是模具要求高、制造复杂、周期长、制造费昂贵因而在小批量生产中受到限制。另外冲压件的精度决定于模具精度如零件的精度要求过高、用冷冲压生产就难以达到。一、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有工件图看,该工件需要内外缘同时翻边,翻边高度为4mm,由计算可知最大翻边高度为Hmax=5.93mm,由此可知设计翻边时可一次翻边完成,无需拉深。由于产品批量较大,不宜采用单一工序生产,且不易保证内外缘的同心度。而用级进模结构复杂。采用复合模可一次完成落料、冲孔、内外缘翻边。 因为该工件是轴对称件,材料厚度仅为1.0mm,冲裁性能较好。为了减少工序数经对该工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查阅有关资料后,可采用复合模一次压制成形。该工艺特点是首先进行落料,再冲孔,最后翻边成形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工件外观乎整、毛刺小、产品质量较高,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经分析,决定设计复合摸来完成此工件的加工。二、 工艺方案的确定计算翻边前是否需要进行拉深,这要核算翻边的变形程度,由模具设计手册查的极限翻边系数:Kmin=0.62,则可只允许的最大翻边高度Hmax为:式中 Hmax最大翻边高度D翻边直径r圆角半径t材料厚度则 =5.93mm零件竖直高度H=4mmHmax=5.93mm所以翻边时可一次翻边成型,无需进行拉深。根据以上分析计算,冲压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是落料、冲孔、内翻边、外翻边。根据以上基本工序,可拟定以下几个冲压工艺方案:方案一:落料、冲孔同步、内翻边与外翻边同步。方案特点是内翻边与外翻边同时进行使模具制造复杂,使冲孔凹模与内外翻边凸凹模做为一体,不但节省材料,也使模具结构紧凑,并提高制造精度。方案二:落料、冲孔、内翻边与外翻边同步。方案特点是:与第一方案相比因落料与冲孔分步进行可进小冲裁力,但降低了冲裁速度。方案三:落料、冲孔同步,内翻边、外翻边分步进行。方案特点是模具制造比较简单,模具使用寿命较高,但精度低。 分析比较以上三种方案,可以看到选用第一种方案比较合理。三、 工艺参数的计算 (一)毛坯的尺寸计算(1)毛坯翻便预制孔的直径d0d0=D-2(H-0.43r-0.72t)式中 D翻边直径(按中线计) (mm);H翻边高度(mm),H=4mm;r竖边与凸缘的圆角半径(mm),r=1.0mm;t料厚(mm),t=1.0mm.D=24mm+1.0mm=25mm则 d0=25-2(4-0.431.0-0.721.0)=19.3mm(2)毛坯的直径D0按等面积原则,用解析法求该工件的毛皮直径D0.可将工件分为圆柱、1/4球环、圆三个简单几何体,他们的面积分别计算如下:A1=d(H-r) =3.1437(4-1) =38.727mmA2=r(d-2r)+4r/2 =3.1413.14(37-21)+41/2 =178.823mmA3=/4(d-2r) =3.14(37-21)/4 =961.16mm 据等面积原则:A=A1+A2+A3=38.727+178.3823+961.16=1179.175mm毛坯的面积 A毛坯=D/4将A1、A2、A3代入上式得:D= =43.55mm (二)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排样时工件之间,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叫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条料的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搭边还可以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便于送料。搭边是废料从节省材料出发,搭边值应愈小愈好。但过小的搭边容易挤进凹模,增加刃口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并且也影响冲裁件的剪切表面质量。一般来说,搭边值是由经验确定的,下表列出了冲裁时常用的最小搭边值。考虑到操作方便及模具结构,故采用单排排样设计。由下表2-1查的搭边值a=1.5,a1=1.5. 表2-1冲裁金属材料条料宽度 b=D0+21.5=43.55+21.5=46.55mm条料送进步距 h=D0+1.5=43.55+1.5=45.05mm 材料利用率计算:(见右图)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图2-1排样图式中: A一个步距内冲裁件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在内)(mm) B条料宽度(mm) S步距(mm)则 =57%分析:由于轴盖冲裁时,产生的结构废料较多,因此轴盖的材料利用率较低。(三)、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1)冲孔力计算F冲=1.3Lt式中 : F冲冲孔力(N); L工件内轮廓周长(mm); t材料厚度(mm),t=1.0mm; 材料抗剪强度(Mpa)由手册查得=300Mpa.L=d0=3.1419.3=60.602mm则 F冲=Ltb=60.6021.0X300 =23.63KN(2)落料力的计算 F落=1.3Lt式中: F落落料力(N) L工件外轮廓周长mm,由于先落料,后翻边,因此落料尺寸为毛坯尺寸43.55,则L=3.1443.55=136.75;则 F落=1.3136.751.0300=53.33KN(3)翻边力的计算 内翻力:F内翻=1.1ts(D-d0)式中 s材料的屈服强度,查手册得s=200Mpa.D翻边直径(mm),D=25mm d0毛坯预制孔直径(mm) d0=19.3mm.则 F内翻=1.13.141200(25-19.3)=3.94KN外翻力: F外翻1.25LtbKF外翻外缘翻边所需的力(N);L弯曲线长度(mm) L=D;t料厚(mm);t=1.0mmb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