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_高永晨.pdf_第1页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_高永晨.pdf_第2页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_高永晨.pdf_第3页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_高永晨.pdf_第4页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_高永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版权所有文责自负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 7 感谢受试学校的领 导 知识最低 83 不同背景的大学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之间均有显 著性差异 本研究为全面把握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有效提高中国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知行合一模式 测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 8 文献标识码 7 基于该理论框架 知行合一模式 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 评的量表 b 4D62 2D XAFF2 6 A XAF 4 4 64 b K4 ADM 0AD X 414 XA 4E4 254 1 简 称 bXXbXX 并在江苏省 W 7 和普通综合性高校的 W8 于 7 7 认为 跨文化交 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 7 建立了金字塔 式跨文化能力模式 塔底是必备的态度 第二层面是知识与理解及技能 且两者是互动关系 第三层面是理想的内在结果 具备了适应性8 B856 FDEGK JFL MJFIHL 达金字塔顶 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我国学者文秋芳 提出由交际能力和跨 文化能力两个板块组成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前者包括语言能力 后 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W 7 和 普通 高校 共发放问卷 78 份 最终有效试卷为 7 W 份 有效回 收率为 83 h 有效受试者的背景信息见表 表 有效受试者情况及百分率 性别所在年级所学专业所在高校 男女大一大二大三缺失大文大理 W 7 普通 W 7 8 8 3 8hWW3 h 3 h 3 h 3 h 分 WWW W7W8 7 3 h 3 h73 hW83 h 3 h W 量表中 个因子的 XDA P 6 1 系数介于 W W 知识系统行为系统 J 知识模块 83 8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73 3 知识模块平均值最低 83 8 W 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了我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以来 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开设该 课程的院校迅速增加 各种外语教学大纲均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作重要任务 提 高了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其次 互联网加速了来自不同语言 另一方面 也说明 高校教育理念8 B856 FDEGK JFL MJFIHL 在本次测评的 7 W 名有效被试者中 男生 W 名 女生 783 q83 8 q 73 3 3 3 P 右半球偏重于音乐 名 但有的学校选修课学生来自不同年级 因而有一年级学生 8 名 和三年级学生 8 名 虽然每个年级的人数不够对称 但本 次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 知识模块的得分是三年级高于一73 8 q8 q q q q q q83 W q 3 年的研究则显示外语专业学生各年级之间未出现显著差异 两次测试 都表明外语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之后在思辨能力上进步不大 文秋芳 7 q q q q q8 q q q73W73W 3 7 3 8 P 而理科类均值只有 73 虽然 文理科大学生均要补上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课 但似乎理科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更 甚 文科类与理科类大学生在意识模块和态度模块上存在的差异恰好证明意识与态度似乎 是一对孪生兄弟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就更具开放性7 年的测试表明外语类学生的思辨技能不仅不低于理工科学生 还稍好于他 们 文秋芳 7 W 7 和 普通 三类高校 其中第一类 W 8 人 第二类 人 不同大学类型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均值和各维度上的平均 值及标准差见表 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 W 7 和 普通 高校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 力总体得分上差异不够明显 但 W 高于 普通 高校 显然 与生源质量有关 C 检验显 示 这三类高校的学生在意识 W 的学生得分高 于 7 和 普通 高校 而 7 的学生得分又高于 普通 高校 表 不同大学类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及各模块水平情况 J q L JJ J7J8J JWJ W83 q q qW qW q8 q7 q qW q8 q8 q W 高校基本上都处于大都市8 B856 FDEGK JFL MJFIHL 分之间的有 人 WW 人 73 7 q83 8 q q83 q qW q q q qW q 看出 有出国经历的学生 他们在跨文化交 际能力 个维度上的各项得分均高于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 独立样本 检验显示 有出国经历与 没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得分和知识不同出国经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及各模块水平情况 J q L JJ J7J8J JWJ 否83 7 q q q7 q q qW q q8 q q q q q7 3 W8 3 7 83W 7 P8 qW q7 q q 是83 7 q 3 8 q 知识最低 83 8 B856 FDEGK JFL MJFIHL 和态度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理科类大学生 不同大学类型方面 W 7 和 普通 高校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总分上没有明显差异 而在知识维度和思辨维度上存在比较 显著的差异 即 W m 7 m 普通 高校 不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方面 四级考试 成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出正相关性 尤其体现在总体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 大文大理的划分比较粗线条 后续研究将进一步予以细化 参考文献 MD F J3 3 G1 5 2 7 1 O 1356 63 D 996 5 L1 D 9P1 1 51 J 3 V4B ADG J2 I E2 J 4D13 7 X 4 T3 3 S4 A 1 1 A0 4 5 F4 1 A 1 A0 4D62 2D 6AFF2 6 A 6AF 4 4 64 3 D 996 5 M a6 3 13 7 883 8 X 4 T3 73 4513 3 G 1 I70N U 2J C O 1356 63 D 9P1 1 51 X 3 OA1 高一虹等3 7 沈鞠明 高永晨3 7 3 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 J 3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 7 文秋芳3 7 FA54D 2D 0ADF1 A0 414 2 A MF1 1200 Z E12 B 4 G AB 45E4 E4 1 4 AB41 83 4D62 2D 6AFF2 6 A 6AF 4 4 64 U AB EI 5I LA E JA54 11411F4 K4 ADM K 13 3 40 3 3 0N D 6 P K Y7W0 I 631 R 1 D 6 4 5 1621141 4 1124 A0 62 K E 4D62 2D 6AFF2 6 K4 6AF 4 4 64 bXX 6A 4E4 E 1 4 6 E X R 3 c 4 P 1 1 A0 4Z F E 4 6A 64 A0 6DA11I 62 I 2D 6AF 4 4 64 4 BD 4D1 DA A14 4D62 2D 4 6 E 1 4 4 DM A A0 4 62 K I A 5 1 6A 4 KA K41 E2 E4 0A2 5 A D 6 6 6 A 0AD 1 46 0 6 1G1 5 2 M 4526 A G E 4 0ADF A0 6 11DAAF 4 6 E 5 4Z D 62DD 62 D 4F4 6 K 413 b 55 A bXX 6A2 5 P4 2D 2D45 PM F4 1 A0 1 D4 E 4 E 4 6 4D D E 54K4 A E E 2 M 4 6 E F 4D 1 0ADE E BAI B M 4D62 2D B D4 411 5 F 4F4 E D 6 6 D E DAED F13 U4M AD51 6A 4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