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如下】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13000字,36页]【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97666224】.bat
TZC7352.12.00(Y Y).dwg
TZC7352.12.01.dwg
TZC7352.12.02.dwg
TZC7352.12.03.dwg
TZC7352.12.04(Y).dwg
TZC7352.12.05(Y).dwg
TZC7352.12.06(Y).dwg
TZC7352.12.07(Y).dwg
任务书!.doc
目 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概述…………………………………………………………………
1.1联轴器的功用…………………………………………………………………………
1.2联轴器的特点…………………………………………………………………………
第二章 选择联轴器的类型 …………………………………………………
2.1联轴器的分类…………………………………………………………………………
2.2 选择联轴器应考虑的因素…………………………………………………………
2.3鼓形齿联轴器的特点…………………………………………………………………
2.4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
第三章 ZWG型鼓形齿联轴器的尺寸给定 …………………………………………
3.1 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3.2 其型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应符合规定………………………………………………
第四章 鼓形齿联轴器的强度…………………………………………………
第五章 CAD/CAM建模及数控编程……………………………………………
5.1走刀轨迹及程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前言
三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最后的学习任务就是毕业设计。
设计就是根据任务书将学习到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应用的过程,也是我们回顾、总结这三年所学知识的过程。前面再加上“毕业”这两字,它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厚板轧机联轴器,这是为了特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尽管设计的难度很大,但掌握相关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正确的方法是我学们专业的学生理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直径轧管机需求增加,其主传动使用联轴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满足该要求的联轴器有十字式万向联轴器和大转矩鼓形齿式联轴器,其中十字式万向联轴器转矩可以达到,但承载冲击性能差、寿命短,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大转矩鼓形齿式联轴器承载冲击性能好,但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高,如果我们采取特殊结构、特殊材料、特殊工艺,那么该联轴器就能够满足大直径轧管机的要求。目前国内轧机用的标准联轴器无法满足要求,只达到需求转递转矩的1/2~1/3,国外联轴器专业制造商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它采用专门的技术,再加上制造难度大,所以价格特别昂贵。一台轧管机需要10套左右,再加上备件外购费用很大。2000年太原重工成功的为φ159轧管机组设计出了大转矩三段弧形齿式联轴器,制造费用只有进口价的1/4~1/5(16.7万元/每套)。
根据设计任务书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整理、综合。然后进行联轴器的选用及计算、齿接触应力、弯曲强度和铰孔螺栓的剪切强度校核。在给定了相关设计零件的尺寸后,用AUTOCAD进行设计和绘制全部零件(内齿圈、端盖、外齿轴套等)的平面图和装配图,并安排合理的技术要求,给出一些匹配零件。最后是零件的CAD/CAM建模及编程。经过以上这些工作之后,联轴器的设计就完成了。
作为一种传动装置的鼓形齿联轴器是由普通直齿联轴器发展演变而来的,鼓形齿联轴器在国外许多先进的工业国家已有种种标准及系列产品,由两个鼓形外齿套与一对直齿内齿齿圈等零件组成。靠内,外齿的啮合传递转矩,并通鼓形外齿套的直齿的内齿圈的轴线摆动(称角向位移)来补偿俩传动轴线的相对偏移。齿长方向的鼓度越大,其角向位移越大,最大达6°,一般使用推荐1°~1.5°,而旧的齿轮联轴器只允许0.5°;从弯曲强度和承载能力来看,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鼓形齿联轴器传递扭矩可提高15~20%。齿长方向的鼓度,使齿对接触情况较好,因此鼓形齿式联轴器有传动能力大、角位移大、传动平稳、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逐步取代直齿联轴器,并广泛用于冶金机械,重型、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传动。
绪论
鼓形齿联轴器,具有结构紧凑、回转半径小、传递转矩大和较大的角向补偿量等特点。其中传递转矩与CL系列直齿联轴器相比提高50%以上,是一种先进的鼓形齿式联轴器。
参考文献
[1] 宋新萍等编,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32篇圆柱齿轮传动.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
[2]《DRUM COUPLINCS》.MALMEDIE TYPE TIX.,2002
[3]《DRUM COUPLINCS》.FLENDER TYPE,2002
[4] 冯辛安,黄玉美,杜君文.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王可,实用机床设计手册.辽宁: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1999
[6] 胡家秀主编,谈向群,谈晓厚,王旭编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金属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5月
[7] 机械工业基础标准情报网 .机械基础零部件联轴器标准手册 .1987,12
[8] 太原重机厂. 联轴器标准,1996
[9] 机械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0] 谢联主编.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和强度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1] 吴轮中主编.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 杨黎明等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13] 王中发主编.实用机械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4] 周明衡主编.联轴器选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15] 花家寿主编.联轴器与离合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1月
[16]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7] 邹家详主编.轧钢机械(第二版).北京:金工业出版社,2000
[18] 戴振东等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致 谢
历时三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在景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现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设计过程中,景老师及时的了解我设计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我解决了不少问题。由于本人对起重机了解不多,实践知识更是不足,钱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我得以按时内完成设计工作。同时,教导我们不管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治学严谨的态度。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景魏老师和其他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设计的圆满和同组其他人员的通力合作也是分不开的,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指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