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自由.doc_第1页
还学生自由.doc_第2页
还学生自由.doc_第3页
还学生自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扬学生的个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片段及反思案例一: 课始,教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459”,学生很熟练的口答出正确的结果,教师很满意,随即将被除数“45”改为“47”让学生看看这下能用口诀直接算吗?答案很显然,于是教师就让学生笔算出结果。这是一位教师为学习新知所做的一次复习铺垫工作。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口算题都能对答如流时又将算式完全大搬家,变为“402”问其答案,学生当即一定无法回答,他们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这正中了老师的意,于是她一边暗喜、一边板书课题,说:“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案例二:1、课伊始,教师不动声色的在黑板上写出两个字“除法”,问学生“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你对除法有哪些认识?”在沉静了一分钟后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许多自己对除法的认识。有的说:“做除法可以想乘法口诀计算”;有的说:“我学过除法竖式”;还有的自傲地问:“你们知道464等于几吗?”这样的问话勾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对新知的渴求。2、这时,教师话锋一转,问:“那么,谁能用你学到的本领自编两道除法算式呢?”(请学生自由编写,师适当板书) 如:459 479 462328 428 575 追问:“都是除法算式,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分开板书呢?从板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极为活跃)教师说明:这些算式中有些是我们的老朋友,有些是陌生的朋友。3、师:请你任意选择一题,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好吗?交流:你能先说说第一、第二行算式的思考过程吗?那么,第三行的算式有人算吗?选择回答,反问:是不是呀?你能肯定你的答案吗?(继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反思: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不厌其烦地诱导学生回答出老师事先预备好的一些问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走向看似“成功”的彼岸。敢问,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没有深入思考的余地、会不会去自己寻求解答问题的策略呢?答案显然:在这里,学生只有机械地记忆、死板地练习。在这里,学生看似有活动,但没有激情;有探索,但没有智慧;有思维,但没有新意;有回答,但没有质疑的能力,教师竟还能乐在其中。而后学生们又在她紧锣密鼓的点拨、追问下,似懂非懂地解答出一些相关问题。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是,面对纷沓而来的课堂、面对灵活多变的孩子,我们的教师显得茫然,就会出现许多教学失衡的现象。课例一中的教师就是如此,她为了引出教案中的标准答案,为了达到她认为的教学效果,一个人唱着全课的主角,自我出题、自己讲解,学生就是一个旁听的观众,可有可无。这一呆板的教法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消耗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许学生不会再异想天开、创造发现了,慢慢的学生也会失去自我、失去应有的个性,更会失去创造的能力。可见,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的创造之树会随之而“凋零”,想象之鸟会“折翅”而不能高飞了。而课例二就屏弃了前者的做法。教学时力争从“思”着手,从“说”开始,以开渠纳百川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认知开端。这样,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激活;也使得师与生在同等的位置上,共同“说唱”,一起学习。同时,教学中时刻紧抓学生的知识切入口,精心设计形式新颖的问答方式,让学生从想象入手、以回忆为基石,寻找有关除法的信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兴奋点始终贯穿其中。而在新课的引入中,没有直入主题的揭示,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去自主探究内存的数学奥秘。这样的课堂,孩子们都学得很高兴,也在不知不觉中到了课的尾声,在理所当然总结全课时,突然有位学生起身而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数学课,要是每节课都如今天那么有趣,多好!”从这稚嫩的声音中,我也顿然感悟到:学生要想真正的学到本领,光靠老师的灌输、老师的解释是无济于事的。老师也只有稍晚点介入,不要以追求“走教案”的形式而拼命地“施教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放有收。这样的课堂才能活而不乱,这样的学生才能活学活用,这样的数学课才能充分体现“活”字的魅力。所以,放手让每位学生在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