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件_第1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件_第2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件_第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件_第4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 聚落 早期人类的定居地 氏族 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 氏族聚落 按血缘关系组成 固定的社会群体 过着定居的生活 是同一祖先的后代 名词解释 聊天节目 朋友 1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为什么建成半地穴式的呢 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你认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会朝哪个方向开门 理由 半坡人为什么要考虑建造这种特点的房屋 动脑筋 河姆渡房屋复原 体会一下 假如你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那个时代 那个地方 为什么要把房屋造那样 瀛瀛 假如我是河姆渡人 我想房子架起来能防潮 上面能通风 因为那地方潮湿 林林 长江如果发水 水可以从下面流走 冬冬 房子下面可以养鸡鸭猪什么的 我去过南方 看见现在还有这样的两层房屋 他们说的有道理吗 请发表你的意见 我敢说说 从刚才对南北两类远古建筑分析 大家能悟出什么道理 1 自然环境的不同 就会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同 南方 水足湿热 适合种水稻 住干栏式房屋 北方 干旱寒冷 适合种粟等旱地作物 住半地穴式房子 2 人类的生产 生活要顺应大自然规律 合理设计 人要适应自然环境 才能生存和发展 西安半坡村遗址文物 据今6000年左右 鱼纹陶盆 人面纹葫芦瓶 河姆渡人制造的陶器底色一般为黑色 称之为黑陶 有什么图案 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同时 这些石器的使用 也说明了半坡人已经由原始的采集 狩猎经济进入到了原始的农耕经济 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 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这些石器都是经过先敲打成型 然后在砺石上蘸水加砂磨光制成的 这种石器光滑平整 比较锐利 它说明半坡居民已进入了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大量骨耜的出土 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推行耜耕技术 经过耜耕的土地 土质结构疏松 肥沃 可以增强耕作效果 提高产量 骨耜是用动物肩胛骨加工制成 用于翻地掘土用的复合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1 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期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妇女从事采集 男子从事渔猎 采集比渔猎有生活的保证 妇女在氏族中居主导地位 血缘世系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 1 这两处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同地方 2 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 兼有饲养 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妇女在长期的采集中发现 有些果实在合适的季节 合适的地点会发芽 长大 结果 由此出现了原始农业 种植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妇女的一大功劳 3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4 都普遍地制作和使用新石器 陶器等等 5 人们共同劳动 共同享用劳动果实 过着平等的生活 1 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2 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 北方严寒多风 半地穴式 南方多雨潮湿 干栏式 3 代表性农作物不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它们分别由河姆渡和半坡人种植 不同的地方 4 陶器制作中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 彩陶 黑陶 5 河姆渡人会挖井 这就可以使他们不一定非要住在靠近河边的地方 生产 生活范围也就不断扩大了 2 半坡人 河姆渡人与北京人比较 有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居住所天然洞穴 盖房居住 讲究布局生活方式集体群居 以氏族为单位聚居 定居生产方式采集 狩猎 农耕 畜牧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食物野兽 果实 粮食 畜类其它无陶器 懂制陶 生产力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 人类社会也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了解我国远古居民的进步及成就之后 你有什么想法 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你说我说 课堂练习与作业 1 距今约七千年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可能吃的主食A 面食B 小米粥C 米饭D 玉米2 对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 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 尝试着培育野生稻 野生狗尾草 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 稻和粟B 发明了弓箭狩猎 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 会建造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D 广泛种植棉花 穿棉布衣服 3 假如坐上时光穿梭机 来到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这里潮湿炎热 你会看到这里的居民都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屋里 A 半地穴式房屋B 干栏式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