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实验讲座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实验讲座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实验讲座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实验讲座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实验讲座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 蚯蚓二 显微镜三 唾液淀粉酶四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观察蚯蚓 目标 1 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2 强化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的观点 1 土壤 2 圆筒 圆柱 稍尖 稍圆 环带3 腹 腹侧 尾 粗糙 中间 固定支撑 节间 湿润 一种观察蚯蚓背孔的方法将活环毛蚓用清水冲洗后放在蜡盘中 使蚯蚓暗色的背面向上 背孔位于背中央节与节之间 约自12 13节间起 直到身体的后端都有背孔 平时背孔紧闭不易见到 实验时 用滴管吸取少量酒精 滴于蚯蚓的背面 由于强烈的刺激 引起背孔开放 即可观察到许多体节的背孔同时喷射出体腔液 有时体腔液的喷射达20厘米高 无眼耳鼻足等器官2 观察蚯蚓的运动蠕动 固定支撑 能 会 摩擦发声 粗糙3 头部 前端 无 无 有前端 触觉 嗅觉 对光反应 适应土壤穴居 实验后 别忘了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中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 在科学分类中 它们属于单向蚓目 身体两侧对称 具有分节现象 没有骨骼 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 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 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 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 繁殖下一代 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 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 开边地龙 广地龙 本草纲目 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 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 昼伏夜出 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 连同泥土一同吞入 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 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 促进农业增产 世界的蚯蚓约有2500多种 我国已记录229种 环毛属 pheretima 广种类多 我国有2000多种 蚯蚓为雌雄同体 但需行异体受精 交配时两条蚯蚓互抱 并分泌黏液使双方的腹面黏住 各排出精子输入对方受精囊内 交配後两个个体分开 形成蚓茧 蚯蚓自蚓茧向後退出 茧前移至第14体节时成熟的卵落入 经过第9 10体节时 受精囊内来自对方的精子逸出 使蚓茧中的卵受精 交配後24小时 蚓茧从蚯蚓的头端脱出 留在土壤中 通常於2 4周後形似成体後微小的幼体自蚓茧钻出 60 90天后性成熟 约一年後发育完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使用导航 认识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 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技能 你好 请点击你所要认识的显微镜的部位 认识显微镜 练习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 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练习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 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有低倍物镜 高倍物镜 油镜三种 练习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安放玻片标本 练习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 反射光线有平面镜 凹面镜两种 练习 镜座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稳定显微镜 练习 镜柱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支持作用 练习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握镜作用 练习 粗调节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又名粗准焦螺旋作用 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大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练习 细调节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又名细准焦螺旋作用 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小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练习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安放镜头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练习 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练习 弹簧夹片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固定玻片标本 练习 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 使光线通过 练习 光圈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 调节通光量 练习 请指出图中标号的名称单击鼠标后 答案将依次出现 1 目镜 2 粗调节器 3 细调节器 4 镜臂 5 物镜 6 镜柱 7 镜座 8 镜筒 9 弹簧夹片 10 载物台 11 光圈 12 反光镜 点击此处进入显微镜使用的学习 使用导航 使用显微镜 1 准备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 略偏左 使镜臂对着身体 镜筒向前 如右图所示 注意事项 next 使用显微镜 1 准备 2 对光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调节器 使低倍镜前端距载物台约1 2厘米的距离 如右图所示 注意事项 next 使用显微镜 2 对光 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 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 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如右图所示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使用显微镜 2 对光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 用弹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如右图所示 3 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使用显微镜 两眼从侧面注视 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 5厘米时停止 如右图所示 3 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2 对光 使用显微镜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 同时转动粗调节器 缓慢上升镜筒 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 再用细调节器调节 如右图所示 3 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2 对光 使用显微镜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 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如上图所示 3 低倍镜观察 4 高倍镜观察 中期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2 对光 使用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 使高倍镜到位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使光照明亮 再微微调节细调节器 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4 高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next 1 准备 2 对光 3 低倍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 5 显微镜复原 4 高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 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 再转动转换器 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并将镜筒下降 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begin 1 准备 2 对光 3 低倍镜观察 使用注意事项 1 取送显微镜时 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轻拿轻放 切勿用一只手斜提 前后摆动 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 揩试目镜 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 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 切勿用手指 手帕 纱布和普通纸擦 返回 next 使用注意事项 3 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 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 4 镜检时 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 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45 以免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5 转动粗 细调节器时 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止机件损伤 调节失灵 返回 next 使用注意事项 6 镜检时 坐姿端正 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 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 两眼须同时睁开 以减少疲劳 7 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 一面使镜筒下降 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 也不能持续转动粗调节器 使镜筒一直上升 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和齿轮脱钩 以致镜筒跌出 返回 next 使用注意事项 8 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 如使用新鲜材料做临时装片 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 切勿让材料 水滴 试剂接触物镜和载物台 如沾上 应立即揩擦干净 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9 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 切勿使用粗调节器 以免压坏标本 损坏物镜 返回 next 使用注意事项 10 高倍镜使用完毕 必须先上升镜筒 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 以免取玻片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11 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的其他部件 以免灰尘掉入镜筒 部件失落或损坏 返回 begin 操作技能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2 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1 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操作技能 1 如何操作使物象更容易找到 如右图所示 在放置载玻片时 使观察对象置于通光孔的中央 因为 通光孔的中央与物镜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调节调节器 就比较容易找到物象 返回 操作技能 2 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在目镜中往往装有一根指针 便于在视野中指出所要观察的对象 如下图所示 指针 若要用指针指在指针下面的一个细胞上 该如何操作 操作技能 2 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方法之一 可以转动目镜 因为 指针是装在目镜之中的 当旋转目镜时 指针也会跟着旋转 旋转之后的指针 可能会指在所需指出的对象上 如图所示 操作技能 2 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方法之二 可以移动装片 使物象移动到指针针尖的部位 如图所示 返回 操作技能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如上图 物象在视野的下方 若要移至中央 则装片应镜臂方向移动 装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操作技能 3 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操作如上图所示 载物台 通光孔 镜臂侧 返回 实验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的影响 2 学会设置对照组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控制变量法 一 实验材料及用具 干淀粉 清水 冰块 碘酒 烧杯 量筒 试管 试管架 滴管 玻璃棒 火柴 酒精灯 石棉网 三角架 铁架台 温度计 二 实验准备 1 收集唾液 用凉开水漱口后 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注意 头部略向前倾 下唇搁在烧杯口上 舌尖抵在上鄂门牙的基部 不久就会有唾液沿着下唇流入烧杯 收集2ml唾液 再稀释到6ml 2 制淀粉糊 取1克淀粉 加100ml清水 搅拌 煮沸制成1 的淀粉糊 冷却 三 实验成功的关键 控制好实验变量本活动变量是唾液淀粉酶和温度 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完全一致 包括淀粉的量 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与时间 四 实验过程 按以下表格内容进行对照实验 注 试管中的物质要振荡摇匀 温度保持37 可用水浴加热 10分钟后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1 2滴碘液 摇匀 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并记录 五 实验现象及原因 六 实验结论 1 液粉淀唾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 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其适宜的温度约37 思考一 1 本实验中 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 答 如果淀粉糊太稠 在有限的唾液及有限的时间内 淀粉很难被完全分解 从而影响效果 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2 实验中 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 不能立即使用 加入唾液溶液后 为什么要在37 的温水中保温 答 制成的淀粉糊如果不冷却直接加唾液 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 实验就不可能成功 而加入唾液后 放在37 的温水中保温 可以提高酶的活性 使催化效果更明显 因唾液淀粉酶在37 与人体内温度相近 催化效果最好 思考二 淀粉酶在消化淀粉时是否还有其它的条件要求 查找一些资料 如果有试着设计实验说明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实验原理 叶绿体含有叶绿体色素 叶绿体色素主要包括有叶绿色a 叶绿色b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其中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 叶绿素b呈现黄绿色 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 叶黄素呈现黄色 可用有机溶剂乙醇 丙酮等将它们提取出来 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绿体色素最简单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混合色素中各个成分物理 化学性质的差别 分别以不同程度分布于两相中 即固定相和流动相 由于它们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分离 四种色素的溶解度高低依次为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实验结果 经几分钟后 观察色素带的分布 最上端为胡萝卜素 扩散最快 其次是叶黄素 再次是叶绿素a 最后是叶绿素b 扩散最慢 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含量依次是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 胡萝卜素 器材和试剂 剪刀 钘钵 漏斗 量筒 带塞大试管 度管 试管架 毛细吸管 长滴管 纱布 分析滤纸 无水酒精 石油醚 石英砂 碳酸钙 天平 角匙 实验三个注意点 1 取材 要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 是因为以便使滤液中含较多的色素 实验教材中选用的是菠菜叶 2 研磨 加入石英钞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 更有效地破坏细胞结构 可用白细河沙 洗净干燥后用 代替 将绿叶放入研钵并加入细河沙和碳酸钙 可先研磨一段时间后加入提取液再迅速 充分研磨 这可使叶绿体完全破裂 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 3 划滤液细线 这是本实验的结果明显清晰的关键 滤液细线必须待第一次完全干燥后才能划第二遍 重复次数可多一些 滤液细线要齐 细 颜色深 其中齐更重要一些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 特别要注意滤液细线一定要处于层析液的上面 否则光合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