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 下 第五单元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 学习目标 1 通过速度课文 能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出中国登山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 通过跳读课文 能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并分析其在文段中的作用 3 通过精读课文 能找出课文中表现队员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的事例 并分析他们最后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 珠穆朗玛峰 是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 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 它高达8844 43米 也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空气稀薄 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 风吹积雪 四溅飞舞 弥漫天际 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风光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踏破冰峰万年雪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贡布 王富洲 屈银华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贡布 藏 王富洲 背景资料 1960年5月 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 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当时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 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 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并发表 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郭超人 1934 2000 高级记者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 陕西分社 四川分社记者 副社长 新华社秘书长 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 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 向顶峰冲刺 西藏十年间 万里神州驯水记 时代的回声 等 1 作者简介 预习检测 缭绕砭骨履践崔巍滞留窒息匍匐养精蓄锐阴霾余暇耸立镶 2 字词认读 记忆 bi n li or o l ji n cu w i zh zh p f x ru m i xi s ng xi ng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 滞留 窒息 匍匐 斩钉截铁 3 词语解释 养足精神 积蓄力量 众人一心 共同努力 勇敢地一直向前 停留不动 呼吸困难 或停止呼吸 爬行 比喻说话 办事果断坚决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 课文 自学方法 速读课文 结合自学检测一 概括课文的主要信息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独学 交流 展示 教师点拨 自学时间 10分钟 自学要求 指名学生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 老师可作补充 通过速度课文 能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出中国登山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学习目标一 速读课文 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 如起提示和概括性作用的关键词句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 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3 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自学检测一 本文写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巅的壮举 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登顶过程中 登山队员在体力衰弱的情形下 承受着寒冷 黑夜和缺氧对生命的严峻考验 完成了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壮举 2 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 登山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1 寒冷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 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2 黑夜 黑夜 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 山上山下一片漆黑 只有点点星光在天空闪耀 3 缺氧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 王富洲 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 遇到三大困难 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 最后冲刺 登上 第二台阶 迎接黑夜和缺氧的挑战 刘连满决定留下自己的氧气 三位登山队员在前进道路上的搏斗 最后阶段的无氧攀登 最终到达顶峰 提示 3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 5月24日上午9时 登山队员王富洲 刘连满 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 两个多小时后 著名的 第二台阶 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 冒着严寒 花了五个多小时 用搭人梯的方式 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 第二台阶 这时 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 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 艰难向前行进 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 刘连满反应最强烈 为了争取时间 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 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 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 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 并留下短信 与此同时 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 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 辨认路途 艰难前进 到8830米 氧气全部用完 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 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 示例 自学指导二 自学内容 课文 自学方法 跳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独学 对学 小组交流 自学时间 10分钟 自学要求 勾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并分析其在文段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二 通过跳读课文 能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并分析其在文段中的作用 找出文中对环境的描写 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1 文中对登山过程恶劣 危险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 请跳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来 2 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 还不时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试找出来 3 课文中这些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学检测二 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 第3段 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第5段 天色开始黑下来 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第9段 脚下的雪坡变得愈来愈陡 也愈来愈滑 第16段 夜色浓重 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 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第17段 1 文中对登山过程恶劣 危险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 请跳读课文 从文中找出来 阳光灿烂 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 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第1段 夜更深沉 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第18段 举目四望 朦胧的夜色中 珠穆朗玛峰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 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现在 他们三人头上 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第23段 2 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 还不时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试找出来 3 课文中这些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一是尽力渲染自然环境的恶劣 烘托登山英雄的大无畏气概 二是不时用闲笔描写出珠峰的景色的美丽 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自学指导三 自学内容 课文 自学方法 精读课文 小组合作 探究 自学时间 12分钟 自学要求 找出课文中表现队员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的事例 并分析他们最后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 学习目标二 通过精读课文 能找出课文中表现队员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的事例 并分析他们最后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 精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表现队员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的事例 并分析他们最后能够登顶成功的原因 1 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2 三名队员最后能够登顶成功 从文章来看 你觉得靠的是什么 自学检测三 1 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 第二台阶 的过程 二是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这个 第二台阶 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 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 详写征服 第二台阶 的过程更能表现攀登的困难和危险 更能体现队员们的坚强意志 团结协作精神和大无畏精神 2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四名英雄征服 第二台阶 的过程 a 他遇到的困难也就是其他队员遇到的困难 虚弱 寒冷 黑夜 缺氧 b 他的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貌 意志 毅力 团结 牺牲等 c 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 用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 d 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刘连满最后并没有登上珠峰 作者为什么花大笔墨写他 作者是不是有点轻重不分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三件事 甘当人梯 放弃登顶 留下氧气 王连满是一个默默奉献 顾全大局 勇于牺牲 意志顽强的人 王连满用人梯的方法帮助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为保集体登顶成功 主动放弃登顶 宁可牺牲也要留下氧气给下撤的队友 王连满为全队成功登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 4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 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 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成功登顶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5 三名队员最后能够登顶成功 从文章来看 你觉得靠的是什么 文章表现的不只是三人登山的胜利 或只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 也不只是这次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 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 靠的是顽强坚韧的意志 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 拓展延伸 四位队员登顶的壮举震撼了我们 也感动了中国 你能为英雄们写一段颁奖词来抒发对他们的赞颂之情吗 示例 刘连满的颁奖词你甘为人梯 用颤抖的双腿承载起同伴登顶的梦想 你心系队友 宁愿忍受窒息的痛苦 生死关头 毅然将氧气筒放回 留给同伴生的希望 你写下寥寥数语的短信 却饱含着你拳拳的爱国之心 你虽痛失登上地球之巅的荣光 却感动了天地 无愧于祖国 登山英雄刘连满 好样的 资料补充 50多年间 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登山者踏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 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 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 两人遇难 3人失踪 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 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 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 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 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你怎么看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 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 都可能酿成悲剧 热爱登山的人 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 可是 真正的登山者 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 相反 他们会尽一切可能 避免危险的发生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 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其间有成功的欣喜 也有失败的悲壮 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 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我们应不断武装自己 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 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 珠峰 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 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胜境 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 重温往事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 更远 让我们学习登山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