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456614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7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28
上传人:带****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西
IP属地:江西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微波技术与天线
- 资源描述:
-
第一章
1-1解: f=9375MHz, , 此传输线为长线。
1-2解: f=150kHz, ,此传输线为短线。
1-3答: 当频率很高,传输线的长度与所传电磁波的波长相当时,低频时忽略的各种现象与效应,通过沿导体线分布在每一点的损耗电阻,电感,电容和漏电导表现出来,影响传输线上每一点的电磁波传播,故称其为分布参数。用表示,分别称其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的分布电阻,分布电感,分布电容和分布电导。
1-4 解: 特性阻抗
f=50Hz X1=ωL1=2π5016.6510-9Ω/cm=5.2310-6Ω/cm
B1=ωC1=2π500.6661010-12=2.0910-9S/cm
1-5 解: ∵
将 代入
1-6 解: ∵ZL=Z0 ∴
1-7 解:
由 得
由
得
1-8 解: (a)
(b)
(c)
(d)
1-9 解:
1-10 解:
∴
1-11 解: 短路线输入阻抗
开路线输入阻抗
a)
b)
c)
d)
1-12 解:
1-13 解: 表1-4
短路线长度
0.182λ
0.25λ
0.15λ
0.62λ
输入阻抗
j2.2
∞
j1.38
j0.94
输入导纳
-j0.46
0
-j0.024
-j1.06
1-14 解: 表1-5
开路线长度
0.1λ
0.19λ
0.37λ
0.48λ
输入阻抗
-j1.38
-j0.4
j0.94
j7.9
输入导纳
j0.73
j2.5
-j1.06
-j0.13
1-15 解: 表1-6
负载阻抗
0.3+j1.3
0.5-j1.6
3
0.25
0.45-j1.2
-j2.0
驻波比
ρ
9.16
1.86
3
4
5.7
∞
反射系数
0.8
0.3
0.5
0.6
0.7
1
1-16 解: 表1-7
负载阻抗
0.8+j
0.3-j1.1
∞
j1.0
1.0
6+j3
输入阻抗
0.488-j0.61
0.23+j0.85
0
-j1
1
0.13-j0.067
输入阻抗(Ω)
24.4-j30.5
11.5+j42.3
0
-j50
50
6.67-j3.33
1-17 解:
1-18 解:
用公式求
用圆图求
短路分支线的接入位置 d=0.016λ时
最短分支线长度为 l=0.174λ
1-19 解:
由圆图求得
1-20 解:
∴
1-21 解:
并联支节输入导纳
此时 (纯电阻)
变换段特性阻抗
1-22 解:
由 得
由 得
1-23 解: 原电路的等效电路为
由 得
向负载方向等效(沿等图)0.25电长度
得 则
由 得
由负载方向等效0.125电长度(沿等图)得
1-24 答: 对导行传输模式的求解还可采用横向分量的辅助标位函数法。将横向电场或磁场用标位函数的梯度表示。该标位函数可用纵向分布函数U(z).I(z)及横向分布函数表示。对应横向电场与横向磁场的纵向分布函数U(z).I(z)具有电压与电流的量纲,故称其为对应导行模式的模式电压与模式电流。其满足的传输线方程为
无论TE波还是TM波,其模式电流电压满足的传输线方程与长线方程一样。故称其为广义传输线方程。
1-25 答: 导行波不能在导波系统中传输时所对应的最低频率称为截止频率,该频率所确定的波长称为截止波长
当 时,波被截止,不能传播; 当 时,波可以传播。
1-26 答: 当波截止时, ; 当波传播时,。
一为衰减波,无法传播;一为传输波,可以沿导波装置传播。
1-27 答: 当电磁波在导波系统中的传播相速与频率有关时,不同频率的波同时沿该导波装置传输时,等相位面移动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故该现象为“色散”。
1-28 答: 对比自由空间均匀平面波的波阻抗定义,定义波导的波阻抗为
,且Et,Ht与传播方向满足右手定则
1-29 解:
由 得
1-30 解:
1-31 证: ∵
∴
1-32 解:
由 得
1-33 解: 高次模TM波有
不传播
TE模 可以传播
可以传播
不能传播
不传播
可以传播TEM TE11 TE21波型
1-34 解:
1-35 解: (1) 由 可知 时
∴
(2) 时 ∴
1-36 解: t/b=0.05, W/b=0.7 查图1-51(a)得
代入式(1-68a)计算得
由
得
∴
1-37 解: 由式(1-72)可求 A=2.99>1.52
∴ W=0.32mm
1-38 解: 由 可知
1-39 答:耦合传输线在偶模激励时,单位长度的偶模分布阻抗与导纳之比的开方定义为。同理,奇模激励时,单位长度的奇模分布阻抗与导纳之比的开方定义为奇模特性阻抗,即。将偶模特性阻抗与偶模相连与单位长电容表示时,所得分布电容称为偶模电容,用表示即同理将奇模特性阻抗用奇模相连与单位长电容表示时,所得分布电容称为奇模电容,用表示,即
1-40 解: 查图1-57得
s/b=0.03 W/b=0.7
∴ s=0.06mm W=1.4mm
1-41 解: 由图1-57得 s/b=0.12 s=0.72mm; W/b=1.36 W=8.16mm
1-42 解: 由图1-60可查得
∴
1-43 解: s/h=0.5 W/h=1 由图1-60可查得
第二章
2-1 答: 将微波元件等效为网络进行分析,就是用等效电路网络参数代替原微波元件对原系统的影响。它可将复杂的场分析变成简单易行的路分析,为复杂的微波系统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分析工具。
2-2 答: 波导等效为双线的等效条件是两者的传输功率相等,由于模式电压,电流不唯一,导致等效特性阻抗,等效输入阻抗也不唯一,而归一化阻抗仅由反射系数确定,反射系数是可唯一测量的微波参量。因而归一化阻抗也是唯一可确定的物理量。故引入归一化阻抗的概念。
2-3 答: 归一化电压与电流和不归一电压U,电流I所表示的功率要相等,由此可得的定义为
的量纲相同,均为。故也称其为归一化功率波
2-4 答: (a) 由 得
(b) 由 得
(c) 由 得
(d) 由 传输线方程已知终端条件的解双曲函数的形式,将,代入得
即
当 时
(e) 将 代入(d)中解 可得
2-5 解: (a)
(b)
2-6 解: (a)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 得
即
(b)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 得 ∴
(c)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 得
∴
2-7 证: 由 ①
②
将 代入 ② 得
∴
2-8 证: 由 ①
②
将 代入②得
即 代入①有
2-9 证: 由互易时 det[A]=1 可得
即 且
2-10 证: ∵ 且
∴
2-11 解: 设波节处的参考面为 则
将参照面内移到
∴ 由对称性可知
由无耗网络的性质可知
∴
∴
2-12 解: 插入相移
插入衰减
电压传输系数
输入驻波比
2-13 解: 由 可知
由 可得 即
由 得
2-14 解: 插入驻波比 即为输入驻波比
即
∴
2-15 解:
2-16 解: 内移 外移 不动
∴
由 也可求得 其中
2-17 解: 代入式 (2-44a)可得
∴
由 可知该网络是互易有耗的
第三章
3-1 解: ①电容膜片
对称电容膜片引入导纳
由 得
位于导纳圆图上对应电刻度为0.375处,沿等图向电源方向等效到
1-j0.7处(0.348)得
则 即
∴
②电感膜片
对称电感膜片引入导纳
将等效到1+j0.7处(0.153)得
则
∴
3-2 解: 由 f=3GHz 得
介质套筒中相波长 特性阻抗设为 则
由 得
∴
3-3 解: 设变换段特性阻抗为,则
∴
∴
3-4 解:
由 得
∴
3-5 解: 由式(1-72)可得
∴ W=4.3mm (式(1-73))
3-6 解: (1) 必须得落在辅助圆上
即 此时 感性
此时
(2) 由 得
解得
∴ 容性 感性
3-7 解: 在匹配禁区中,要匹配必须走出匹配禁区。即长度为l的传输线至少要使
即 解之有
当
3-8 解: 若 则在辅助圆下半圆上,经λ/4等效至圆上半圆,则螺钉提供容纳无法使其匹配
3-9 解: 由(3-16)式,当N=2时,代入(3-19)式得
由 得
得
对 段
对 段
要求
实际 由
不能满足频带要求
3-10 解:
C(dB)
D(dB)
(dB)
(mw)
(mw)
3
25
22
50mw
0.316mw
6
30
24
25mw
0.1mw
10
30
20
10mw
0.1mw
3-11 解: 由
得
3-12 解:
∴
=
3-13 解: 由式(3-46b)可知 串联组合的耦合器C与K的关系
解之可得 取k=0.294( 弱耦合)
3-14 解: 每只耦合器的
两只串联组合后的S参数为
∴
对第一组耦合器
可求出
加到第二组耦合器输入端的信号为
由 可得
∴
3-15 解: 如图所示
3-16 解:该3dB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的S参数为
由 得
∴
∴
3-17 解: 将3dB不变阻分支定向耦合器的S参数矩阵参考面外移,则新的S参数矩阵为
2,3端口短路,即
即
∴
∴
4端口有输出,,构成一线性移相器
3-18 证: 设互易,无耗的三端口网络的S参数为
由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若2,3端口匹配,则有
代入②,③式得
两式相减得
代入⑥式得 ∴
代入①式得 即1端口不匹配
∴无耗互易的三端口网络,三个端口不能同时实现匹配。
3-19 解: 由 得
∴
隔离电阻
∵
∴
3-20 解: 由 得
∴
3-21 证: 由图示可知
代入 得
由 可得
得证
3-22 解: 由
(1) 将 代入得 (1,2,4端接匹配源)
∴
(2) 将 代入得 (1,2,3端接匹配源)
∴
(3) 将 代入 (3,4端接匹配源)
∴
(4) 将 代入 (2,3,4端接匹配源)
∴
(5) 将 代入 (1,2端接匹配源)
∴
(6) 将 代入 (1,2端接匹配源,相差180度)
∴
3-23 解: 1)当发射机工作时,理想情况下接1,2臂时放电盒理想电离,瞬间形成一理想电短路面,此时有
由
由 得
将 代入得
发射机功率全部到达天线输出
2) 接收机工作时,天线接收到信号经第一个匹配双T 1,2臂到达第二个匹配双T及 1 2臂分别用表示
则由 可得
则
代入 得
天线接收及功率全部到达接收机。
3-24 解: 特点:微波谐振器(腔)是用电壁和磁壁封闭的空腔,是一分布参数系统。具有多谐,多模性;其谐振特性参数为谐振波长,品质因数及等效电导G;其分析方法也不同于等长参数谐振电路。
3-25 答: W---谐振器内的储能 ---谐振器的损耗功率
仅由谐振器(腔)内部自身的损耗功率定义的品质因数称为固有品质因数,用表示 且
考虑外部其他等效负载吸收功率时的品质因数,称为有载品质因数,用表示,且
3-26 解: 由开路电容为1.5PF可得开路端缩短长度
即 ∴
由 可得
3-27 解: 由谐振条件式(3-103) 可得
,,
∴
3-28 解 : 由
将 代入可得 ,
由 f=12GHz 可知
3-29 答:书P177 3-30 答:书P177 3-31 答:书P185 3-32 答:略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