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造创新人格 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提高学生素质;创设构思情境,唤醒学生情感;命题关注作者,拓展思维空间。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启发性,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人格 写作能力作文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作文就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现,因而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任务艰巨。因为写作既是丰富的精神劳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学生学习了写作知识,掌握了写作技巧,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它还与学生的思想、品质,特别是创新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肩负着完善学生思维、塑造学生创新人格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塑造创新人格,提高学生素质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比较偏重经历、体验再现,忽略想象力表现,使创新思维受到压制与挫伤;在经历、体验的再现训练中,表达内容程式化,使学生真实性表达受阻或变异。另外,学生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善于模仿,但教学中如果让思维长期单纯地停留在一般的模仿上,那也是十分有害的。学生在构思时缺乏创新,无法获得积极的写作动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思维品质,也无法培养自主精神,更别说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要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人是知识创新与发展的生命之源,诚如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美育等教学所应重视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鲜明的思想性优势,“文、道”并重,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加强德育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关于社会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的中学生对社会生活了解的少,参加的更少,有些功夫是在写作之外的,其中包括社会知识的传授,这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是重要的,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必要的。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实现教育的要旨,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要把学生的眼光锁在狭小的学业天地之中,而应该促进学生独立地、自信地审视周围环境、人生大舞台,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在创新活动中学会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激发起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火花,产生优秀的创新佳作,从而最终造就创造性的人格。二、创设构思情境,唤醒学生情感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单一阻碍了创新人格的培养,使学生不爱说、不敢说,影响说、写能力的提高。有时候,教师的“导”成了束缚思维的缰绳,无法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不能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教师不适当不到位的指导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导致学生失去创新的欲望,创新意识会被扼止于萌动之中。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面对大多数学生提笔就头痛这个实际状况,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表现为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健康积极的写作心态,进而产生写作欲望,要做到这一点,语文老师就应以敏捷的文思、充沛的感情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古人也曾这样说:“启其蒙而引其趣”,下面谈两点做法:1、善于“说戏”,创设情境,情感牵引。就整个中学生阶段发展的一般特点而言,中学生的情绪高亢清冽,充满热情和激情。但就某一个具体的时间来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呈波浪性起伏运动状态的。这种心态运动现象对写作影响极大。中学生的写作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写作的作者心理往往处于一个亢奋状态,心潮难平,不吐不快。而被动写作就不同了,教师给学生一个作文题,学生常常是见到文题,心情平静,心理并未进入亢奋态。在这个时候,教师不顾学生心态,要求不误,岂不是缘木求鱼吗?而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肩负起“导演”的责任,善于“说戏”,创设情境,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上抛下一块巨石,激荡起翻腾的浪花,使学生心理由平静跃入亢奋。“情感牵引”会使学生奋笔疾书,写成佳篇。2、外物刺激,打动心理,唤起情感。中学生的心态,如同一块富有弹性的土地。刺激力越大,反弹作用就越明显。为了使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处于亢奋状态,外物刺激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点拨方法。现代画家郑板桥在他的题画中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月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之所以“遂有画意”(创作进入亢奋状态),是因为清秋竹影(外物)刺激的结果。大自然飘摇的竹影不仅激发了画家将具体形象渲染于纸上,而且清秋这一时令与环境也使画家在挥洒之中寓竹子以清高峭拔孤傲的精神。作画如此,写作亦然。借用外物刺激中学生的亢奋的写作欲,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学生见到命题作文的题目时有可能搜肠刮肚觉得无话可写。这时,教师搬用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情景物来打动学生,使学生平静懈怠困倦的心态发生变化,形成波澜起伏的写作欲望。最后将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欲望转化为写作实践,在写作实践中,又必然要有意识地重审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情景物。所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情境式”作文教学通过改进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强调将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或社会生活的某个场景之中,构造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实践证明,“情境式”作文教学因为优化了学生的写作环境,符合中学生写作心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和质量。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情感处于精神主体的深层,也是写作最根本的动力。创设构思情境,唤醒学生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冲动,形成最富有创造力的心态。三、命题关注作者,拓展思维空间确立好的命题就是以作者为中心,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认识,去想象,强调发挥个人的意志能力和创造性。不是作者围绕题目转,而是在命题中首先确立作者在成文过程中的精神主体地位。作文教学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似乎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命题,多为老生常谈,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者硬要学生写并不熟悉的题材,期待发表迎合某种意图的话。这类命题把作者视为消极受命作文的被动物,造成学生文思胶滞阻塞,总是感到手束缚、手限制的痛苦。在追求和探索学生主体性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看到,主体在“导演”的引发下,满积满贮着充沛的情绪和丰富的意象,而好的命题如挖开了“泄洪口”,心灵的束缚一旦解开就有了创造性思维的高度活泼,高度自由,就会形成一般强烈的、不可遏止的写作冲动。这时文思恰如涨潮般涌上心头,溢于笔端,就会感到左右逢源、意趣横生、松快灵便,手不暇书。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突出“为自己写作”的教学理念。在民主化思潮的影响下,各国教育者都认识到,写作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独立创造的行为。美国在其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提出的建议是:“应鼓励学生对各种目的的写作充满信心,建立自己鲜明的具有独创性的写作风格”,澳大利亚教学大纲也提出让学生写作有信心。美国鼓励学生利用写日记、描写周围世界、描写个人经历来“为自己写作”,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从2000年上半年起,南京师大附中进行了一项作文教学改革加大学生自由作文的比例,在命题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上拓展学生的想像力,注重作文效率。据“反作文”作文教学的领军人物王栋生介绍:“所谓反作文,只不过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提法,以期引起学生注意,给学生心灵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反作文”教学的路子尽可能让学生有自由与作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写作兴趣,“先放开,再规范”。实践证明,此改革行之有效,学生能无所顾忌写出他们想写的文章,大部分学生不再怕做作文了。我们主张大范围命题,再给学生一定“自由权”。例如,在教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为了激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我们根据书信体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了脍炙人口的傅雷家书,并提出命题要求:写我的感激,我的期待,我的发现,以及对书的评价。结果,佳作迭出,令人鼓舞。是傅雷美而流畅的文笔,真挚美好、热烈的情感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感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切实体会到祖国在心中的崇高位置。一位同学动情地写道:“对祖国要有傅雷那样的真挚赤诚的情感,对事业要像傅雷那样做事,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这正是巴甫洛夫对青年的期待。从命题方面考察,一般的提供材料作文,总是以材料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材料说。所谓多角度,运用发散性思维,无非是材料的周围寻找最佳切入点,选择最新的联想思路。现在,我们的做法是以作者为中心,对材料进行辐射式的选择;可以整体入手,可以局部分析;可以赏析,可以评议;可论内容,可谈形式,可以写评论,可以写感想。总之,是把作者的精神主题置于轴心地位,大大提高了心灵活动的自由度。意识到精神的主体性,就会意识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巨大能动性,主体力量就有可能发挥到非常辉煌的程度。再看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学习老王和品质等一组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时,我们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自画像。为了落实写作要求,做了如下设计:先比较阅读这两篇课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后补充介绍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旨在让学生了解“普通人”与“伟人”的关系,供写作人物传记时比较。利用多媒体展示贝多芬肖像时,朗读了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中对贝多芬进行肖像描写的一段话,让学生从铿锵有力的话语中,进一步感受肖像所透出的愤怒、渴望和决不向命运屈服的情感。继而又播放了命运交响曲第一章。旋律、肖像、回忆,把学生带入一种高昂激越的情景。他们似乎看到伟大的音乐家与命运搏斗,把美和希望带给人们的情境。视觉的、听觉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虽然他们写自己的体会却是由课堂创造的情境所给予的奋发、拼搏精神,习作洋洋洒洒,透露着真挚强烈的追求理想的愿望,真是令人欣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主体性,把作文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开阔学生作文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自我激励和超越,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把作文教学过程变成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护理
- 短视频直播带货专业化运营知识培训课件(30P)
-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 护理团队建设报告
-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 保健品会销实战策略
- 园林类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将相和》教学设计
- 班组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虎符铜砭刮痧课件
- 数字媒体对人际亲密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税务审计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海洋牧场装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麻醉镇静药与阿片类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解析版)
- 病理学课件-炎症的机制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新)附答案详解
- 2025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稳住幸福高血压健康讲座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政治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