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超声波除人体结石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海水奔腾b一江春水向东流c星光闪烁d春风拂面3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2h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800cm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关于水珠的形成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a凝华,放热b液化,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5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水中倒影b模似望远镜c手影d变形的太阳7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8在神十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球上的“倒影”是虚像b“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王亚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拍摄此图片的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直线传播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第15s时v甲=v乙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12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3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14“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是的,哈气手背是的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加快,且需(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并且(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15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16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其中雾是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填物态变化名称);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我国少数城市已经将pm2.5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现了人文关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的颗粒物,(填单位名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17说到火车,多年来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便是火车在行驶中那不绝于耳的“咣当、咣当”的声音,以及冒着浓烟的蒸汽机或柴油机发出的轰鸣声为了环保,早期在铁路旁树立如图所示的隔声墙,现在在沪宁线上铺设的303公里的一根超长无缝线路,为铁路电气化的动车组解决了噪声问题(1)火车的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噪声,经常会超过100db,噪声的主要来源是铁轨的振动和机器排气口的空气振动,隔声墙是在控制噪声,靠近铁路的房屋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是利用的原理来减弱噪声的(2)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以减少火车的振动这是通过控制的办法减少噪声18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19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冰盖(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2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热量(选填“吸收”后“放出”)21校后的小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夏天雨后的小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2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装置,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某刻度线是的(填“运动”或“静止”)23如图是一兴趣小组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三、解答题24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c)中秒表的读数是s25(1)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射入水中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6如图所示是小明家阁楼示意图,其中mn是一面带平面镜的墙壁,s为阁楼上一电灯,请通过作图的方法画出在地板a处看到电灯的光路图(a为人眼)27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2)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实验,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a、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像的大小可能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接着小明利用上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挡板缝隙长/cm实验次数挡板与小孔的距离/cm像的大小/cm61562103315294595104.5615312751281069154要验证猜想a,应选择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得出实验结论是:(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4)小明在进行实验评价时,发现受所用器材的限制,上述影响像的大小因素还缺少一项,它是小明对此因素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原有器材进行的改进方案是,具体探究步骤为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3)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29如图a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较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2345678910水温/92939495969798999999(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b中的(填“甲”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4)根据记录在图c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图象(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6)在图d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1atm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 质沸 点酒 精78水100煤 油1503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眼睛应该在棋子(a/b)这一侧观察白纸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在一倍焦距内时,如图乙,为了观察像的情况,眼睛应(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它们所成的像的共同点是31近年来,我市区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超声波除人体结石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比速度要小,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a、在天宫一号,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的发声体都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c、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人们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色以及声与能量的相关的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的考查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海水奔腾b一江春水向东流c星光闪烁d春风拂面【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解答】解:a、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星光闪烁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d、春风拂面,是空气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3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2h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800cm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地球自转一周是一个昼夜,共24h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实际;d、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关于水珠的形成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a凝华,放热b液化,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放出热量【解答】解:日落以后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气温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在甲壳虫背上液化形成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5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1)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2)温度都等于或高于2443o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3)当温度高于1064.6而低于2443.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熔点的知识,知道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水中倒影b模似望远镜c手影d变形的太阳【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模似望远镜属于光的折射;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变形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c【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7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考点】物体的颜色;漫反射;光的折射规律;红外线【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属于光的折射;(3)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4)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解答】解:a、泸州市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但是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各个角落里的观众都能够看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漫反射以及红外线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8在神十上,王亚平利用水袋和金属圈做成了一个水膜,加水后形成水球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球上的“倒影”是虚像b“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王亚平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拍摄此图片的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透镜及其应用;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照相机、摄像机都是利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解答】解:ab、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此看到的倒影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结果,故a错误,b正确;c、王亚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故c正确;d、摄像机镜头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直线传播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4)物体在水中的倒影响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其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位置不变,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正确b、“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引起的,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正确d、“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是以水面为平面镜,物体相对于水面所成的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的折射现象、物态变化的区分、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等,在平时学习中练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第15s时v甲=v乙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物体在15s末相遇,此时甲处于静止状态,乙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此时甲处于静止状态,乙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定义【解答】解: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c【点评】实验题是2016届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12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探测器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照相机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如图,像逐渐变小,说明小行星和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和像的距离逐渐变小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这条结论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3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响度,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空气【考点】回声;响度【专题】实验探究题;类比法【分析】解决此题要类比光的反射、凹面镜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知道“聚音伞”实际是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响度,此处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解答】解:声音在传播时,以波的形式以声源为球心向四周空间传播,声音的能量很快分散开,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但根据光反射现象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类比,声音在反射时也能会聚,使其能量集中,则在能量集中处听到声音的响度便大了;由于a、b两间只能空气而没有液体或固体,因而传声的介质是空气;故答案为:反射;响度;空气【点评】用类比法研究物理现象是物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除会类比外还应学会用对比法14“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是凉的,哈气手背是暖的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蒸发加快,且需吸热(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并且放热(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从吹气加快蒸发、哈气热量传递两种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气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的内容也要考虑【解答】解:吹气加快了手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手背上水分的蒸发,从手背上吸收了大量的热,所以感觉凉哈气是高温水蒸气对温度较低的手进行的热传递现象,所以手感觉暖水蒸气变成液态,叫液化,放热故答案为:凉,暖,蒸发,吸热,液化,放热【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蒸发和热传递及液化现象的掌握情况15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受热均匀【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冰的熔点为0,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熔化;在熔化实验中,我们常采用水浴法给物质加热,这是为了使其受热更均匀【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图中没有酒精灯,但因为冰的熔点为0,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熔化,因此是可行的;乙图中将试管放在水中进行加热,这种方法称为水浴法,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故答案为:可行;受热均匀【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实验中的不同加热方式,这是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用到的方法,是我们应该熟知的16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其中雾是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填物态变化名称);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我国少数城市已经将pm2.5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现了人文关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填单位名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解答】解: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雾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答案为:液化;微米【点评】此题通过雾霾天气考查了液化和微米的应用,同学们要对生活中常见的恶劣天气有气认识,要保护环境17说到火车,多年来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便是火车在行驶中那不绝于耳的“咣当、咣当”的声音,以及冒着浓烟的蒸汽机或柴油机发出的轰鸣声为了环保,早期在铁路旁树立如图所示的隔声墙,现在在沪宁线上铺设的303公里的一根超长无缝线路,为铁路电气化的动车组解决了噪声问题(1)火车的运行会带来很大的噪声,经常会超过100db,噪声的主要来源是铁轨的振动和机器排气口的空气振动,隔声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靠近铁路的房屋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是利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理来减弱噪声的(2)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以减少火车的振动这是通过控制声源的办法减少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发生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靠近铁路的房屋采用双层真空玻璃窗是利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理来减弱噪声的;(2)采用无缝铁轨和电动机动力,以减少火车的振动这是通过控制声源的办法来减少噪声的故答案为:声音传播规程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源【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82009年7月22日上午,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我国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能见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三种简便方法方法一: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如图甲所示,这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方法二: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如图乙所示,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小孔成像原理;方法三:如图丙所示,用啤酒瓶底观看日食,啤酒瓶底可以吸收(挡住)一些色光,避免强光伤害眼睛【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物体的颜色【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学的基础知识在观察日食现象时的应用,包括平面镜可以成像,小孔可以成像,透明物体可以吸收一部分光【解答】解:(1)盆中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像,可以看到日食的像;(2)两手手指的缝隙相当于小孔,利用小孔成像可以看到日食的像;(3)啤酒瓶底是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它可以吸收一部分光,透过的光的强度大大减弱,可以看到日食的像故答案为:平面镜;小孔;吸收(或挡住)【点评】直接观察日食可能使眼睛受伤,所以采用光学成像的办法,使成的像暗一些,这样保护眼睛,19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冰盖熔化(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反射(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晶体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还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质的界面要发生反射【解答】解: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温度比较高,高于岩浆所有矿物质的熔点所以矿物质呈液态,由于温度降低,达到了矿物质的凝固点,所以发生凝固哪种矿物质的凝固点高哪种先凝固;温度继续下降,才能凝固的矿物质凝固点就是低的所以第一个空是“降低”冰是固态,由于遇到高温的岩浆,冰从中吸热熔化成水故第二个空是“熔化”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质的界面要发生反射所以遇到灰尘会反射太阳光被挡住,所以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故答案为:降低、熔化、反射【点评】本题涉及到的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从实际的问题中找到里面所包含的物质知识有一定难度是一道好题2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选填“吸收”后“放出”)【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答案为:凝华;放出【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1校后的小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缘故夏天雨后的小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两种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都是虚像;(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水中筷子变弯、水池变浅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3)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称为光的色散现象,彩虹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解答】解:(1)校后的小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人的虚像;(2)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故答案为:镜面;虚像;折射;色散【点评】本题由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考查了学生对热学和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2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装置,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某刻度线是运动的(填“运动”或“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日晷是一处古代记录时间的装置,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在判断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某刻度线的运动情况时,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怎样运动【解答】解: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装置,类似于今天的钟表;从早晨到中午,影子和日晷的盘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时间; 运动【点评】本题让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记录时间的装置日晷同时还需要知道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3如图是一兴趣小组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焦点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右(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倒立(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要使灯泡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可以从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利用光路可逆来考虑解决(2)原来的成为平行光时灯泡与镜头的距离(焦距),现在要作为幻灯机使用,此时物距(ab与df间的距离)要大于焦距,由此可以确定套筒的移动方向(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实像都是倒立的【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即焦点因此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要使灯丝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就要把小灯泡的灯丝置于该凸透镜的焦点处(2)当作为手电筒使用时,灯泡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等于焦距,现在要作为幻灯机使用,此时幻灯片 ab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而原来灯泡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才等于一倍焦距,因此要增大ab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向右移动套筒(3)幻灯机成像原理是:当2fu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焦点; 右; 倒立【点评】在此题中,做灯泡时确定的灯泡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焦距),而现在ab与凸透镜间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确定套筒移动方向的关键三、解答题24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2.20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煤矿出售合同范本
-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左右大学五篇
- 文化教育合作协议书
- 娱乐游戏活动策划方案
- 商品购销合同的基本要素
- 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在2025年公众参与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报告
- 病历采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学阅读能力题库及答案
- 视唱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考公务员面试题(附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的再认识(一)》课件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第十四章滚动轴承相关设计
-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统计学
- 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
- GB/T 14456.1-2017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 远离电子烟主题班会课件
-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ZYHZYHC系列自控远红外电焊条烘干炉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