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3、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协调游泳:尾部和鳍,前进动力:躯干部和尾部,维持平衡:胸、腹、背鳍,控制方向:尾鳍。4、其他的水生动物及特点: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珊瑚虫;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贝壳保护,如乌贼、章鱼甲壳动物:体表有较硬的壳,如虾、蟹。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0、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16、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体表被鳞、甲,或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散发体表被毛:保温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呼入氧气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灵敏。有发达的肌肉:支撑体重,迅速奔跑2、环节动物的特征和代表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有刚毛和发达的肌肉用来运动体壁湿润可以呼吸,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分泌黏液)代表:蚯蚓、沙蚕、水蛭。3、哺乳动物的特征: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大多体表被毛等。4、兔与植草性相适应的特征: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三、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型流线,胸肌最大,骨骼中空2、鸟的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退化成翼,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 3对足,2对翅,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4、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5、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四、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分泌的滑液。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4、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五、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组织 分工 等级4、通讯:动物通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昆虫还通过性外激素来通讯。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4、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一、细菌和真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10、细菌特征:微小,单细胞生物,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11、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12、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14、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无成型细胞核叶绿体荚 膜有些有鞭 毛有些有15、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16、青霉:青绿色,直立菌丝(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17、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18、酵母菌(了解)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19、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与动植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20、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21、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22、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23、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2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2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26、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2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28、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29、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30、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3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的影响33、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3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