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案.doc_第1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案.doc_第2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案.doc_第3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案.doc_第4页
上海培智实用语文教材十二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第一单元 备课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阝”。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日月潭 ”所在地理位置及形成原因。4、学习比喻句像(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5. 学生能用课文中的“一边一边”“像”造句。能力目标1.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一边一边”“像”,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方法第1课日月潭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4课时第1课 日月潭日月潭: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仅次于曾文水库的第二大湖泊,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潭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10米以上,风景非常优美。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2、理解课文,知道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3、认读词语:大湖、小岛、分成、两半、碧绿、明珠、附近、四周、茂密、树林 、倒映、非常、美丽、日月潭、台湾省、湖水相连。 4、学习比喻句像(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 5. 学生能用课文中的“一边一边”“像”造句。过程与方法:1、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出那里的美丽迷人。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一边一边”“像”,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教方法:讲读法教学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日月潭的简介2、教学媒体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 备课时间 月 日 上课时间: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想去看看?(日月潭)2、谁知道“潭”什么意思?(深水池)师讲解潭和小河的区别。3、日月潭是怎样形成的?(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仅次于曾文水库的第二大湖泊,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1二、生词。出示图片。问1:这是什么?日月潭问2:哪张图片是日潭?哪张图片是月潭?三、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2、学生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读准字音(2)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初步理解意思。3、黑板出示生字,分别请学生讲解各个生字。4、齐读生字及词语a、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b、初步学习课文中的二类字及词语。C、学习本课生字。岛字音:do部首:鸟组词:(小岛)(岛上)笔画:7结构:上下鸟:鸡、鸭、鹅、鸽、岛:(小岛)小岛把潭水分为两半。相字音:xing部首:木组词:(相关)(相中)笔画:9结构:左右木:校、枝、样、林 、床、机、板 (湖水相连):两岸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珠字音:zh部首:王组词:(水珠)(珠子)笔画:10结构:左右王:玩、班、现、玻、璃 (明珠):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树字音:sh部首:木组词:(树林)(树苗)笔画:9结构:左中右木:校、枝、样、林 、床、机、板、相 (树林):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常字音:chng部首巾组词:(常常)(非常)笔画:11结构:上下巾:师、帖、帮、带、帕、布 (非常):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四、读课文回答问题。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2、看地图了解台湾在哪?3、说说是什么把潭水分开的。(小岛)五、课后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总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精度第一、二自然段)一、复习生字。1、读词语小岛 湖水相连 明珠 树林 非常 二、复习生词:读句子岛(小岛)小岛把潭水分为两半。相(湖水相连):两岸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珠(明珠):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树(树林):山上是茂密的树林。常(非常):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三、初读课文。1.跟读课文,回答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在台湾省南投县玉山和阿里山之间)那你们还知道我国还有那些大湖?洞庭湖 、昆明湖、大明湖。是什么把湖水分开的?为什么一个叫日潭,一个叫月潭?读一读:日潭像圆圆的太阳,月潭像弯弯的月亮.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自然段)3、再读课文。出示课文中第一段文字。(请学生朗读)师:同学们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结合地图让学生知道日月潭在台湾省。出示ppt)。出示第二段文字。(学生齐读)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ppt,看图理解,并给学生解释“碧绿”的意思,用图片形象的展示碧绿这个词的意思。)师:同学们,这幅画面美不美啊?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和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景象。师:大家还记不记得刚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日月潭的来历?那位同学还记得?站起来给同学讲一讲?(请学生讲述,之后鼓励)师:这一段中,第一句话就为我们讲述了日月潭的来历。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师用红颜色标出来的词语?(出示:一边一边/像),一边一边,是一个并列词语,连接两个同时进行的动作。例如:妈妈一边做饭一边说话。/我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师:同学们理解了吗?(请学生造句)师:像。在这里是一个比喻词,就是把一个物体比喻成与它相近或相似的物体。例如:小明的脸像红红的大苹果。/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请学生造句)第三课时(精读第三四自然段)一、复习:通读课文。1.出示生字新词,个别朗读,A类生能给生字组词并能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B类生能给生字组词;C类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2.通过提问“日月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说出词语“美丽”二、精读第三、四自然段。1、出示第三段。(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第三自然段是怎样描述日月潭周围美丽的景色的?(让学生找出来,并为学生解释茂密和倒映的意,插入插图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2、出示第四段师:谁来告诉老师,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师: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祖国的山山水水,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小事做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保护环境)师:好了,我们的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我们的日月潭美不美啊,那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它的美丽。(学生齐读课文) 3、总结课文 4、家庭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用“一边.一边.和“像”分别造两个句子。十、板书设计 一、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台湾 二、 日月潭的来历及美丽日月潭 三、月潭周围的美丽景色景色 四、作者抒发的感情第四课时(课后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鸟( )日( )珠( )岛( )明( )株( )二、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潭( )岛( )相( )附( )树( )三、组词。因( )( )传( )( )叫 ( )( )阵( )( )四、读词语大湖、小岛、分成、两半、碧绿、明珠、附近、四周、茂密、树林 、倒映、非常、美丽、日月潭、台湾省、湖水相连。五、仿句练习造句1、妈妈 一边 做饭 一边 说话。 ( )一边( )一边( )。2、我 一边 看书 一边 思考。( )一边( )一边( )。3、日潭 像 圆圆的太阳。 ( )像(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 : 8 月 25 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车”。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中三种语言,明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 5. 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越越”造句。能力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能懂得一些大自然的语言。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学会获取大自然语言的方法,让大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服务。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越越”,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内容第2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3课 雪第4课雷雨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3课时3课时第2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认识部首“车”。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读本单元词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中三种语言,明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5. 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越越”造句。能力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并能懂得一些大自然的语言。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学会获取大自然语言的方法,让大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服务。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越越,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 备课时间:8月26日 上课时间:一、大自然的语言:“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1、导入新课: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它们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下雨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 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 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二、生词。出示图片。问1:这是什么?问2:那张图片画的什么呀?灬三、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2、学生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读准字音(2)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初步理解意思。3、黑板出示生字,分别请学生讲解各个生字。4、齐读生字及词语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2、初步学习课文中的二类字及词语3、学习本课生字。然字音:rn部首:灬组词:(自然)(然后)笔画:12结构:上下灬:点、照、羔、杰、然:(自然)大自然有自己的语言。处字音:ch部首:卜组词:(高处)(相处)笔画:5结构:半包围结构。卜:处、卧、 (永远):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伞字音:sn部首:人组词:(雨伞)(伞柄)笔画:6结构:上下 人、个、从、介、今、仓、全、会 (雨伞):妈妈出门要带伞。粗字音:sh部首:米组词:(粗细)(粗心)笔画:11结构:左右:类、粉、粮、料(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四、读课文回答问题。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2、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语言?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三种)五、课后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总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精度第一、二自然段)一、复习生字。1、读词语语言 以为 到处 观察 发现 搬家 永远 雨伞 仔细 大自然 粗心大意 妙不可言二、复习生词:读句子粗(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然:(自然)大自然有自己的语言。伞(雨伞):妈妈出门要带伞。然:(自然)大自然有自己的语言。三、初读课文。1.跟读课文,回答问题: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自然段)3、再读课文理解词语蚂蚁:蚂蚁:结合实际讲解搬:动作演示。搬家、搬床、搬花。桩:看图讲解。树桩妙不可言: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粗心大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4、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了什么?第二小节说的白云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小节的蚂蚁又是大自然和我们说的什么呢?树桩上的圈圈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第四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可根据问题读课文并答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5、拓展运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四、巩固练习1、读词语语言 以为 到处 观察 发现 搬家 永远 雨伞 仔细 大自然 粗心大意 妙不可言2、造句到处五、作业:写词语,搜集更多的谚语,懂得更多的大自然的语言。第四课时(课后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然( )处( )伞( )照( )外( )全( )二、写出下列字的部首。然( )处( )伞( )粗( )桩( )三、组词。发( )( )观( )( )语 ( )( )现( )( )四、读词语语言 以为 到处 观察 发现 搬家 永远 雨伞 仔细 大自然 粗心大意 妙不可言五、仿句练习造句1、妈妈 一边 做饭 一边 说话。 ( )一边( )一边( )。2、我 一边 看书 一边 思考。( )一边( )一边( )。3、日潭 像 圆圆的太阳。 ( )像( )。六、造句到处课后反思: 第3课 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会写会组词,复习部首“氵”。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视频图片理解下雪雪后人物活动,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5、 学生能用课文中的“越越”造句。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情感,知道雪后要注意安全。情感目标:学会仔细观察生活,学会获取大自然语言的方法,通过视频图片理解下雪雪后人物活动,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教学难点:熟读课文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 备课时间:8月26日 上课时间:一、雪:出示图片欣赏大雪的图片。二、生词。出示图片。问1:这张图画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问2:说说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三、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2、学生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读准字音(2)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初步理解意思。3、黑板出示生字,分别请学生讲解各个生字。4、齐读生字及词语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2、初步学习课文中的二类字及词语3、学习本课生字。轮字音:ln部首:车组词:(年轮)(车轮)笔画:8结构:左右车:转、轻、较:(一轮)天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了。升字音:shng部首:丿组词:(升起)(升级)笔画:4结构:上下结构。注意和“开”区分开来已:y独体字笔画3画组词(已经)注意区分己。(已经):孩子已经长大了。经字音:jng部首:纟组词:(经过)(已经)笔画:8结构:左右 (已经):孩子已经长大了。四、学习词语昨天 雪花 清早 一轮 操场 分外 已经 开始 清扫升起来五、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什么时候下了一场雪?六、作业:写词语第二课时(总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精度第一、二自然段)一、复习生字。1、读词语昨天 雪花 清早 一轮 操场 分外 已经 开始 清扫升起来二、复习生词:读句子已(已经):孩子已经长大了。轮(一轮)天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了。三、初读课文。1.跟读课文,回答问题: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自然段)3、再读课文理解词语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时候下的雪?下雪前天气是怎么样的?傍晚又是怎么样的?4、找出重点词语。读第二自然段:下了多长时间的雪?地上、树上、房子上都有什么变化?四、巩固练习1、读词语昨天 雪花 清早 一轮 操场 分外 已经 开始 清扫升起来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轮( )经( )雪( )场( )球( )五、作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前中后的情景。第三课时(精读第三四自然段)一、复习:通读课文。1.出示生字新词,个别朗读,A类生能给生字组词并能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B类生能给生字组词;C类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前中后的情景。二、精读第三、四自然段。1、出示第三段。(学生齐读)天气又变成什么样的了?景色是否别有一番风味?雪后路面是怎么样的?清洁工、老师和同学们在雪后做了些什么呢?小同学在干什么呢?最后一段写了什么?三、巩固练习1做课后习题1-3,重点讲解第3题,在句子中多了两个词语“纷纷扬扬、昏暗”,比较这两个句子的不同。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让人读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前中后的情景。四、拓展运用画雪景感受雪景的美丽。五、总结课文六、作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前中后的情景。第四课时(课后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开( )已( )清( )升( )己( )晴( )二、写出下列字的部首。轮( )经( )雪( )场( )操( )三、组词。因( )( )传( )( )叫 ( )( )阵( )( )四、读词语昨天 雪花 清早 一轮 操场 分外 已经 开始 清扫升起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天空( )寒风一( )红日一( )雪花 六、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车( )( )( )纟( )( )( )七、看图连词。雪花 清洁工人 滚雪球 扫雪 ( ) ( ) ( ) ( )八、与爸爸妈妈分享下,雪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什么颜色了?下雪天路上的车辆开得快吗?路上的行人穿得衣服厚不厚?走得快不快?下雪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平时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堆雪人课后反思: 第4课 雷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视频、图片理解雷雨前、中、后景色。2.理解课文内容,增强雷雨天气自我保护意识。3. 熟练地朗读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各是怎样的景色。4、学习观察身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5、 学习句型“越越” “像”。能力目标:1、正确的朗读课文,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2.逐步学会读课文的插图。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知道怎么防雷电。教学重点: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越越” “像”。,并且能用他们造句。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词、生字、读图) 备课时间:8月27日 上课时间:一、 谜语导入: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说,伴着成串泪珠下.谜底雷雨二、 生词。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明晃晃的镜子、一只蜘蛛、一阵大风、一条彩虹、一面镜子、一阵凉爽、树枝乱摇、迎面扑来。三、 出示图片。问1:这张图画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问2:说说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四、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2、学生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读准字音(2)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3)找出课文中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初步理解意思。3、黑板出示生字,分别请学生讲解各个生字。4、齐读生字及词语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2、初步学习课文中的二类字及词语3、学习本课生字。雷 拼音:li 部首:雨(雪、霜、雾、露)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13画 组词:(打雷)(雷雨)枝 拼音:zh 部首:木(树、林、柏、松)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8画 组词:(树枝)(柳枝)网 拼音:wng 部首:冂(同、周、冈)结构:半包围结构 笔画:6画 组词:(网球)(鱼网)亮 拼音:ling 部首:亠(高、亩、产、充)结构:上中下结构 笔画:9画 组词:(明亮)(洪亮)扑 拼音:p 部首:扌(打、扫、把、拍)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5画 组词:(扑灭)(迎面扑来)池 拼音:ch 部首:氵(洗、活、清、洁)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6画 组词:(水池)(池塘)五、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简单说说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各是怎样的景色。六、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总览全文,了解课文大意)一、复习生字。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满( )沉( )树( )蝉( )忽( )然( )雷( )闪( )窗( )蜘( )渐( )越( )凉( )池( )塘( )蛙( )网( )逃( )2、组词。雷( )( )枝( )( )网( )( )亮( )( )扑( )( )池( )( )二、 复习谜语导入: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说,伴着成串泪珠下.谜底雷雨三、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跟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9自然段)把这几个自然段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几个时间归纳成三个大段,应该怎样分呢?雷雨前天气是怎么样的?(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蝉和蜘蛛又是怎么样的?(一声也不叫 逃走了)雷雨时景物有什么变化?雷声和雨声又有什么变化?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声越来越响天空又有什么变化呢?雷雨后天空出现了什么?池塘里有什么变化?2、看图片理解并学习句型“越越” “像”。、小朋友的脸像红苹果 。、荷叶上的水珠像钻石.、雪花像羽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傍晚的太阳像鸡蛋黄。、柳枝长长的像女孩的头发。雨越下越大 树越长越高 小红越来越漂亮 天越来越暗 空气越来越臭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雨前、中、后的情景。四、巩固练习:简单说说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各是怎样的景色。五、拓展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雨前、中、后的情景。六、作业:1、组词。雷( )( )枝( )( )网( )( )亮( )( )第三课时(课后练习)一、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满( )沉( )树( )蝉( )忽( )然( )雷( )闪( )窗( )蜘( )渐( )越( )凉( )池( )塘( )蛙( )网( )逃( )二、组词。雷( )( )枝( )( )网( )( )亮( )( )扑( )( )池( )( )三、造句。越越_像_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满天的( )( ),黑沉沉地压下来。2.树上的叶子一动也( )( ),蝉一声也( )(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摇,一只蜘蛛从( )( )垂下来,逃走了。4.( )( )越来越亮,( )( )越来越响。5.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脸上感到( )( )凉爽。6.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面大镜子。( )( )也叫起来了。五、填空。满天的 空气清新的 镜子明晃晃的 乌云一( )蜘蛛、一( )大风、一( )彩虹、一( )镜子、一( )凉爽六、连线。七、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雨( )( )( )木( )( )( )冂( )( )( )扌( )( )( )氵( )( )( )课后反思: 梅花教案第5课 梅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生词、生字、讲解诗意)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导入新课:教师拿播放课件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二学习新课:1、范读古诗2、学习生字新词凌、遥、为3、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 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2、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三、欣赏古诗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四、实践尝试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五、总结六、作业:背诵古诗课后反思: 第一、二课时(生词、生字、讲解诗意) 备课时间:8月28日 上课时间:江上渔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带读词语。2、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 大诗人范仲淹为此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诗,今天我们继续了解“江上渔者”的劳动艰辛,一起感受这首诗创作的过程。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感悟诗文1、师读第1自然段。师:有一天,范仲淹来到江边的一个酒楼。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2、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桌之间读一读。3、指导读“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一句。想象酒楼里品尝鲈鱼的客人在称赞鲈鱼时会说些什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或表演,体会“坐满”“不住地称赞”等词语。)4、 (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5、你们觉得这句写得怎么样呢?到底好在哪里?(1)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2)你从诗中读懂什么了?(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指导学生说说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体会“南来北往”这个词,从而理解“往来人”的意思。)6、鲈鱼是非常好吃的,这些客人大老远地来吃鲈鱼,还“不住地”称赞鲈鱼的味道鲜美。这时,作者站起身来向江面望去。他看见了什么? 7、江面上风浪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险。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引导他们体会渔民的艰辛和危险。可是这些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却不知道捕鱼的辛苦和危险。8、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从哪儿知道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把描写的句子好好读读。9、指名学生反馈。想想看,一片树叶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哪里还看得见,谁知道会被江水冲到什么地方去。10、再请学生读这一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评价学生:在江上捕鱼真危险啊,老师听出你很同情那些渔民。11、出示诗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在茫茫的江面上,渔民随时会遭强风暴雨的袭击;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涛汹涌,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都会有翻沉的危险,可这些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这不由地又让老师想到一首我们学过的写农民种地艰辛的诗锄禾,老师诵读锄禾,学生受到感染也会跟读。12、归纳小结: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范仲淹写的这首诗和我们学的其他许多文章一样,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很有思想。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大家的课文读得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写得很美,让我们一起来写字吧。2、出示生字者、但、君,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自己试着记一记。3、教师范写要注意的关键字。4、生练写。四、作业:背诵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设计 江上:往来人 但爱 鲈鱼美 (吃鱼者) (鲜美) 渔民生活 艰辛危险 江中:一叶舟 出没 风波里 (打鱼人)课后反思: 六、连线(5分)碧绿的 树林昏暗的 玉盘茂密的 空气清新的 天空七、背诵梅花江上渔者(10分)八、读词语和句子(15分)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明晃晃的镜子、一只蜘蛛、一阵大风、一条彩虹、一面镜子、一阵凉爽、树枝乱摇、迎面扑来、 观察 发现、 搬家 、 永远 雨伞 、 仔细、 大自然、 粗心大意 、 妙不可言1、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2、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3、 清洁工人不畏严寒在扫着积雪。九、比一比,再组词(10分)开( )己( )清( )升( )已( )晴( )鸟( )日( )珠( )岛( )明( )株( )第三单元备课 备课时间 8月 28 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掌握每一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了解一些关于电的知识,知道电的分类,电的作用以及电的危害。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安全用电,避免电的危害,让电为人类服务。教学重点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并能练习用学过的生字新词说一句话。教学内容独体字 第6课 电 第7课 万能的电教学用具图片、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 3课时独体字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例如“人、山、手、毛、水、土、本、甘“等字。 笔画与笔画组合成独体字,有下列几种组合关系: 1、离散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间距, 互不接触,例如“八、二、儿、川、心、六”等字。 2、连接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互相连接,例如“人、工、入、上、下、正、丁、月、几、己、韭”等字。 3、交叉关系:即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例如“十、卅、丈、夫、井、车、力”等字。 4、综合关系:即离散、连接、交叉等多种关系综合在一起,一个汉字包括好几种笔画组合关系,例如“巾、长、本、无、手、牛、士、毛”等字。 不少形近字的区别,主要是由笔画组合关系的不同来体现的,例如“八”与“人”是离散与连接的区别, “午”和“牛”是一笔交叉和多笔交叉的区别。 其他又如“九几”、“天夫”、“刀力”、“开井”等字。 独体字的笔画形状及笔画组合,往往是因字而异,学习时只能一个一个死记,不能类推。初学汉字的人感到汉字难学,与此不无关系。独体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从古使用至今,而且绝大部分同时又都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构字能力极强,把它们看作是汉字系统的核心一点也不过分。例如以“木”为偏旁构成的现代常用汉字就有400多个,其他如 “口、人、日、土、王、月、马、车、贝、火、心、石、目、田、虫、米、雨”等, 构字频度都相当高。 掌握了这些常用的独体字,进而学习其他汉字也就不难了。从这个角度看,汉字又有易学的一面。1画 一乙 2 画 二十丁厂七 卜 八人入乂儿九匕几刁 了乃刀力又乜 3 画 三亍干于士土工才下寸丈大兀与万弋 上小口山巾丌 千川彳个么久丸夕及 广亡门丫义之 尸已巳弓己卫孑子孓也女飞刃习叉马乡幺 4 画 丰王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