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选择题概述 特点 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多角度 多层次的考查记忆与理解 判断与推理 分析与比较 计算等多种能力评价快捷 客观分类 概念规律理解类方法运用类实际应用类实验探究类数理结合类方法 直接判断法淘汰排除法逻辑推理法数理结合法特殊解答法 一 概念规律理解类 1 对下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 飞行 一段路程后停下来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b 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 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力c 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 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 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 弹性势能最大 命题 主要用于考查对物理知识的准确记忆和正确理解 推理简单 属基础性知识的题目 需要区分相关的不同概念和规律 准确把握某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内涵 典型例题 小结 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 直接判断 一 概念规律理解类 2 下列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力学原理的是 a 书包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 菜刀刀刃磨得很锋利可以增大压力c 拦河大坝做得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的水压较大d 飞机能在空中飞行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空气的浮力 3 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小结 直接判断法 注意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辨析 小结 对易混淆的规律进行辨析 一 概念规律理解类 4 如图所示 一瀑布的落差 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 约为100m 在0 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 经过4 5s落到瀑布底端 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 重力的功率约为 a 4 102wb 4 103wc 1 8 104wd 1 8 105w 5 如图所示 图钉尖的面积是10 7m2 图钉帽的面积是10 4m2 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 106p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指至少要用0 5n的力 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b 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 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c 手指只需0 5n的力 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d 手指只需500n的力 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表面紧贴 小结 准确把握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 注意排除多余的干扰条件 小结 准确把握概念 正确找到等量关系 二 方法运用类 6 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右 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细绳相连 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g 当其中一块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 另一块黑板同时做反向等速运动 不计一切摩擦 每根绳的拉力为 a 0b g 2c gd 2g 小结 1 准确抓住题眼 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 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 2 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 不计摩擦 不计绳重 3 区分绳子的 根数 与 股数 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一根绳子 绕过定滑轮或动滑轮后 会被分成几股 命题 主要用于考查运用合理的思维程序和方法解决和分析具体问题 注重通过审题把握概念的内涵 合理运用规律 属能力性的题目 二 方法运用类 小结 抓住关键 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列平衡方程 7 如图所示 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 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 第一次放 因水太深 铁箱没触碰到水底 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 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箱在船上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b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c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d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二 方法运用类 小结 注意找到状态的对应关系 8 把标有 6v3w 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 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 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 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 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 8wc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 75wd 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8 60 三 实际应用类 9 某家庭有父母与子女共四人 他们决定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周末是否要外出旅游 如果两个孩子都要去 而父母中有一位要去 另一位愿意留守在家中 那么他们就去旅游 为此他们设计了一架简易的投票机 由四个单刀双掷开关 一节电池 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电路 四人各自操纵自己的开关 选择 是 或 否 只要灯泡发光 就表示去旅游 则下列投票机电路正确的是 命题 主要考查物理规律 原理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 生活或事例的分析 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 找到与物理原理的联系 进而做出解答 小结 淘汰排除法 三 实际应用类 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 发现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 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电压表v示数变大 一定是电阻r1断路b 若电流表a示数变小 一定是电阻r2断路c 若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 一定是电阻r1短路d 若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 一定是电阻r2短路 小结 逆向推理法 11 如图所示 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 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b 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四 实验探究类 小结 考查实验目的 12 如图所示 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 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 眼睛 戴上 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 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四 实验探究类 小结 考查探究过程 13 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 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 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 通电后 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表明 a 在电阻相同 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 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 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b 在电阻相同 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 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c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 电阻越大 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d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 电阻越小 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四 实验探究类 小结 考查探究方法 14 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 看看谁的功率大 他们展开了如下的讨论甲 只有测出各自的体重 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 才能进行比较 乙 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 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 爬楼的高度 就可以进行比较 丙 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 只要测出各自的体重 爬楼的时间 就可以进行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 乙和丙b 甲和乙c 甲和丙d 乙和丙 四 实验探究类 小结 考查探究方案的设计 五 数理结合类 1 图像分析在物理学中 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 将物理过程中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分析图像时应做到 a 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弄清情境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b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c 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15 右图是甲 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 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b 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c 甲 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d 甲 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小结 1 直线与曲线的物理意义 2 逻辑推理法 正向推理 五 数理结合类 16 圆柱形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为200cm3的长方体木块 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 并记录水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 v和h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长方体的底面积s1为8cm2c 长方体的密度为0 6 103kg m3b 长方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 2nd 容器的底面积s2为12cm2 小结 1 物理过程分析 2 特殊点的物理意义 3 信息的提取 五 数理结合类 2 比例计算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 一般步骤是 a 了解题意 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b 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c 用 不变的 或相等 的量 为纽带 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17 如图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不变 电阻r1 10 当开关s闭合时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是3 1 当开关s断开时 r2和r3的功率之和是r1功率的4倍 关于此电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2的阻值为10 b r3的阻值为30 c s断开与闭合时 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9 25d s断开与闭合时 电阻r3消耗的功率之比为3 5 小结 抓住不变量 灵活选用公式 五 数理结合类 18 有两根电热丝 r1 mr2 若单独用r1对一壶水加热 则所需时间为t0 若将这两根电热丝同时连入电路 则烧开同一壶水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不计热损失 小结 特殊方法 极限法和赋值法 五 数理结合类 19 如图所示 不计绳重和摩擦 拉力f是125n 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滑轮重是50nb 物体重是375nc 拉力f的功率是25wd 拉力f做的功是750j 20 如图所示 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 底面积不同 sa s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 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 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则一定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重力小于乙球的重力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 液体对容器a的底部的压强小于b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