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ppt_第1页
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ppt_第2页
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ppt_第3页
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ppt_第4页
高中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唐诗欣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公元八0五年 唐德宗李适死 太子李诵 顺宗 即位 改元永贞 重用王叔文 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 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 王叔文 王伾被贬斥而死 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 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二王八司马 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初 柳宗元与韩泰 韩晔 陈谏 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 朝廷又改变主意 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 漳州 汀州 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 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柳宗元的生平 理解诗歌内容 赏析诗歌 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过程与方法 按古诗欣赏的一般步骤进行自主学习 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体会诗中 移情入境 的手法以及工整的对仗句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 树立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 重点 1 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2 通过学习 理解全诗 体会诗中的愁苦悲情 而在苍凉之中又尚有豪迈的意境 难点 诗中 移情入境 的手法 体会 惊风乱飐 密雨斜侵 与比喻 江流曲似九回肠 的运用之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 既交待了事情 已含触景生情 伤高怀远之意 寄 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 百感交集 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 汀 封 连四州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 后迁长安 世称柳河东 因官至柳州刺史 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 早有大志 文章辞采华丽 21岁中进士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革新失败 被贬为永州 今湖南零陵 司马 后又贬为柳州 今属广西 刺史 被贬期间 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时代背景 公元805年 唐德宗死 太子唐顺宗即位 改元永贞 重用王叔文 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 仅五个月 永贞革新 就遭到残酷镇压 王叔文 王伾被贬斥而死 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 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二王八司马 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 年初 柳宗元与韩泰 韩晔 陈谏 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 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 朝廷又改变主意 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 漳州 汀州 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这首七律 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一读诗歌理解大意 柳州城上的高楼 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 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 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 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 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 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 到百越文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 各自滞留一方 提示一 诗中写了哪些景 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二 诗人抒发了怎样的哀情 二读诗歌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明确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 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 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 明确 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哀苦无比的景色的铺叙 远近结合 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屈原 离骚 三读诗歌感知意象 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芙蓉与薜荔 惊风 密雨 敌对势力的迫害和打击 岭树遮目 江流迂曲 路途遥远 音信难通 归梦难成 愁肠百结 全诗先从 登柳州城楼 写起 首句 城上高楼 于 楼 前着一 高 字 所见愈远 作者长途跋涉 好不容易才到柳州 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 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 抒发难于明言的情意 接大荒 之 接 字 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 楼上人眼中所见 于是感物起兴 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句 即由此喷涌而出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 望到极处 海天相连 而自己的茫茫 愁思 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 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 作者写入了这第一联 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运用比兴的手法写了登楼所见的风急雨骤的景象 近景 用芙蓉与薜荔 正象征着诗人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芙蓉出水 何碍于风 而惊风仍要乱飐 薜荔覆墙 雨本难侵 而密雨偏要斜侵 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 愁思弥漫呢 足见诗人于客观事物中又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将自己的哀情融入了对景的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 第三联写远景 自己目前已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 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 于是心驰远方 目光也随之移向漳 汀 封 连四州 岭树 江流 两句 同写遥望 却一仰一俯 视野各异 仰观则重岭密林 遮断千里之目 俯察则江流曲折 有似九回之肠 景中寓情 愁思无限 从字面上看 以 江流曲似九回肠 对 岭树重遮千里目 而从意义上看 上实下虚 前因后果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 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望而不见 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 而望陆路 则山岭重叠 望水路 则江流纡曲 不要说互访不易 即互通音问 也十分困难 而 共来 一句 既与首句中的 大荒 照应 又统摄题中的 柳州 与 漳 汀 封 连四州 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 已经够痛心了 还彼此隔离 连音书都无法送到 读诗至此 余韵袅袅 余味无穷 而题中的 寄 字之神 也于此联中传出 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总结 指导学生背诵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 首联写登楼纵目 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 海天辽阔 因而感物起兴 引起心头的茫茫 愁思 这里点明了题意 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 感伤 芙蓉 薛荔 正被风雨摧残 芙蓉 薛荔 象征品格的芳洁 与上联 愁思 映衬 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 重树障目 江流纾曲 更加深了 愁思 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 意谓山长水曲 地迥天高 互访固然难以如愿 就连写封书信 也都无法送到 所以结尾也贯穿了 愁思 二字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一 城上高楼接大荒 柳州城上的高楼 连接着极远的地方 二 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望著海角和天涯 心中那种愁思 正茫茫无穷无尽呢 三 惊风乱飐芙蓉水 狂风吹动起来 搅乱了芙蓉花旁边的江水 四 密雨斜侵薜荔墙 密密的雨点 斜斜地飘到生著薛荔藤的墙上 五 岭树重遮千里目 那山岭间重叠的树木 遮蔽了我要望千里的眼睛 六 江流曲似九回肠 弯曲的江流 好像九转的回肠 七 共来百越文身地 我和你们都到这剪发纹身的南蛮之地来 八 犹自音书滞一乡 虽然彼此住得很近 可是因为交通不便利 仍然很难互相传递信息 小结 登柳州城 是一首以慷慨悲健的律诗 是作者被贬后怀念友人之作 抒写了共同的政治抱负和共同的政治命运而形成的友情 这首抒情诗中 既有自身的叹喟 更有怀念与自己命运相同的几位友人的深情 流露的是对压制势力的愤懑 诗歌将壮阔的景色与沉郁的感情交织在一处 暗示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迫害 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 此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所作 试简要分析诗歌中渔翁形象 渔翁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他清高孤傲 不怕孤立 不随波逐流 有高洁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有不畏艰难 坚贞不屈的精神 探究 贬谪诗中 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贬谪诗的情感 被贬之愤 故园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