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无答案).doc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无答案).doc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无答案).doc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无答案).doc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我国行业标准规定:公路根据使用的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五个等级。2.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 )、( )、( )、( )、( )五种。3.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 )、( )、( )、( )、( )五种。4.两相邻不同设计路段之间其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按不同设计速度设计的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高速公路不宜小于( ),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 )。5.公路路线设计的总的原则是满足行车( )、( )、( )、( )和( )的要求。6.路线设计最基本的设计依据是( )、( )、( )、( )。7.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 )、纵坡( )、横面( )、8. 公路的交通量是指在( )内通过公路上某一( )除的往返车辆折合成( )的车辆总数。9. 道路上行驶车辆的种类较多,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分为四类:( )、( )、( )和( )。10.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基本依据。1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指折合成( )的交通量。12.设计速度与行车速度是不同的,行车速度是指汽车在公路上的( )行驶速度。1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二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三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四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14.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行驶并( )出入的干线公路。15.干线公路主要是指( );集散公路主要是指( );地方公路主要是指( )。16.公路勘测设计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繁简程度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17.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并能使其相互协调的基本要素是( )。18.设计速度的定义是( )。19.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定义是( )。20.通行能力的定义是( )。有三种:( )、( )、( )。21.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 )、( )、( )。22.汽车的行驶条件是( )和( )。23.动力因素表征汽车在海平面高度上,满载的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 )和( )的能力。24.汽车纵向不稳定性的形式是( )和( )。25.横向力系数表征( ),越大,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越( )。26. 公路平面线形是由( )、( )和( )三要素组合而成。27.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 )和( )。28.公路路线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直线曲线及( )和( )两个方面。29.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 )、( )和( )等因素有关。30. 缓和段有( )、( )和( )三种。31.平面线形中,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为( ),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为( ),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32. 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各( )三种。33.当圆曲线半径( )时要进行加宽。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 )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 )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的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 )类加宽值。34. 平面线形组合共有( )、( )、( )、( )、复合型和C型等六种。3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 )消耗和( )的磨损。36.停车视距计算中规定,目高为( ),物高为( )。37.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 ),其方程式为( )。38. 停车视距应包括( )、( )和( )三部分组成。39.行车视距分为( )、( )、何( )四种。40.平原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 );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 );越岭线中路基型式一般为( )。41.设计规范按设计速度的( )行程规定了平曲线的最小长度。42.根据规定,在转交小于( )时,司机容易产生错觉,即曲线长将被看成比实际的( ),公路产生急转弯的错觉。43.技术标准规定:当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 ),应设缓和曲线。但是( )可以不设缓和曲线。44.平曲线上的视距检查有两种方法:( )和( )。45.有五种条件下可以考虑设置直线,他们是( )、( )、( )、( )、( )。46.我国技术标准对直线的最大长度( )规定,但是却规定了( )。47.同向曲线间直线段长度过短,这种线形称之为( )。48.道路设计中的最小超高为( )。49.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为( )。50.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考虑了汽车行驶的( ),一般最小半径考虑了汽车行驶的( )和( )。51.缓和曲线的作用是( )、( )、( )和( )。52.缓和曲线的性质是( )。53.确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时考虑了( )、( )和( )的影响。54.最适宜的缓和曲线角的范围是( ),满足视距条件的缓和曲线参数的范围是( )。55.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等于( ),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等于( ),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当小圆半径大于临界半径,且符合( )或( )或( )时可以不设缓和曲线。56.停车视距的定义是( )。5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该满足( )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该满足( ),其长度不应小于( )的2倍工程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限制应采取( )措施,可采用( )。58.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 )和( )。59.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 )、( )、( )和( )以及当地气候、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排水等来研究这条线形的纵坡布置。60.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的。61.纵坡度表征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的。62.理想的纵坡应当( )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地以接近( )速度行驶。在理想的最大纵坡上,( )少,汽车的行驶安全,道路的( )大。63.临界速度是汽车( )行驶的极限,又称为某一排档( )行驶的( )速度。64.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 )、( )、( ),并要保证( )。65.最小坡长通常以设计速度行驶( )的行程来作规定的。66.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以免影响( )的车辆行驶。67.纵断面线形的布置包括( )的控制,( )和( )的决定。68.纵断面图上的设计标高指的是( )的设计标高。69.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70.凸形竖曲线的标高改正值为( )、凹形竖曲线的标高改正值为( );设计标高=切线标高( )。71.各级公路的( )路段,以及其他( )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72.在确定竖曲线半径时,规范规定当受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 )最小值,特殊困难地段,才允许采用( )最小值。73.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 )。74.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 )和( )。75.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 )和( )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城市道路的平均纵坡按上述规定减少( ),对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平均纵坡应较规定值减少( )。7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 ),且坡长不得( )最小坡长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缓和坡段应该设置在平面的( )或较大( )的圆曲线内,地形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 ),但是必须增加( )长度,且( )是不能作为缓和坡段的。77.沿河及受水侵淹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出规定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 )、( )和( )的安全高度。78.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的是( )。79.最小纵坡应该大于( ),最好( )。80.合成坡度指的是( )。81. ( )称之为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82.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应大于( ),桥头引道的纵坡不应大于( );隧道内的纵坡不应大于( )且小于( ),但是短于( )的隧道不在此范围内。83竖曲线设计的限制因素是( )、( )和( )。84.平纵组合设计的原则是( )、( )、( )、( ).85.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的要求是( ),避免的组合形式是( )。86.公路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 )、( )和( ),使之( ),同时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公路的施工和养护提供依据。87.横断面一般是指( )、( )与( )所围成的面。88.公路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 ),开挖( ),埋设管道、电缆、电杆等。89.填石路基高度不宜超过20m,边坡坡度可采用( ),当高度超过20m时,下部边坡坡度应( )。90.一般每页“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应作( ),每公里英作( ),以便复核和统计。91.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核算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公里调入方+废方。92.若平均运距( )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93.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 )体积重心到( )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94.计价土石方数量=( )+( );.计价土石方数量等于( )。95.中间带由( )和两条左侧( )组成。主要作用是将( )分开,而且可以设置( )。一般来讲( )设置一个开口。96.取土坑分为( )和( )两种方式。97.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 )体积计算,填方按( )体积计算。98.横断面设计成果主要是( )和( )。99.变速车道是为( )而设的;爬坡车道是为( )而设的。10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 )时,应设紧急停车带。101.路幅指的是( )。102.单幅双车道指的是( )。103.路肩分为( )和( )两种。104.超高的定义是( )。没有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 )、( )三种,适用于( )、( )、( )情况;有中间带的超高过渡方式也有三种( )、( )、( ),分别适用于( )、( )、( )情况下。105.在确定超高缓和段的长度时,应该为( )的倍数,有缓和曲线应与缓和曲线( )。106.道路的建筑限界分为( )和( )两种。107.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 )、( )( )。108.越岭线展线方式主要有( )、( )和( )。109.在丘陵地区,当控制点确定后,根据实践经验可概括为三类地形地带和相应的三种布线方式:平坦地带( ),具有较陡的横坡地带( ),起伏地带( )。110.适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大致有:( )、( )、( )、( )。111.选线中方案比较主要比较项目有( )、占田数量、( )、挡土墙数量、( )、涵洞工程。112.影响公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主要有:( )、( )、( )、气候、( )、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113.选线就是将一条带状的空间结构物合理的( )位置( )。114.通过名胜、古迹和风景区的公路,应与周围环境、( )相协调,并适当照顾( ),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和重要( )。115.越岭限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和( )。116.对窄而陡的垭口,宜( ),一般深挖不超过( )米。117.沿河线选线,路线应优先考虑布置在具有( ),且无不良现象,而且( ),以及( )的河岸上。118.当确定采用山脊线方案后,路线布置主要解决选择( )、( )和( )三个问题。119.公路定线有( )、( )和( )三种方式。120.公路实地定线中放坡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和仪器有( )、( )、( )。121.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由( )、( )和( )控制。122.公路与( )或公路与( )等相交形成交叉,交叉的地方称为( )。123.平原区的布线原则是( )、( )( )( )( )( )。124.沿河线的布局要点是( )( )( )。125. 沿河线河岸选择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 )。126.越岭线垭口选择时的注意事项是( )、( )、( )、( )。127.相交路线在( )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相交路线分别在( )平面上的交叉称为立体交叉。128.设计交叉口时,应尽量( )、( )冲突点或采用( )等方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129.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常有建立( ),采用( ),采用( )。130.交叉口相交公路的数量不得多于( )条,平面交叉路线应为( )并尽量正交,必须斜角时,交叉角应大于( )。131.平面交叉一般应设在水平路段,其长度应满足( )的规定,紧接水平坡段的纵坡一般不应大于( ),困难路段应不大于( )。132.当行车方向互相交叉时,两车可能发生碰撞,这些地点称为( )。133.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两车可能发生挤撞,这些地点称为( )。134.为了交通安全,交叉口处应有足够的( ),使驾驶员能看到( )方向来车情况。135.放坡时一般采用( )来控制,或直接放出( )。136.在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 ),只有当受到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 )半径值,不要轻易采用( )半径。137.在陡坡弯道路段上,不宜采用( )圆曲线,以免造成( )过大。138.当转角较大、交点过远或交点落空无法安置仪器时,可采用( )或( )法定线。139.定线测量的实地放线方法有( )、( )( )。140.现场定线所使用的主要仪器为( )。计算题:1、已知某公路上有一变坡点,桩号为,切线高程为400,两相邻坡段的纵坡度分别为,竖曲线半径,请完成下表中设计高程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桩 号K5+470K5+480K5+490K5+500K5+510K5+520K5+530设计高程m2、重丘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交点JD的桩号为3+401.53,偏角,缓和曲线长80m,试计算该曲线上设置缓和曲线后的五个基本桩号,并填入下表中,保留小数点后两位。ZHHYQZYHHZ3、已知某段路线如图所示,JD1桩号为K0+456.8,切线长T1=45m,曲线全长L1=88.7m,JD1JD2的距离为400m,JD2处设置R=200m,其缓和曲线长度Ls=60m,切线长T2=80.87m,曲线全长L2=160.16m。求JD2及各主点桩号、两曲线之间的直线长度L并且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保留小数点后两位。JD2ZH2HY2QZ2YH2HZ2L4、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不大于0.15,试求超高横坡度应为多少?如果最大超高取0.08,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某路段两相邻桩号分别为K2+157和K2+200,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60.0m2,Aw1=71.1m2,At2=82.2m2,Aw2=84.3m2,求此段的土石方体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6、如图所示,A点里程桩号为K6+040,其设计标高为478.00m,变坡点B(K6+270)处竖曲线的切线长为40m。求:K6+230、K6+270、K6+310及C点(K6+360)的设计标高,并且填入下表中。桩 号K6+230K6+270K6+310K6+360设计高程(m)7、完成下表的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桩号横断面积(m2)平均横断面积(m2)距离(m)挖方体积(m3)填方体积(m3)本桩利用(m3)填缺(m3)挖余(m3)挖填挖填+14016.0+16042.0+18062.06.0+19036.0+20014.021.0总计8、某山岭区的三级公路,所经地区积雪季节较长。试问在纵坡设计时,平曲线半径为100m的弯道上,其最大纵坡应不超过何值?(设计速度为30km/h,=0.05,i合=0.08)(6分)9、路段中有一个变坡点的标高为40m,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7%和+3%,根据实际情况,变坡点处的设计标高不得低于42 m,求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取百米的整数倍)(4分)10、已知两相邻单曲线,JD50桩号为K8+760 ,T1=35.25m ,切曲差D1=1.36m ,JD51桩号为K9+130,T2=25.05m,请计算曲线1的曲线长L1和YZ的桩号,曲线2的ZY桩号以及两曲线间的直线长d1、两交点间的距离D,并填入下表中,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0分)L1(m)YZZYd1(m)D(m)11、在山岭区二级路的弯道上,若R=600m,路拱横坡i= 0.015,计算在弯道内侧、外侧路面上,车辆以设计速度行驶时所受到的横向力系数为多少?(设计速度80km/h,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分)12、某二级公路有一变坡点,桩号为10+200,切线高程为120.28,两相邻路段的坡度为,。求: (1)曲线的各要素计算,并判断是凸形竖曲线还是凹形竖曲线?(2)求10+000,10+100,10+200,10+300,10+400处的路线设计高程为多少? 13已知某单元曲线R=60m,转角右=90,交点桩号为K5+345.80,P点桩号为K5+420。由于发现该曲线与地形不相适应,把半径改为R=80m。请在P点设断链。14、.下面给出一组路线平面设计资料:JD1=K4+650.56 JD2=K5+321.21ZH1=K4+525.82 ZH2=K5+238.27HY1=K4+585.82 HY2=K5+298.27YH1=K4+709.08 YH2=K5+339.50HZ1=K4+769.08 HZ2=K5+399.50试求:(1).两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两曲线间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15、请根据平面设计资料:JD10桩号为K6+360.78,其偏角为右角,右10=2030,半径R1=690m,缓和曲线长Ls1=80m,JD11桩号为K7+78.74,其偏角为右角,右11=1820,半径R2=810m,缓和曲线长Ls2=90m。假设该条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完成下面表格中有关数据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4分)交点JD10的P1交点JD10的q1交点JD10的T1交点JD10的0交点JD10的L1交点JD10的HZ1交点JD11的P2交点JD11的q2交点JD11的T2交点JD11的ZH2两交点间的直线段长该设计是否合理16、请根据平面设计资料:JD10桩号为K6+360.78,其偏角为右角,右10=2030,半径R1=690m,缓和曲线长Ls1=80m,JD11桩号为K6+820.70,其偏角为左角,左11=1820,半径R2=810m,缓和曲线长Ls2=90m。假设该条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完成下面表格中有关数据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4分)交点JD10的P1交点JD10的q1交点JD10的T1交点JD10的0交点JD10的L1交点JD10的HZ1交点JD11的P2交点JD11的q2交点JD11的T2交点JD11的ZH2两交点间的直线段长该设计是否合理三、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 C混合交通行驶;D、机动车行驶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D、通行能力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A.1 0004 000辆;B.1 500辆以下;C.3 0007 5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设计速度6公路的设计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行车速度。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7在设计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 )设计速度。A.大于;B等于; C小于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9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 )的基本要素。A平面线形;B纵面线形;C横面线形;D几何线形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11.当设计速度为60km/h时,值取0.06,超高横坡度采用0.04,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1417m; B.280m; C.380m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路基未加宽时;B路面未加宽时;C路面加宽后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0.15,=0.10,= 0.8,则( )。A倾覆先于滑移;B滑移先于倾覆;c滑移与倾覆同时发生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为( )。A=0;B. 0;C. 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为( )。A=0;B. 0;C. 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进行。A.外侧;B内侧;c两侧;D、中线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 )视距的要求。A.超车;B停车;C二倍的停车19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视距的要求。A停车;B二倍的停车;C超车20.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D、都可以21.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中轴旋转22-般公路在深路堑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中轴旋转23一般公路在旧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中轴旋转24. 一定等级的公路决定于( )。A和;B. 和;C. 和25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A.3;B2; C.5; D非定值26.汽车行驶在设有超高的弯道上,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A有可能等于零; B不可能等于零; c永远大于零;D永远小于零27.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A.离心力;B.横向力;C.垂直力;D横向力系数28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与圆曲线与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1:1:1; B.1:2:1; C.1:2:3;D.3:2:129.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c双纽线;D回旋曲线30要满足平曲线中三类最小半径不同要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关键在于( )值的选用。A; B. ; C. ; D31.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A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保证冰雪路面的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32超高缓和段的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O%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 )。A. 1/100; B.1/150; C.l/200; D.l/33033.不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速度的( )行程。A.3s; B.5s; C.6s; D.9s34装载符合要求的汽车在小半径平曲线上超速行驶时,可能产生滑移或倾覆,一般情况下是( )。A滑移发生在倾覆之前; B倾覆发生在滑移之前; C滑移与倾覆同时发生3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的法向距离。A路中线; B路面内边缘线;C行车轨迹线;D路基内边缘线36.汽车停在设有超高的弯道上,此时汽车的横向力系数 ( )。A0; B. =0; C037.缓和曲线满足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是( )。A. /3; B. 3; C. /9; D. 938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为( )。A.1.5%; B.2%;C.3%;D路拱横坡度39.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宜大于( )。A.4%; B.6%; C.8%; D.lO%40.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A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肩边缘标高;,D路基坡脚标高41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路面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C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42.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根据(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行程时间、离心加速度和视距; B行程时间和离心力;C行程时间和视距; D视距和离心加速度43.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切曲差; C曲线长到( )。A.0%; B.0.3%; C.2%; D.3%4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行驶。A加速;B等速;C减速;D无法确定46.牵引平衡方程式中的各种阻力,坡度阻力与车速( )关系。A有直接; B有间接;C完全无47.当某一排档的时,说明该排档不能( )。A加速; B等速; C减速48.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A上坡;B下坡; C平坡49.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C自然因素;D排水要求50.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 )标高为准。A路基中心;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55.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汽车越需要( )。A较高排档; B较高车速; C较大D值56.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速度行驶( )的行程来规定的。A.36s; B.69s; C.915s; D.1520s57.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衡;C最大纵坡和坡长; D.路基设计洪水频率58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 )的整数倍桩号处。A.5m; B.lOm; C.20m; D.50m59设计规范中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车道右侧设置( )。A爬坡车道;B变速车道; c错车道;D辅道60.设计规范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D双纽线61.对于海拔高度在4 500m的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其最大纵坡值应为( )。A.3%; B.4%; C.5%; D.6%6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设计成果。A平面; B纵断面;C横断面;D平、纵、横63.各级公路在积雪冰冻地区,合成坡度值不应大于( )。A.4%; B6%; C8%; D.10%64.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A.0.3%; B.0.4%; C.0.5%; D.1.0%65.动力因数是用来( )。A.评价汽车的动力性能; B克服离心力保证行车安全:C.评价燃料消耗经济性; D确定汽车爬坡采用哪一排档66.( )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A特殊设计;B经常采用;C不常采用 67. -般路堤是指( )。A填土高度在12m以下的路堤; B填土高度在20m以内的路堤:C边坡采用1:1.5的路堤68. -般路堑是指( )。A. -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小于20m的路基;B-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在10m左右的路基;C挖方深度小于20m的路基69.路基土石方体积数量( )。A应扣除桥涵、挡土墙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C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70.人工运输土石方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A.20m; B10m; C.50m71.人工运输超运运距单位为10m,尾数不足10m者( )。A不计;B按10m计;C不足5m不计,满5m按10m计72.中央分隔带不应从头至尾是封闭的,而应每隔( )设置一处开口。A.lkm;B.2km;C.3km;D.4km73.路基填方用土采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免费运距;B平均运距;C超运运距;D经济运距7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 )时,应设应急停车带。A.1.50m;B.2.OOm;C.2.25m;D.2.50m75.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地面横坡不大时,填挖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B当地面横坡较陡时,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C当地面横坡很陡时,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D纵断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76.护坡道的作用是( )。A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B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C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D设置弃土堆的理想位置77.公路中间带的主要作用是( )。A埋设路用设施;B绿化美化路容;C分隔对向车流;D诱导行车视线78.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l:100;B.1:200;C.1:500;D.l:1 00079.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平面与纵面;B纵坡;C地质土质80.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81.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 )。A横断面; B平面与纵面; C地质与土质82.已知越岭垭口两侧的纵坡均为5%,当垭口两侧的纵坡不变,过岭标高降低5m时,路线可缩短( )。A.50m:B.lOOm;C.200m83.沿溪线低线位的优点,其中有( )。A平纵面比较顺直平缓,路线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B路基防护工程少;C在狭窄河谷地段,路基废方处理容易84.为在地形图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等高距为2m,比例尺l:2 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o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