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件.ppt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件.ppt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件.ppt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件.ppt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 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如果离开了课堂 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 只有课堂改变了 学校教育才会改变 课堂创新了 学生才会创新 课堂进步了 教师才会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历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学校和教师热情空前高涨 涌现出了各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等 如 从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 绿色课堂 健康课堂 生命课堂 翻转课堂等 令人眼花缭乱 同时也使老师们无所适从陷入迷茫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模式 课堂教学到底如何改革 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必须从原点来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 思路 从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弄清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来探寻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一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 第一阶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人们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双基 教学 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如何在体现 双基 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在兼顾系统性 可接受性的基础上选择教学方法等 主要还是围绕二个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科书为中心 第二阶段 20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国外各种教学论流派相继被引进国门 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实验 主体教育实验 情境教学实验 成功教育实验 快乐教育实验 自学 辅导教学实验 启发式教学实验等 并产生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例1 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魏书生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尤其下功夫 并创立了一套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方法体系 其主要教学流程为 1 定向 明确教学要求 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 难点 2 自学 学生独立学习 白己解决问题 3 讨论 前后左右每4人为一组 讨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4 答疑 立足于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 每一小组回答教材中的一个问题 5 自测 由学生拟出一组10分钟的自测题 让全班同学回答 学生自己评分 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6 自结 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口头上总结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 再从各类学生中挑一到两名单独总结 例2 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为 1 启 即由教师启发学生从旧知识进入新的问题情境 2 读 就是学生以 粗 细 精 的方式阅读课本 3 练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4 知 当时知道练习结果 校正答案 自我纠正错误 5 结 教师向全班学生小结 概括讲解课本内容 并就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引起同学讨论 例3 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程序有六步 即 六步学习法 自学 启发 指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启发 小结 作业 改错 总结 教师指导的程序有五步 称 五步指导法 提出问题 启发思维 明了学情 研讨学习 强化效应 学习程序和指导程序耦合为异步课堂教学程序 提出问题 启发思维 学生学习 自学 启发 小结 作业 改错 总结 明了学情 研讨学习 强化效应 例4 段力佩 上海育才中学 的八字教学法此教学模式看似简单 实际上它突出了学生的自学和在自学基础上的交往性学习 讨论 和课堂练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其教学程序是 l 读读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2 议议 同桌或邻桌同学相互提出疑问 讨论 3 练练 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 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同 4 讲讲 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 解惑 总结 指导学生读 议 练 显然 在该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自学 包括阅读 讨论 练习等 以上事例说明 这一阶段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已从完全关注双基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活动 由关注老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 第三阶段 21世纪初到现在 进入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把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核心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的教学功能要从 知识本位 到 人的发展 的根本转变 同时明确提出了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 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研制出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doc 其中一条重要素养就是学会学习 为此 新课程不断创新了一系列的教学理论 1 新的教学观教学的使命和目到底是什么 北师大肖川教授 教学是一个过程 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是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是师生共同创造 共同分享的过程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的 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 而是教学生的 不是教学科的 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 那么 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 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2 新的教学目标观从 双基 到 三维目标 到 核心素养 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 双基 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后来觉得 双基 不完整 提出三维目标 而三维目标太空泛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核心素养 从 双基 到三维目标 再到核心素养 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 用简单的比喻来说 落实 双基 是课程目标1 0版 三维目标是2 0版 核心素养就是3 0版 3 新的基础与能力观课堂教学从 双基 走向 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 其中基本的活动经验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 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学科的精髓和灵魂 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 两能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更注重培养必备品格和关健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与应用 科学思维与创新 科学探究与交流 科学态度与责任 4 新的教学方式观 水 的变化 八十年代的提法是 学生要有一杯水 老师要有一桶水 九十年代的提法是 学生想要水 老师要有长流长新的自来水 新课改的提法是 学生想要水 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水 从 水 的变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教学方式在发生着质的改变 由以前的以教师 教 为中心变为现在的学生 学 为中心 为此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等 5 新的教学评价观 评价的取向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评价的手段 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新课程改革以来 人们在不断进行培训学习的同时 开始了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探讨 形成了一批典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例1 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 l 揭示教学目标 辅助环节1 占1分钟左右 2 指导学生自学 辅助环节2 占2分钟左右 3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约5 8分钟 4 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约5 8分钟 5 学生讨论 更正 教师点拨 约8 10分钟 6 当堂训练 不少于15分钟 例2 杜郎口中学 1 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 预习 展示 反馈 2 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分组合作 展现提升 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 该模式的实体部分是以 预习 展示 反馈 为内容的自主学习三大模块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展示 课型 内含六个环节 其时间分配是 预习交流 5分钟 明确目标 2分钟 分组合作 6分钟 展现提升 18分钟 穿插巩固 8分钟 达标测评 6分钟 例3 目前比较风行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 微课 慕课等 翻转课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要上新课先请学生在家看视频 学生在家通过老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 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老师上课的任务主要就是带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包括答疑解惑 知识的运用等 特点 1 信息技术 2 学习方式个性化 3 深度互动机制 尽管这些改革实验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操作上不完全相同 但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上是高度一致的 其共同点 1 强调以学为本 将过去 以教为本 转变为 以学为本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本体或中心地位 一是在教学活动的时空占用上 二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自主支配学习过程上 2 强调先学后教 将过去 先教后学 转变为 先学后教 这样改变教与学的先后顺序 一是保证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落实了学生学习的本体地位 3 强调以学定教 将过去 以教定教 转变为 以学定教 育教师教什么 如何教 教多快 针对谁教 这些问题是任何教师在做教学决策时都要考虑的问题 过去很多教师主要以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教学目标及教科书上指定的内容 来进行如何教学的决策 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可能性 而 以学定教 是以学生学习的现状 现有的知识基础 学习需要及学习能力 应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由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学习的困难或问题 决定教师教的范围 重点 难度 速度及方式 先学后教 为教师 以学定教 提供了发现学生问题的机制 取得的成效 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初步体现2 自主 合作 探究意识初步得到体现3 新课程评价意识得到初步体现那么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不是就达到了目的呢 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了呢 二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传统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教师关注教仍多于关注学 表现在 一是重教轻学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认为老师不讲 学生就不会 课堂教学成了常演不衰的 教案剧 教案即剧本 教师成主角 少数优秀学生是配角 多数学生是观众 二是依然认为练习强度和时间占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强调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多做练习 致使学生成了做练习的机器 学生学习负担依然过重 2 课堂教学模式化 表层化 程式化 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外在形式 而忽视其内在实质 为了追求 形式 有的老师在务虚上下工夫 将围桌而坐七嘴八舌的讨论等同于合作学习 将自学和自由学习等同于自主学习 将简单动手活动等同于探究学习等 有专家称 有些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只会产生 圣诞树效应 即象圣诞树上的饰物一样 光彩夺目 其实只是金玉其外 3 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 缺乏整合 难以形成能力和品格 一是碎片化的知识 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 缺乏逻辑关联 简化了推演过程 难以帮助学生形成逻辑 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更难以使学生形成有深度的 复杂的 全面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从而形成个人的文化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忽视对主题情景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 导致思维培养缺失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为贴标签 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 尽管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但被动学习等待学习的状况仍然存在 尽管我们已经开始从研究 如何让教师教得更好 朝着 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 转变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从根本上来说 还未解决好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本质问题 三 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 一是学生要知道学习的目标二是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有效达到目标三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即时反馈和调控等 所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学生学的目标 学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的评价 一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有人认为 当前课堂教学目标不科学 不明确 是导致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正确区分不同目标并努力规范和达成教学目标已迫在眉睫 案例1 杠杆 doc 如何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1 杠杆 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杠杆及其应用 2 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问题1 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空泛 模糊 1 了解杠杆及其应用 2 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由于学生不知道什么叫了解 怎样做才算理解了 而且不同的人对 了解 理解 有不同的认识与评判 从而使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以进行检测和衡量 如此的教学目标就成了聋子的耳朵 摆设而已 写不写一个样 主要问题是 状态动词 了解 理解 掌握等 使用过多 而可检测的行为动词 说出 算出 画出 归纳等 使用较少 问题2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脱离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单独存在 孤立而抽象 缺乏内在关联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学生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维目标不能孤立存在应该是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 如一个立方体有长 宽 高一样 三者是相互支撑 交融和促进的 是不可截然分割的 不能把课程目标当作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以上原因 教学目标大都呈现出抽象的状态 空泛而普适 不能起到引导学习和导控学习的功能 最后导致教学目标写不写都一个样 也导致了课堂教学可以随意增加和减少教学内容 可以随意拔高和降低要求 即脚采西瓜皮 滑到哪里是哪里 美国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捷 r f mager 曾说过 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优良的教学目标 学生经常自己就可以学得会 这句话强调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自己就可以学会呢 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 例1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表述要素 学习内容 达到的水平层次 用清晰的行为动词 说明 来阐述 说明 在课程标准里界定为知道层次 例2 通过实验 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 用语言 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属性 表述要素 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 达到的水平层次 用清晰的行为动词 描述 来阐述 描述 在课程标准里界定为知道层次 启示 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使学生知道学习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学习 预期达到的学习水平是怎样的 即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组织要素应该是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预期达到的学习水平 例 修改后的 杠杆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和分析了解杠杆 能识别杠杆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 掌握抽象模型化的方法 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2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平衡条件 会设计实验 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 通过讨论和交流 能辨别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并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案例2 牛顿第一定律 doc如何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牛顿每一定律不仅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 是初高中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而且在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过程中 使用的控制变量法 理想实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以及伽利略 牛顿等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敢于质疑 敢于批判 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又是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优秀素材 惯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过程中 所渗透的sts教育思想 又是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意识的重要素材 所以牛顿每一定律的教学目标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会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逐步学会理想化的研究方法 2 通过经历 体验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 领悟科学家敢于质疑 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3 通过实验分析理解惯性 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通过对惯性现象利害分析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 学习目标的三要素里 其中学习方式是学生学的方式而不是教师教的方式 它包括 观察 体验 动手 看书 讨论 思考 分析 交流等 具有可操作性预期达到的学习水平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用一系列行为动词动词表现出来 具有可评价性 课标关于教学目标水平层次与行为动词的关系 1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 感受 水平 行为动词如经历 感受 参加 参与 尝试 寻找 讨论 交流 合作 分享 参观 访问 考察接触 体验等 二是反应 认同 水平 行为动词如遵守 拒绝 认可 认同 承认 接受 同意 反对 愿意 欣赏 称赞 喜欢 讨厌感兴趣 关心 关注 重视 采用 采纳 支持 尊重 爱护 珍惜 蔑视 怀疑 摒弃 抵制 克服 拥护 帮助等 三是领悟 内化 水平 行为动词如形成 养成 具有 热爱 树立 建立 坚持 保持 确立 追求等 2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一是了解水平 行为动词如说出 背诵 辨认 回忆 选出举例 列举 复述 识别 再认等 二是理解水平 行为动词如解释 阐明 比较 分类 归纳 概述 概括 区别 提供 把 转换 猜测 预测 估计推断 检索 收集 整理等 技能一是模仿水平 行为动词如模拟 重复 再现 例证 临摹扩展 缩写等 二是独立操作水平 完成 表现 制定 解决 拟定 安装 绘制 测量 尝试 试验等 三是迁移水平 行为动词如联系 转换 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等 综上所述 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使其具有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是课堂教学必需的一种专业技能 二 如何设计课堂学习行为 即把重教的设计转化为重学的设计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观察 思考 操作 讨论等学习行为 从而使知识在头脑中自然生成 教师知识的助产士 doc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由 重知识 向 重过程 转变 也就是重在落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 目标与学生能力的关系 新课标最大的改变就是把原来的 能力 目标加以细化 活化和升华 拓展成为 过程与方法 目标 课程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 能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具有初中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3 经历信息处理过程 从信息中分析 归纳规律的过程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能与他人交流 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5 学习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 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所以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 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训练才能得到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与应用 科学思维与创新 科学探究与交流 科学态度与责任 例1 力的概念的形成 第一步 搜集大量现象 第二步 分析概括归纳上述现象的共同点 两个物体 一个动作第三步 用恰当的物理语言定义 学生所经历的过程是搜集资料 分析归纳 所用到的方法是概括归纳法 培养的能力是分析概括能力 例2 杠杆 问题情景设计 学习目标的第1条 通过实验和分析了解杠杆 能识别杠杆 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掌握抽象模型化的方法 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情景 让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情景1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 如果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现课桌上有一重物 如课本或词典 和一根米尺 请同学们做一做 如何将重物撬起来 有几种方法 这几种方法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如何用作图法画出其示意图 问题情景2 木板上有一颗钉子 如何用钉锤将钉子拔出来 边做边分析 锤拔钉子与木棒撬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如何用作图法来表示这些共同特征 问题情景3 吃饭用的筷子 指甲剪等是不是杠杆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杠杆 学习目标的第2条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会设计实验 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会识别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情景 让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情景1 模拟挑重物的实验 当扁担一边的重物变化时 还能不能平衡 如何使它重新平衡 即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你是如何猜想的 问题情景2 利用桌面上的器材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情景3 实验收集了哪些数据 你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的 归纳出什么结论 问题情景4 如何辨别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例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探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 一种是直接实验 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一种是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并让学生体会所用的科学方法 例4 探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直接实验 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一种是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并让学生体会所用的科学方法 例5 惯性的教学 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根据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 直接分析得出结论 一种是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让学生体会惯性的实质 在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 老师提问1 在上面的实验中 如果每个小组控制的斜面高度不同 如第一小组控制的斜面高度是10厘米 第二小组控制的斜面高度是15厘米 当小车从两个不同的斜面滑下时 假如水平面都绝对光滑 那么这两次小车最终的运动状态相同吗 为什么 师生讨论 初步结论 最终的运动状态不现 虽然它们最终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但最初的速度大小不同 这两次小车最终都以最初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点评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 运动的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原来是运动的物体 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原来是静止的物体 它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通俗地说也叫惰性 提问2 高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为什么速度越快 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师生讨论 初步结论 高速行驶的汽车原来是向前运动的 当刹车时 由于惯性它还要向前滑行 直到摩擦力使它停下来 汽车的速度越快 由于惯性它要保持原来的快速向前滑行 所以滑行的距离就越长 教师点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 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综上所述 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依据教学目标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 一环套一环 问题既有层次性 逻辑性 探究性 2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自然生成 三 如何进行学习行为评价 课堂教学强调了依据学生学的目标设计学生学的活动 那么如何来即时评价和反馈学生学的活动 并即时对它进行矫正呢 由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是由一个个真实活动连接起来的一个持续的过程 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不是单一性 一次性和终结性的 也不是简单的优劣好坏的断定 而是一个系统的 连续的 动态的评价过程 而要达到这两个目的 我们认为要将教学评价紧随教学活动展开而展开 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哪里有教学活动发生 哪里就有教学评价发生 例如 学习目标的第1条 通过实验和分析了解杠杆 会列举实例说明杠杆 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问题情景1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 如果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现课桌上有一重物 如课本或词典 和一根米尺 请同学们做一做 如何将重物撬起来 有几种方法 这几种方法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自主评价 1 相互评价能否正确操作 分析归纳的方法正否正确 能否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杠杆 强调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问题情景2 木板上有一颗钉子 如何用钉锤将钉子拔出来 边做边分析 锤拔钉子与木棒撬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如何用作图法来表示这些共同特征 自主评价 2 相互评价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方法是否正确 作图是否正确和规范 问题情景3 吃饭用的筷子 指甲剪等是不是杠杆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杠杆 自主评价 3 相互评价列举的实例是否正确 解释是否清楚 语言叙述是否准确等 学习目标的第2条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会设计实验 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会识别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问题情景1 模拟挑重物的实验 当扁担一边的重物变化时 还能不能平衡 如何使它重新平衡 即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你是如何猜想的 自主评价1 相互评价能否根据观察抓住关健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出猜想及其理由 问题情景2 利用桌面上的器材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自主评价2 师生评价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问题情景3 实验收集了哪些数据 你是如何分析这些数据的 归纳出什么结论 自主评价3 小组内评价分工合作的能力 收集和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得出结论是否可靠 问题情景4 如何辨别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自主评价4 相互评价列举的实例是否正确 解释是否清楚 语言叙述是否准确等 综上所述 课堂教学评价要伴随学生学习活动的产生而产生 评价的内容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更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自评和互评 评价的结果强调即时反馈和矫正 使学生能不断地在评价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 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在评价中自然生成 总结 课堂教学要达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采用合理的学习方式 同时通过即时反馈和矫正 使学生能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学习目标 学的过程与方法 学的评价 四 学业考试如何注重核心素养的评价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与应用 科学思维与创新 科学探究与交流 科学态度与责任 那么中考如何通过考察过程 达到有效考察核心能力的目的呢 1 明确三维目标考察的内容及能力水平层次 2 注重考察思维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