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真题 95-10微观 00-06统计 2010 2010年_第1页
光华真题 95-10微观 00-06统计 2010 2010年_第2页
光华真题 95-10微观 00-06统计 2010 2010年_第3页
光华真题 95-10微观 00-06统计 2010 2010年_第4页
光华真题 95-10微观 00-06统计 2010 201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CCER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录“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主要参考书: A.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B. 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C. W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理论: 基本原理与扩展 Walter Nicholson: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 9th Edition“宏观经济学及其应用”主要参考书: A. 曼昆 N. Gregory Mankiw,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 罗伯特巴罗,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录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诣远 845 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西方经济学 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鸿业主编 微观经济学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继明 微观经济学习题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继明 851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继明 宏观经济学习题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继明 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黎诣元 光华管理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参考书目科目名称序号书目名称第一作者考试范围科目代码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经济学科目的微观经济学部分1中级微观经济学Varian.H三联出版社,中译本2微观经济学朱善利北大出版社经济学科目的宏观经济学部分(国民、产业经济学专业)3宏观经济学Mankiw经济学科目的金融学部分(金融学硕博连读)4货币银行学姚长辉含:微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证券投资学. 公司财务. 金融工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证券投资学曹凤岐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财务管理学刘力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8FinanceZvi Bodie, and Robert C. MertonPrentice-Hall Inc.第1版2000年经济学科目的统计学部分(金融硕士项目)9经济数学基础(第三册 概率统计)10商务与经济统计 (原书第9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戴维.R.安德森 等著 张建华等译, 2006年1月光华管理学院201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参考书目科目名称序号书目名称 第一作者考试范围科目代码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经济学一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Analysis)Varian.H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二2高级宏观经济学Romer.D含:宏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3计量经济学(含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回归模型)不指定参考书目经济学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 Analysis)Varian.H含: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分析(金融学专业)5高级宏观经济学Romer.D金融学7公司财务原理(Principle of Corporate Finance)(英)理查德A布雷利(Richard A. Brealey) (美)斯图尔特C迈尔斯(Stewart C. Myers) (美)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著,方曙红译含: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学、货币金融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8版)英文影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8投资学(Investments)Zvi Bodie, Alex Kane, and Alan J. Marcus, Richard D.Irwi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5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第6版,翻译版第5版9货币金融学(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 Mishki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版中译本)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版)计量经济分析15计量经济学(第112章,第15章)古扎拉蒂(Damodar N. Gujarat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1995年,中译本2000年,林少宫译16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Jeffrey M. WooldridgePart 1. 22003年/index.php概述本文具体论述对于非经济类学生如何在考研复习中学习宏观经济学。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较难,而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部分的复习难度又远高于微观经济学。这主要是由老师命题思路难于把握以及宏观经济学本身纷繁的特点决定的。笔者本科为工科学生,通过自学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有了一个较为粗浅的认识。希望可以为学弟诸君节省时间之用。水平所限,错误必然很多,请各位不吝赐教。以免贻误后人。本文一、二部分主要讨论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和思路,第三部分主要作为终极宏观经济学学习要点的综述,第四部分主要讨论高级宏观经济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写在前面的话初学宏观经济学的同学总觉得有许多困惑,尤其是考光华,从多恩布什(2000)的书开始,会有一种很难看下去的感觉。这一方面教材翻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由于宏观经济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有人说与微观经济学家相比,宏观经济学家有更多的分歧。这话对又不对。微观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可以与数学物理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相比。因而主流经济学家一般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上,如基本的前提假设和分析方法上比较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争论少一些。相反,在微观领域各个专题方面,似乎有着更大的不同。但宏观经济学的问题似乎不在于此,宏观经济学以国家整体为分析对象,更有着积极入世的倾向。与微观相比,似乎更有应用的性质。所以人们的分歧似乎是从他们学说的起点就已经开始了。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是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讨论总需求问题上,还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问题上,各派都有自己的基本假设,所以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一般初学宏观经济学的同学也许会觉得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极为有理,其实这却正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初级阶段。要知道,作为科学,首先要从众人公认的假设开始。康德以前的人们都认为,欧几里德几何的十大公理即为真理。当然,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数学业并不是所谓的绝对真理,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假设建构出来的。但由于其假设的合理性、推理的严密性,它仍然是我们迄今为止最严谨的表述方法和思维方法。所以,作为成熟的经济学也应从合理的假设出发。凯恩斯主义的分析起点,主要是先验或回归的曲线关系,更由于其所处的时代,难免重点分析总需求。但对于今天的我们,把凯恩斯的需求分析置于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似乎更为合理、更为有用。至于IS-LM模型,只是希克斯()对凯恩斯(1936)的一种解读,后经汉森更加完备化了。不过IS-LM分析方法决不限于凯恩斯模型,可见Sargent(1987)和龚六堂(2001)。而对于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学派的有些观点,大部分同学甚至不太明白有何价值。因为毕竟他的结论似乎与我们所见所闻有极大差别。其实,作为模型来说,不过是为我们了解真实世界建立一个参照系。这两个既有渊源的学派直接继承古典经济学的精髓,而不是像凯恩斯主义更具有一种急于应付眼前挑战的性质。弗里德曼著名的假设无关的论点,经常为人诟病,其实不过是一种对于所处时代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无奈而已。而理性预期模型,更是一个极端的分析框架。但他给自己的任务也只是在此框架内讨论相关的问题而已。至于想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解决现实宏观经济的问题并进行经济预测,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看来,似乎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这方面卢卡斯()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批评。其实对于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国内某某知名经济学家看似现实的论述,也不过是描述一些宏观经济学现象之间的联系罢了,罗列大量经济词汇,用其所谓的经验作一个大胆的预测。而这些东西,根本不是经济学理论。这些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早就脱离了经济学家所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再多的论述也只是几句随风而逝。据说在B-S公式发现之前,华尔街的分析家们就早已用有着类似思路的东西了,但是那并不是理论,并不能作为人类今后认识世界的知识积累。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告诉大家,学好宏观经济学,首先要从深刻理解科学的涵义开始,了解清楚各种假设的深层意思,在经过一些简单的数学与逻辑推导,就可讨论种种理论问题了。Brian Snowdon(1994)对宏观经济学各学派的论点做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和比较。二指定参考书和听课光华指定了两本宏观的参考书,但我以为这两年真正有用的却只有多恩布什(2000)的那一本。而Branson(1989)那一本虽是经典,但迫于国内的教学环境,再考虑到大家的水平,所以不太好出题。做个比较的话,这本书的风格类似于亨德森,匡特()。基本不讲太多的使用和经济学背景,而专注于数学推导和分析。这也是普林斯顿大学一向的风格吧。以前师兄看的张一驰(1996)也正是抄了老人家的心血。所以不能去武汉大学买原版影印书的同学,也可以到北大的教材科买张一驰的那一本足以。反正基本也不考。但是如果你是出于对理论的兴趣,我建议可以听一下秦宛顺老师为研究生开的“管理经济学”,秦老师是数学出身,所以讲的教材都是数学性比较强的,这门课正是讲的branson的书。三中级主要内容概述中级宏观经济学从何开始,真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幸好多位大师写下了各具特色的教材,可以为我们初上宏观经济学的险峰铺一条捷径。克鲁格曼曾经揶揄巴罗说:哈佛大学有两位经济学家写了宏观经济学教材,一本无人问津,另一本却极为畅销。前者,是巴罗基于微观基础和市场出清的视角写出的教材。而后者,就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曼昆的著作。对比来说,二人各有特色。对于真正要从事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人来说,读巴罗的书并结合芝加哥大学所配的补充材料(论坛FTP上有)是一次很好的训练,但却很难有效的提高考试成绩。曼昆的书从传统的方式入手,再加上梁小民翻译的水平也还可以,比较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另外可以作为替换的是布兰查德()。不过,如大多考CCER的同学所言杰弗里萨克斯(1997)可能是一本更好的书,通读之后可以对宏观经济学有更深的了解。遗憾的是,时间有限。别忘了,多恩布什才是最终要精读的葵花宝典。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几个概念的问题:1)利率水平,2)价格水平,3)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4)存量和流量,5)供求曲线斜率。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是一对相似的概念,他们都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利率和价格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这一关系有点像微观经济学中,显示偏好与偏好之间的关系。分清他们是理解金融市场债券和货币利率投资的关健。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利率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一个稳定的数字?还有哪些变量(M)是以名义利率为自变量的,哪些(I)是以实际利率为自变量的?为什么?之后是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的问题,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在分析通货膨胀以前,我们所见到的变量都是实际变量。一般教材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或核算等式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变量,用大写字母表示名义变量。在短期分析的IS-LM模型中,给定价格水平,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也就没有区分的意义了。存量和流量也是一对比较重要的概念,关键问题是,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问题,求解最优的流量变化以改变存量(最优控制)。或者研究从最优的存量出发,来决定流量(新古典投资模型)。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中供求曲线根据分析时间的长短或者各学派的基本假设的区别有着不同的斜率,而其倾斜程度的经济学意义也与微观经济学中有所区别。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直接相互决定的。而是通过某些中间变量起作用。如价格(p)货币利率投资需求(y),或者价格(p)实际工资劳动供给产出(y)。了解了基本概念以后可以进入总需求问题的学习。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是IS-LM模型。由于它是一个静态二维模型,我们必须在利率水平、价格水平、国民收入三者之中给定一个变量为外生,才能讨论。而且由于是古典模型,它必然存在唯一且稳定的均衡点。之后,通过对两个方程的全微分,我们更是可以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细节可见Branson(1989)和龚六堂(2001)。总供给问题主要是由菲利普斯曲线(工资与失业率的关系)引出的,由于假设工资与价格水平、失业率与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讨论工资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就等于讨论总供给曲线的斜率问题。出于各种不同的假说,各学派都给出了短期供给曲线正向倾斜的原因。比较重要的是卢卡斯基于信息不完美模型给出的卢卡斯供给曲线曾一度成为考查的要点。对于通货膨胀的动态分析,可以关注的是宏观经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问题在于一个很适合作为考题的动态不一致博弈论分析早在90年代中期就以考过了,所以该方面问题还是主要关注基本知识和概念。而对于RBC(实际经济周期)的了解只限于扰动源和传播机制既可。微观基础方面曾是考查的重点,如货币需求模型。需要指出的是指定的两本教材在这部分的某些模型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推导,不过其经济学思想是一致的,请注意把握。四学习高级经济学的必要性和注意问题至于更深一步,如果你想做好宏观经济学后面的两道大题,还是要防备一下经济增长理论和动态优化的内容。从历年试题可以看出,近三年不考Ramsey模型,但是注重考查离散事件的静态规划问题。03年是一个简单的OLG模型,04年是一道经典的规划问题,05年也是OLG模型的路子,但是涉及了一些戴蒙德动态无效率的思想。又加了一道Solow模型的送分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涉及一些高于中级宏观经济学的东西。高级宏观经济学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分析方法与中级完全不同,没有静态模型过多的余地,广泛采用动态分析。而且更关注与长期分析,而不是短期波动。那么首先,我们熟悉的拉格朗日方法,只适用于静态分析,所以对于复杂的动态问题必须要学习动态经济工具。按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动态优化与动态规划。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更喜欢使用连续时间的动态优化,而芝加哥大学的人们更偏爱于离散事件模式的动态规划。其实,在大部分问题上,两种处理方法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对于规划问题,不必过多涉及。主要掌握一点非线性规划的例子就会比较明白了。所以说离散时间的简单问题,拉格朗日方法还是一种不错的近似。而对于连续时间系统,必须用变分法或最优控制来解决。动态优化与我们静态问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解是一个微分方程,而不是一个点。而变分法和最优控制的核心内容欧拉方程又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有两个自由度。所以需要两个初始限定条件来确定解的唯一性。一般可以用边界条件和横截性条件。边界条件比较简单,主要是对起止时间和值得固定。横截性条件是个新东西,也是动态优化最可以有变化的东西。详细学习可以参见龚六堂(2002)、takayama(1997)、蒋中一(1999)。中级经济学中学过Solow模型,他假定了要素的可替代性,通过假定外生的储蓄等得出一个资本的动态积累方程(一阶微分方程),我们可以不考查他的收敛问题,而专注于模型的特点。Solow的基本结论是,储蓄或说资本不能带来增长。人均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也就是增长核算等式里面的索洛剩余。需要指出的有几点:其一,经典的Solow模型假定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所以边际产出是递减的,因此存在一个稳定点。其二,这只是Solow的结论,并不能解释人类历史所有的增长问题。有人曾在复试的时候就这个问题对我提出过疑问,但在场的其他老师认为这个问题远远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所以无法回答。但是可以说的是,他肯定不能适于工业革命以前的增长模式。在没有引入资本的情况下,可以参见普雷斯柯特用马尔萨斯模型解释。而90年代以来Lucas、Romer等人的新增长理论也提出了近代增长的新解释。在我们需要掌握的范围中,也只有AK生产函数的内生增长,因为此生产函数不满足稻田条件,即不具有递减的资本边际收益。所以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可以稳定的等于一个不为零的数。这主要是出于资本对于增长有着正的外部性引起的。详细讨论可以参见Barro(1995)。之后进入增长理论的下一阶段,也是高级宏观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Ramsey模型。他首先考查个人的理性优化行为,然后进行加总。最后形成一般均衡的模型。我们可以讨论分散决策和中央计划者模式。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中,这两种模式得出结果是等价的。通过引进个人优化行为,我们使个人的储蓄行为内生了。因此可以在引入政府支出等方面得出一些与Solow模型不同的东西,但对于增长的结论,仍然与经典的Solow模型一致。储蓄率内生,但它与贴现率由反向关系,不过最终仍然不影响长期增长率。也就是说和Solow模型一样,储蓄提高只有水平效应(人均资本存量高低和国富国穷)而不具有增长效应(增长速度)。再下来进入考察热点OLG模型,其实它具有和Ramsey模型一致的思想。不过以离散的形式给出。重在把握动态无效率的思想。有兴趣的同学可参见Romer(1996)。各本教材都分别对巴罗-李嘉图等价作了深入的探讨,这问题是比较容易成为考题的,望各位注意把握其争论双方的理由。五结论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要考好成绩首先要对宏观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结合对各学派区别的认识分析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各个问题。对于经典的模型,不仅要掌握其结论,更要对推导过程比较熟悉。参考书目:Barro Xavier Sala-i-martin(1995). Economic growth.(中译本:巴罗等,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Brian Snowdon,Howard Vane,Peter Wynarczyk. A MODERN GUIDE TO MACROECONOMIC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4(中译本:英布莱恩斯诺登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商务印书馆,1998)Branson(1989)Macro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可于武汉大学IAS购得)Romer(1996)(中译本: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Sargent,T.J.(1987).Macroeconomic Theory. Academic Press. (中译本:王小明等人译,宏观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多恩布施(2000),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龚六堂(2001),高级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龚六堂(2002),动态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takayama(1997),Analytical Methods in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中译本:高山晟,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蒋中一(1999)动态最优化基础,商务印书馆张一驰(1996),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亨德森,匡特()中级微观经济学数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杰弗里萨克斯(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7,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民大学出版社8,宏观经济学,曼昆,人民大学出版社9,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与政策,张一弛,中国经济出版社10,MACRO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William H.Branson(Princeton University) THIRD EDITION11,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商务印书馆12,经济学中的动态方法,龚六堂,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1,3,7,10是去年和今年光华指定的参考书,其余的是以前历年指定的参考书。不过我个人觉得微观还是应该仔细看看 5(十八讲)这本书,微观的难度与这本书相似。宏观书中 10 William H.Branson 的那本书我没看过,但是据说与张一弛的书很相似,两本书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很大,微观的体系是定型的,很清楚的分为效用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等,所以复习中相对而言寻找知识体系的脉络与把握重点就容易一些。而宏观,则是从学派入手谈观点,谈经济变量的互动影响过程,谈政策取向。所谓学习宏观,重要的是宏观地把握宏观体系,并且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差异。今年的宏观经济学考研试题中,35分的小论述题基本上靠的就是这种对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把握。如果真正的研究懂张一弛的那本书,这个并不难。说到书的问题,我只是精读了张一弛那一本书,前后过了3遍;多恩布什的书略读1遍。有同学认为张的书是天书,且从考题来看,似乎有过时的倾向。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张的书无论从结构、数学推导、模型的表述来看,都是一本绝佳的教材,其中包含着宏观经济学的精髓。不足之处是增长部分仅介绍了Solow一个模型,且显得有些单薄。建议要考宏观的同学们,一定要把这本书多看几遍。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再去查相关的其他的经济学著作;多恩布什的书理论上与数学推导上非常简单,值得看的地方是每章后的题目,尤其是要求分析变量互动影响过程以及政策设计问题的题目,对于训练思维及考试都有极佳作用。(今年的Mundell-Fleming model,李嘉图等价等都是这类题)。增长部分我是在考前20多天看的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事实证明,这对今年考试的帮助不大。考试中考察的是基本的理论功底与思维的素质,所以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大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去搞高级的东西,而且如果简单的不懂,弄难的东西是很吃力的,只有死背。但死背是费力多而考不考又两可的事情。宏观经济学重模型,对模型一定要有全局的把握,从其阐明的问题、数学推导、前提、应用分析几方面入手,切记不可以为弄懂了最基本的就够了,要学会应对变化。(如今年试题中Solow-model 加入了一个收入税率)。浅尝即止对于学习宏观是一个大忌,重要的是理解、理解、再理解。最后,关于宏观的学习,我想强调的是数学的作用。数学在宏观中的应用无处不在,而且可能有一些较高级的数学工具是需要自学的,如解微分方程组。强调数学是光华的一个特色。其实对数学也不用畏惧,毕竟,定量的分析答案是客观的、唯一的,比主观的论述要更好把握。10年光华宏观专业课1, 是IS和LM曲线,一共三问,是前几年某一年的真题,第一问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问是推倒财政乘数,以及一个消费低的国家财政失灵的缘故,第三问是假设产出固定,财政政策的作用2,推导长期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的代价,奥肯定理还有预期在通胀中作用3,索罗模型的推导,一共4问,第一问求资本存量、消费等,第二问是求一个具体的资本存量,第三问是黄金状态,第四问是科技改进画图说明消费资本存量的变化4,也是历年真题,而且好像没变,社会上2个人,一个是不耐心,一个耐心,而且都是只活2期,然后求均衡的利率,信贷出清的条件,各期的消费,还有最优化条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金融学专业试题第四部分 金融学(共60分)1 (8分) 什么是基础货币?国家发行基础货币的途径及特点是什么?2 (12分)简述银行监管的内容并评价3 (10分)阐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的假设,并分析这些假设在现实中的适用程度4 (10分)某人用97.3元购买了面值为100元,发行期为4年的公司债券,已知利息率为6.4%,到期收益率为7.2%,利息为每年支付一次,久期(duration)为3.842(只记得是3.8+了)年。如果你知道收益率在晚些时候会下降0.3%1)利用修正的久期(Modified duration)计算价格的变化率和新的收益率下的价格2)采用现值公式计算的新的价格又是多少?3)两者的结构有差异吗?其原因是什么?5 (10分)公司为无负债公司,目前发行的股票数10,000股,每股价值100美元。现有一个新项目,已知该项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为210,000美元,需要的初始投资为110,00美元。公司打算发行新股来筹措资金,且股东充分认识到了投资的价值和成本,如果以“公平价格”发行股票,需要发行的股票数量为多少?发行价格为几何?新项目的投资收益为谁所有?这对于你进行投资有何启迪?6 (10分)给CEO策划一个最优资本结构。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的收益率随着市场指数波动,无风险利率为3%,公司所得税为25%。去年股票市场指数下降了65%,但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为8%。已知股票市场指数每上升或下降10%,预期收益率跟着上升或下降15%。公司的资本结构为40%的负债和60%的股权,负债的成本为7%,公司的资本成本是多少?已知市场信息完全,且不存在财务危机成本,理论上最优的资本结构是什么?10年光华金融专业课(微观+统计)/showthread.php?t=7921310(微观+金融)完全版回忆 答案(从 xiaoguizi那Copy的题,我回忆的答案,大家讨论讨论)-10年光华金融专业课(微观+统计)回忆 by xiaoguizi微观五题(15 15 20 20 20 )、统计三题(20 20 20)一农民效用函数为alogX1+(1-a)log(x2-k),k0,x1为大米,x2为其他商品组合,农民禀赋为(R1,R2) 禀赋固定不变!求农民什么时候出售大米,出售的大米量与大米价格正相关吗key:R1-x1=R1-a(p1*R1+p2*R2)/p1=(1-a)R1-ap2R2/p10,这是出售大米的条件,同时也可看出与p1是正相关关系。第一题(1)最优化问题为:对U做变换化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总的消费量,这是个3个约束条件的最优问题,数学上是用库恩塔克定理解的拉格朗日函数由库恩塔克定理可解得经济学的解释是:由效用函数知的最少消费量是k,所以预算I中应先减去k,剩余的禀赋再用于消费,此时就安照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系数分配剩余预算,即可立即写出上面的结果。(所以微观还是要注重经济学的思想,不要迷失在数学里面。)所以大米销售量为,出售意味着,带入表达式可得出售条件为,。易知大米销售量与k的取值有关,结合上面不等式讨论k的取值范围即可确定出售大米与价格的关系(这个简单讨论就不写出了)。(2)假设配额为Sk,此时相当于最优化为题多了一个约束,也可用数学方法解,但用经济学思想更简单些。当约束为紧时,即,蒋S带入预算约束可解得,讨论同上。当约束为松弛的,即时,约束可省去,结果同第一问。2 若农民消费其他商品有配额限制 对农民出售大米的意愿有影响吗case1:配额x2=x2*,无影响case2:配额x2小于x2*,有影响二 一企业有三个车间 各自的成本函数为 C1=4x1+x12 C2=3X2+2X22 C3=6X3 问当这企业要生产8单位时 应如何分配产量 使成本最小x1=1x2=3/4x3=25/4三 市场上有A,B 两种消费者 各占50% A的效用函数为 5x0.5x2+y B为6x0.5x2+y 垄断厂商的成本为C(X)=X x为垄断厂商生产的商品 Y为其他商品组合 价格为1 (1) 求A B 各自的需求曲线key:XA=5-p;XB=6-p(2) 若垄断厂商在AB中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