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含CAD图纸).doc

三自由度轴承坯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机电PLC】【优秀含5张CAD图纸+全套机械毕业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576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07-17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45
积分
关 键 词:
自由度 轴承 坯料 搬运 机械手 设计 机电 电机 plc 优秀 优良 cad 图纸 全套 机械 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详情如下】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16000字,43页]【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97666224】.bat

三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含CAD图纸).doc

手腕.dwg

搬运机械手.dwg

机械手电路 梯形图 接线图.dwg

腰部传动大齿轮.dwg

腰部传动小齿轮.dwg

摘  要

机械手是一种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高技术产品。采用机械手是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装备。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它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机械设计原理,进行三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熟悉三自由度机械手的运用场合和相关的设计步骤。机械手可以代替很多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结合三自由度设计的各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并且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构思,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尽力使机械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关键词:机械手,输送工件,搬运,三自由度

ABSTRACT

Manipulator is a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products. Using manipulator i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of a kind of effective method. It is an imita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human body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 or parts transportation holding tools for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obots can replace the hands of heavy labor,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automation lev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ten appears in the handling of the heavy and long-term, frequent, drab operation, USES the manipulator is effective; In addition, it can be in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deep water, the universe, radioactive and other toxic, pollu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peration, more shows its superiority, with broad prospects.

This topic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doff carrying manipulator, familiar with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manipulator using occasions and related design steps. Robots can replace a lot of repeatability of physical labor, so as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all aspects of design knowledge, in the design process learn how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to solve problems. And in the design idea and into their idea,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Try to make robots easy to use simple structure.

Key Words: Manipulator, conveying work piece, handling,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目  录

摘  要- 1 -

ABSTRACT- 2 -

1 绪论- 5 -

1.1机械手的历史- 5 -

1.2 机械手的组成- 6 -

1.3 机械手的分类- 7 -

第2章 搬运机械手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9 -

2.1 搬运机械手设计要求- 9 -

2.2 基本设计思路- 9 -

2.2.1 系统分析- 9 -

2.2.2 总体设计框图- 10 -

2.2.3 搬运机械手的基本参数- 11 -

2.3 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12 -

2.3.1 搬运机械手坐标形式的选择- 12 -

2.4 机械手材料的选择- 12 -

2.5机械臂的运动方式- 12 -

2.6 搬运机械手驱动与控制系统分析- 13 -

2.6.1 驱动方式的选择- 13 -

2.6.2 控制系统的选择- 14 -

3 搬运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与计算- 14 -

3.1 搬运机械手手爪设计- 14 -

3.2 搬运机械手手臂设计- 14 -

3.2.1 伸缩机械臂的设计- 14 -

3.2.2 升降机械臂的设计- 15 -

3.2.3 旋转机械臂的设计- 17 -

3.3 手部设计计算- 17 -

3.4 腕部设计计算- 21 -

3.5 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22 -

3.6机身结构的设计- 24 -

3.6.1 电机的选择- 24 -

3.6.2 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25 -

3.6.3 机座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26 -

4 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28 -

4.1 PLC简介- 28 -

4.2 PLC工作原理- 28 -

4.3 PLC机型的选择- 28 -

4.3.1 PLC机型的选择- 29 -

4.3.2 所选PLC的参数- 29 -

4.4 PLC控制面板的拟定- 30 -

4.5 机械手工艺过程和控制方案的确定- 31 -

4.5.1 明确工艺要求- 31 -

4.5.2 确定工艺流程- 31 -

4.5.3 传感器选择- 33 -

4.5.4 确定I/O点数- 33 -

4.6 PLC程序编写- 34 -

4.6.1 总体程序设计思路- 34 -

4.6.2手动程序的编写- 35 -

4.6.3 复位程序的编写- 36 -

4.6.4 自动控制程序的编写- 38 -

5 结论- 41 -

参考文献- 42 -

致  谢- 43 -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尚久浩. 《自动机械设计》[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  顾晓勤.工程力学ⅠⅡ[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单辉祖. 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  张铁,谢存禧.机器人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7]  余达太,马香峰.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8]  吴琰琨. 液压与气动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8]  周伯英编, 工业机器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8]  加藤一郎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手及机器人研究室译, 机械手图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9]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   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0] 周开勤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 华大年主编, 机械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2] 达道安主编, 真空设计手册(第三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3] 朱辉,曹桄,唐保宁,陈大复等编,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五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4] 王永华主编,宋寅卯,陈玉国,郑安平副主编,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内容简介:
轴承坯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 - 1 - 摘 要 机械手是一种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高技术产品。采用机械手是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装备。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它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 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机械设计原理,进行三自由度搬运机械手的设计,熟悉三自由度机械手的运用场合和相关的设计步骤。机械手可以代替很多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结合三自由度设计的各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并且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构思,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尽力使机械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关键词: 机械手,输送工件,搬运,三自由度nts - 2 - ABSTRACT Manipulator is a mechanical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products. Using manipulator is t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reduce labor intensity of a kind of effective method. It is an imita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human body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determined requirement or parts transportation holding tools for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obots can replace the hands of heavy labor,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automation lev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ten appears in the handling of the heavy and long-term, frequent, drab operation, USES the manipulator is effective; In addition, it can be in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deep water, the universe, radioactive and other toxic, pollution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peration, more shows its superiority, with broad prospects. This topic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echanical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doff carrying manipulator, familiar with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manipulator using occasions and related design steps. Robots can replace a lot of repeatability of physical labor, so as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all aspects of design knowledge, in the design process learn how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to solve problems. And in the design idea and into their idea,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Try to make robots easy to use simple structure. Key Words: Manipulator, conveying work piece, handling,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nts - 3 - 目 录 摘 要 . - 1 - ABSTRACT . - 2 - 1 绪论 . - 5 - 1.1机械手的历史 . - 5 - 1.2 机械手的组成 . - 6 - 1.3 机械手的分类 . - 7 - 第 2 章 搬运机械手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 - 9 - 2.1 搬运机械手设计要求 . - 9 - 2.2 基本设计思路 . - 9 - 2.2.1 系统分析 . - 9 - 2.2.2 总体设计框图 . - 10 - 2.2.3 搬运机械手的基本参数 .- 11 - 2.3 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 11 - 2.3.1 搬运机械手坐标形式的选择 .- 11 - 2.4 机械手材料的选择 . - 12 - 2.5机械臂的运动方式 . - 12 - 2.6 搬运机械手驱动与控制系统分析 . - 13 - 2.6.1 驱动方式的选择 . - 13 - 2.6.2 控制系统的选择 . - 13 - 3 搬运机 械手机械结构设计与计算 . - 14 - 3.1 搬运机械手手爪设计 . - 14 - 3.2 搬运机械手手臂设计 . - 14 - 3.2.1 伸缩机 械臂的设计 . - 14 - 3.2.2 升降机械臂的设计 . - 15 - 3.2.3 旋转机械臂的设计 . - 17 - 3.3 手部设计计算 . - 17 - 3.4 腕部设计计算 . - 21 - 3.5 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 - 22 - 3.6机身结构的设计 . - 24 - 3.6.1 电机的选择 . - 24 - 3.6.2 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 - 25 - 3.6.3 机座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 - 26 - 4 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 - 28 - 4.1 PLC简介 . - 28 - 4.2 PLC 工作原理 . - 28 - 4.3 PLC 机型的选择 . - 28 - 4.3.1 PLC 机型的选择 . - 28 - 4.3.2 所选 PLC 的参数 . - 29 - nts - 4 - 4.4 PLC 控制面板的拟定 . - 30 - 4.5 机械手工艺过程和控制方案的确定 . - 31 - 4.5.1 明确工艺要求 . - 31 - 4.5.2 确定工艺流程 . - 31 - 4.5.3 传感器选择 . - 33 - 4.5.4 确定 I/O 点数 . - 33 - 4.6 PLC 程序编写 . - 34 - 4.6.1 总体程序设计思路 . - 34 - 4.6.2手动程序的编写 . - 35 - 4.6.3 复位程序的编写 . - 36 - 4.6.4 自动控制程序的编写 . - 38 - 5 结论 . - 41 - 参考文献 . - 42 - 致 谢 . - 43 - nts - 5 - 1 绪论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人学成为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综合学科。它体现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就,机械手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凡是有机械活动的地方,都能看到机械手的身影。机械手产品的应用已经由核工业和军事科技等高端 科学领域向医疗、农业甚至是服务娱乐等民用领域发展了,并且各式各样的机械手正在涌现出来,以惊人的速度延伸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机械手是由于人类期望生产水平的提高,为了提升生产效率而出现的。然而由于机械手善于完成重复的,单调的,精确度要求高的工作,能取代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完成人类不能或者不愿完成的工作,因此,机械手的出现又大大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所以说机械手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追逐着机械手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地进行着机械手的各种开发和研制的工作,并且其中一些国家已经取 代了不错的成果,研制出了许多新型且实用的机械手或者是机器人。例如:日本的跳舞机器人、犬型机器人爱宝 (AIBO);。英国研制的履带式“手推车”及“超级手推车”排爆机器人;美国 iRobot 公司推出了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吸尘器机器人 Roomba;上海世博会使用过的福娃机器人等等。 由于机械手的迅猛发展,机械手进入学校教学是必然的。三自由度机械手作为是机械手的典型产品,其设计及应用对机电一体化、机械结构工艺、机械制造、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学及研究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1 机械手的历史 机械手是在机械 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它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它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一 个回转长臂,顶部装有电磁块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形的。 1962 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商名为 Unimate。运动系统仿照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作为存储装置。不少球坐标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美国机械制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 Vewrsatran 机械手。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这两种出现在六十年nts - 6 - 代初的机械手,是后来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 年美国 Unimate 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 Unimate-Vicarm 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 1毫米。联邦德国 KnKa 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目前,机械手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度。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第三代机械手则能独立完成工作中过程中的 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 FMS 和柔性制造单元 FMC 中的重要一环节。 1.2 机械手的组成 一般来说,机械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手部 (或称抓取机构 ):包括手爪、传力机构等,主要起抓取和放置物件的作用。 2. 传送机构 (或称臂部 ):包括手腕、手臂等,主要起改变物件方向和位置的作用。 3. 驱动部分:它是前两部分的动力,因此也称动力源,常用的有液压、气压、电力和电机四种驱动形式。 4. 控制部分:它是机械手动作的指挥系统,由它 来控制动作的顺序 (程序 )、位置和时间 (甚至速度与加速度 )等。 5. 其它部分:如机体、行走机构、行程检测装置和传感装置等。 1.2.1 执行机构 一般机械手的执行机构由手部或者叫抓取部分、腕部、臂部、缓冲与定位,还有行走机构组成。 1.2.2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电动驱动和机械驱动等形式。不过目前还是以液压和气动用的最多。 液压驱动具有体积小、出力大、控制性能好、动作平稳等特点 ,它利用油缸、马达加上齿轮、齿条实现直线运动;利用摆动油缸、马达与减速器、油缸与齿条、齿轮或链条、链轮 等实现回转运动。液压驱动具有润滑性能好、寿命长的特点,结构紧凑,刚性nts - 7 - 好。定位精度高,克实现任意位置开停。有很多专业机械手能直接利用主机的液压系统。但缺点是需要配备压力源,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气动驱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气源方便,所需的压缩气源一般工厂都有,并且无污染,一般采用的压力 0.4-0.6MPa,最高可达 1MPa。缺点是出力小,体积大。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大,很难实现中间位置的停止,只能用于点位控制,而且润滑性较差,气压系统容易生锈。 电动由于减速和回转运动变往复运动机构复杂 , 很少采用。 机械式用于简单 的场合。 1.2.3 控制机构 机械手的控制方式有点动和连续控制两种方式。大多数是用插销板进行点位程序控制,也有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微型计算机数字控制,采用凸轮、磁盘磁带、穿孔卡等记录程序。主要控制的是坐标位置,并注意其加速度特性。 1.3 机械手的分类 机械手从使用范围、运动坐标形式、驱动方式以及臂力大小四个方面的分类分别为: 1. 按使用范围分类: (1) 专用机械手 一般只有固定的程序,而无单独的控制系统。它从属于某种机器或生产线用以自动传送物件或操作某一工具,例如 “毛坯上下料机械手”、“曲拐自动车床机械手”、“油泵凸轮轴自动线机械手”等等。这种机械手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动作比较简单的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2) 通用机械手 指具有可变程序和单独驱动的控制系统,不从属于某种机器,而且能自动完成传送物件或操作某些工具的机械装置。通用机械手按其定位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只是点位控制,故属于程序控制类型,伺服型可以是点位控制,也可以是连续轨迹控制,一般属于数字控制类型。 2. 按运动坐标型式分类: (1) 直角坐 标式机械手 臂部可以沿直角坐标轴 X、 Y、 Z 三个方向移动,亦即臂部可以前后伸缩 (定为沿 X 方向的移动 )、左右移动 (定为沿 Y 方向的移动 )和上下升降 (定为沿 Z 方向的移动 ); (2) 圆柱坐标式机械手 手臂可以沿直角坐标轴的 X 和 Z 方向移动,又可绕Z 轴转动 (定为绕 Z 轴转动 ),亦即臂部可以前后伸缩、上下升降和左右转动; nts - 8 - (3) 球坐标式机械手 臂部可以沿直角坐标轴 X 方向移动,还可以绕 Y 轴和Z 轴转动,亦即手臂可以前后伸缩 (沿 X 方向移动 )、上下摆动 (定为绕 Y 轴摆动 )和左右转动 (仍定为绕 Z 轴转动 ); (4) 多关节式机械手 这种机械手的臂部可分为小臂和大臂。其小臂和大臂的连接 (肘部 )以及大臂和机体的连接 (肩部 )均为关节 (铰链 )式连接,亦即小臂对大臂可绕肘部上下摆动,大臂可绕肩部摆动多角,手臂还可以左右转动。 3. 按驱动方式分类: (1) 液压驱动机械手 以压力油进行驱动; (2) 气压驱动机械手 以压缩空气进行驱动; (3) 电力驱动机械手 直接用电动机进行驱动; (4) 机械驱动机械手 是将主机的动力通过凸轮、连杆、齿轮、间歇机 构等传递给机械手的一种驱动方式。 4. 按机械手的臂力大小分类: (1) 微型机械手 臂力小于 1 ; (2) 小型机械手 臂力为 1 10 ; (3) 中型机械手 臂力为 10 30 ; (4) 大型机械手 臂力大于 30 。 我所设计的搬运机械手,是以搬运物料为目的的圆柱坐标式三自由度机械手。它采用液压与机械传动两种驱动方式,属于小型机械手。 nts - 9 - 第 2 章 搬运机械手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2.1 搬运机械手设计要求 图 1 机械手工作示意图 (1) 初始状态,按启动按钮传送带 A 开始传送物料,光电传感器开始工作,机械手回原点。 (2) 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物料时,传感器将信号传给机械手,机械手开始工作。 (3) 机械手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通过机械手臂的旋转,机械手抓伸出,机械臂下降,机械手抓抓紧来获得传送带 A 上的物料。 (4) 获得物料后,通过机械臂升降,机械手抓的伸缩,机械臂旋转,机械手抓的放松,将物体运送到传送带 B 上。 (5) 机械手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开始重复工作。 2.2 基本设计思路 2.2.1 系统分析 机械手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有力工具。要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需要对各种机械化、自动化装置进行综合的技术和经济分析,从而判断机械手是否合适。所以要完成机械手的设计,一般要先做如下工作: (1) 根据机械手的使用场合,明确机械手的目的和任务。 nts - 10 - (2) 分析机械手所在的系统工作环境。 (3) 认真分析系统的工作要求,确定机械手的基本功能和方案,如机械手的自由度数目、动作速度、定位精度、抓取重量等。进一步根据抓取、搬运物体的质量、形状、尺寸及生产批量等情况,来确定机械手爪的形式及抓取工件的部位和握力大小。 对此 ,我进行如下分析: (1) 本设计课题为物料传送机械手设计,是通过机械手进行两地物料运输的机械手。而机械手的使用场合,非常广泛,要涉及到物料的状态,运作流水线的环境等等因素,相较于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我选择非批量生产的小型物体加工流水线上的物料传送机械手。 (2) 由于我所选择的机械手是非批量生产的小型物体加工流水线上的物料传送机械手,所以,机械手所在的系统工作环境一定是工厂,要求精度高,容错率低,速度快。 ( 3)再者是搬运物体的考虑,由于是小型物件,所以对机械手的抓取力量并无太高要求,而物体形状初步拟定为圆柱 形,方便设计。 2.2.2 总体设计框图 人 机 交 互 系 统( 系 统 软 件 、 编程 语 言 系 统 )控 制 器 及控 制 算 法控 制 系 统驱 动 系统 ( 各 驱动 器 )机 械 系 统 ( 机身 、 臂 部 、手 腕 、 手 爪 )作 业 对 象内 部 传 感 器 信 息 反 馈工 作 对 象 及 环 境 信 息 反 馈感 知 系 统图 2 总体设计框图 如图 2为总设计框图,说明如下: (1) 控制系统:任务是根据机械手的作业指令程序和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控制机械手的执行机构,使其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主要设计目标为 CPU 的选择, CPU程序的编写调试等。 (2) 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工作的驱动装置。 (3) 机械系统:包括机身、机械臂、手腕、手爪。需要确定其自由度、坐标形式,并计算得出具体结构。 (4) 感知系统:即传感器的选择及具体作用。 nts - 11 - 2.2.3 搬运机械手的基本参数 1. 机械手的最大搬运物料的 重量是它的主参数。本论文物料传送机械手所搬运的物料质量可设定为 5kg。 2. 运动速度直接影响机械手的动作快慢和机械手动作的稳定性,所以运动速度也是是物料物料传送机械手的一个主要的基本参数。设计速度过低的话,会无法满足机械手的动作功能,限制机械手的使用范围。设计的速度过高又会加重机械手的负载并影响机械手动作的平稳性。该机械手的最大平移速度为 1m/s。 3. 伸缩行程和工作半径是决定机械手工作范围及整机尺寸的关键,也是机械手设计的基本参数。过大的工作半径和伸缩行程,会增大机械手的运动负载,使得机械 手刚性降低,而工作半径过小则不能够实现机械手的功能,限制了机械手的应用和扩展性。本论文物料传送机械手设定水平反向伸缩行程 200mm,回转角度范围为 90。机械手竖直方向的升降行程为 100mm。 4.定位精度也是机械手的主要基本参数之一。机械手精度太低,就完成不了功能,精度太高又意味着成本的增加。综合考虑,该物料传送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设定为士0.5 到士 1mm 之间。物料传送机械手的各个部分的基本参数可以由上面已经知道的物料传送机械手各关节的行程和时间分配来决定。 表 1 物料传送机械手基本参数(自 定) 水平机构 伸出范围: 0500mm 垂直机构 升降范围: 100mm 伸出速度: 334mm/s 上升速度: 200mm/s 收缩速度: 334mm/s 下降速度: 200mm/s 定位精度: 士 1mm 定位精度: 士 1mm 回转机构 回转角度: 180 手爪 搬运范围 500mm 回转速度: 90 /s 定位精度: 士 5 2.3 搬运机械手结构设计 2.3.1 搬运机械手坐标形式的选择 根据所设计的机械手的运动方式:机械臂的转动,机 械臂的升降,机械臂的伸缩,得到了机械臂的三个自由度。根据上文所说的,机械手按照坐标的分类情况,选择圆柱坐标式机械手更为妥当。 nts - 12 - 2.4 机械手材料的选择 机器人手臂的材料应根据手臂的工作状况来进行选择,并满足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要求。从设计的思想出发,机器人手臂要完成各种运动。因此,对材料的一个要求是作为运动的部件,它应是轻型材料。另一方面,手臂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振动,这必然大大降低它的运动精度。所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对质量、刚度、阻尼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有效地提高手臂的动态性能。此外,机器人手臂选用的材料 与一般的结构材料不同。机器人手臂是一种伺服机构,要受到控制,必须考虑它的可控性。在选择手臂材料时,可控性还要和材料的可加工性、结构性、质量等性质一起考虑。 总之,选择机器人手臂的材料时,要综合考虑强度、刚度、重量、弹性、抗震性、外观及价格等多方面因素。下面介绍几种机器人手臂常用的材料: (l)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等高强度钢 :这类材料强度好,尤其是合金结构钢强度增加了 45 倍、弹性模量 E 大、抗变形能力强,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 ; (2)铝、铝合金及其它轻合金材料 :其共同特点是重量轻、弹性模量 E 不大,但是材料密度 小,则 E/p 之比仍可与钢材相比 ; (3) 陶瓷 :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品质,但是脆性大,可加工型不好,与金属等零件连接的接合部需要特殊设计。然而,日本己试制了在小型高速机器人上使用的陶瓷机器人手臂的样品 ; 从本文设计的机械手的角度来看,在选用材料时不需要很大的负载能力,也不需要很高的弹性模量和抗变形能力,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可加工性等因素。在衡量了各种因素和结合工作状况的条件下,初步选用铝合金作为机械臂的构件 2.5 机械臂的运动方式 根据主要的运动参数选择运动形式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常见的机器人的运动形式有五 种 :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极坐标型、关节型和 SCARA 型。同一种运动形式为适应不同生产工艺的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结构。具体选用哪种形式,必须根据作业要求、工作现场、位置以及搬运前后工件中心线方向的变化等情况,分析比较并择优选取。 考虑到机械手的作业特点,即要求其动作灵活、有较大的工作空间、且要求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等特点,故选用关节型机械手。这类机械手一般由 2 个肩关节和 1 个肘关节进行定位,由 2 个或 3 个腕关节进行定向。其中,一个肩关节绕铅直轴旋转,另一个肩关节实现俯仰。这两个肩关节轴线正交。肘关节平行于第二个 肩关节轴线,如图所示。这种构形动作灵活、工作空间大、在作业时空间内手臂的干涉最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关节上相对运动部位容易密封防尘。但是这类机械手运动学比较复杂,运动nts - 13 - 学的反解比较困难 ;确定末端杆件的姿态不够直观,且在进行控制时,计算量比较大。 图 3 常见的运动方式 2.6 搬运机械手驱动与控制系统分析 2.6.1 驱动方式的选择 机械手常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三种基本形式。 液压驱动的特点是功率大、结构简单,可省去减速装置,响应快,精度较高。但是需要有液压源,而且容易发生 液体泄漏。 气压驱动的能源、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与液压驱动相比,功率较小,速度不易控制,精度不高。 电机传动能源简单,机构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精度都很高,使用方便,噪声低,控制灵活。 起初,我先选择电动机的传动结构,但是考虑到机械手的升降运动运用纯机械结构并不能达到理想传动效果。而机械手臂旋转如若使用气压或者液压传动,就必须带有旋转气压或者旋转液压缸,相对来说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设计。 故改良方案,将驱动方式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机械臂的回转采用电机传动的驱动方式,通过电机带动齿轮链进行旋转传动; 而机械臂的伸缩、升降和机械手抓的抓取,都采用气压驱动方式。 2.6.2 控制系统的选择 这里选择用 PLC 控制的控制系统。 nts - 14 - 3 搬运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与计算 3.1 搬运机械手手爪设计 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1. 具有足够的夹紧力:在确定手爪的握力时,除考虑工件重量外,还应考虑在传送或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以保证工件不致产生松动或脱落。 2. 手爪间应具有一定的开闭角:两手爪张开与闭合的两个极限位置所夹的角度称为手爪的开闭角。手爪的开闭角应保证工件能顺利进入或脱开,若 夹持不同直径的工件,应按最大直径的工件考虑。对于移动型手爪只有开闭幅度的要求。 3. 保证工件准确定位:为使手爪和被夹持工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被抓取工件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手爪形状。考虑被抓取对象的要求,手爪形状设计成 V型。 4.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手爪除受到被夹持工件的反作用力外,还受到机械手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的影响,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折断或弯曲变形,应当尽量使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并使手部的中心在手腕的回转轴线上,以使手腕的扭转力矩最小 。 3.2 搬运机械手手臂设计 机械手臂,在我的设计中,涉及到三个自由度:升降、伸缩、旋转。水平手臂作伸缩用,而垂直手臂则有两部分组成。与底座连接部分为机械臂旋转部分,通过电机带动齿轮链使得机械臂旋转;上面部分为机械臂升降部分,通过气压驱动控制机械臂的升降。所以,我将机械手臂的设计分为三个步骤,先完成垂直臂的设计,再完成水平臂的设计 。 3.2.1 伸缩机械臂的设计 1.尺寸校核 (1) 在校核尺寸时,只需校核气压缸内径 1D =50mm,半径 R=25mm的气压缸的尺寸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设计使用 压强 MPaP 4.0 ,则驱动力: 2RPF N12460315.014.3104.0 26 (3-1) ( 2)分析计算伸缩手臂加速度: 如下图所示, st 8 ,将其分为三段,分别为加速状态 1t ,匀速状态 2t 和减速状态3t。切运动距离 L 为 500mm,所以有公式: nts - 15 - smtttL 1.05.125.15.022321(3-2) 又有加速度公式 233.03 1.0 smtva (3-3) (3) 测定手臂质量为 kgmmm 5555021 ,加速度 2/33.0 sma ,则惯性力: maF 1 N15.1833.055 (3-4) (4) 考虑活塞等的摩擦力,设定摩擦系数 2.0k , 1.FkFm )(63.35.162.0 N(3-5) 总受力mFFF 10 N78.2163.315.18 (3-6) FF 0 所以气压缸的尺寸符合实际使用驱动力要求。 3.2.2 升降机械臂的设计 1. 尺寸设计 气压缸运行长度设计为 l =80mm,气压缸内径为 1D =80mm,半径 R=40mm,压强p=0.4MPa,则驱动力: 20 . RpG N3 7 9 9055.014.3104.0 26 (3-7) 2. 尺寸校核 ( 1)测定手臂质量为 kgmmmm 853055321 ,则重力: NG 8501085mg (3-8) (2) 分析计算伸缩手臂加速度: nts - 16 - 如下图所示, st 3 ,将其分为三段,分别为加速状态 1t ,匀速状态 2t 和减速状态3t。切运动距离 L 为 100mm,所以有公式: smtttL 05.05.015.01.022321(3-9) 又有加速度公式 205.0105.0 smtva (3-10) 则惯性力为: NmaF 25.405.0851 (3-11) ( 3)考虑活塞等的摩擦力,设定一摩擦系数 1.0k ,如图所示 : 若安装时升降臂完全竖直,则摩擦力为零。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达到此效果,所以设定偏斜角度为 1 3。所以重 力 G 在机械臂面上有一个分力mG对机械臂侧面产 生压力,故产生了摩擦力mF。则有公式: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自由度轴承坯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机电PLC】【优秀含5张CAD图纸+全套机械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5762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