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印-教育统计与评价.doc_第1页
缩印-教育统计与评价.doc_第2页
缩印-教育统计与评价.doc_第3页
缩印-教育统计与评价.doc_第4页
缩印-教育统计与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线练习单选1、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2、对两个不同对象的总体的差异评价称为 A.诊断评价 B.横向评价 C.安置评价 D.纵向评价 答案:B5、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 D.半开放式 答案:A6、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某项目的差异评价称为 A.诊断评价 B.横向评价 C.安置评价 D.纵向评价 答案:D7、反映某考试的可靠性的指标是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8、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程度或幅度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B9、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A10、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差异情况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D12、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C14、反映试题鉴别能力的指标是 A.区分度 B.信度 C.效度 D.难度 答案:A15、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特征并以一定的置信度推断或预测总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称为 A.描述性统计 B.推断性统计 C.定量统计 D.相关统计 答案:B16、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和相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类别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答案:C18、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 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 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 答案:C21、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请问该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哪一个好? A.语文 B.政治 C.一样好 D.无法比较 答案:A22、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 A.难 B.适中 C.易 D.无法区分 答案:B23、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 易:中:难之比为: A.4:4:2 B.3:6:1 C.5:3:2 D.3:5:2 答案:D25、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 A.第一题容易 B.第二题容易 C.难度一样 答案:A27、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所进行的统计检验中,所算出的统计指标值和所选用的检验临界值是下列哪一组? A.1.74和1.96 B.2.24和2.58 C.2.24和1.96 D.1.74和2.58 E.-3.51和1.96 F.3.51和2.58 答案:C29、通过计算使用同一试卷进行前后两次考试结果的相关程度,所得的信度为 A.再测信度 B.分半信度 C.复本信度 D.评分者信度 答案:A30、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 A.安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31、下列成绩中,那一项表明学生的成绩最好? A.Z=6.7 B.Z=-2 C.Z=-9.5 D.Z=5 答案:A34、下列哪一个区分度表明试题的鉴别力差(两端分组法) A.0.55 B.0.39 C.0.15 D.0.27 答案:C36、下列哪一个值是试题的最佳难度 A.0.29 B.0.48 C.0.69 D.0.85 答案:B38、下列数值中,哪一个表明试题的鉴别力最好? A.0.45 B.0.35 C.0.25 D.0.15 答案:A39、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0.85 B.-0.33 C.-0.89 D.0.78 答案:C40、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 A.经验法 B.对照配权法 C.咨询法 D.主成分分析法 答案:C42、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2检验 答案:A43、欲分析某高校男女毕业生对16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二列相关法 D.2检验 答案:B44、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2检验 答案:B46、欲分析外语成绩与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类型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二列相关法 D.2检验 答案:C48、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二列相关法 D.2检验 答案:D50、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 D.半开放式 答案:B52、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 A.等级平均数 B.组距数列平均数 C.总平均数 D.评分平均数 答案:C54、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这种方法称为 A.描述性统计 B.推断性统计 C.定量统计 D.相关统计 答案:A55、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 D.半开放式 答案:A56、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A57、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C58、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 A.安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59、欲分析某高校男女毕业生对16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二列相关法 D.2检验 答案:B60、多选61、标准分数的作用有 A.一次考试中的好坏 B.比较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 C.比较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 D.比较考试的总成绩 答案:A,B,C,D63、常用的综合指标有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A,B,C,D65、对于考试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哪些指标的分析来实现?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A,B,C,D66、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A,B,C,72、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绝对数 B.标准分数 C.平均数 D.标准差 答案:B,D75、教育评价包含的内容包括 A.评价依据 B.评价目标 C.评价作用 D.评价技术 答案:A,C,D76、教育评价的作用 A.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 C.定向作用 D.激励作用 答案:A,B,D79、教育评价中测量法所用到的量表有哪些? A.类别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答案:A,B,C,D81、教育统计学的作用 A.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 B.是教育评价技术中的重要方法 C.有助于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D.有助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答案:B,C,D82、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是 A.教育统计是定量分析 B.教育评价是在教育统计的基础上作出事物的价值判断 C.教育评价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D.教育评价是综合性活动,教育统计是单一性活动 答案:A,B,C,D85、判断内容效度的方法有 A.逻辑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A,C86、判断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有 A.逻辑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B87、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有 A.区分度 B.信度 C.效度 D.难度 答案:A,D88、区分度的分析方法有 A.两端分组法 B.相关分析法 C.逻辑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A,B90、统计检验的方法有 A.T检验 B.u检验 C.积差相关法 D.等级相关法 答案:A,B,C,D92、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 A.类别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答案:C,D94、下列哪些情形属横向评价? 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 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 答案:B95、下列哪些情形属相关总体比较情形? 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 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 答案:A,C,D97、依评价的范围分,教育评价可分为 A.职业教育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横向评价 D.成人教育评价 答案:A,D100、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 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 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答案:A,B,D101、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 A.诊断评价 B.横向评价 C.安置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A,C,D103、影响测量效果的误差有: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答案:A,B,C105、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问法 D.测量法 答案:A,B,C107、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A.经验法 B.对照配权法 C.咨询法 D.主成分分析法 答案:B,C,109、指标设计的方法有: A.目标分解法 B.问卷调查法 C.多元统计法 D.布鲁姆“分类学”法 答案:A,B,C,D111、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A.方向性 B.时效性 C.客观性 D.激励性 答案:A,B,C,D113、属定性描述效度的方法有 A.逻辑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 D.因素分析法 答案:A,C116、属推断统计分析的方法有 A.平均数差异分析法 B.比例差异分析法 C.相关分析法 D.模糊综合评价法 答案:A,B,C117、作为全面评价比较总体的方法,必须抓住数据的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A.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 答案:A,B,120、判断121、T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评价。 答案:正确123、u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相关总体平均数的差异评价。 答案:错误124、u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比例的差异评价。 答案:正确126、按评价标准的标准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类。 答案:正确132、标准差越小越好 答案:错误134、测量学生的情感一般使用等距量表。 答案:错误137、传统的评价方法使用了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事物进行总体的评价比较 答案:错误138、定量评价比定性评价高级。 答案:错误139、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客观基础。 答案:正确141、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前提和归宿。 答案:正确143、动态评价是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的现实状态。 答案:错误144、教育评价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答案:正确147、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的深化 答案:错误148、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 答案:错误149、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教育现象的质量方面。 答案:错误150、绝对数是反映事物基本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答案:正确153、目标参照评价是将评价对象与评价对象总体外的某一客观标准进行比较。 答案:正确154、目标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学业方面的评价 答案:错误157、难度越低题目的区分度越好 答案:错误160、为教育活动作出某种安排的评价称为安置性评价 答案:正确161、为教育活动作出某种鉴定的评价称为诊断性性评价 答案:错误162、问卷法主要主要适用于内隐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评价 答案:正确163、系统误差是影响测量效果最主要的一种误差 答案:错误165、效度高则信度高 答案:正确168、效度越高越好 答案:正确170、信度高则效度高 答案:错误172、信度越高越好 答案:错误175、一个人测试的结果只是他的真实结果的估计值 答案:正确177、由样本(局部)推论总体的方法叫描述性统计 答案:错误178、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提供过程中的信息,此类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 答案:正确182、填空183、u检验主要是通过计算( )值并给以检验。 答案:Z184、标准分数能具体反映出考试分数高于或低于平均分数的程度及( )。 答案:方向186、标准分数是平均数和( ) 联合起来考虑的分数。 答案:标准差187、对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需使用的综合指标是( ) 。 答案:标准差188、对提出问题事先既有安排好答案,也有自由回答的问卷称为( )。 答案:半限制式问卷190、对原始数据资料直接计算出的平均数称为( ) 。 答案:算术平均数192、反映事物总体水平的指标是( ) 。 答案:平均数194、将评价对象与评价对象总体内的特定元素进行比较的评价称为( ) 。 答案:相对评价197、将评价对象与其它对象进行比较的评价称为(横向评价)。198、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与( )的一门交叉科学。 答案:统计学200、类别量表(数据)表示事物的( )。 答案:分类202、描述性的评价方法是对统计资料计算(综合指标值) ,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与评价。203、某小组某项测验的成绩分别是55,58,63,80,83,85,89,90,95,则该测验的标准差是( )。(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4.93206、评价一个考试是否达到考试目的的综合指标是( )。 答案:信度209、评价一个考试是否能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 答案:效度213、若评价结果在0.01水平上显著,则说明在0.05水平上是( )的。 答案:显著214、所谓统计检验,就是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联系是否( )问题。 答案:显著215、推断性评价是对数据资料( ) 。 答案:统计检验217、推断性评价是依据统计检验的结果并以一定的( )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 答案:置信度220、显著性水平指的是显著时( ) 的可能性。 答案:犯错误221、相关分析的方法是对两事物之间的关系从( )方面给予推断评价。 答案:数量222、相关系数的正负符号可以反映相关的( )。 答案:方向224、相关系数是反映两事物之间的( ) 的一个量数。 答案:联系方向和程度226、效度是指测量的( )。 答案:有效性228、信度是指测量的( )。 答案:可靠性230、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为管理或过程提供信息231、一般来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呈( )的相关情形。 答案:正相关235、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进行,为作出某种安排的评价称为( ) 。 答案:安置性评价238、欲分析若干位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估顺序的一致性,应使用的相关分析法是(等级相关 )。239、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发现问题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下午 10:47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C2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A3教育评价的作用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C、定向作用D、激励作用ABD4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ABD5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ACD6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ABCD7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C8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BC9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ABCD10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ABCD11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A12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B13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量表是: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14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D15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B16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A、效标关联度B、内容效度C、结构效度D、预测效度B17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C18常用的综合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BCD19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20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程度或幅度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B21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2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差异情况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3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4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标准分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5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请问该生的语文与政治成绩哪一个好?A、语文B、政治C、一样好D、无法比较A26标准差越小越好1、 错 2、 对227标准分数越大越好1、 错 2、 对228对两个不同对象的总体的差异评价称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纵向评价B29称为成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纵向评价D30下列哪些情形属独立总体比较情形?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B31下列哪些情形属相关总体比较情形?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AC32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0.85B、-0.33C、-0.89D、0.78C33两现象相关程度越高,表明两现象因果关系越明确。1、 错 2、 对234对两事物均为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法为: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X2 检验法A35欲分析外语成绩与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类型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X2 检验法C36欲分析某高校男女毕业生对16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X2 检验法B37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X2 检验法D38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2检验A39欲检验某班进行拓展训练前后学生成绩差异情况,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2检验A40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2检验B41欲分析某校100名教师对两个教学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A、t检验B、u检验C、2检验B42反映某考试的可靠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B43通过计算使用同一试卷进行前后两次考试结果的相关程度,所得的信度为A、再测信度B、分半信度C、复本信度D、评分者信度A44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A、难B、适中C、易D、无法区分B45反映试题鉴别力的指标为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D46下列数值中,哪一个表明试题的鉴别力最好?A、0.45B、0.35C、0.25D、0.15A47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A、t检验B、u检验C、2检验B48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所进行的统计检验中,所算出的统计指标值和所选用的检验临界值是下列哪一组?A、1.74和1.96B、2.24和2.58C、2.24和1.96D、1.74和2.58 E、E、-3.51和1.96F、F、-3.51和2.58C49 A、第一题容易B、第二题容易C、难度一样学员答案B春教育统计作业参考答案单选题第1题 (2.0) 分 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 (A、绝对数)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第2题 (2.0) 分 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C、总平均数 )A、等级平均数B、组距数列平均数C、总平均数D、评分平均数第3题 (2.0) 分 对信度的估计方法采用 CA、T检验B、u检验C、相关法D、2检验第4题 (2.0) 分 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和相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C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第5题 (2.0) 分 下列哪一个区分度表明试题的鉴别力差(两端分组法)CA、0.55B、0.39C、0.15D、0.27第6题 (2.0) 分 欲分析学生生源地类型与外语兴趣的关系,宜采用的方法是D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2检验第7题 (2.0) 分 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 A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D、半开放式第8题 (2.0) 分 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 C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第9题 (2.0) 分 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联系是否出于偶然性的方法是 B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第10题 (2.0) 分 根据样本提供的数据资料特征并以一定的置信度推断或预测总体的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称为 B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第11题 (2.0) 分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 A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第12题 (2.0) 分 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这种方法称为 A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第13题 (2.0) 分 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BA、难B、适中C、易D、无法区分第14题 (2.0) 分 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 易:中:难之比为:DA、4:4:2B、3:6:1C、5:3:2D、3:5:2第15题 (2.0) 分 欲抽样比较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考试成绩的差异性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A、t检验B、u检验C、2检验多选题第16题 (2.0) 分 教育评价中测量法所用到的量表有哪些?ABCD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第17题 (2.0) 分 下列哪些情形属相关总体比较情形?ACD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第18题 (2.0) 分 教育评价的作用 ABCD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C、定向作用D、激励作用第19题 (2.0) 分 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ABCD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第20题 (2.0) 分 属相关分析的方法有 ABCD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二列相关法D、2检验第21题 (2.0) 分 标准分数的作用有 ABCDA、一次考试中的好坏B、比较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C、比较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D、比较考试的总成绩第22题 (2.0) 分 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BCD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第23题 (2.0) 分 下列哪些情形属横向评价? BD?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第24题 (2.0) 分 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有 ABCDA、区分度B、信度C、效度D、难度第25题 (2.0) 分 判断结构效度的方法有 CDA、逻辑分析法B、相关分析法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D、因素分析法判断题第26题 (2.0) 分 由样本(局部)推论总体的方法叫描述性统计(错误 )第27题 (2.0) 分 u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比例的差异评价。(正确)第28题 (2.0) 分 难度越低题目的区分度越好(错误 ) 第29题 (2.0) 分 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前提和归宿。(错误 ) 第30题 (2.0) 分 按评价标准的标准分教育评价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类。(正确) 第31题 (2.0) 分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错误 )第32题 (2.0) 分 问卷法主要主要适用于内隐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评价(正确)第33题 (2.0) 分 信度越高越好(正确)第34题 (2.0) 分 为教育活动作出某种鉴定的评价称为诊断性性评价(错误 )第35题 (2.0) 分 教育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教育现象的质量方面。(错误 )第36题 (2.0) 分 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的深化(错误 )第37题 (2.0) 分 绝对数是反映事物基本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填空题第38题 (2.0) 分 相关分析的方法是对两事物之间的关系从( 数量)方面给予推断评价。第39题 (2.0) 分 诊断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为发现问题 )。第40题 (2.0) 分 推断性评价是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检验,然后依据统计检验的结果并以一定的置信度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 ) 。第41题 (2.0) 分 绝对数反映事物的(的规模)。第42题 (2.0) 分 某小组某项测验的成绩分别是55,58,63,80,83,85,89,90,95,则该测验的标准差是(14.22 )。(保留两位小数)第43题 (2.0) 分 统计分析评价法是(教育 ) 评价方法中的一种。第44题 (2.0) 分 所谓统计检验,就是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联系是否(显著 )问题。第45题 (2.0) 分 对归类后的数据资料计算出的平均数称为( 加权平均数) 。第46题 (2.0) 分 对教育测量质量的评价,通常是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区分度、难度 ) 。第47题 (2.0) 分 相关系数的正负符号可以反映相关的(方向 )。第48题 (2.0) 分 u检验主要是通过计算(Z)值并给以检验。第49题 (2.0) 分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 )。第50题 (2.0) 分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为提供过程中的信息 )。教育统计与评价单选题 第1题 (2.0) 分 欲分析某高校男女毕业生对16种职业的选择顺序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可采用的方法是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二列相关法 D、2检验 第2题 (2.0) 分 难度系数为0.42时,则试题的难易情况为: A、难 B、适中 C、易 D、无法区分 第3题 (2.0) 分 随机抽取100名高一学生做两题奥数题,两题都通过的有55人,第一题通过而第二题为通过的有5人;第二题通过而第一题为通过的有15人;两题都未通过的有25人。问欲检验第一题是否比第二题容易,该用何种统计检验的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2检验 第4题 (2.0) 分 为发现问题,一般在教育教学活动前或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评价称为 A、安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第5题 (2.0) 分 在已知各个平均数的基础上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称为 A、等级平均数 B、组距数列平均数 C、总平均数 D、评分平均数 第6题 (2.0) 分 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这种方法称为 A、描述性统计 B、推断性统计 C、定量统计 D、相关统计 第7题 (2.0) 分 下列数值中,哪一个表明试题的鉴别力最好? A、0.45 B、0.35 C、0.25 D、0.15 第8题 (2.0) 分 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 A、系统误差 B、抽样误差 C、随机误差 D、条件误差 第9题 (2.0) 分 欲分析某校教师和学生对某一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2检验 第10题 (2.0) 分 欲分析某校100名教师对两个教学改革方案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是否一致的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2检验 第11题 (2.0) 分 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 D、半开放式 第12题 (2.0) 分 下列哪一个值是试题的最佳难度 A、0.29 B、0.48 C、0.69 D、0.85 第13题 (2.0) 分 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错) D、半开放式 (应选B?)第14题 (2.0) 分 全卷的题目难度分配一般 易:中:难之比为: A、4:4:2 B、3:6:1 C、5:3:2 D、3:5:2 第15题 (2.0) 分 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 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 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 多选题 第16题 (2.0) 分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BCA、经验法 B、对照配权法 C、咨询法(错) D、主成分分析法 第17题 (2.0) 分 影响测量效果的误差有: ABC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抽样误差 D、过失误差 第18题 (2.0) 分 下列哪些情形属相关总体比较情形? ACD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 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 第19题 (2.0) 分 指标设计的方法有: ABCDA、目标分解法 B、问卷调查法 C、多元统计法 D、布鲁姆“分类学”法 第20题 (2.0) 分 属定性描述效度的方法有 A、逻辑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 D、因素分析法(错) 第21题 (2.0) 分 作为全面评价比较总体的方法,必须抓住数据的 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A、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错)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 第22题 (2.0) 分 判断结构效度的方法有 CDA、逻辑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双向细目表核验法 D、因素分析法(错) 第23题 (2.0) 分 对于考试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对哪些指标的分析来实现? ABCD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第24题 (2.0) 分 属推断统计分析的方法有 ABCA、平均数差异分析法 B、比例差异分析法 C、相关分析法 D、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25题 (2.0) 分 下列哪些情形属独立总体比较情形? A、某班学生某科中段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较 B、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比较 C、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情况比较 D、老师们对两个方案的态度比较 判断题 第26题 (2.0) 分 目标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学业方面的评价 正确 错误 第27题 (2.0) 分 传统的评价方法使用了平均数和标准差对事物进行总体的评价比较 正确 错误 第28题 (2.0) 分 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的深化 正确 错误 第29题 (2.0) 分 动态评价是考察评价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的现实状态。 正确 错误 第30题 (2.0) 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教育教学提供过程中的信息,此类评价称为形成性评价。 正确 错误 第31题 (2.0) 分 u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比例的差异评价。 正确 错误 第32题 (2.0) 分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正确 错误 第33题 (2.0) 分 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客观基础。 正确 错误 第34题 (2.0) 分 教育评价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正确 错误 第35题 (2.0) 分 问卷法主要主要适用于内隐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评价 正确 错误 第36题 (2.0) 分 信度高则效度高 正确 错误 第37题 (2.0) 分 T检验可以用于对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评价。 正确 错误 填空题 第38题 (2.0) 分 所谓统计检验,就是检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联系是否( )问题。 显著第39题 (2.0) 分 对教育测量质量的评价,通常是通过分析测量结果的效度和( ) 。 信度、区分度、难度(错)第40题 (2.0) 分 评价一个考试是否达到考试目的的综合指标是( )。效度(错)第41题 (2.0) 分 评价总体中个体之间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 。 标准差第42题 (2.0) 分 效度是指测量的( )。 有效性第43题 (2.0) 分 显著性水平指的是显著时( ) 的可能性。 第44题 (2.0) 分 信度是指测量的( )。 可靠性第45题 (2.0) 分 将评价对象与其它对象进行比较的评价称为( )。第46题 (2.0) 分 标准分数能具体反映出考试分数高于或低于平均分数的程度及( )。 第47题 (2.0) 分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为提供过程中的信息第48题 (2.0) 分 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与( )的一门交叉科学。 统计学第49题 (2.0) 分 u检验主要是通过计算( )值并给以检验。 |Z|第50题 (2.0) 分 对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需使用的综合指标是( ) 。 教育统计与评价测试一一、填空题描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计算综合指标。标准分数的作用是把各类原始分数统一在 的标准上衡量的。高于或低于平均数多少显著性水平指的是 时犯错误的可能性。显著二、选择题(单选)对两个独立总体的比较即是何种比较?( ).横向.纵向纵横向一般来说,复习次数与遗忘程度是何种相关情形?().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欲比较学生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否均衡发展时,应使用何种综合指标?().平均数.标准差绝对数欲研究辅导是否有效的问题,分别对学生辅导前后进行同一难度不同题目的测验,这时对测验分数的检验方法是哪种?().t检验.u检验 检验欲研究考试结果能否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时,应作何种分析?().效度.信度区分度6若统计检验结果在0.05的水平上显著,则在0.01水平上是否也是显著? ()A.是 B.否 C.不一定三、应用题某高三教师自编一套英语测试题,用来预测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问:据下列测验结果能否说明自编测验对高考有预测效果?答案提示:分析效标关联效度,应计算积差相关系数并且检验。2.据某题数据资料计算难度并给予评价。答案提示:按主观题难度系数公式计算,再判断属难易或适中。四、简述题 全面说明等级平均数的作用。答案提示:根据等级平均数适用的数据及评价对象进行思考。 应用哪些统计方法可以全面评价教学实验后学生的学业成绩?答案提示:独立总体和相关总体平均数差异分析结合。教育统计与评价测验二一、填空题1定量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从量的方面说明教育问题2标准差是反映现象内部 的一个综合指标。差异3显著性水平愈小,叫推断结果 愈小。犯错误的可能性二、选择题(单选)1设计调查问卷时,应尽可能采用何种问卷形式? ()A限制式 B.开放式 C.半限制式2欲全面评价个人或集体时,宣使用何种平均数? ()A总平均数 B.等级平均数 C.评分平均数 3欲评价某事物的水平时,应使用何种综合指标? ()A平均数 B.标准差 C.绝对数 ()4欲研究某校干部和教师对该校某一改革方案的看法是否一致的问题,属何种检验情形 ()A两个独立总体比例 B.两个相关总体比例 C.两个独立总体平均数5欲研究性格与性别的关系问题,应使用何种检验方法? ()At检验 B.u检验 C. 检验6欲研究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应使用何种表?()At分布表 B.正态分布表 C.积差相关系数检验表三、应用题1试比例下列两学生某科两次考试总绩哪个优?其中学生第二次考试是否退步?答案提示:甲、乙生两次成绩分别转为标准分数再相加或比较。2.试对下列某校办二厂两个班组职工的月收入情况予以比较,并说明理由。(单位:元)甲组:672,672,666,660,654,648,648乙组:690,684,672,660,648,636,630答案提示:综合应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四、简答题 如何理解一个人的测量结果只是他的真实水平的估计值?答案提示:据随机误差进行思考。 应用哪些统计方法可以全面评价教学实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况?答案提示:独立主体和相关总体比例差异分析结合。关于标准差的计算 标准差有两种,一种叫样本标准差,一种叫总体标准差。总体标准差计算公式见教材68页的计算公式。而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稍有点差异,就是分母中的“N”变成了“N1”,即总体标准差用N,样本标准差用N1。这是公式规定,至于为什么,我也搞不清楚。但不像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个道理,否则应该是N2了。 在具体的应用中,就要看题目要求算哪一个标准差了。如果题目是进行推断评价,要求算差异分析或相关分析,则由样本推断到总体,则计算样本标准差。如果题目是描述性评价,不用进行推断评价,则纯粹是为了计算样本(或总体)的标准差,则计算总体标准差。书本68页甲乙组的标准差的计算则是计算总体标准差;而教材7576页中标准差的计算即是计算的样本标准差。 所以,有同学问我“根据P68页的标准差公式,我检验书上是对的,可是当同样的方法应用到P7576页时算出来Sx、Sy标准差数与书上完全不一样”,就是这个道理。作业名称:教育统计与评价2008年上半年作业 题号:1 教育统计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是A、教育评价是在教育统计的基础上作出事物的价值判断B、教育统计是定量分析C、教育评价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D、教育评价是综合性活动,教育统计是单一性活动。学员答案:ACD题号:2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学员答案:A题号:3 教育评价的作用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C、定向作用D、激励作用学员答案:ABD题号:4 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学员答案:ABD学员答案 题号:5 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学员答案:ACD题号:6 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学员答案:ABCD题号:7 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学员答案:C学员答案 题号:8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学员答案:BC学员答案 题号:9 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学员答案:ABCD学员答案 题号:10 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学员答案:ABCD学员答案 题号:11 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