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论文.docx_第1页
公选课论文.docx_第2页
公选课论文.docx_第3页
公选课论文.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宋词与人生唐诗宋词论文诗词是古人常用来言志或抒情的主体,自然,一个诗人的诗或一个词人的次就是他本人的人生写照。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因此,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诗的言志和词的抒情两方面来分析诗词与作者的人生。古诗虽然最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其鼎盛时期在唐朝。唐朝有名的诗人不计其数,我们最熟悉的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他们的诗能流传千古不仅仅因为文学语言十分出色,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李白的三首行路难堪称经典,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首诗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乐毅等人那样的风云际会,希望有“输肝剖胆效英才”的机缘。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只是一种愤激之词,只是比较具体地指要离开长安,而不等于要消极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时他还抱有它日东山再起“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此首诗揭露了宫廷政治的黑暗和险恶,表达了对现实的抗议。三首诗共同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看似句句写蝉,却其实又是在句句写己。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同时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其他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誓死杀敌报国的壮志词则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故通常称词为宋词。相对来说,词在抒情方面更胜一筹。词人一般都是因政治上的起伏、国家的兴亡、亲友的别离重逢等有感而发,写下了另后人称绝的佳作的。我以我比较喜欢的两位词人的次来举例说明。首先是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她是南北宋交替时期的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在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离开之后,她写了一首一剪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表达的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却又以“闲愁”二字让人感到不像其他愁思那般让人压抑,让人甚是喜欢。而在李清照生活的后期,另一首词声声慢却是完全不同的情感。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可谓愁断人肠啊。另一位我比较喜欢的词人便是苏东坡,苏轼。他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与李清照的风格截然不同。但他们的词都一样让我很是喜欢。大家最早接触的就应该是他的水调歌头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千古流传,表达了对远方的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的不是这首词,而是下面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妻子去世后,写下了这首凄美的词。全词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让人读之也产生对作者的同情和作者妻子去世的惋惜。他的另一首词也是很喜欢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