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4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1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两弹一星”和“神舟”五号1“两弹一星”(1)概况背景:新中国诞生不久,工业体系尚未建立,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决策:19551956年,毛泽东果断决定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2)原子弹和导弹成就:在青年科学家邓稼先的领导下,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和平利用:中国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电力。(3)卫星概况:1956年10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建议;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就: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概念突破“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2“神舟”五号载人航天(1)背景: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2)成就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点精讲发展航天技术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何作用与意义?(1)航天技术可以带动计算机、电子、测控等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2)航天技术可直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改善了我们的生活。(3)航天技术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化探究材料“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我们即使没有裤子穿,也要准备制造原子弹,假如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会变成二等、三等的国家,同时也无法保障国防。陈毅(1963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大约21个小时后,即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思考(1)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为什么作出“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2)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21世纪我国科技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原因何在?答案(1)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2)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世界领先。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和战略的实施;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等。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1成就(1)中国电子计算机研制始于1958年,首先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2)70年代,中国相继研制成功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3)90年代以后,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制出“银河型”、“深腾”等巨型计算机,表明中国高端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千兆以太网交换机”。2意义:对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点精讲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重点精讲中国科技的进步所产生的重大作用。(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4)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深化探究材料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 我国的巨型计算机之父型”巨型计算机 金怡濂 思考我国在计算机研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何意义?答案(1)成就: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上亿次;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2)意义: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三、袁隆平和杂交水稻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2成就:1973年育成“南优2号”杂交水稻。3影响(1)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历史评价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深化探究材料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思考袁隆平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重大突破?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育成“南优2号”杂交水稻。(2)意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立答案a解析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1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建成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答案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原子能和平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开发利用。a、b、c三项主要应用于国防领域。3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开始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实现飞天梦想”。“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飞天梦想的实现”。4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这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是()a“银河型” b“神舟”五号c“银河型” d“东方红1号”答案a5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d成功研制巨型计算机答案a解析“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意即在世界上是最早、最领先的,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杂交水稻“南优2号”的培育成功符合。 基础达标1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结合教材明确本题立意的考点是“两弹一星”战略,然后从题干表述中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即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解析注意关键词“1964年”和“直接原因”。中国建成大亚湾核电站、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排除b、c、d;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3在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所作出的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因此答案应为b项。4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时间为线索,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载体,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的光辉历程。其中宋祖英演唱的大漠深处,歌颂的新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是()a改革开放成就 b杂交水稻成就c西部开发成就 d“两弹一星”成就答案d解析由“新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提示语可排除a、c两项,“大漠深处”的科技成就只能是“两弹一星”。5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研究与发展了杂交水稻技术b研制了“两弹一星”c研制了“银河型”计算机d研制了“神舟”飞船答案a解析“丰衣足食”是指袁隆平在粮食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6.江门日报刊载了“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他()a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要围绕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的贡献去思考。能力提升7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a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b研制出“银河型”巨型计算机c育成杂交水稻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答案c解析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解决世界上粮食问题。8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对这四幅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图二“神舟”五号飞船c图三正在田间研究水稻的袁隆平d图四我国的宇航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图二是1970年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发表了中国必须在世界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讲话,他动情地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请回答:(1)中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